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元(1528年—1572年),琉球王国第二尚氏王朝第五代国王,1556年至1572年在位。他是第四代国王尚清王的第二王子,童名金千代,一作鹤千代。尚元原是尚清王生前指定的继承人,但在尚清王去世后,法司葛可昌和为美欲拥立尚清王第四子尚鉴心为君。法司毛龙吟提薙刀叱责二人,群臣多有支持毛龙吟者,因此和、葛二人畏惧而不敢复言。尚元在继承权争夺之中胜利,并于次年即位。

尚元王体弱多病,常常无法正常管理国事。为了保证朝政的正常运行,琉球王府推举了三名法司为其代理。从此琉球王府中法司的人数定例为三名,这三名法司被统称为「三司官」。柯乔治在《冲绳:岛屿人民的历史》一书中称尚元王为“哑巴国王”。尚元王死后,三司官的制度被保留了下来。

尚元王在位期间,琉球王国与明朝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多次送还漂流至琉球境内的中国船民。1565年(嘉靖44年),倭寇过境琉球,在北山地区为琉将郑都所败。尚元王遣使将被倭寇虏获的中国人口送还明朝。

尚元王也曾一度与日本萨摩藩保持良好的关系,然而在1570年至1572年,双方关系出现两次危机。1570年,萨摩岛津贵久的使者雪岑和尚至琉球,要求尚元王向萨摩朝贡,遭琉方拒绝。岛津大怒,煽动奄美大岛酋长发动叛乱,并向奄美派遣军队,给奄美的酋长提供军事上的支持。1571年,尚元率船五十余只御驾亲征,在奄美大岛两次与萨摩军交战,败萨军,俘杀叛变的酋长。归军途中,尚元王病危,三司官马顺德(国头亲方正格)对天祈祷愿代王死,不久尚元王竟果然病愈。尚元王大为感动,封马顺德之子为按司,称国头御殿,世代袭爵。

1572年4月1日,45岁的尚元王病逝,次子尚永王继位。

简介

尚元王

神号日始按司添,(童名不传)明嘉靖七年(1528)戊子降诞。俗称久米中城王子。

尚清王(尚元系第二子)。

毛氏思钱金按司加那志,号毛月江

眞和志闻得大君加那志,号梅岳。(万暦三十三年(1605)乙巳正月十日。葬于玉陵。童名、生寿不传。乃广寺浦添亲方女孙)

又有三夫人

久米具志川市大按司志良礼,童名眞锅樽金,号雪岭。(西原间切幸地村翁长大屋子女)前东之按司,童名眞锅樽金,号梅岭。(毛氏新城亲方安基之女)眞南风按司,童名眞津比樽,号南霜。(毛以丰见城亲方盛庸女)

王有三男一女

长子曰尚康伯。(称久米具志川王子。夫人雪岭所生)次曰尚永。(後登王位)次曰首里大君按司加那志。(童名不传)号一枝。(嫁尚懿。倶妃梅岳所生)次曰尚久。(称大金武王子。夫人梅岭所生)

历史纪实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即位。

国相。(不传)

法司:毛龙吟、和为美、葛可昌、(王即位时,俱在法司)泽子、(见于嘉靖四十一年壬戌,奉神门 上。石栏之碑记。其裔不存)穆源徳、马顺徳、毛廉、翁寿祥马良诠、马世荣。(其馀不传,且各在职年数不详,故合纪焉)

三十六年丁巳春,称世子。遣正议大夫蔡廷会、长史蔡朝器、使者尹徳美等入贡,兼请袭封;并以本国海疆守臣马必度所获,中国被掠金坤等六名送还。时廷会等具言:“穷岛远人,须乘南风汛,始得归国。进贡累重,乞如三十四年例,自买归舟,不候题请。”世宗嘉其忠顺,许之;仍赐谕,赏银五十两、彩币四表裏。且马必度及蔡廷会等,倶有厚赐。

三十七年戊午,完颜雍命刑科给事中郭汝霖、行人李际春,为册封正副使。因海寇出没不时,未及开洋。

三十八年己未秋,遣正议大夫蔡廷会、长史梁炫等,奉表贡方物,并谢恩。时廷会等具言:“海中风涛回测,海寇出没不时。恐使者有他虞,获罪上国。请如正徳(1506—1521)中封占城故事,诏册,不烦天朝遣封。”福建省巡按御史樊献科以闻。世宗命礼部议。礼部议奏:“昔正徳中,占城国王为安南所侵,窜居他所,故令使者赉囘勅命,乃一时权宜。然占城国王沙古卜洛,犹恳请遣使封,为蛮邦光重。今琉球王国左海中,诸国颇称完颜守绪,累朝以来,待之优异。毎国王嗣立,必遣侍从之臣,奉命服节册以往,著为例。且廷会无世子印文。若轻信其言,万一世子以遣使为至荣,以遥拜为非礼,不肯受封,复上书请使如占城,将谁任其咎哉?乞凡朝贡并册封如例,以示大典。”世宗从之。

