1. 简单百科
  2. 化州市

化州市

化州市,别名“橘州”,:191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县级市,由茂名市代管。:17-19位于广东省西南部、茂名市西部,介于北纬21°29'~22°13,东经110°20'~110°45'之间,:16地图轮廓像坐着的狮子;:16土地面积2356.52平方千米。境内居住着汉族、蒙古族、回族等30个少数民族。:23截至2021年末,化州市常住人口有130.08万人。

化州市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整体呈西北向东南倾斜之势。:16属南亚热带气候,整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17主要河流鉴江从东北至东南流经境内。:1134五帝时期,今化州境域属南交。:17-19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辩州改称化州,此乃化州命名之始。:17-191912年,化州改称化县。:17-191958年11月,化县改称化州县。1994年,撤化州县,改为化州市,委托给茂名市代管。:17-19截至2021年10月31日,化州市辖6个街道、17个镇。市人民政府驻鉴江开发区府前路市行政中心大楼。

化州市扼粤桂交通咽喉;有河茂铁路207国道和广湛、汕湛高速公路横贯化州南部;是联结大西南、珠江三角洲地区及海南省的主要通道。:16旅游资源丰富,主要风景区有广垦国家热带农业公园、龙湾湿地公园、尖岗岭文化休闲旅游生态公园、播扬福音地、倒流湾自然风景区等。:1137

化州市构建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健康、金属制品、矿产资源加工等产业体系。2021年,化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达625.35亿元,增长8.4%,GDP总量在茂名市下辖5个区划中位列第4。2022年9月,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名称由来

“化州”名字来源于该地曾经的州治所西南三里石龙岗有石龙胜迹,以龙能变化,故名化州。因盛产国家珍稀道地药材——化橘红,又有“橘州”之称。:191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五帝时期,今化州境域属南交。:17-19

夏、商、周时期,今化州境属百越。:17-19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定南越后,置南海、桂林市象郡,今化州境属象郡。秦灭后及至西汉前期,南海郡尉赵佗取桂林、象郡,称南越武王,今化州境属南越国。:17-19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灭南越国后,今化州境属越州高凉县。:17-19

东汉建和元年(147年),合浦郡分立高兴郡,今化州境属交州高兴郡。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今化州境属交趾刺史部高凉县。东汉建安八年(203年),改交趾刺史部为交州,今化州境属交州高凉县。建安十五年(210年),分交州为交、广二州,今化州境属广州高凉县。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分高凉县立高凉郡,吴又立高兴郡,今化州境属高凉、高兴二郡地。:17-19

晋朝太康元年(280年),灭吴,高凉、高兴二郡仍沿吴制。西晋太康中,撤高兴郡并入高凉郡,今化州境属高凉郡高凉县。:17-19

刘宋元嘉三年(426年),东晋名将檀道济筑石城于陵罗江口,置罗州县,属广州高凉郡,为化州建县之始。南齐,于今化州境复置高兴郡,随后又废除废。齐再置高兴郡,属越州,辖地为今化州南部及吴川市廉江市全境。南梁大通二年(528年),置石龙郡、石龙县,又升罗州县为罗州,州、郡治所均在今化州城东北旧城岭。南陈,沿梁制不变。:17-19

隋唐至民国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之战,废高兴、石龙二郡,以州统县。罗州领石龙、吴川、茂名市三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废高凉郡、罗州,立高凉郡,石龙县属高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高凉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罗州,领石龙、吴川、陵罗、龙化、罗辩、南河、石城、招义、零绿、慈廉、罗肥十一县,属岭南西道管经略使。唐武德六年(623年),罗州徙治石城县,另置南石州,治所石龙县,领石龙、陵罗、龙化、罗辩、慈廉、罗肥六县。后,南石州属县或省或并。唐贞观九年(635年),南石州更名辩州。唐天宝元年(742年),辩州更名陵水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复称辩州。唐天元年(904年),更名勋州,后复名辩州。.:17-19

五代十国后汉,沿袭唐制,辩州领石龙、陵罗二县。.:17-19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罗州入辩州,以吴川市来属,省陵罗人石龙,辩州领石龙、吴川两县。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辩州改称化州,此乃化州命名之始。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州守李丹从河东徙城于河西,筑化州城,州署建于石龙岗南。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析吴川西乡为石城县县,化州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赵昺即位于硇洲岛,升脑洲为翔龙县,隶属化州。化州领石龙、吴川、石城、翔龙四县。:17-19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化州路,领石龙、吴川、石城三县,属湖广行中书省。:17-19

