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哈尼什岛(al-Hanish al-Kabir),是哈尼什群岛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位于红海东南端海域中心地带,距离也门和厄立特里亚均约为40公里,靠近红海东南端出口处,大约相隔110公里。该岛面积达到90平方公里,处于红海主航道的关键位置,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自然地理
大哈尼什岛地处红海东南端海域中央,东临也门,西接厄立特里亚,两地距离均约40公里。此外,该岛距离红海东南端出口处约110公里。它是哈尼族什群岛的主岛,周围环绕着其他多个岛礁。大哈尼什岛是哈尼什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总面积为90平方公里。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该岛对于红海主航道的交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
历史沿革
大哈尼什岛的战略地位自古以来便备受关注。1973年中东战争期间,埃及和也门通过封锁曼德海峡对以色列施压,最终促使战争结束并进入和谈阶段。冷战时期,苏联试图通过影响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和埃塞俄比亚来掌控这条关键的水道。近年来,也门和厄立特里亚因对该岛及其周边海域的主权主张产生分歧,导致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升级。1995年12月,两国在大哈尼什岛发生了武装冲突,直到1996年5月才达成协议,决定通过国际仲裁解决领土争端。
主权争议
大哈尼什岛的主权争议不仅是两国政治和安全层面的问题,还涉及海底资源的争夺。也门已在其领海内勘探出大量的石油储备,而厄立特里亚则依赖于红海的自然资源。因此,大哈尼什岛的归属直接影响到两国的利益。也门在哈尼什群岛部署了超过500名士兵,而厄立特里亚在独立后不久即提出让也门军队撤离的要求。1995年12月,厄立特里亚发动突袭占领了大哈尼什岛,引发了激烈的战斗。虽然两国总统后来签署了停火协议,但冲突并未平息。1998年10月,国际仲裁机构裁定大哈尼什岛归也门所有,结束了这场长期的领土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