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汉运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运河之一,记载于司马迁在《史记》的《河渠书》。规划中的荆汉运河起于荆州松滋市的松滋口,止于武汉市东荆河口,拟新建236公里运河,估算总投资784亿元。
荆汉运河(古)是楚庄王于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即位后,为了晋楚争霸战争以及北上会盟“问鼎中原”的需要,开凿的沟通江、汉的运河。为提升长江湖北段航运的效率,2015年起,在湖北的专家团队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2021年1月,湖北省专家在湖北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建议规划建设荆汉运河。同年,交通运输部对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的公开答复函建议由湖北省为主推进“荆汉运河”研究相关工作。2023年1月,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谋划实施荆汉运河等重大项目。在全国两会期间,湖北代表团提出建议国家有关单位尽快启动荆汉运河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同年9月,湖北省发改委印发了“湖北省推进荆汉运河工程规划前期工作方案”,清晰地规划了人工运河的路线。2024年,全国两会上湖北团代表联名提交加快推进荆汉运河工程前期工作的重点建议。截至2024年9月,荆汉运河工程计划可行性仍未通过国家相关部委的科学论证。
荆汉运河工程建成后,预计比经过长江航道的航程缩短260公里,减少运输时间约14小时,每年降低物流成本300亿元,同时湖北荆州等沿岸港口城市的航运能级将得到提升。
历史沿革
古运河
楚庄王于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即位后,任用鄙人出身的孙叔敖为令尹(楚相),为了晋楚争霸战争以及北上会盟“问鼎中原”的需要,先后开凿了两条运河,其中一条就是沟通江、汉的“荆汉运河”。《史记·河渠书》记载:“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江、云梦之野”。但对运河的具体走向未明确指出。
楚灵王(公元前540-公元前529年)时曾开渠通章华台(今湖北监利市北),根据记载可能是孙叔敖引用发源于荆山南流入江的沮水,与发源于荆州(今江陵县北)附近的扬水相连接,以便循扬水至今潜江县西北进入汉水,使江、汉之间得以沟通。
楚都郢地临长江中游的荆江,因与汉水之间无水路联系,要北出赛、楚,只好沿江入汉,绕道千里而行,荆汉运河的开凿,大大便利了与江、汉之间的交通。
新运河
背景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干线流经最长的省份,水运优势突出,湖北全省水路货运量、武汉港直航业务量连续三年稳居长江中上游首位。但宜昌市至武汉段现状航道水深仅3.5-3.8米,长江航道“645”工程实施后宜昌至武汉段航道水深也仅能达到4.5米,低于上下游6米以上航道水深,船舶大型化、标准化受阻,减载、过驳增加物流成本。
运河规划
2015年起,在湖北的专家团队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2021年1月,湖北省政协常委、宜昌西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所长蔡耀军,湖北省政协常委、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黄艳曾在湖北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建议规划建设荆汉运河,利用江汉平原地势平缓、水网密布优势,从枝城到武汉建设一条人工运河,与长江天然河道形成“双通道”格局,由荆汉运河彻底解决长江中游“梗阻”问题,实现长江上海至重庆黄金水道。
2021年,交通运输部对全国人大代表建议的公开答复函,建设“荆汉运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区域经济社会、国土空间、水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布局等将产生深远影响,要“充分论证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建议,由湖北省为主推进“荆汉运河”研究相关工作,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加强沟通协调,并深入研究相关重大技术问题。2022年5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设计集团时任董事长钮新强会见湖北省水利厅一行时指出,推进荆汉运河战略研究,事关多领域重大建设、具有多重重大意义,集团自2015年启动研究,方案逐步成熟完善。下一步希望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和湖北省发展布局要求,抓紧推进。
2023年1月,湖北省省长王忠林在湖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补齐水利短板,加快推进引江补汉、鄂北二期等重大工程,谋划实施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荆汉运河等重大项目。”全国两会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建议国家有关单位尽快启动荆汉运河项目预可行性研究,从通航、灌溉、防洪、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和城镇化布局以及对全流域影响等多方位论证其可行性,并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等国家规划之中,待条件具备后尽早实施。
2023年4月26日,湖北省水利厅在召开的4月份厅例会及厅务会上回顾了一季度以来重要工作完成情况,其中包括“积极参与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工程前期和荆汉运河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工作”。同年4月27日,松滋市委书记沈先武前往涴市镇,实地调研了解荆汉运河松滋段项目规划、卤水详查项目开展情况。同年9月,湖北省发改委印发了“湖北省推进荆汉运河工程规划前期工作方案”,清晰地规划了人工运河的路线。
2024年,全国两会上,湖北团代表联名提交了5件重点建议,其中一件就是加快推进荆汉运河工程前期工作。同年6月,在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部投资促进推介会上,湖北省省长王忠林透露,湖北要做好枢纽提升的文章,加快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荆汉运河等枢纽型项目。截至2024年9月,荆汉运河工程计划可行性仍未通过国家相关部委的科学论证。