洪武元年(1368年),改化州路为化州府,隶属广东行省。明洪武七年(1374年),降化州府为州,并附廓县石龙入化州,石龙县从此被撤销。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化州降为化县,属高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县复改为州,化州仍领吴川、石城二县,属高州府。清沿明制,化州领吴川、石城二县,属高州府。:17-19

1912年,废府、州,撤高州府,化州改为化县,广东省省派出高州绥靖处,化县属高州绥靖处。1914年,撤高州绥靖处,设高雷道,化县属高雷道。1920年,撤高雷道,派出高雷善后处,化县属高雷善后处。1925年,撤善后处,派出南路行政公署,化县属南路行政公署。1926年,改设南路绥靖专员公署,化县属南路绥靖专员公署。1936年11月,广东派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化县属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7年,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为第八专署行政督察区后,化县属第八专署行政督察区。:17-1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2日,成立化县,属高雷专区

1950年2月,化县属南路专区;同年9月,南路专区改为高雷专区,化县属高雷专区。:17-19

1952年5月,撤高雷专区,化县归广东省粤西办事处管辖;同年9月,粤西行政公署成立,化县属粤西行政区。:17-19

1956年2月,粤西行政区改为湛江专区,化县属湛江专区。:17-19

1958年11月,化县与吴川市合并,改称化州县。

1961年4月,吴川县析出,仍称化州县。

1968年4月,化州县属湛江地区。:17-19

1983年9月,撤销湛江市地区建制,实行地市合并,化州县从湛江地方行政区析出,归茂名市管辖。:17-19

1994年,撤化州县,改为化州市(县级市),委托给茂名市代管。:17-19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化州市辖6个街道、17个镇。市人民政府驻鉴江开发区府前路市行政中心大楼。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化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高州市市西部,介于北纬21°29'~22°13,东经110°20'~110°45'之间,:16东接高州市、茂名市郊,东南邻湛江吴川市,西南邻湛江廉江市,西北和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北流市交界,地形狭长,地图轮廓像坐着的狮子;南北最长处81.75千米,东西宽44千米,:16土地面积2356.52平方千米。

地质

化州市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等数亿年构造运动阶段,沉积了各时代地层,形成了多种构造形迹,多期次岩浆活动,以及多种矿产。市境地层自老至新发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纪、石炭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等。:132-134

在距今大约5.7亿年前,化州市一带为一片汪洋大海。大约距今5.7~5亿年间,境内大部分地区仍为海洋,在海洋底下,有局部地层从水下隆起。在距今5.0~3.75亿年间,地质发展史中曾有过加里东构造造山运动,使寒武系、震旦系地层抬升,并产生了线型褶皱,形成了山系。大约从距今4.1~3.5亿年间的泥盆纪早期,来自印支方向的海水浸入。早泥盆纪稍晚期,海浸扩大,转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到晚泥盆纪,稳定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夹砂泥质沉积。大约在距今3.5~2.85亿年间,在泥盆系的基础上,连续沉积了石炭系的地层;中晚期沉积了生物化学岩类。:132-134

大约在距今2.30~1.95亿年间,由于印支构造运动的结果,使泥盆系、石炭系地层逐步堀起,挤压形成山脉,海水全部退出了境内,形成陆地。大约在距今0.95~0.67亿年间,有陆相湖泊山间盆地沉积。距今0.67~0.25亿年间,有内陆河流至湖泊相碎屑岩内陆湖泊至沼泽相可燃性有机岩沉积。大约在距今0.25~0.09亿年间,有陆相湖泊相碎屑岩夹有机岩褐煤矿沉积。大约在距今0.02亿年至今,主要为陆相堆积物、坡残积物。:132-134

地形地貌

化州市地势整体呈西北向东南倾斜之势,北高南低;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形以丘陵为主,丘陵占化州市总面积的75.5%。按地貌类型,可分为北部高丘区、中部低丘区、西南部台地区、东南部平原区。北部高丘区山多田少、水面少,中部中丘和西南低丘地区山多田少,东南平原山少田多。:16

