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曼德海峡

曼德海峡

曼德海峡(英文:Bab al Mandeb,阿拉伯语:باب المندب‎)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被誉为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水上走廊”。曼德海峡北口宽,南口窄,最狭窄处有丕林岛,将海峡分隔成东西两个水道。东侧峡,宽3.2千米,水深30米,西侧称大峡,宽28.5千米,水深100米以上,最深达323米。

曼德海峡是连接红海亚丁湾的重要海峡,也是波斯湾通往欧洲北非的捷径。自公元前埃及人开始穿过该海峡,到15世纪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再到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曼德海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年过往海峡的舰船约2万艘,是红海通往亚丁湾的重要通道。

曼德海峡是国际上的主要石油通道,中东盛产的石油就在这里通过,流向西欧和北美。对于高度工业化的欧洲和北美国家来说,曼德海峡无疑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生命线。2022年4月8日,停泊在也门海岸线附近的一艘破损船舶可能引发重大漏油事故,对红海沿岸的渔业社区、海洋生物和港口等将造成严重影响,由于曼德海峡航运中断而可能损失的数十亿美元。

名称由来

中世纪阿拉伯海上的航行十分频繁,曼德海峡成为了沟通印度洋亚丁湾和红海的一条活跃的商路。据说,曼德海峡的名字来源于公元8世纪的一个秋天,一支伊朗船队从亚丁湾驶过红海,当帆船驶过小峡时,天色突然阴沉,海风带着凄厉的呼啸声掠过海面,船员们被吓得掉下了害怕的泪水,因此,曼德海峡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巴布·耳·曼德”。在阿拉伯语中,“巴布”意为“门”,“曼德”意为“流泪”。因此,它的名字可以被翻译为“泪之门”或“伤心门”。

位置境域

曼德海峡位于东经43度,北纬12度。南口在也门的曼德角和吉布提的锡阿内角之间,北口在也门的穆哈岸边与厄立特里亚的法蒂玛岛连线,长约95千米,宽25~45千米。海峡两侧有三个国家:也门、吉布提厄立特里亚。三国国土都由高原组成,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沿岸有窄小的平原,大部为沙漠和半沙漠覆盖。

历史沿革

曼德海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当时的埃及人就曾穿过这个海峡进入印度洋。在公元10-14世纪,葡萄牙、法国、英国曾先后占领不林岛,企图控制曼德海峡。15世纪前期,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时,第五次远航曾通过曼德海峡到达也门西岸,第七次远航经过曼德海峡远达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曼德海峡最狭窄部中间的丕林岛是一个军事要地。从1883起就成为重要的船只燃料补给站,后又成为海底电缆的中继站。岛上建有飞机场,成为军事要地。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每年有2万多艘船只通过曼德海峡。1883年起就成为重要的船舶加煤站,1936年以后又成为海底电缆中继站,现有3条海底电缆通过曼德海峡。岛的北部建有飞机场,岛的西南岸建有港口,是也门的海军基地。鉴于其战略上的重要性,1986年,美国海军宣布曼德海峡为要控制的全球16个海上航道咽喉之一。

成因

曼德海峡和红海在地质上是东非大裂谷的组成部分,于第三纪时地层块状断裂而形成。在3000万年前形成后至今仍在不断扩张、加宽。据研究,海峡最初800万年每年约扩大1厘米,最后500万年中每年扩张2厘米,法国地质矿产局调查报告称,1978年11月7日至15日几天中竟扩张了约1米。

地理特征

气候特征

海峡地处热带沙漠地带,气候炎热干旱。平均气温1月在20C以上,7月则超过30C,最高达45C。年较差小。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海水表层水温高,年平均在20C以上。8月达27-32C,盐度约40%。冬季表层海流流入红海,深层流流向亚丁湾,夏季表层流和底层流流入亚丁湾,中层流流入红海。但流人红海的水量要大得多,因为红海气候干热,海水蒸发量大,年降水量少,无河水补给,使红海水位每年降低2.4~3米,为保持红海海水与大洋的平衡,除从苏伊士运河得到少量补充外,主要靠亚丁湾经曼德海峡流入。表层流流速2~2.5节。

地形地貌

曼德海峡和红海在地质上是东非大裂谷的组成部分,于第三纪地层块状断裂而形成。

重要岛屿

丕林岛

丕林岛该岛到陆地的最近距离只有 2.8公里,正位于红海亚丁湾的入口处,把曼德海峡分成东窄西宽的两条水道。其东南邻近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仅 3 公里,称为小峡,是国际船只往来的必经航道。

吉布提

吉布提该岛位于丕林岛 20 公里处,称为大峡,这儿暗礁遍布,浊浪滔天,难以通航。也门所属的谢赫赛义德山同丕林岛隔岸相望,居高临下,控制着曼德海峡。

航道特征

东水道

东水道即丕林岛与阿拉伯半岛之间的海峡宽3.2千米,水深30米,称小峡。在小船时代,由于过曼德海峡的船只不多,小峡常被选择为主航道。然而,随着船舶吨位的增大和吃水加深,以及抗风浪能力的加强,过海峡的船只大量增加,小峡已不能满足航行的需要。因该水道水深适宜,航道中很少岛屿、暗礁,是由红海出入印度洋的主要水道。

