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位于安徽九华山,主体为比丘立相,右手执锡杖,左手托摩尼宝珠,仪态安详,妙相庄严,观瞻总高度139米,莲花座及像体高99米,总投资达3亿多元。截至2013年9月,该铜像为世界最高
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由九华山佛教协会原会长仁德法师于1990年发愿筹建,199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复,2003年11月举行开工典礼,2005年3月正式兴建。从申报到批复,从动工到完工,前后历时20余年。2013年8月31日,安徽九华山高99米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开光庆典在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举行。
历史沿革
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由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仁德法师于1995年动议筹建。1998年10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宗教事务局联合批准立项。此后,九华山佛教协会及时成立了“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筹建委员会”和“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建设指挥部”。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工程建设指挥部在原池州行署大铜像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完成大铜像选址地形测绘、地质勘探、地段详规、环境影响评价、“三通一平”和临时办公用房等建设。大铜像选址于闵园大觉寺遗址,并于1999年9月9日隆重举行了大铜像建设工程奠基庆典法会。2001年2月,在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下,通过公开招标、专家评标和中标确认谈判等程序,确定了以洛阳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为首、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和安徽电力建设二公司参加的联合体为中标单位,双方法定代表人签署了《工程建设协议书》。
在铜像基座开挖和场地平整过程中,仁德法师逐步认识到该地段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较差,活动空间很小,铜像建成后不利于观瞻等因素,遂产生重新选址的想法,加之2001年3月至2001年8月,仁德法师因病住院治疗及后来圆寂,导致大铜像筹建工作一度搁置。2001年8月5日,九华山佛协向池州市人民政府提出经仁德法师签批的专项报告,提请帮助重新选择适当地点建造大铜像。2001年10月19日,九华山佛协再次提请池州市政府在九华山大范围内帮助重新选址。池州市政府在接到九华山佛协委托选址报告后,本着尊重科学、尊重规划、尊重佛教意愿的原则,责成九华山管委会委托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地藏菩萨露天铜像重新选址方案。2001年12月25日,安徽省建设厅、省宗教事务局批复:地藏菩萨大铜像最终确定选址于九华山狮子峰地段。
仁德法师圆寂后,因佛协会长暂时缺位,2003年2月15日,九华山佛协再次行文池州市人民政府,称“铜像工程技术含量高,牵涉范围广,需要协调处理的社会事务繁多,佛协难以独立组织处理好建设过程中的诸多问题”,特委托政府帮助代建。2003年5月22日,池州市政府同意接受九华山佛协委托,成立池州市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建设协调小组和工程建设指挥部,并决定由九华山管委会具体负责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的代建工作。九华山管委会及时调整了工程建设指挥部部分成员。2003年5月,九华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欣任指挥长。2003年6月9日,九华山佛协在池州市公证处的公证下,与铜像工程建设指挥部签署了《委托代建协议》,全权委托铜像工程建设指挥部承担铜像主体及与主体工程密切相关的附属工程的建设任务。经过紧张筹备,2003年11月13日,铜像工程在狮子峰地段举行了开工仪式。此后,铜像工程建设指挥部及时启动了《建设合同》谈判工作。但是由于工程建设搁置时间较长,建设工程合同诸多事项未能与施工建设单位达成一致意见,工程再度停置。2004年6月,九华山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贵杰任指挥长,继续加大建设合同谈判力度。以2001年2月28日仁德会长与洛铜联合体签订的《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建设协议书》为基本依据,与洛铜联合体各成员单位展开较长时间、前后几十轮认真、艰苦、耐心谈判。2005年1月21日,经管委会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九华山佛协五位副会长与洛铜联合体各方代表签署了铜像工程建设《总协议书》《设计合同》《施工合同》《雕塑、放样合同》等协议。至此,除《制造及安装合同》外,与铜像工程有关大的方面的合同基本签署完毕,此后,铜像工程建设指挥部一手抓《制造及安装合同》谈判,一手协调启动铜像工程设计。