北部高丘区占化州市总面积的38.4%,属云开大山山脉支脉。海拔200~400米,铁屎嶂为最高点。地貌为不规则山岭,属震旦系地层变质岩混合岩风化剥蚀地形。该区较高的山岭有铁屎嶂、斑瓜嶂、五星顶、三嶂、飞鹅岭、大氹顶、天堂岭等山峰。中部为低丘区,占全市总面积的36.8%,海拔50~200米。山脉走向大多为北东向,较高的山岭有中火嶂、官山嶂、谢半嶂、广东岭、尖岗岭。西南部台地区占全市面积的15.5%,海拔100米以下,山形为馒头状。东南部为平原,占全市总面积的9.3%,海拔10~50米。:16

气候

化州市属南亚热带气候,夏季偏长、冬季短暂,整体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整体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冬季会同时受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气候影响,夏季盛吹东南风,冬季多吹偏北风。年平均气温23℃;月平均气温最高为7月,达28.3℃;1月气温最低,平均气温15.5℃。多年平均降雨量1836.7毫米,历年平均月总降水量在27~305.2毫米之间变化。降雨量集中在4~9月,总降雨量1550.3毫米,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3%左右。降雨量空间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冬、春季雨量偏少。日照多年平均为1872.6小时/年,日照率42%,一年中夏季日照时间最长,冬季次之,春、秋季时间较短。平均蒸发量为1702.7毫米,最大蒸发量为7月,平均196.7毫米: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17

水文水利

化州市境内河道大部分属鉴江流域,流域面积2104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9.4%。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鉴江,其他主要河道有一级河罗江、三丫江、塘缀河、良田河4条;二级河陵江、清湖河、中垌河、石湾河、官桥河。鉴江从东北至东南流经境内南盛、丽岗、鉴江、东山、河西、下郭、杨梅、同庆、长岐,长45.5千米,流域面积2140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156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罗江、陵江等。:1134

至2020年末,化州市有中型水库2个,小(一)型水库19个,小(二)型水库59个,山塘1345个,库、塘水面1585公顷,总库容10904.6万立方米,引水工程有291个。:17

土壤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化州市的土壤分为水稻土、赤红壤、砖红壤、潮砂泥土(河流冲积土)、菜园土5个土类。:80化有自然土12.17万公顷、水稻土3.98万公顷、旱坡地5776公顷。:21水稻土分布于全市各地,是耕作土壤的主要类型。赤红壤主要分布在化州中丘地区,坡度比前者较缓。植被多为马尾松矮草群落。砖红壤分布于西南部,属低丘台地,坡度平缓,土质较好。潮砂泥土主要分布于大小河流两岸和东南平原地区。:80-81

自然灾害

化州市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台风、洪涝、雷暴龙卷风、低温等。台风灾害年均发生2.2次,主要发生在6~9月,严重的一次是1994年6月8日第3号台风,最大风力11级,阵风12级以上,过程降雨量346.6毫米,全市21个乡镇受灾,被洪水围困6万多人,18人死亡,全市总损失达12.09亿元。化州市属于中国三大雷区之一,年平均雷暴日数为87天,1997年出现雷暴天数为124天。:1134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化州市共有耕地45051.72公顷;园地30238.45公顷;林地103471.95公顷;草地3742.75公顷;湿地156.3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7845.21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981.16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0157.60公顷。

矿产资源

化州市主要矿产资源有碳酸钙钛矿花岗石铅锌矿、粘土矿、高岭土等。至2021年末,化州市已初步探明的矿种有32种,矿点280多处,其中石灰石储量在800亿吨以上,钛矿储量780万吨,花岗岩储量约20亿立方米,铅锌矿C级储量矿石量为151.3万吨,粘土矿储量超过10亿立方米,高岭土储量500万吨以上。

生物资源

化州市动植物种类繁多。2020年,植物资源有1900余种。化州市有水松格木、赤、红枝蒲桃鸡毛松、箭毒木等国家保护植物,以及见血封喉等珍稀树种。动物资源有500余种,有小麂、果子狸、金头龟、山瑞鳖、水獭、穿山甲等珍贵动物。有野生脊椎动物371种(包括越冬鸟及过境鸟种类)。其中哺乳类8目24科56种,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4种:鸟类16目48科187种,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2种,国家二级保护物种18种;爬行类3目16科59种,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两栖2目8科26种,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鱼类4目15科43种。:23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化州市常住人口有130.08万人,常住城镇人口比重38.4%;全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11.05‰,死亡率4.77‰,自然增长率6.28‰。

