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市)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山人、天池渔隐、 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等,“越中十子”之一,与解缙、杨慎并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与陈淳齐名,有“青藤白阳”之称。明朝中期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生为庶子,百日丧父,但嫡母对其疼爱有加。其幼时就很聪慧,10余岁仿杨雄《解嘲》作《释毁》而轰动绍兴城,却连续八次科举失利。嘉靖年间,为闽浙总督胡宗宪充当师爷,代笔《进白鹿表》为胡宗宪赢得朱厚熜赏识,又助其擒获海盗徐海。后胡宗宪被逮下狱,徐渭忧惧发狂自杀九次未遂。在一次发病中杀继妻被关入监牢,幸得张元忭等解救。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郡(今河北省张家口市)。著有《徐文长集》及杂剧《四声猿》等。
徐渭晚年居住在山阴城内前观巷青藤书屋,生活穷困潦倒,自称“南腔北调人”;其书法上善行草,兼工诗文,被誉为“有明一人”“无之而不奇”;其画不求形似求神似对后世影响极大,有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的称誉。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孤独终老,享年七十三岁。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朱厚照正德十六年二月初四(1521年3月12日),徐渭出生于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大云坊的观桥巷大悲庵东的徐府。其父徐曾任四川夔州府(今重庆市)同知,在徐渭出生百日后去世。徐渭生母是他父亲续娶妻子苗氏的丫环。
嫡母苗氏对徐渭十分宠爱,但仍将徐渭之母逐出家门,遣卖为奴。嫡母将其抚养长大,并为他设立私塾,请先生教他识文断字。徐渭自幼聪慧异常,六岁启蒙,师从季本,九岁便学作八股文,10余岁仿杨雄《解嘲》作《释毁》而轰动绍兴城,当地士绅均称赞他为神童,称赞他是当代的“刘晏”“杨修”。嫡母去世后,长兄徐淮对徐渭照顾有加。
青年时期的徐渭博学多才,师从山阴知县刘昊。徐渭还追随陈良器、王政学琴,精于弹琴并能谱曲;他还向武术名师、武举人彭应时学习骑射剑术。
自幼以才名著称乡里的徐渭,却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嘉靖十六年(1537年),十七岁的徐渭第一次参加童试却意外落第,三年后徐渭再次参加童试,仍旧名落孙山。万般无奈之下,徐渭给浙江提学副使张和上书《上提学副使张公书》,痛陈窘况、希望张和能够提供复试机会。他反复旁征博引,以先哲相喻,陈述自己天资聪颖,博闻强识,洋洋洒洒两千余言的上书,情绪激昂,感情直露,最终打动了张副使,准许其参加复试。嘉靖十九年(1540年),最终得以录取为山阴县学生员,即成为秀才。此后,徐渭两次参加绍兴府乡试,直到四十一岁时,经历了八次考试都名落孙山。
二十一岁时徐渭受到山阴人氏潘克敬赏识,入赘潘家,妻子十四岁。在入赘潘家之后,随岳父办理公务在途中吟诗作赋,结识了许多山阴文人。他与萧勉、沈炼等人结为文社,被当地人称为“ 越中十子”。徐渭是十子中最年幼者,经社友交流,他的政治思想意识与文学戏曲绘画创作能力逐渐得以提升。
然而好景不长,徐渭妻子十九岁时即因肺病去世。徐渭两位兄长徐淮、徐潞先后病故,都没有子嗣,按理徐渭可继承他们的遗产,但因当时他已入赘潘家,所以官司败诉、无家可归。尽管岳父潘克敬仍竭力帮助,但因妻子已死、科考失意,徐渭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离开了潘家、迁往东城,在东城郡学附近开设了一家学馆,取名为“一枝堂”,招收学童,教私塾以糊口,开始过他的“居穷巷,蹴数,储瓶粟十年”的清贫生活。在此期间,他开始追随季本、王畿等人,研习王守仁的学说。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徐渭再次参加乡试,但又未考中。这一年他终于打听到被遣卖的生母下落,将其接回家中。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秋,蒙古首领俺答率军在北京一带掳掠,史称“庚戌之变”。徐渭听闻此讯后,义愤填,挥笔创作《今日歌》《二马诗》等,痛斥权臣严嵩误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徐渭考中乡试的初试,并受到浙江提学副使薛应旗赏识,拔为第一,增补为县学实膳生。但在复试时,徐渭仍未中举。