2005年3月29日,铜像基座破土动工。2005年12月28日,铜像主体工程正式浇筑。2006年6月23日,九华山佛协五位副会长又集体代表佛协签署了《制造及安装合同》,铜像工程正式进人施工提速阶段。2006年7月27日,铜像工程核心筒筏板基础实施浇筑。2007年5月10至12日,安徽省建设厅主持召开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景区内外明堂详细规划方案(调整稿)评审会。2007年8月22日,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景区内外明堂详细规划(调整稿)正式获省建设厅批准实施。调整后的铜像主景点范围向西延伸300米,分为内明堂和外明堂两部分。内明堂以展示佛教文化为主,体现圆满觉悟的境界;外明堂以观光、游览为主,体现观赏性、艺术性、兴趣性和舒适性,其主要节点为大门广场、雨道、佛文化展示中心、莲花净土、锡杖广场、万方摩尼、虹桥飞天、佛光池、大愿广场、八功德水等。2007年8月24日,莲花宝座铜壁板启运施工现场。2007年9月7日,举行铜像莲座就位庆典法会。2007年9月12日,《消防安装工程合同》正式签订。2009年4月,大铜像工程外钢结构支架设计方案通过评审。同年7月,大铜像面部雕塑放样通过验收。2011年5月16日,大铜像“圆顶”,主体工程圆满竣工。2013年8月31日,安徽九华山高99米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开光庆典在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举行。
铜像结构
总投资达3亿多元的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是由3000块铜铸壁板组成。材质采用仿18K耐蚀亚金铜合金,体内有3部直达头顶的电梯。铜像设计用铜1100余吨。仅大铜像面部铜壁板浇铸撒金就需要35公斤黄金。
基座设计
铜像基座的设计力求将基座与自然环境融合。三层圆形基座依山而建,内设佛事用房、管理用房、接待用房,外部与山体交接处采用塑石、叠石、绿化手法,使基座与山体融为一体。
圆形基座表象佛教“功德圆满"意境。三层基座平台则代表佛、法、僧三宝,佛宝主要指佛祖,法宝指佛法,僧宝为圣贤僧。基座底层望柱头雕作毗卢帽象征僧宝,第二层念珠象征法宝,顶层莲花象征佛宝。栏板、御路等雕饰为仿唐代佛教吉祥图案。台座逐层上升,使游客信众渐入佛境。台座各层间台阶均为28步。第三层平台直径为60.0m,以下每层各出展25.0m至最下层直径为110.0m,达到“大衍之数”。铜像基座即铜像莲花宝座底部标高设计为±0.00,相当于黄海高程137.00m,基座设计为三层,在底层设计一夹层,每层高度均为5.0m。
基座底部外墙始于场地标高110.0m处。该处地形平缓,其上地形起伏,坡度达15° ~30°。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基座共设三层,-5.00m标高、-10.0m标高处层高均为5.0m,-20.0m标高处层高为10.0m,为合理的利用建筑空间在此处设一夹层,夹层层高为5.0m。设计中尽量做到填挖平衡,减少土石方外运工作量。
为保证室内空间的完整和使用的合理,室内柱网采用以12.5m柱距的圆形扩散式布局,使建筑室内空间能满足多种佛事活动的需要。同时以铜像为圆心的柱网也增加了建筑物的向心性,充分体现了本建筑以铜像为中心的性格特征。
游客可以从主轴线的室外御路进入各层平台。由于基座的一层为完整的圆形平面,通过二层平台可以从四面直达基座底部平台。这不仅使信众.游客可以从各层平台的各个方向礼佛、观赏铜像景区的风景,也包含着地藏菩萨的功德无量,四方信众皆来朝拜的寓意。
莲花宝座设计
莲花宝座直径约为38.0m,总高约为15.0m,按三层设计。为维护铜像的庄严和完整性,设计中将游客流线安排为游客可从基座的一、二层内乘坐电梯或楼梯直达莲花宝座内各层。再通过莲花宝座第三层的楼梯可达莲花宝座顶部平台。游客可在平台上从近处观瞻地藏菩萨,并抱佛脚,感受地藏菩萨普渡众生的宏愿。
铜像佛身设计
铜像佛身为直径约为26.0m的不规则椭圆形,总高84.0m。考虑到铜像外围铜衣饰的安装、施工、调整及今后维修的方便,同时降低建设成本,减少施工工程量,本设计在交通核心简体部位每4.0m设一层楼板,共约22层,在核心简体的外围设计随行钢架、副支架作为铜像佛身外衣的支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铜像所在九华山,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北接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与黄山隔湖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4′—117°54′,北纬30°25′—30°36′。
