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中较原始的类群,它种子外层没有经过任何的保护组织包被,因此叫做裸子植物。按克氏分类系统,我国原产裸子植物有8科36属近300种(含种下等级),其中特有种、古老孑遗种十分丰富,如银杏(Ginkgo biloba)、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崖柏(Thuja sutchuenensis)、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黑枕黄鹂普通亚种)等。

裸子植物能够适应严寒的环境,并且能够通过多样化加快占领严寒环境。这表明生态机遇特别是晚新生代的生态机遇,以及生境异质性驱动了现存裸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复兴。裸子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但有数量超过一半的裸子植物正面临衰退与灭绝风险。并且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使得裸子植物的生存空间缩小,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去注重对它的保护。从裸子植物濒危物种和重点保护物种的分布情况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情况来看,87%的裸子植物濒危物种已经在保护区内,还有13%的濒危物种没有包含在保护区内,针对这些濒危物种和重点保护物种应建立保护区或保护小区,使得它们得到有效保护。

简介

晚泥盆世末,与前裸子植物纲古羊齿出现的同时,在美国发现的古籽可能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具种子结构的化石,胚珠成对地着生于掌状分裂的顶枝上,珠被前端为裂片状,向下合拢成管状,形似珠孔,珠心(大孢子囊)中含有四面体形的大孢子。以后在石炭纪又陆续发现多种类型的种子,其裂片状的珠被由分离逐步愈合至完全愈合在珠心顶端形成珠孔管的演化过程表明珠被的形成与发展是胚珠形成的极重要的环节,使珠心被包围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幼胚在成熟前得到保护。

分类

裸子植物包括可能由不同路线进化所形成的若干平行的类群,故目前不再作为自然分类中的一个门,而将各纲递进为门,所以裸子植物包括种子蕨门植物门、拟苏铁植物门本内苏铁植物门)、银杏植物门、松柏植物门。分类位置不定的买麻藤植物门有些学者也归入裸子植物。

种子蕨植物门始现于早石炭世,侏罗纪后绝灭。它兼具真蕨植物和典型裸子植物的特征,即具有与真蕨无异的大型羽状复叶,但角质层厚,并在叶上着生种子或雄性传粉器官,故名。植物体不大,主茎很少分枝,除部分为乔木桫椤型外,大多数为较小的灌木或藤本。茎的解剖显示次生木质部薄而皮部厚,与苏铁植物相似,曾有苏铁蕨之称。归入此门的有很多目,皱羊齿目、髓木目、美籽目(芦茎羊齿目)、盾形种子目、兜状种子目。开通目,可能还有五柱木目及舌羊齿目亦列入种子蕨门。舌羊齿目为具生长轮的大树,具南美杉型裸子植物木材特征;单网状的舌形叶,生殖器官极为多样化,但仍着生于叶上。

本内苏铁门为已绝灭的类群,仅发现于晚三叠世至白垩纪。植物体与现代苏铁相似或更粗短。不同的是雌雄生殖器官着生于同一植物体内呈两性花状,表皮细胞气孔器亦不同于苏铁类。苏铁植物门则自晚石炭世起就有过渡型化石发现,从到及表明苏铁目是由种子蕨门植物演化而来的,化石证据也表明,在古生代、中生代苏铁植物曾有茎干纤细的类型。

银杏植物门现代仅有1属1种,为著名的活化石,但在中生代尤其是侏罗纪至早白垩世曾是广布北半球暖温带植物区系的重要成员(如和),有些甚至达南半球(如)。确属本目的较早成员发现于早二叠世,有,,近年来有人根据银杏植物门的雌性胚珠特点认为与种子蕨门植物门的盾形种子目有关。本门自白垩纪末起,分布区及属种数量都锐减。

松柏植物门在早石炭世已有化石记录,属于已绝灭的科达目,该目呈乔木状,在晚石炭世晚期至早二叠世为热带植物区主要聚煤植物之一。伏脂杉目介于科达目与松目之间,生活于二叠纪三叠纪,其重要的代表科属如勒巴杉科(Lebachiaceae),伏脂杉科(Voltziaceae)的生殖器官研究对由白垩世至今繁盛的松柏目的起源具有重要作用。现存的松柏目各科在中生代也都已发现确切的化石依据。

参考资料

..2023-12-29

裸子植物多样化 可能与干冷气候环境有关.今日头条.2023-12-29

..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