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英文名boxfish,体形短而高,具有背中棱、背侧棱及腹侧棱,无侧中棱。体甲在背鳍及臀鳍后方闭合,尾部裸露,光滑无鳞。肛门后方无腹皮褶。口小,牙狭长,上下颌牙各一行。鳃孔小,斜裂或几乎垂直,位于眼下方。臀鳍与背鳍同形。无腹鳍。尾鳍圆形。椎骨14-16个,躯椎9-0个,尾椎5-6个。箱魨常具鲜艳的色彩。体小,最大长达50公分(20)。

箱鲀是底栖鱼类,一般在沿岸浅海岩礁区域,不结群,单独生活。主食甲壳亚门、贝类等无脊椎动物,如海藻、海草珊瑚礁表面的珊瑚虫等。主要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太平洋中部、澳大利亚,中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

箱鲀一般胆子很小,当它受到伤害时,会释放一种箱鲀科鱼类特有的神经毒素,对附近水域的鱼类都是致命的。王玉璞等人在粒突箱鲀结构的启发下,提出了起重机箱梁的仿生抗风减载设计方法。

形态特征

箱鲀体形短而高,或稍延长,体甲3-5棱,具有背中棱、背侧棱及腹侧棱,无侧中棱。体甲在背鳍及臀鳍后方闭合,尾部裸露,光滑无鳞。肛门后方无腹皮褶。口小,前位。牙狭长,上下颌牙各一行。鳃孔小,斜裂或几乎垂直,位于眼下方。背鳍一个,短小,无鳍棘。臀鳍与背鳍同形。无腹鳍。尾鳍圆形。椎骨14-16个,躯椎9-0个,尾椎5-6个。

物种分类

箱鲀为箱鲀科(Ostraciontide)角箱鲀属(牛角鲀)角箱鲀,箱鲀属(Ostracion)粒突箱鲀黑三棱箱鲀属(Tetrosomus)双峰真三棱箱鲀驼背真三棱箱鲀的统称。

角箱鲀

角箱鲀(Lactoria cornuta)体形为长方形,背侧棱和腹侧棱发达。体甲在背鳍和臀鳍后方闭合。眼眶和腹侧棱各有一对长棘。头短而高,前缘几乎垂直。眼大而眼间宽。鱼鳞病为六角形骨板,连成体甲。背鳍位于身体后部、肛门前上方,臀鳍与背鳍同形,位于尾柄前下方。尾鳍是体长的1/2~2/3。身体为黄褐色,腹面色浅,体甲及尾柄上散布一些褐色圆斑。背鳍、臀鳍及胸鳍为黄褐色。尾鳍为浅褐色,且具有深褐色斑点。

粒突箱鲀

粒突箱鲀(Ostracion cubicus)体形为长方形。体甲呈四棱状,在背鳍和臀鳍后方闭合。背侧棱和腹侧棱发达,棱突较圆钝,背侧棱中部稍向外突出。腹面宽平,腹侧棱突出,尾柄短扁。头短而高,眼大而间隔宽。鱼鳞病为六角形骨板,连成体甲。背鳍位于身体后部、肛门前上方,臀鳍与背鳍同形,位于尾柄前下方。胸鳍下面的鳍条较长,尾鳍较短,为灰褐色。身体为灰褐色,背面及体侧每一骨板中央具瞳孔大的黑圆斑,腹面无斑点。尾柄为淡紫色,带有一些紫褐色斑纹。背鳍、臀鳍及胸鳍为淡灰色。

双峰三棱箱鲀

双峰真三棱箱鲀( Tetrosomus concatenatus )体形短小。体甲为黑三棱状,背中棱和腹侧棱发达,背中棱顶端有两枚棘状小鳞,腹侧棱有1-4枚小棘突,眼上方有1-2枚小棘突。体甲在背鳍和臀鳍后方闭合。尾柄细扁,光滑无鳞。头短而高,背缘陡斜。鱼鳞病为六角形或五角形骨板,连成体甲。背鳍位于身体后方、肛门上方,无鳍棘,呈刀状。臀鳍与背鳍同形,位于背鳍后下方。甲体为淡黄褐色,腹面为淡黄色。尾柄呈紫红色,背面紫褐色。背鳍、臀鳍及胸鳍为淡灰色,背鳍基底为紫褐色。尾鳍呈灰色,前后端较深。

驼背三棱箱鲀

驼背真三棱箱鲀(Tetrosomus gibbosus)体形短小。体甲呈黑三棱状。背中棱和腹侧棱发达,背中棱顶端有扁棘状大鳞,腹侧棱有四枚小扁棘,眼上方有一弱棘𩽾𩾌。体甲在背鳍和臀鳍后方闭合,尾柄较细,为淡紫色。头短而高,背缘陡斜。鱼鳞病为六角形或五角形骨板,连成体甲。背鳍位于体后部、肛门前上方,无鳍棘,呈刀状。臀鳍与背鳍同形,位于背鳍后下方。胸鳍下侧位,刀状,上部鳍条较长。体甲为淡黄灰色,腹侧棱有4-5个紫褐色斑,在鳃孔后上方、背中棱棘下方及背鳍下方各带有紫褐色斑。腹面呈淡黄色。背鳍、臀鳍及胸鳍淡色,尾鳍前后端为紫褐色。