进入官场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进犯浙闽沿海,绍兴府成为烽火之地。平时好阅兵法的徐渭,先后参加了柯亭、皋埠、山等地的战役,并出谋划策,初步显示了军事才能。此时,徐渭引起了浙江巡抚宗宪的注意。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冬,徐渭三十八岁时,时任总督东南明朝军事的胡宗宪招他入幕府并执掌文书。刚进胡府,胡宗宪在宁波市一带先后捕获两头白鹿,命徐渭作《进白鹿表》两篇,结果赢得嘉靖帝赞赏。自此以后胡宗宪对他更为看重,经常命徐渭代笔。同年秋,第六次赴杭州市参加戊午科乡试,未中。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徙居绍兴狮子街。夏日,由胡宗宪出资通媒,入赘杭州王家为婿,然与王家关系不和而离异。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胡宗宪重修杭州镇海楼竣工,令代撰《镇海楼记》,徐渭因此获得大量报酬,并买得绍兴城东南宅地十亩,屋二十二间,名日酬字堂。嘉靖四十年(1561年),经胡宗宪介绍,迎娶张氏女为继室。秋日,第七次应辛酉科乡试,仍未中,自此不再参与科考。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贪腐集团倒台,胡宗宪被逮削职,总督师爷也随之解散。由于胡宗宪是严嵩任命的大臣,在严嵩大寿时,徐渭也代作《贺严公生日启》等敬献给严嵩。徐渭回到绍兴,经常担心胡宗宪案会有牵连,整日惶恐不安。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徐渭应礼部尚书李春芳之聘,前往京师。次年,因与李春芳性格不合,便辞归故里。不料,李春芳不能容忍徐渭的辞聘,威胁徐渭归复到他门下。徐渭只得赶回北京,请旧友说情,才解除聘用。
杀妻入狱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宗宪以“党严嵩及奸欺贪淫十大罪”被捕,狱中自杀。徐渭在绍兴闻胡宗宪死,作《十白赋》,又画《雪压梅竹图》并题诗以表愤懑不平。李春芳严查胡宗宪案,徐渭一度因此发狂,作《自为墓志铭》,欲以一死示其操洁和义烈。遂脑病发,九次自杀竟未死。年底,病稍愈。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徐渭又一次狂病发作,他怀疑续娶的妻子张氏有外遇,就把张氏杀了。于是被革去了生员资格,关进大牢。入狱期间生母去世。隆庆六年(1572年)除夕,万历帝登基,在好友左谕德兼侍读张元忭等人的营救下,徐渭获释出狱,此时已经五十三岁。
潦倒晚年
官场失意和家庭不幸,使得徐渭将晚年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寄于书画方面,绘画技艺日益纯熟。
万历三年(1575年),徐渭参加张元主持的《会稽县志》编修工作。万历五年(1577年),徐渭的朋友吴兑邀他北上边防地充任文书,同时教授边将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兵法。在北地,徐渭不仅写下了反映北国风光、边防民俗和军旅生活的诗文,而且与许多官员相交往,议论政事,谈论边策。
万历八年(1580年),徐渭六十岁时,应好友张元忭之邀去北京,但不久两人关系恶化。张元忭性格严峻、恪守礼教,而徐渭却生性放纵,不愿受传统礼法的束缚。张元忭常以封建礼教约制徐渭,这使徐渭大为恼火、旧病复发,居京三载后重归家乡。此后,徐渭便没有离开过山阴。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贫困难支,自著《畸谱》一卷,总结一生所历之事。仍居于王家,在饥寒老病中离开人世。死后葬于绍兴城南十五里的木栅山徐家坟。
家族成员
直系血亲
父亲:徐鏓
嫡母:苗氏,徐鏓去世后,承担起抚养徐渭的责任。
生母:姓名不详(?-1568),徐鏓的妾室。
儿子:徐枚、徐枳
旁系亲属
兄长:徐淮、徐潞
轶事典故
狂傲不羁
徐渭诗书画造诣极高,被浙江省总督胡宗宪招入师爷。胡宗宪很有威望,文武将吏参见他时膝语蛇行,不敢抬头,惟有徐渭,直闯辕门,旁若无人。徐渭好酒,又讲义气,经常与朋友在市井豪饮,酩酊大醉。有时总督府有急事,找不着他。总督府手下的人向胡宗宪报告,胡宗宪就说,天才亮逸的人总会有点与众不同,你们都要理解他。因有胡宗宪的庇护,在浙江总督府这几年徐渭最得意。后胡宗宪罢官丢命,失去依靠的徐渭被李春芳邀入京执掌文书,却因受不了李春芳的架子而交恶离去。遭受诸多失意徐渭决定自杀,采取多种极端方式,如用斧子劈头、铁钉刺耳等,虽受伤很重但均未成功。他还写了《自为墓志铭》,在墓志铭里他自言习文问道,终无所得;狂傲不羁,实非真情。有许多的无奈和悔恨。
深受信任