西水道

西水道即为丕林岛与非洲之间的海峡宽28千米,最大水深323米,称大峡。西水道虽宽且深,但航道内滩多礁险,散布着一群名叫“七姊妹”的小火山岛,船只不便从这里通航。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里,航道测量和航标设置落后,不知有多少船只在西水道触礁沉没。随着航行需求的增加,船只开始改从较宽、较深、风浪和潮流较大的大峡航行。现在,大峡已成为主航道。为了通行安全,附近设置了较完备的助航设施,并在大峡中间设置了分道通航区城。

主要港口

亚丁港

亚丁港位于也门西南沿海亚丁湾的西北岸,为天然深水良港,可同时靠泊30艘巨轮,有年产800万吨的现代化炼油厂,10多艘船可同时加油,是也门最大海港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加油港。港口设有自由贸易区,年货物吞吐能力约1500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约5万TEU。主要出口货物包括皮革、咖啡、盐、石油制品、鱼类、棉花、树胶等,而进口货物主要包括谷物、棉布、丝绸、家禽、金属、原油及各种食品等。

吉布提港

吉布提港位于吉布提东南沿海,是吉布提自由港和埃塞俄比亚中转港。它是吉布提最大的海港之一,也是东非最大的现代化港口之一。港口距国际机场约7km,可起降大型客机货机,是欧洲与非洲内陆国家的重要航空站。

战略地位

曼德海峡的战略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临近“石油宝库”波斯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美苏冷战期间,美苏等国通过对海峡两岸国家进行政治控制、经济渗透、建立军事基地等手段,在这一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冷战后,海峡沿岸各国在海峡的控制问题上经常发生磨擦,甚至不惜兵戎相见。因为通过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的航线是波斯湾通往欧洲、北非的捷径,比绕道好望角航线缩短了几千至上万千米的航程。据统计,从波斯湾到伦敦,走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可以少走8709千米。以油轮航速每小时30千米计,绕道好望角一年只能往返5次,而走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可往返9次。

相关事件

1995年12月,也门厄立特里亚在曼德海峡哈尼什群岛中的大哈尼什岛上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1996年5月,两国同意通过国际仲裁,和平解决这一争端。1998年10月9日,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仲裁机构作出了大哈尼什岛主权归属也门的裁决,大哈尼什岛之争得到和平解决。

2018年8月4日,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能源、工业和矿产大臣法利赫宣布,沙特将从即日起恢复经曼德海峡的石油出口。此前,沙特因两艘油轮在该海域遭袭击而宣布暂停出口。法利赫表示,决定是在多国联军采取措施确保该海域航运安全后做出的。曼德海峡是连接红海和亚丁湾的重要海上通道。

2021年5月25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据称在曼德海峡的也门丕林岛上建造了一座神秘的空军基地,该岛俯瞰曼德海峡,战略位置十分优越。阿联酋与也门政府之间因租赁丕林岛产生紧张关系。此外,阿联酋还被指控试图控制也门南部海岸的索科特拉岛,并与以色列合作在该岛上建立军事和情报设施。

2022年4月8日,停泊在也门海岸线附近的一艘破损船可能引发重大漏油事故。如果发生泄漏,也门红海沿岸的渔业社区将遭受重创,成千上万的社区将暴露在危及生命的毒素中,对海洋生物、珊瑚礁红树林也将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此外,灾难还可能导致荷台达港和萨利夫港关闭,这两个港口为也门1700万依靠国际援助生存的人提供食品、燃料和救生物资。旅游业也将遭受巨大损失,通过曼德海峡至苏伊士运河的重要航运可能中断,每天损失数十亿美元。

2023年12月6日,胡塞武装组织外交部门的负责人表示,若以色列持续挑衅,胡塞武装将封锁曼德海峡。他强调以色列应避免挑衅行为,否则将为此付出长期代价。此前,以色列呼吁英国日本组建海军部队保护红海船只活动后,胡塞武装首次威胁封锁曼德海峡。

参考资料

ما هي أبرز حوادث استهداف السفن فيباب المندب والخليج؟.BBC.2023-12-07

联合国公布防止也门海岸遭受油轮灾难的计划.UnitedNations.2023-12-06

也门油轮:“关键篇章”结束,但前面仍有重要工作.UnitedNations.2023-12-06

Bab al-Mandab Strait.谷歌.2023-12-06

为什么曼德海峡有“危险海峡”之称?.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23-12-07

港口介绍.搜航网.2023-12-07

吉布提 DJIBOUTI.搜航网.2023-12-07

曼德海峡:“红海之门”.新浪网.2023-12-06

沙特宣布恢复经曼德海峡石油出口.今日头条.2023-12-06

曼德海峡:也门岛屿上的神秘空军基地.aljazeera.2023-12-07

也门胡塞武装:若以色列持续挑衅 将封锁曼德海峡.凤凰财经.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