分布与栖息

分布范围

角箱鲀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中国沿海均产;粒突箱鲀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东至太平洋中部诸岛,北至日本,南至澳大利亚。中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双峰真三棱箱鲀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东至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至日本、中国。中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驼背真三棱箱鲀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东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北至日本南部。中国产于南海及台湾海峡。

栖息环境

角箱鲀栖息深度为18-100米,主要栖息于礁石附近的藻丛区,幼鱼常出现于河口域或汽水域。成鱼具有独居性,幼鱼成小群生活,以多种底栖动物如海鞘、海绵、软珊瑚藻类等为食。粒突箱鲀喜欢栖息在太平洋印度洋以及南大西洋东部的珊瑚礁中,主要以小型猎物(小植物病原线虫甲壳亚门软体动物门和小鱼等)和礁石上的有机碎屑为食。双峰真三棱箱鲀生活区域水深可达110m左右。一般体长100~200mm左右,最大可达300mm左右。

生活习性

独立生活

箱鲀是底栖鱼类,一般在沿岸浅海岩礁区域,不结群,单独生活。主食甲壳亚门、贝类等无脊椎动物,如海藻、海草和珊瑚礁表面的珊瑚虫等。

防御行为

箱鲀一般胆子很小,当它感受到压力或受到伤害时,会迅速由皮肤释放一种箱鲀科鱼类特有的神经毒素(毒性大约为氰化物的1200倍),对于附近水域的任何鱼类都是致命的。在正常情况下,它们的毒素都通常存在于体表粘液里,遭到威胁后再合成现用。

御敌行为

箱鲀的速度虽然不快,却是珊瑚礁区域最敏捷的鱼类之一,它们整日在珊瑚枝杈和礁石缝隙中游走,遇到危险它们就在极小的空间内零半径转身,快速飞到隐蔽处。箱鲀遇到天敌追捕或受到惊吓时,它们会迅速冲刺一段距离,在敌人还未反应之际,迅速扎进阴影之中。

生长繁殖

繁殖

箱鲀的繁殖期一般在春季,一条雄鱼通常会拥有2~4条雌鱼,雌鱼交配产出浮游性的鱼卵。孵化出的仔鱼经过一段时间的随波逐流,渐渐迁徙至内湾或半遮蔽的珊瑚礁坡上。

保护

致危因素

箱鲀能通过皮肤分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起到化学防御机制的作用,这些水溶性结晶化学毒素,会迅速溶解在环境中并对周围任何鱼产生负面影响。但毒太浓的情况下,箱鲀也会致死。

用途

箱鲀的表面有毒,但它与暗纹多纪鲀类似,毒素只存在在特殊的部位当中,只要将箱鲀的皮甲和内脏处理好,它的肉也可以食用。由于箱鲀呆萌的外型及夸张的泳姿,不少人把它们作为一种观赏鱼类来饲养。

物种对比

相关发明

负载均衡分簇控制算法

为实现水下仿箱生气鱼群体协同控制,并降低网络节点间负载的不均衡性导致的能量损耗,提升群体续航能力,吴佳楠等人提出一种基于逻辑分区的负载均衡分簇控制算法。首先实现局部快速分簇,减少节点间维护报文数量。降低系统整体开销;然后基于簇内逻辑分区策略,实现监测、保障和侦察多区域协同控制,并结合最小响应时间整编零散鱼群,优化网络控制体系的同时提高组网灵活性;最后在维护过程中采用区域节点角色转换机制,实现网络负载均衡。

仿生抗风减载设计方法

粒突箱鲀结构的启发下,王玉璞等人提出了起重机箱梁的仿生抗风减载设计方法,在不改变起重机箱梁力学承载特性及机构运行的前提下,降低起重机运行时箱梁所受的风载荷及风致振动,提高机构运行的平稳性。

参考资料

海洋科普(598)| 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5

箱鲀属.中国生物志库.2023-11-16

科普问答|有毒的“盒子”——箱鲀.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5

[科普中国]-箱鲀.科普中国网.2023-11-16

世界上最萌的鱼,毒素现做现用,狠起来连自己都毒死!.百家号.2023-11-15

..2023-11-15

“黄色的箱子”在水里翻腾,世界上最“方”的鱼是怎么游泳的?.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5

你看这枚“箱子”,像不像草间弥生的波点?.网易.2023-11-15

走近海洋 ▏粒突箱鲀:要是再惹我,我就毒死你和我!.新浪微博.2023-11-16

方头方脑——箱鲀鱼,放弃鱼类经典形状,得到仿佛UFO的移动方式.百家号.2023-11-21

呆萌可爱的“箱鲀”,发飙后连自己都不放过,神奇动物究竟是啥?.百家号.2023-11-21

多角三棱角箱鲀(Acanthostracion polygonius).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2023-11-20

斑点棱箱鲀(Lactophrys bicaudalis).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2023-11-20

角箱鲀/牛角(Lactoria cornuta).PCS海水生物技术交流论坛.2023-11-20

..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