民族构成

化州市是一个少数民族成分较多的县级市,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等30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以壮族占大多数,其次是黎族。:23

经济

综述

化州市构建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实体经济主导产业有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健康、金属制品、矿产资源加工四大产业。2021年,化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600亿元,达625.35亿元,增长8.4%,GDP总量在茂名市下辖5个区划中位列第4。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7.47亿元,增长10.1%;第二产业增加值154.47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323.42亿元,增长6.9%。三大产业结构为23.58:24.70:51.72。

第一产业

化州市是“乡村振兴百强县”,农业形成以粮油、罗非鱼、化橘红、生猪、水果、甘蔗、蚕茧、蔬菜为主的特色产业。“化州化橘红”上榜“国字号”区域公用品牌,成为粤字号首批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截至2021年,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达11.3万亩,年产鲜果5万吨,干果9000吨,千亩以上的化橘红种植基地有10多个。

2021年,化州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3.7亿元,增长7.92%。其中农业产值112.7亿元,增长1.13%;林业产值32.04亿元,增长9.02%;畜牧业产值70.36亿元,增长17.28%;渔业产值11.32亿元,增长3.0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2亿元,增长25.35%。

第二产业

化州市是木材加工、罗非鱼加工、化橘红加工、蚕丝加工、建材加工、金属压延加工等重要工业生产基地。拥有海利牌不锈钢管、橘山牌橘红痰咳液(煎膏)、丰字牌过磷酸钙等广东省名牌产品和橘山、海利、黑奇士、超力、裕华、五羊石像等广东省著名商标。初步形成了以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钢压延加工)、金属制品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木材加工、罗非鱼加工、柑橘加工、蚕丝加工、矿产资源加工等产业集群。:1134-1135

河西产业聚集区已形成集聚效应,罗非鱼“一条鱼”深加工产业链初具规模,已成为中国主要罗非鱼加工出口基地。医药健康以加工化橘红为主,至2021年,化州市有加工化橘红产品的大小企业165家,年加工能力达5万吨。金属制品方面,至2020年末,化州市有具备年产10万吨不锈钢管材综合生产能力的广东昌华海利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金属加工规模以上企业8家,产品主要是不锈钢管、板、五金配件;门业则以锌合金门、电解板门为主。:173

化州市工业增长较快。2021年,化州市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28.38亿元,增长8.1%。从四大主导产业看,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12.6%,医药制药与健康产业下降8.3%,金属制品业增长13.2%,矿产资源加工业增长15.1%。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增加值7.94亿元,增长15.0%。

第三产业

化州市对外贸易主要出口罗非鱼切片、皮手套、服装鞋类、鱼胶原蛋白、牛仔布。:1135建有南盛工业品市场、化州市二手车市场、橘州二手车交易市场、化州耕牛市场等专业市场。:188

2021年,化州市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96亿元,增长29.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9.53亿元,增长34.1%;邮政业务总量2.43亿元,增长14.2%;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32亿元,增长10.99%。

人文

文化遗产

截至2020年底,化州市共有32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化州学宫、瑚琳杨氏宗祠群、封楼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安佛子祠、华山李氏大宗祠、那务洗太庙等被列入茂名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13

至2022年4月,化州市有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项目,其中跳花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化州王家拳由永昌堡王家拳演变而来,流传于茂名地区,是一种攻防与养生并俱的拳种。已在粤西地区的工厂、校园、农村、军营、社区等广泛普及。2022年,化州王家拳被列入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化橘红中药文化以化橘红药用价值为载体,核心价值观为“药食同源、济世救民”,集化柑橘种植、药材炮制、工艺品制作等于一体。化橘红曾被列入中国“四大南药之一”和“十大广药之一”。其炮制讲究遵古仿真,分修制、水制、火制等几种炮制方法。明清以来,当地人在保持化橘红药效的同时,更将其炮制技艺融合雕刻、塑造等传统艺术手段和乡土生活题材,制成了诸如橘红壶、橘红瓶、橘红罐、橘红烟斗等化橘红衍生工艺品。2012年,化橘红中药文化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俗节庆

