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夏卿(743年~806年),字云客,杜陵人,天宝官员,父亲是检校都官郎中、岭南节度行军司马韦迢,女儿是韦丛,女婿是诗人元稹

韦夏卿出身京兆韦氏龙门公房,曾祖父韦弼,祖韦伯阳。韦夏卿与弟弟韦正卿一同应举,同时进士高第,调授高陵区主簿,历任至刑部员外郎。之后转任京兆尹太子宾客,检校工部尚书、东都留守。李纯即位,升为检校吏部尚书,以太子少保致仕。元和元年(806年)三月十二日,卒于东都履信里私宅,追赠为尚书左仆射,谥曰献。

人物生平

韦夏卿出身京兆韦氏龙门公房,曾祖韦弼,祖韦伯阳。韦夏卿与弟弟韦正卿一同应举,同时进士高第,调授高陵县主簿,历任至刑部员外郎。之后转任京兆尹、太子宾客,检校工部尚书、东都留守。唐宪宗即位,升为检校吏部尚书,以太子少保致仕。元和元年(806年)三月十二日,卒于东都履信里私第,追赠为尚书左仆射,谥曰献。

个人作品

诗文

《别张贾》

束简下高阁,买符驱短辕。故人惜分袂,结念醉芳樽。

切切别思缠,萧萧征骑烦。临归无限意,相视却忘言。

《送顾况归茅山》

圣代为迁客,虚皇作近臣。法尊称大洞,学浅初真。

凤凰文章丽,烟霞翰墨新。羡君寻句曲,白鹄是三神。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

道胜物能齐,累轻身易退。苟安一丘上,何必三山外。

云霞长若绮,绿松石常如黛。徒有昔王过,竟遗青史载。

诗因野寺咏,酒向秦椒。异时逢尔知,兹辰驻余。

轶事典故

廉洁拒贿

唐朝永贞年间,韦夏卿官任吏部侍郎,掌握着朝廷选拔、用人的大权。他的堂弟韦执谊官居翰林学士,也很受李适信任。当时有些人急功近利,为求科举得中,便通过贿赂吏部侍郎来谋取一官半职。

有人先把金子塞给韦执谊,委托韦执谊把黄金交给韦夏卿。韦执谊答应了这个人的非分请托,来到宫中,与韦夏卿谈论时事,打算借此机会把黄金塞到韦夏卿的袖子里。韦夏卿发现了韦执谊的动作,忙问韦执谊这是为何。韦执谊只好把事情的原委说出来。韦夏卿吃惊地说:“你我二人有赖先人德惠,方在朝廷为官,怎可如此自坏名节!”说罢拂袖而去,韦执谊大为羞惭。这便是成语“摆袖却金”的出处,比喻为人廉洁,不受贿赂。

知人善任

韦夏卿与宰相齐映宣城市刺史穆赞、穆赞弟侍御史穆员为文章之友,吏部郎中窦群是其门人。他任常州刺史时,窦群还是一介布衣。窦群攻学《春秋》,著述颇丰。韦夏卿非常欣赏窦群的才学,便将他的历史学论文推荐给朝廷看,但却泥牛入海,毫无消息。等到韦夏卿任京兆尹时,利用皇帝召见的机会,当面向皇帝推荐窦群,使窦群终于被启用,后来窦群一直做到御史中丞。韦夏卿当初选拔的人,很多都成为公卿宰相,所以世人称赞他有知人之明。

恩待孤侄

韦夏卿有风韵,善谈宴,与人同处,终年而喜愠不形于色。抚养侄子,恩养超过自己的孩子。

喜爱藏书

与著名诗人孟郊为挚友,根据孟郊《题韦少保静恭宅藏书洞》一诗中记:“高意合天制,自然状无穷。仙华凝四时,玉藓生数峰。书秘漆文字,匣藏金蛟龙。闲为气候肃,开作云雨浓。洞隐谅非久,岩梦诚必通。将缀文士集,贯就真珠丛。”其藏书事迹少载,既然建立有藏书之所,且得到孟郊的题诗,当见其藏书之名、藏书之精良。

史料记载

《旧唐书·卷一六五》

《新唐书·卷一六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