徐渭深得胡宗宪的信任。有一次,徐渭曾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楼下有几个军人也在喝酒,不肯付钱。徐文长暗中写了几个字迅速递送给胡宗宪,胡宗宪立刻下令把这些军人绑到部下,都斩首了,全军都很害怕。有个和尚背着钱却行为不端,喝酒时偶然向胡宗宪说起,胡宗宪后来借别的事用棍棒打死了他。胡宗宪既爱惜徐文长的才华,又同情他屡次遭遇困境,当时正举行乡试,凡是担任考官的人,胡宗宪私下嘱咐说:“徐子是天下的人才,如果在您的考房,希望不要遗漏。”大家都说:“遵命。”有一个知县因为其他事耽搁来晚了,到了规定日期才拜见胡宗宪,偶然忘了嘱咐,试卷恰好分到他的考房,于是徐文长没有考中。
杀妻传闻
这些记载将徐渭杀张氏过程戏剧化,细节牵强,如胡宗宪未纳妾,徐渭杀妻时胡已死,徐渭免死复杂。但徐渭杀妻并非无中生有,其在被捕后所写文中提到张氏不忠。
安葬地
徐渭墓位于现今绍兴市柯桥区兰亭街道里木栅村姜婆山东北麓的徐氏家族墓地,墓地由青石垒起保护,墓碑上书明“徐文长先生墓”,落款“沙孟海题”,古朴而简单。墓园中还有其父母、兄嫂及两个儿子的墓葬。此外,设一处徐渭纪念室,陈列了一些画像、文字资料和徐渭作品的复制品。
人物成就
文学
徐渭提倡为文为诗都要表现本真自我,他把这个叫做“本色”。徐渭生活的年代,正逢前后七子为扫荡明初“台阁体”的萎靡文风,树起“复古”的旗帜。这个复古运动声势浩大,但是他们盲目复古,以形式主义的模拟代替对文学遗产的合理继承,给文学带来了更深刻的危机。在复古的文化生态中,徐渭有着自己独立的见解,强调诗文创作应该是自我表现与自我宣泄。
徐渭的家乡是王守仁心学的根据地,王阳明倡导“良知”之说,要保持自我人格。徐渭的老师王畿、季本均为王阳明的弟子。其好友唐宋派领袖唐顺之,也强调学贵自得。徐渭的主张很充分地表现在他的文艺创作中。
徐渭传世的文章有三百多篇,体裁涉及传统古文的各种类型。一些序、记、传、铭等传统的体裁,在徐渭的笔下变成了接近纯文学的散文和杂文。徐渭的诗歌留存在世的有两千七百多首。其诗风格多样,大多则是明朗阳光,平淡自然,甚至明白如话。他的诗歌题材开阔,色彩丰富,格调奔放。徐渭诗歌写实易懂,作诗好用俚语,形成了徐渭诗好议论的倾向。从诗歌创作角度看,徐渭诗歌在晚明诗歌史上具有独特的转折意义。其诗文、戏剧和绘画所表达的对专制社会的批判和对个性自由的向往,对汤显祖、扬州八怪乃至后来的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 (如鲁迅) 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书法
徐渭的书法取苏轼、米芾笔意而自成一格,字体奔放,一如其人。徐渭曾自评“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徐渭书法对传统书法帖学形式所遵循中庸、中和审美追求造成极为有力的冲击。他晚期的狂草作品,笔法态肆张狂,线条沉实凌厉、扭结盘绕,墨色浓重、枯涩对比强烈,结体宽博放逸,落拓不羁,字距、行距密满。
他的书法对晚明书风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后的张瑞图、黄道周、王铎等继之而起,更以其狂放、态肆的行草书引领了晚明浪漫主义书风之潮流,将行草书对于情感的表达功能发挥到极致。
绘画
徐渭在绘画方面的成就令人称道,特别是大写意花鸟画,为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有“有明一人”的称谓。在艺术主张上,徐渭提出“不求形似求生韵”“舍形悦影”“草书入画”的创作方式。徐渭绘画作品不追求物象的形似,而注重对客观物象的神采刻画,所以他笔下的蟹是“虽云似蟹不甚似,若云非蟹却亦非”。画竹是“山人写竹略形似,只取叶底潇潇意”。徐渭以“舍形而悦影”的方式省去了繁琐的细节刻画,笔墨恣肆放纵,化实为虚,给观者留出更多的想象空间。
清代以后,徐渭的大写意水墨花鸟画,经过朱耷、石涛等人的发展和丰富,逐渐出现了大写意与没骨花卉、工笔花鸟并峙的局面。其他画家如以扬州八怪出名的郑板桥、高凤翰、金农、罗聘等人,以及后来的赵之谦,近代的吴昌硕以至于现代齐白石、潘天寿等人,无一不受到徐渭的影响。
人物作品
书法类
徐渭书法部分作品目录
绘画类
徐渭绘画部分作品目录
后世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明清也不乏文人才子,但是像徐渭这种在诗文、绘画、戏曲、书法方面都有所长的人并不多见。
