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所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省东方市下辖镇,地处东方市西北部,东毗大田镇,南接新龙镇,西濒北部湾,北邻四更镇三家镇,距海口市约220千米、三亚约140千米。截至2020年,八所镇区域面积303平方千米,辖34个村委会,11个社区居委会,常驻人口17万人,镇政府驻永安东路北侧9号。

八所镇地貌为沿海平原,地势平坦,海拔低于50米。境内主要河流有罗带河、北黎河和马岭河,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相传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为统一全国,挥师渡海入琼,派10个所(军队的编制名称)的兵马,守护北部湾畔。这里是10个所中的第8个,故得名。1957年建八所镇,1958年改公社,1959年复置镇,2002年由原八所、墩头、新街、罗带四个乡镇合并而成。全镇交通网络发达,高速公路、225国道、粤海铁路、西环高铁穿境而过,境内有与国内外通航的综合性深水港——八所港和渔港。

八所镇是东方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东方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海南省三大滨海城市之一,是东方市重要的能源基地和海洋经济基地。境内经济主要以农业、工业为主,商业、批发零售、服务饮食业等产业为辅。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番薯、花卉、果主,其中果蔬包括香蕉、杧果泸州桂圆、西瓜、辣椒、黄瓜、青菜等。工业以天然化肥、精细化工、甲醇制烯烃以及能源和生源等五大产业群为主,是八所镇的主要经济支柱。2015年,八所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047862万元,位列东方市第二,海南省第三;人均工业总产值7.69万元,位列东方市第三,海南省第六。

八所镇拥有鱼鳞洲风景区、东湖旅游风景区、西湖湿地公园、红兴温泉、马伏波井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历史沿革

隋大业三年(607年),为感恩县北富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感恩县二区和昌江黎族自治县三区。

1951年,为昌感县区。

1958年,为八所公社和火箭公社(后改为新街公社)。

1959年,新街公社分出四更公社。

1960年,八所公社分出罗带公社,同年新街公社改为北黎公社。

1961年,复名新街公社,同年新街人民分出墩头公社。

1983年,为八所镇、新街区、墩头区、罗带区。

1987年,为八所镇、新街镇、墩头镇、罗带乡

2002年,八所镇、新街镇、墩头镇、罗带镇合并为今八所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八所镇辖解放、东海、琼西、友谊、滨海、福民、永安、新街、墩头、港门、新北11个居民委员会,皇宁、蒲草、居龙、八所、大占坡、福耀、报坡、田庄、文通、斯文、玉章、北黎、老官、塘马园、那等、新农、益兴、平岭、昌义、剪半园、罗带、大坡田、下红兴、上红兴、青山、老欧、上名山、下名山、月村、福久、那悦、高排、十所3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98个居民小组、31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八所镇辖11个社区,3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永安东路。 

气候类型

八所镇属热带稀树干草原气候区,干湿两季分明,年降雨量940.8毫米,集中在8,9月份。年日照时数为2628.1小时,年蒸发量2596.8毫米。

自然资源

八所镇地区矿产资源有天然气、石英砂、热泉水、地下水、花岗石石灰岩等。其中八所西南海域东方1-1气田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约697.8亿立方米,八所石英砂矿勘査、探明资源量3748万吨,高坡岭热矿水、马岭地下水、探明储量分别为862.3立方米/日和1.51万立方米/日。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八所镇辖区总人口16763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3230人,城镇化率55.6%。总人口中,男性89349人,占53.3%;女性78287人,占46.7%;14岁以下30234人,占18%;15·64岁124249人,占74.1%;65岁以上13153人,占7.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4618人,占98.2%;有黎、壮、苗等3个少数民族,共3018人,占1.8%。2011年,人口出生率16.09‰,人口死亡率2.78‰,人口自然增长率13.31‰。 

2017年末,八所镇常住人口为179659人。 

截至2018年末,八所镇户籍人口为16273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八所镇财政总收入1992.7万元,比上年增长271.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92.7万元,比上年增长271.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367.3万元,个人所得税310.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12.96%、377.57%。人均财政收入119元,比上年增长360.6%。 

2018年,八所镇有工业企业374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2个。 

农业

八所镇有耕地面积6.58万亩,人均0.39亩;林地面积10.18万亩。2011年,农业生产总值达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56.21%粮食作物以稻谷、玉米、番薯为主。

2011年,八所镇生产粮食18053.1吨,其中水稻9838.6吨,玉米4974吨,番薯3240.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花卉、花生、蔬菜等。 

2011年,花卉种植面积800亩;花生种植面积8348亩,产量1500吨;蔬菜种植面积64543亩,产量36349.8吨,其中菠菜120吨,蕹菜2870吨,青菜11450吨,结球白菜2175吨,黄瓜1207.5吨,辣椒15247.3吨,其他蔬菜类3280吨。

2011年,八所镇有牛饲养量20146头,年末存栏15243头;羊饲养量6381只,年末存栏3920只;生猪饲养量11.46万头,年末存栏5.4万头;鸡饲养量18.5万羽,年末上市1.4万羽;鸭饲养量18万羽,年末上市3.8万羽。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猪、家禽为主。 

截至2011年末,八所镇累计造林1.74万亩,其中防护林0.23万亩,经济林1.51万亩,种植风景树和花梨树11800株,林木覆盖率24.49%,活立木蓄积量1万立方米。 

2011年,八所镇水果种植面积4.79万亩,产量10.78万吨,其中香蕉21325吨,芒果12365吨,龙眼12125吨,大西瓜5.4万吨,香瓜0.8万吨。 

2011年,八所镇海水养殖面积100公顷,产量1415吨;其中鱼塘养殖面积46公顷,产量690吨;虾塘养殖面积39公顷,产量600吨;蟹塘养殖面积15公顷,产量125吨。拥有各类捕捞渔船368艘,捕捞水产31911吨;水产品总量52952吨,淡水鱼塘养殖面积368公顷,产量2436吨;渔业总产量3.4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92%。渔业以海洋捕捞、海淡水养殖为主。 