本年,法司和为美、葛可昌有罪被流。(和为美流于久米岛,葛可昌流于伊比屋)

三十九年庚申冬,遣长史梁炫、使者马加尼等,迎接封舟

四十一年壬戌,于奉神门前创立石栏,告成。(时法司:泽子、毛廉、马良诠

本年,海氛稍靖。完颜雍遣册使郭汝霖李际春,齎诏至国,谕祭故王尚清,封世子尚元为中山王。

诏曰:“朕受天命,主宰寰宇。凡政命之宣布,惟成宪之是循。其於锡封之典,遐迩均焉。尔琉球王国,远处海,声教渐被,修职效义,阅世巳久。故国王尚清,显荷爵封,粤逾二纪,兹者薨逝。属国请封,世子尚元。朕念象贤,众心归附,是宜承绍国统。特遣正使刑科右给事中郭汝霖、副使行人司行人李际春,齎诏往封,为琉球国中山王。仍赐以皮弁、冠服等物。王宜谨完颜守绪度,益笃忠勤。凡国中官僚耆旧,尚其同心翼赞,以佐乃王,饰躬励行,用保藩邦。故兹诏示,咸俾悉知。”(当时,天使大门内,有公堂一座;进则寝堂,册使二员共焉;东西廊二、後小堂一,仅容从者。册使敦公等,以海气郁蒸、室庐卑隘而忧之。大夫蔡廷美以闻。王即命赵廷美,鸠工抡材相地,後垣约丈馀许,不日而成。结竹篱于两傍,植花草于前楹,颇有幽雅趣。郭汝霖等大喜,乃书其扁,曰“息思”。其记今存。次後毎会册使来临,必于寝堂後构小楼二,著为例)

本年秋,王遣王舅穆源徳、长史蔡朝器等,楷册使郭汝霖等入京,(翌年至京)奉表献方物,谢袭封恩。先是,王以金四十两郭汝霖等,不受。穆源徳齎金请命。世宗曰:“朝廷命使,无受谢之义。”诏听文澍等辞。寻以二臣远行著劳,各赐银币。

四十二年癸亥春,王遣正议大夫郑宪、使者源善等,奉表入贡,并送还中国漂流人口。世宗降勅褒谕,赐镪、币。郑宪因具疏言:“本国亦有流入中国者,乞命守臣恤遣。”世宗然之,下其疏於濒海所司。

四十四年乙丑春,王遣长史梁灼等,贡马及方物;官生梁炤、蔡、梁、郑 四人,入监读书;并将本国山北守臣郑都所获,中国被掠人口送还。世宗嘉王顺,降勅奨谕,仍赐王艮五十两、彩币四表裏。长史梁灼、守臣郑都,各赐银三十两、币一表裏。

隆庆元年(1567)丁卯春,穆宗登极,改元隆庆。本国未知中朝改元。王遣长史蔡朝用、使者亚应苏等,奉表入贡并谢恩。宴赉如例。

二年戊辰春,王遣王舅翁寿祥、正议大夫梁炫等,献方物,表贺穆宗登极。又遣使者宗善等,进世宗香。(三十五斤)倶宴赉如例。

三年己巳春,王遣王舅毛廉、长史蔡朝器等,奉笺、方物,庆贺册立皇太子;并遣海境守臣由必都等,送还中国被掠人口。福建省守臣以闻。李恒以王屡效忠诚,赏赐银币如前。

五年辛未春,王遣正议大夫郑宪、长史郑佑等,奉表入谢,并送还被掠人口。穆宗降勅奨赐如前。王又请放官生梁炤等三人归国省亲。穆宗许之。

本年,王亲统大军,往征大岛。先是,大岛酋长与湾大亲亡後,其同僚等谋反,绝贡不朝。由是,王亲率大军,驾船五十馀,往征大岛。贼\徒领兵迎敌,战未数次,大败而走。官军深入其境,金鼓震天,势如俄克拉荷马城雷霆队。贼徒大惊,降者无数。贼\酋无力可战,被缚受诛。王命别立酋长,抚安百姓。时王得疾危甚,法司官马顺徳,吁天祈代王死。王果愈起,班师而返。是年,顺徳卒。王命厚葬,并以顺徳累世功劳,封其子为按司,世受袭爵,著为例。(即今按司,姓马,其裔孙也)

本年,王命辅臣加建一庙于圆觉寺,亦谓之御照堂。

六年壬申,四月初一日薨。在位十七年,寿四十五。葬於玉陵。王仁爱百姓,终始如一,不不忘,遵依旧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