化州城乡盛行做“年例”,年例活动集中于正月,一般在初七八至十六、十七做。通常以土地神的“社境”为单位,开展年例活动,时间多为一天,也有两三天的,主要活动有请道士拜忏、游神、祈求人寿年丰;敲锣打鼓、挂花灯、舞狮、放鞭炮、演木偶戏和歌舞杂技表演。年例时,亲友不请亦来,可不带礼物,俗称“睇年例”,主家盛情接待,宴饮尽欢。“睇年例”之风尤以化南地区为盛,有的家庭来客百人甚至千人以上,大摆筵席,以客多为荣,以菜肴丰盛为时尚。:1138

跳花棚流行于化州官桥镇长尾公村一带。明朝末期,该舞由姚氏七世祖从福建福州府蒲昌县硃机巷大井头村迁居化州时传入,后世代承传,并逐步扩大影响。每年秋收后,在长尾公村与广塘尾村之间,当地人民会搭起草棚(戏台),用“七十二贤”和花卉装扮舞台。村民杀猪杀鸡,备办三牲敬神。入夜开始“跳橱”,演至凌晨才结束。跳棚舞的演员可多至百人,头戴面具,身穿古袍服,演唱配以击乐,表现“驱邪除恶,物阜民安”的主题。:1138

方言

化州市主要流行化州粤语和化州话两种方言。化州白话是高雷系粤语的一支,流行于化州市南部、东部和北部各镇村。化州白话是该地分布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使用该种语言的人群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0%。化州西部的兰山、中垌镇和西南部的新安镇较多的人使用化州话。化州话属客家话系统,但与正宗客家话稍微有差异,使用该种语言的居民约占全市总人口的30%。另外,平定、文楼、合江、官桥等镇的居民同时使用化州白话、化州话两种语言。:23

地方特产

化州市土特产品有化橘红、笪桥黄瓜、拖罗饼。化橘红又称化州柚,为芸香科植物,明代以前已为医家处方使用,被列为宫廷贡品、御用药物,有“南方人参”之称。笪桥黄瓜因产地而得名。笪桥黄瓜采摘后经细致加工腌制而成,是化州当地人吃粥下饭的寺院菜。拖罗饼是广东省名小吃,皮层类似光酥饼。2011年,化州椰丝拖罗饼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1138-1139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至2020年末,化州市有中小学校(幼儿园)682所,其中小学397所、初中25所、九年一贯制8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完全中学17所、中职学校2所、特殊学校1所、德育学校1所、幼儿园230所。:193主要学校有广东省一级学校化州市第一中学化州市第二中学,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化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成人教育公立学校化州市开放大学。:196-199

科技事业

2021年,化州市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通过认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2家;企业申报茂名市市级以上科技项目67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27项,茂名市级36项;通过立项项目33项,共获得专项资金545万元。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化州市有县级以上博物馆1个,文化站23个;共有公共图书馆70个,其中村级公共图书馆53个,镇级公共图书馆16个,总藏量50.28万册(件),其中图书32.88万册;有广播电视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2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有线广播电视总用户数13万户,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化州市主要文化场馆有化州市文化馆、化州市博物馆、化州市图书馆,:210其中化州市图书馆为国家二级图书馆。

体育事业

2021年,化州市体育健儿在参加茂名市及以上体育比赛中,共获得金牌72枚、银牌67枚、铜牌61枚。在竞技体育方面,在茂名市第十四届运动会中,金牌总数(16年枚)及团体总分(177年分)再次位居茂名市第一名。年内,举办了广东省乡风民俗徒步活动暨广东省乡风民俗趣味运动会(茂名化州站)、广东省国民体质监测万里行(化州站)、全民健身日等系列体育活动。主要运动场馆有化州市体育中心。

医疗卫生

至2020年末,化州市有化州市人民医院化州市中医院化州市妇幼保健院、化州市茶根医院等主要医院,和18间卫生院、6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外有8间民营医院、个体门诊及诊所91间、村级卫生站563间。:220其中,化州市人民医院是三级综合医院,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临床教学医院。化州市中医院是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224-225

社会保障

2021年,化州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87835人,增长0.4%;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有142.64万人,增长0.94%。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院1所,集中供养孤儿132人;敬老院21所,集中供养老人259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6201人,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水平都达到年人均11304元。

人居环境

化州市空气质量良好。2021年,化州市有效监测天数338天,空气优良天数325天,AQI优良率96.2%。全市主要河流水质较好,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市4236条自然村,113条自然村污水纳入镇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已建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自然村为649条,共建设706座污水处理设施。