同时代的名流对徐渭的诗文就多有赞叹。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对他坎坷的生平和高超的文学造诣而感慨“有明一人”并在《徐文长传》中写道:“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魏延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明清思想大家黄宗羲留有一首关于徐渭的七言诗,“踽穷巷一老生,倔强不肯从世议。......岂知文章有定价,未及百年见真伪。光芒夜半惊鬼神,即无中郎岂肯坠。”陶望龄(周望):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予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关于徐渭的绘画水准,既有清代画家石涛的“青风藤笔墨人间宝,数十年来无此道”,也有近代画家齐白石对徐渭的仰慕,先生在《白石诗草》中写道:“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纵横涂抹, 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外饿而不去, 亦快事也。”。而对于徐渭的戏剧评价,《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称自己恨不能与徐渭生在同一时代,“《四声猿》乃词坛飞将,辄为唱演数通。安得生致文长,令自拔其舌!”。
至于书法造诣,徐渭曾表达“吾书第一”的自信,但后世评价各执一端。袁宏道称赞他的字“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予不能书,而缪谓文长书法决当在王宠,文徵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点明他的书法境界之高在于“书神”二字,但是书法之所以称之为“书法”,就是因为历来作书讲求法,所以也有清代诗画家陶元藻评价“其书有纵笔太甚处,未免野狐禅,故易于伪作”。
相关作品
影视作品
文学作品
后世纪念
徐渭故居
青藤书屋位于越城区,曾经是徐渭幼年读书处,当时叫作“榴花书屋”,后因家道中落转入他人之手,从明朝末年开始,地方上政府将故居保护起来。1962年,时任新华出版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到绍兴市并参观了青藤书屋之后,郑重提出建议当地政府成立青藤老莲纪念馆。
书屋南边的天井里,植了青风藤,留有一方水池。院内天池、漱藤阿、自在岩等,均为明代遗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厅堂被一道白墙隔开,向南的墙面上是徐渭头戴逍遥巾的半身画像。两边则是他自拟对联、绍兴书法家冯摩补书:“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徐渭艺术馆
徐渭艺术馆位于绍兴古城老城区前,后观巷中间,大乘弄青藤书屋北侧,艺术馆占地面积2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000余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徐渭艺术馆坐北朝南,设计借鉴了徐渭《山水图》。
2021年5月19日,绍兴举办纪念徐渭诞辰五百周年活动。活动通过“跌宕人生”和“回望徐渭”两个部分,来呈现徐渭完整的一生。徐渭书画艺术展放在徐渭艺术馆二楼。根据徐渭书画艺术的发展轨迹以及继往开来的艺术成就,分三个单元∶ 前徐渭时代、徐渭时代(徐渭的书画艺术)、后徐渭时代。其中徐渭书画艺术展厅是徐渭艺术馆的核心。
研究书目
《袁中郎全集》卷四《徐文长传》
《明史·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十六》
参考资料
文化“畸人”徐渭.中国文明网.2022-10-18
绍兴徐渭墓历波折终有守墓人 工作清苦还要胆子大.中国新闻网.2022-10-18
现场|重读五百年来一徐渭,重返“不世奇才的生命现场”.澎湃新闻.2022-11-10
四聲猿.豆瓣读书.2022-10-18
南词叙录注释.豆瓣读书.2022-10-18
英烈全传.豆瓣读书.2022-10-18
徐渭集(全四冊).豆瓣读书.2022-10-18
徐渭精品画集.豆瓣读书.2022-10-18
徐渭.豆瓣读书.2022-10-18
行书女芙馆十咏诗.豆瓣读书.2022-10-18
大明英烈传.豆瓣读书.2022-10-18
历代绘画名家名作大图范本 徐渭 二 黄甲图.豆瓣读书.2022-10-18
江南怪杰徐文长 (1990).豆瓣电影.2022-10-18
徐文长外传 (2001).豆瓣电影.2022-10-18
徐文長.豆瓣读书.2022-10-18
徐文长评传.豆瓣读书.2022-10-18
怪杰徐文长.豆瓣读书.2022-10-18
畸人怪才:徐渭传.豆瓣读书.2022-10-18
徐文长的故事.豆瓣读书.2022-10-18
青藤书屋.绍兴市人民政府.2024-06-21
徐渭故居古藤青未了.今日头条.2022-10-18
绍兴徐渭艺术馆落成 千余佳作等你来欣赏.浙江新闻.2022-10-18
徐渭诞辰500周年,一起去看徐渭艺术馆 _艺术中国.艺术中国.2022-10-18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暨徐渭诞辰500周年纪念活动”在绍兴开幕.新华网.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