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羽裂星蕨

羽裂星蕨

羽裂星蕨(Microsorum insigne (Blume) Copel.),又名韩克星蕨、箭叶星蕨、膨大星蕨,该物种原产于中国、日本、印度及马来西亚等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 、台湾等南方地区,喜生长于林下沟边岩石上或山坡阔叶林下,喜温暖的亚热带或热带气候,不耐寒,主要生长在潮湿的热带生物群落中。

羽裂星蕨为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 )星蕨属(Microsorum )的一种根状土生植物或岩石植物,羽裂星食蕨状茎粗短,叶疏生或近生,孢子囊群近圆形或长圆形,孢子豆形,周壁浅瘤状,具球形颗粒状纹饰

羽裂星蕨所含化学成分和活性物质丰富,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其也可作为一种绿色蔬菜食用。羽裂星蕨在东南亚及中国主要作为中药材食用而被种植,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羽裂星蕨中药材为水龙骨科植物羽裂星蕨的全草;气味苦、涩、平;主治关节痛、跌打损伤、疝气、无名肿毒。

分类

羽裂星蕨所属星蕨属植物中少数植物被包含在薄唇蕨属中(翅星蕨Leptochilus pteropus (Blume) Fraser-Jenk),羽裂星蕨与薄唇蕨属亲缘关系近,蕨类植物门仅靠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是十分困难的,通过对薄唇蕨属的系统发育树重建,并未将羽裂星蕨归纳为单系群薄唇蕨属的成员,而依旧为星蕨属成员。在中国,钱良超首先鉴定了该植物,凭证标本保存在云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植物标本室(编号09051501)。

形态特征

羽裂星蕨为水龙骨科星蕨属一种根状土生植物或岩石植物,植株高0.4-1米。

根状茎粗短,横走,肉质,密生须根,疏被鳞片;鳞片淡棕色,卵形至披针形,基部阔圆形,筛孔较密。

叶疏生或近生;一回羽状或分叉,有时为单叶,叶柄长20-50厘米,禾秆色,干后上面有沟槽,横切面为龙骨状,两侧有翅,下延近达基部,基部疏被鳞片,向上光滑;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长20-50厘米,宽15-30厘米,羽状深裂,叶轴两侧有宽约1厘米的阔翅;裂片1-12对,对生,斜展,线状披针形,基部一对较大,长15-30厘米,宽4-6厘米,顶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略狭,全缘或略呈波状,其余各对向上逐渐缩短,顶生裂片与侧生裂片同形;单一的叶片长椭圆形,全缘;主脉两面隆起,侧脉明显,曲折,仅伸达离叶边2/3处,小脉网状,不甚明显,内藏小脉单一或分叉;叶纸质,干后绿色,两面无毛,近无鳞片。

孢子囊群

孢子囊群近圆形或长圆形,小而散生,着生于叶片网脉连接处,有时沿网脉延伸而多少汇合。孢子豆形,周壁浅瘤状,具球形颗粒状纹饰

分布

羽裂星蕨在中国分布于江西 、福建 、台湾、广东 、广西 、海南、香港、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日本、尼泊尔、不丹、印度、越南、马来西亚、中南半岛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爪哇。生于林下沟边岩石上或山坡阔叶林下,海拔600-800米。

生长习性

羽裂星蕨喜温暖的亚热带或热带气候,不耐寒,主要生长在潮湿的热带生物群落中,喜湿润、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植被覆盖率高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孢子繁殖

羽裂星蕨主要依靠孢子繁殖,对其进行人工繁殖需先收集孢子,将成熟叶片孢子囊内孢子刮下,置于清洁的玻璃皿内,消毒后待用;筛选颗粒较小的泥炭土为基质,消毒灭菌后分装在瓦盆里,放入托盘中渗透浸湿;将孢子均匀散在基质上,覆盖玻璃盖。经培养长出孢子体小植株后即可进行移栽。

用途

食用

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羽裂星蕨可作为一种绿色蔬菜食用,含有多种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粗纤维,可通过腌制、干制、罐头加工、原蕨苷加工、护色加工等方式进行食用,其中,腌制最常见。

医疗药用

羽裂星蕨在东南亚及中国主要作为中药材食用而被种植,据《中药大辞典》记载,羽裂星蕨为水龙骨科植物羽裂星蕨的全草;气味苦、涩、平;主治关节痛、跌打损伤、疝气、无名肿毒。

相关研究

对羽裂星蕨的研究集中于其有效成分的分析,共检测出44种成分,油的主要成分是正软脂酸(31.9%)和N-(2-苯乙基)-3-氯丙酰胺(15.9%)。油样中的优势类群为脂肪族(46.5%);其次是芳香族化合物(31.8%);萜烯化合物(单萜类,8.6%;倍半类,2.6%;二萜类,1.9%)占13.1%;在油中发现了23.6%的含氮化合物。

参考资料

羽裂星蕨 (yǔ liè xīng jué).植物智.2023-11-07

Microsorum 星蕨属.自然标本馆.2023-11-07

羽裂星蕨.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11-07

Microsorum insigne (Blume) Copel.science.kew.2023-11-07

..2023-11-28

..2023-11-28

AplastidphylogenyandcharacterevolutionoftheOldWorldferngenusPyrrosia(Polypodiaceae)withthedescriptionofanewgenus:Hovenkampia(Polypodiaceae).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2023-11-07

..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