交通

综述

化州市扼粤桂交通的咽喉;有河茂铁路207国道和广湛、汕头-湛江高速公路公路横贯化州南部;284、285、372省道纵横全境,与县道、乡道连接成网,成为联结大西南、珠江三角洲地区及海南省的主要通道。:16

公路

截至2020年底,化州市公路通车总里程4429.46千米,其中高速公路70.08千米,国道89.23千米,省道284.75千米,县道99.98千米,乡道1881.25千米,村道2004.18千米,公路密度达188千米/百平方千米。已形成以汕湛高速(S14)、沈阳—海口高速公路(G15)、化廉高速(S42)、国道G325、G207及省道S277、S284、S285、S543为骨架,以县乡道路和农村道路为支线和补充的公路网络。

铁路

化州市已通车铁路仅有河茂铁路一条线路。河茂铁路在化州境内途经鉴江街道、河西街道良光镇、笪桥镇、新安镇。运营的火车站有化州站,具有客运和货运功能。

航空

化州市境内未建机场,也无相关机场建设规划,航空出行主要依托湛江吴川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等相邻城市机场。其中,与化州相邻的湛江吴川机场于2022年建成运营,是化州航空出行的主要依托。

公共交通

至2020年末,化州市共开通8条公交班线,拥有公交车100辆,公交枢纽1个,公交首末站16个。

风景名胜

综述

化州市是“中华文化游——百家中华文化旅游目的地”重点推广市之一。山川俊美,旅游资源丰富,主要风景区有广垦国家热带农业公园、龙湾湿地公园、尖岗岭文化休闲旅游生态公园、播扬福音地、倒流湾自然风景区等。:1137截至2022年6月30日,化州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4家,其中AAAA级景区1家,AAA级景区3家。

主要景点

广垦(茂名)国家热带农业公园是化州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创于2002年。公园位于茂名市化州市,占地面积约5000亩。公园分为中心区、科普体验区、主题农业园区、主题酒店区、游乐区等五大板块,是广东农垦投资兴建的国家级农业主题公园。

化州学宫(孔庙)景区位于化州市河西宝山公园南隅,始建于北宋,先建黄宫、石龙书院。该建筑群包括名宦祠、乡贤祠、尊经阁和明伦堂、学政署、石龙书院等。1998年1月,茂名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文物保护单位。:2512021年,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倒流湾自然风景区位于化州市官桥镇东面,总面积8.2平方千米,景区包含有神奇倒流湾、滴翠护祝岭、百年荔园、月姑织锦、犀牛望月、古树村宝、村牌门楼、名教村雕、蟹塘莲池、古楼怀古、水上乐园、书法长廊、文笔塔等景点。:1138

人物

荣誉

参考资料

..2022-12-25

化州简介.化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化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2-12-25

化州历史沿革.化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化州市2021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2-12-25

化州市统计局关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化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指南(2022年修改版).化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化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化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名录(截止到2022年6月30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12-26

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解读.化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2021年电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附图解).茂名市电白区人民政府.2022-12-25

2021年高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高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2021年信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信宜市人民政府.2022-12-25

茂南区(含市直)2021年统计数据.茂名市茂南区人民政府.2022-12-25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五批名单的公示.麻章区人民政府.2022-12-26

从罗州到化州:化州得名由来-化州市人民政府网.化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化州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化州市人民政府网.化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榜单发布:东部入榜数量占4成 总体产粮能力占全国15% - 21财经.21财经.2022-12-25

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化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化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化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化橘红.茂名市人民政府.2022-12-25

关于公开征求《化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稿)》意见建议的公告.化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2-12-25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2-12-25

关于公布第四批和重新核定公布第一、二、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2-12-25

跳花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2-25

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2-12-25

关于批准并公布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2-12-25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2-12-25

正式挂牌 化州王家拳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化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传统中医药文化(化橘红中药文化).广东省人民政府.2022-12-25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2-12-25

关于征求《化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 “十四五”发展规划(送审稿)》 意见的通告 .化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化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化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5

化州获“中国最具特色文化休闲旅游城市”称号.央视网.2022-12-26

化州市十大旅游景点.化州市人民政府.2022-12-26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2-12-26

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名单出炉:超170个示范县上榜 .福建省商务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口岸工作办公室.2022-12-26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2-12-26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单位的批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2-12-26

关于命名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公告.生态环境部.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