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百香果,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草质藤本植物,原产南美洲。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福建百香果,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福建省所辖福州市鼓楼区仓山区台江区等86县(市、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0′至120°40′,北纬23°33′至28°20′之间。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总保护面积为12.14万平方公里,生产规模1.33万公顷,年产量20万吨。外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果皮色泽紫红,表皮着色均匀光亮,密布浅色小点。果肉橙黄色或黄色,口感酸甜,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等,是无公害农产品。

2017年,福建百香果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形态特征

品质特性

福建百香果椭圆形或卵圆形,果皮色泽紫红,表皮着色均匀光亮,密布浅色小点;果肉橙黄色或黄色;口感酸甜适中,汁多味浓,香气浓郁。福建百香果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总酸≧2.5%,Vc≧20.0毫克/100克。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福建百香果超纤维能够深入肠胃的最细微部份,通过其活性基因吸收体内有害物质将其彻底排出,并可改善肠道内的菌群构成,起到保护肠胃不吸收有害物质的屏壁作用。百香果可抑制有害微生物在消化道的生长,二者结合对排除体内毒素、整肠健胃、改善机体的营养吸收功能具有显著作用,对结肠炎、肠胃炎、痔疮有特殊消除作用。

生长环境

土壤地貌

福建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跨南亚和中亚两个气候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由西、中两列大山带构成福建地形的骨架。两列大山带均呈东北-西南走向,与海岸平行,以福州-福清-永春-漳平-上杭县一线为界。由于地形地貌多样,通过露地与设施栽培相结合,基本上可全年供应福建百香果。

水文情况

福建地处丰水带,年总降水量为2011亿立方米,河水径流总量平均每年为1.2万立方米。同时,河流众多,共有24个水系、663条河流,总长度达12850公里,较大的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木兰溪。河网密度大,加之山地坡度大,所以水力资源颇为丰富。另外,福建省的水质属于重碳酸钠钙型水,适宜饮用和灌溉。丰富的水资源、良好的水质为福建百香果的种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气候情况

福建省处于北纬23°33′-28°20′之间,靠近北回归线,是鸡蛋果种植的最北缘地带。年平均气温17-21℃,有70%的区域≥10℃的积温在5000-7600℃之间,大部地区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年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生态条件好、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福建百香果生长,有利于福建百香果营养物质的积累和糖分转化,因此,福建生产的百香果品质优越。

物种简介

2005年,福建省从台湾引进的台农1号百香果。

2015年,古田县从广西钦州市引入巨无霸百香果。

2017年3月,福建成立农学会百香果产业分会;6月17日,福建百香果产销联盟成立大会在福州市举行。

2018年,福建启动鸡蛋果采摘节。

生产情况

2016年,福建百香果总保护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生产规模1.33万公顷,年产量20万吨。

2017年,福建百香果种植面积从4万亩增加到15万亩,产值达30亿元。

获得荣誉

2017年9月,福建百香果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荣获金奖。

2017年12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福建百香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分布范围

地域保护范围

福建百香果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福建省所辖福州市厦门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龙岩市三明市南平市宁德市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共计86个县(市、区)931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0′-120°40′,北纬23°33′-28°20′。

质量技术要求

特定生产方式

3.1品种选择

选择福建百香果1号、福建百香果2号等优良品种。

3.2育苗

福建百香果繁殖方式以插、嫁接繁殖为主。

3.2.1扦插

福建百香果扦插最适宜的时间为春、秋两季,插穗可以利用当年生的成熟枝条,栽培介质采用河砂或市售的人工介质。

3.2.2嫁接

福建百香果嫁接最适宜的时间为春、秋两季,通常以耐基腐的黄色种为砧木,砧木苗高达20厘米,茎粗0.3厘米以上即可供嫁接,接穗以当年生新梢的中下段成熟部分,一般采用劈接法。

3.3果园建立

3.3.1园地选择

福建百香果种植开发园地应选择在交通较方便,向阳背风的地带种植。可以是缓坡地、台地或平地,对土质的要求不严格,以pH值5.5-7.0,土层较厚,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

3.3.2搭架

福建百香果为蔓生植物,依赖棚架支撑才能正常生长。架式有棚架式和篱架式,并以水平棚架较为常用,架材可用镀锌管、水泥柱、条石、竹木等材料。

3.3.3定植

福建百香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以春、秋季两季最适宜,亩植60-100株,定植时应选阴天或雨后晴天。栽苗时要适当剪除老叶、高墩浅植。

3.4果园管理

3.4.1施肥

每年每株施腐熟农家肥2.5公斤,一年施肥两次,分别在3月中旬及5月下旬。

3.4.2排灌

福建百香果是浅根系植物,喜湿润,既忌积水又怕干旱。雨季做好排水防涝,果实发育期,确保水分供应。

3.4.3土壤管理

果园采用生草为主的土壤管理方式。注意忌地现象的土壤处理。

3.5整枝修剪

棚架式:幼苗定植后,促进幼苗单杆生长,引导主蔓上架,摘心两次,留四个主枝,引导枝蔓均匀分布;秋冬采果后主枝留2-4芽回缩。

篱壁式:幼苗定植后,主蔓50厘米短截,留2-3个主枝,主枝20-30厘米摘心,引导枝蔓均匀分布。秋冬采果后主枝留2-4芽回缩。

3.6授粉

放蜂及人工辅助授粉有利提高福建百香果的品质和产量,自花结实率低的品种或大棚种植需要辅助授粉。

3.7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福建百香果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注意防治茎基腐病、花叶病毒病、疫病、桔小实蝇等病虫害。

3.8采收及贮藏

鲜食果提倡完熟采收,果皮黄或紫红占整果的80%为适宜采收时期。果实采收后单果包膜结合冷藏以延长果实保鲜期和外观品质。

3.9生产记录要求

福建百香果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生产记录档案,对生产情况(包括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资投入品的使用以及收获日期)、产品质量检测、销售等进行全面记录,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两年以上,以备查询。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福建百香果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

标志使用规定

福建省地域范围内生产出的福建百香果,如需使用“福建百香果”地理标志的,应当向福建省绿色食品协会申请,经审批准后才能使用,要求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

(1)包装:福建百香果按照规定应当包装销售。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福建百香果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其它:福建百香果的贮藏、运输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

参考资料

Passiflora edulis|iPlant 植物智.植物智.2024-11-14

百香果类黄酮代谢相关基因的筛选鉴定及功能研究.知网空间.2024-1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公告 第262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24-03-24

福建百香果.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24-03-24

福建百香果,今天你吃了吗?.福建省人民政府.2018-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