运河规划
荆汉运河工程起于荆州松滋市松滋口、止于武汉市东荆河口,利用原有河道和新挖部分河道,拟新建236公里运河,8米深、90米宽的人工河,能够行驶1万吨的船舶。荆汉运河可避开长江航运的短板,即常年淤塞的荆江河段,该工程将在荆州市至武汉九曲回肠的“V”字形长江航道间,“截弯取直”重新修建一条横向运河,简单来说,将长江拉直。估算总投资784亿元。荆汉运河工程和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成后,将与已建成投运的长江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形成有效衔接,万吨级轮船经荆汉运河、三峡水运新通道直达重庆市。
价值与意义
荆汉运河主要目标在于提升长江湖北段航运的效率。荆汉运河工程建成后,预计比经过长江航道的航程缩短260公里,减少运输时间约14小时,水运的物流成本将大幅降低,每年降低物流成本300亿元。一旦荆汉运河建成,湖北荆州等沿岸港口城市的航运能级将大大提升,可极大提升长江湖北段航运效率,相关配套和临港产业园也将因此不断兴起。
第一,这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需要。解决长江航运“中梗阻”问题,贯通重庆市至长江口万吨级船舶深水航道,是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的必要措施,是贯彻《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中“畅通长江黄金水道”“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要求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抓手,是促进中游城市群与上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下游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通道,符合“三新一高”的发展要求。荆汉运河将成为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新主轴,沿岸可规划建设5个万吨港区和临港产业带,构建武汉至宜昌城镇化走廊,推动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助推武汉城市圈升级版打造和“宜荆荆恩”城市群建设,2035年、2050年荆汉运河带动形成的经济增加值预估将达到约4000亿元、7000亿元。
第二,这是构建江汉平原水网的需要。长江荆江河段北有江汉平原、南有洞庭湖平原,区域内水系发达,河湖渠网密布。受历史上江湖关系持续变化影响,江-河-湖沟通联系不畅,导致区域内部分河道枯水季节断流、河道水体流动不畅、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荆汉运河建成后,可连通形成江汉平原大水网,改善区域灌溉供水条件(受益802万人,耕地面积1033万亩),解决四口河道、四湖水系、东荆河、通顺河等河道的枯季断流问题,对湖泊、湿地和垸内河湖生态补水,提升区域的供水、灌溉、生态、防洪等保障能力。
第三,这是构筑长江绿色生态廊道的需要。长江中游宜昌市至武汉段与长江“双肾”之一的洞庭湖自然连通,河网及湖泊密布,属长江流域典型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分布有长江旗舰物种白髂豚、江豚、中华鲟等珍稀濒危水生生物保护区和“四大家鱼”种质资源保护区,所涉河段占总河长的58%。大规模航道整治对水生生物栖息地的影响非常大,且随着未来航运需求增长,影响将进一步加大。荆汉运河建成后,不仅助推“能耗低、污染轻、运能大”的绿色航运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而且形成“双水道”格局,有助于给长江干流“减压病”,长江现状河道主要用于生态保护和区域航运,将长江干流2050年船舶通过量从12.8万艘次降低至2.8万艘次,落实对珍稀水生生物的抢救性保护。
专家观点
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院院长、教授卢毅撰文提出:湖南省应基于长江中游区域范围,评估论证荆汉运河工程风险,并利用自身水利水运科研优势力量,研究荆汉运河对湖南省域的影响以及对策。
长江航运发展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刘涛则建议:统筹考虑湘鄂两省利益关切,深化开展岳阳市至武汉航道扩能研究,并研究岳阳港与荆汉生态新水道直接联系通道的问题。亦有湖南相关专家提到,在岳阳城陵矶临港新区附近建洞庭湖水利枢纽工程,配合湘江航道整治工程,提升湘江的航道能级。
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会会长、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原港航局局长王阳红称:针对湖南省在荆汉运河上的利益受损,交通运输部也确实提出过疏浚航道,将岳阳至武汉段长江航道能级提升至8000-10000吨的补偿预案。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认为:湖南通过补偿工程,将湘江航道的能级提升,进而对接长江主航道,有利于湖南航运的发展。同时,修建洞庭湖水利枢纽,则有助于水利调度,帮助防控抗旱。荆汉运河对大多数地区都将是利大于弊。在落成初期,会使得湖南航运出现短暂阵痛期,但长远来看,也可能让湖南航运在短时间内有较大提升。
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吴传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荆汉运河畅通后,有助于促进(长江)上游中游下游融通发展,促进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融通发展。”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修建荆汉运河,从发挥经济效益看,具有非常好的前景,但如果要开建,必须综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生态保护以及协调多方面的利益问题,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此外,一旦修建荆汉运河,如何协调省际方面的利益,将成为关键一环。
参考资料
“截弯取直”后航程可缩短260公里,湖北规划荆汉运河工程.观察者.2024-09-22
大运河的前世与新生—大运河的起源与拓展(系列文章之一).百家号.2024-11-09
中西部这六省份,为何投资8500亿建运河?|长江.新浪财经.2024-11-09
荆汉运河工程又传新进展,中部大运河真的要来了?.澎湃新闻.2024-11-09
湖北谋划建设的荆汉运河工程 出现在了省委书记调研行程中.凤凰网湖北.2024-09-22
荆汉运河统筹发展规划出炉,拟经过东荆河仙桃段.江汉热线.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