生态环境
铜像所在的九华山共有维管植物1528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175科727属,其中蕨类植物20科32属55种,裸子植物5科13属15种,被子植物150科682属1458种。公园内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43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水杉、银杏、建兰、扇脉杓兰4种(栽培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9种,如夏蜡梅属、短萼黄连、蛇足石杉等;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共45种,其中极危的1种,濒危的有10种,近危34种,如肾叶细辛、黄山紫棘、天目贝母等。还有6种植物以九华山为模式标本产地,分别为九华蒲儿根、九华薹草、安徽金粟兰、秦榛钻地风、青阳薹草、九华山母草。
九华山内分布有动物有253种,其中两栖动物13种,爬行类24种,鸟类168种,兽类48种,分属28目69科。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梅花鹿、黑麂、白颈长尾雉、鳞甲目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短尾猴等8种。
相关景点
99米地藏菩萨圣像是九华山大愿文化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将成为广大游客和信众在九华山的又一个观光、礼佛场所,其五大看点包括:一是地藏王圣像为世界最高;二是采用世界最大汉白玉莲花;三是选用世界室外最大琉璃墙;四是佛光池为世界最大,直径为99米,深度只有20厘米,池底全部铺以金色马赛克的佛光池堪称世界第一;五是大愿文化园种植香樟苗、实生银杏、桂花、墨西哥落羽桑等300余种名贵树木,汇集名贵树种之多国内罕见。
开发与保护
2013年8月31日,安徽九华山高99米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开光庆典在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举行。
相关文化
仁德法师(1926-2001)俗名李德海,江苏泰县人。曾任安徽省佛教协会会长,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1939年在江苏泰县太蔚寺出家,1940年起,先后在江苏泰县隆重昌庵、泰州复兴庵、青龙庵参学。1948年在南京武台山、江西云居山等地参学。1957年后,住九华山九子岩风景区。1962年后,任九华山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副会长、会长。1986年10月,荣任祇园寺方丈,这是该寺由世袭制改为选贤制后的第一位方丈。2001年8月23日8时22分,仁德法师在九华山祇园寺退居安详示寂。
文化活动
2013年8月31日,安徽九华山高99米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开光庆典,在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举行。来自海内外的99位佛教泰斗、高僧大德、诸山长老共同为地藏菩萨圣像开光。港、澳、台地区高僧大德,国内知名寺院方丈(住持),韩国等海外佛教界主要宗派代表等近万人参加了开光庆典。即日起,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2017年6月30日,东台弥陀寺住持本源大和尚带领四众弟子朝拜九华山99米地藏王菩萨露天铜像,本次拜山参加人数达400人,信众来自全国各地。
相关影响
铜像所在的九华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公元794年农历七月三十,新罗国高僧金乔觉在九华山圆寂成道,被称为金地藏,九华山成为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九华山年接待海内外信众和游客逾400万人次,已成为中国著名的国际性佛教道场。
参考资料
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圣像开光 体内电梯直达头顶.济宁新闻网.2024-02-16
安徽九华山3亿建99米菩萨铜像.新浪新闻.2024-02-16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中华网.2024-02-16
走进九华山.九华山风景区.2023-02-06
九华山世界地质公园 为什么被李白称为“灵山”?.今日头条.2023-06-14
九华山生物资源.九华山风景区.2023-02-06
仁德法师.安徽省佛教协会.2024-01-07
8月23日 九华山仁德老和尚圆寂纪念日.凤凰网佛教.2024-01-07
缅怀!九华山仁德老和尚圆寂纪念日.凤凰网佛教.2024-01-07
8月23日 九华山仁德老和尚圆寂纪念日.凤凰网佛教.2024-02-17
400佛弟子朝拜九华山99米地藏王菩萨圣象.凤凰网佛教.202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