2011年,八所镇有大型农业机械193台(辆)。农民人均纯收入6549元。 

工业

八所镇以天然化肥、精细化工、甲醇制烯泾以及能源和生物能源等五大产业群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82.81亿元,比上年增长41.6%。 

商业

2011年末,八所镇有商业网点2071个,职工9718人;省级外贸出口基地东方边贸城项目已落户。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城乡集贸市场6个,年成交额252万元,出口的重点特色产品有尿素、卉花、水产品等。 

2011年末,金融机构种类存款余额存款余额38.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全镇耕地面积65830亩,其中水旱田37773亩,旱地28057亩。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种植、海洋捕捞、养殖业,建筑业以及运输业为主,批发零售、劳务输出、服务饮食业等第三产业为辅。

全镇2010年粮食种植面积6.2万亩,瓜菜种植面积9.94万亩;海淡水养殖面积3821亩,海水捕捞量达31911吨,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8.4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4.6亿元、第二产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6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50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6元。

交通

八所镇已形成由公路、水路、铁路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粤海铁路西环线过境,为无缝轨西环铁路,设有东方车站1个站,通往北京、上海市广州市。海南西线高速公路为过境高速公路,双向4车道,设有八所出口1个,通往海口市、三亚方向;省道2条,其中218省道过境,境内长6.6千米,通往四更方向;县级公路2条,总长13.6千米。境内通航河道2条,总长1800千米。 

八所港是综合性深水港,年吞吐量为700万吨,全港现有生产性泊位8个,其中万吨级泊位6个,1千吨级泊位2个,在建万吨级油气化工产品泊位2个,可与国内12个港口和世界17个国家和专区通航。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八所镇有幼儿园23所,在园幼儿4009人,专任教师195人;小学14所,在校生28791人,专任教师113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5067人,专任教师26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20456人,专任教师932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450人。各类民办学校4所。主要学校有八所中学、铁路中学、民族中学、东方中学,其中八所中学、铁路中学、民族中学为市级中学,东方中学为省级中学。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5.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0%,比上年增长3%,比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八所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45个,各类文化专业户70户,各类图书室67个,藏书110万多册。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八所镇有学校体育场9个,看台设座椅1200张。50%的村(居)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八所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69个,其中镇级卫生院4个,村级卫生室65个;床位665张。专业卫生人员727名。38个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32%。 

社会保障

2011年,八所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74户,人数4521人,支出1469.94万元,比上年增长54%,月人均276.15元,比上年增长55%;医疗救助1238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4654人次,共支出414.86万元,比上年增长318.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86户,人数10人,支出241.89万元,比上年增长102.1%,月人均183元,比上年增长128.7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9人,支出4.53万元,比上年减少56%;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43人,支出97.79元,比上年增长75%;自然灾害人口1300人,紧急转移安置50人,农村作物受灾面积750亩,倒塌房屋5间,直接经济损失750万元,救灾支出45万元,比上年增长29%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1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25.84万元,比上年增长18.48%。社会福利费40万元,比上年增长4.7%;社区服务设施11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4个,社区服务站7个。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42万人,参保率43.5%。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邮政电信2011年末,邮政局1处,营业网点11处,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486千米,投递点12000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7.6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0.67万笔,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3.2万件,邮政业务总量2210万元。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2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46万户,比上年增加12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6.15%;移动电话用户2.1万户,比上年提高23.5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1060千米,主干电缆达74473.2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2.1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1.3万个,宽带接入用户1.3万户,比上年增加20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800万元。 

文化

地名由来

八所在古代原为感恩县地,后为昌感县地。相传东汉大将军马援,为统一全国而挥师渡海入琼,派10个所(军队的编制名称)的兵马,守护北部湾畔。这里是10个所中的第8个,故得名。解放后正式建镇,命名为八所镇。

旅游

汉马伏波井

汉马伏波井(1张)

“天南第一泉”为汉代古井,名叫“汉马伏波井”,位于东方市西海岸。井口颇大,直径八尺多。据乡人传说,此井原系方井,后人扩大为圆井,以砖砌成,井近处原有伏波祠,久已毁废。墙上嵌一块石碑,题“汉马伏波之井”,署“乾隆辛巳”(爱新觉罗·弘历二十六年即公元1761年)。

“汉马伏波井”,四面环山,时而云雾缭绕,幽静之极。一条高山河流从西侧奔流而下,浓浓的阴离子散发着扑鼻的自然气息,令人心旷神怡。夏日水凉,冬日水暖,十所村数百家汲取井水,即遇天旱,井水从不枯歇,自古水质清甜,故有“天南第一泉”和“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称。

据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大诗人郭沫若1961年视察海南省观看此井时证实,此井确为汉光帝时马援将军经过海南时所造,已有一千九百五十多年了。郭沫若饮品井水,连口称赞,诗随口出:“水泉清冽异江灌,古井犹传马伏波。想见当年师驻日,三军朝汲定如梭。海盐含量百之三,饮此信知水味甘。古所于今沾惠泽,胜标铜柱在天南。薏苡烹来可作糜,军行用以止朝饥。功成人竟明珠视,古井无波水自知。”

“汉马伏波井”被东方市人民政府列为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

参考资料

乡镇概况.东方市人民政府.2024-01-05

关于八所的诗词.古诗词曲网.2024-02-19

八所镇.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2-19

东方市八所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东方市人民政府.2024-02-19

八所镇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中投顾问.202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