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果
鸡蛋果(学名:Passiflora edulis Sims),别名百香果、紫果西番莲、洋石榴、受难果、转枝莲。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西番莲属(Passiflora)草质藤本。原产于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现广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分布于广东、海南、福建、云南、台湾,有时逸生于海拔180-1900米的山谷丛林中。
鸡蛋果长约6米;叶纸质,掌状3深裂。聚伞花序退化仅存1花;花芳香;苞片绿色,宽卵形或菱形;萼片外面绿色,内面绿白色;花瓣与萼片等长;外副花冠约与花瓣近等长,基部淡绿色,中部紫色,顶部白色;花盘膜质;雄蕊5枚,花丝分离,基部合生,扁平;花药长圆形,淡黄绿色;子房倒卵球形;花柱扁棒状,柱头肾形。浆果卵球形,未成熟时果皮颜色为绿色,熟时紫色;种子多数,卵形,具淡黄色黏质假种皮。
鸡蛋果以果实入药,具有清肺润燥,镇痛,安神的功效。鸡蛋果是重要的热带水果,营养丰富,果实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因果汁散发多种水果的香味而被称为百香果。种子榨油,可供食用和制皂、制油漆等;观赏价值较高,可应用于垂直绿化。
物种起源
鸡蛋果的主要栽培品种有鸡蛋果(P.edulis Sims.)、黄果种(Passiflora edulis var. flavicarpa Degener)、黄果种与鸡蛋果杂交种三大类。鸡蛋果原产于巴西南部,经巴拉圭到阿根廷北部。黄果种起源不明。西班牙传教士认为鸡蛋果的花描绘了基督受难的情景,称其为Flor de las cinco lagas(五伤之花),是鸡蛋果英文名passion fruit的由来(passion有耶稣的受难和死亡的意思),卡尔?冯?林奈也因此在1737年确定了西番莲属名称为Passiflora。
世界各地的引种
19世纪以后,鸡蛋果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澳大利亚、夏威夷、南非和以色列等地的重要商业作物,在哥伦比亚被称为“摇钱树”。1900年之前澳大利亚就已经在昆士兰州沿海地区发展鸡蛋果产业并进行驯化。1880年夏威夷王国从澳大利亚引进鸡蛋果,到1930年,在夏威夷的所有岛屿上都能发现野生的鸡蛋果。20世纪初鸡蛋果从澳大利亚传入以色列。1947年,南非就已经生产了2000吨鸡蛋果供本国消费,到1950年,产量又翻了一番。1960年,鸡蛋果被引入乌干达进行商业化生产。中国台湾省于1901-1907年从日本引进鸡蛋果,1936年从夏威夷引进黄果种,1964年台湾开始进行鸡蛋果商品化栽培,1982年成为亚洲最大的鸡蛋果产区。中国大陆从上个世纪年代初便开始引种鸡蛋果,经多次引种、试栽,于1984年在福建省省栽培成功。
形态特征
根与茎
鸡蛋果为草质藤本,长约6米;浅根性植物,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其蔓长达10米以上,茎具细条纹,无毛。
叶
叶纸质,长6-13厘米,宽8-13厘米,基部楔形或心形,掌状3深裂,中间裂片卵形,两侧裂片卵状长圆形,裂片边缘有内弯腺尖细锯齿,近裂片缺弯的基部有1-2个杯状小腺体,无毛。
花
聚伞花序退化仅存1花,与卷须对生;花芳香;苞片绿色,宽卵形或菱形;萼片5枚,外面绿色,内面绿白色,外面顶端具1角状附属器;花瓣5枚,与萼片等长;外副花冠约与花瓣近等长,基部淡绿色,中部紫色,顶部白色;内副花冠非褶状,顶端全缘或为不规则撕裂状;花盘膜质;雄蕊5枚,花丝分离,基部合生,扁平;花药长圆形,淡黄绿色;子房倒卵球形,被短柔毛;花柱3枚,扁棒状,柱头肾形。
果实与种子
浆果卵球形,直径3-4厘米,无毛,未成熟时果皮为绿色,熟时紫色,表皮着色均匀、光亮,密布浅色小点;果肉橙黄色或黄色;种子多数,卵形,具淡黄色黏质假种皮,长5-6毫米。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鸡蛋果原产于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现广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中国、泰国、越南、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
中国分布
生长习性
鸡蛋果作为典型的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25-32°C,15°C以上可正常开花结果,低于零下2°C被冻死,高于35°C时坐果率极低。长日照植物,喜光;不耐旱也不耐湿,要求其种植地降雨均匀,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相对湿度60%-75%。喜肥,在土质稍差,肥料不足时,叶子黄化,茎藤短弱。以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鸡蛋果可以自花授粉,花期6月,果期11月。大型木匠蜂(Xylocopa spp.)是为鸡蛋果授粉的主要昆虫。其他蜜蜂属和采蜜昆虫也可以帮助鸡蛋果传粉。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宜在2月-5月进行。播种前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1.5天,然后在水中加入多菌灵等药剂,既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也对种子进行了消毒。而后发酵至大部分种子露白时洗净种子薄膜,待种子干燥后播种。
扦插繁殖
扦插分为硬枝插和软枝扦插。宜在3月-4月或9月-10月进行。硬枝扦插选择两年生成熟枝条作为插穗,在插穗底部斜着削出与芽平行的切口后插入苗床。软枝扦插选择当年生新枝作为插穗,将插穗尾端浸入吲哚-3-丁酸发根液3-5秒后扦插。
栽培技术
水肥管理
鸡蛋果是浅根植物,雨季注意排水,干旱注意浇水,也可铺禾本科杂草保水。生长过程中以有机肥或农家肥为主,微量元素肥料为辅。生长期以氮肥为主,少量多次,花前期、壮果期、采果期主要施高磷钾复合肥。种植成活后可喷施氨基酸或微量元素叶面肥以促进生长,花前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使花芽分化。
整形修剪
鸡蛋果的藤蔓、蔓枝生长快,需进行整形修剪,以免枝叶过多消耗树体营养。整形分为单蔓整形与双蔓整形,单蔓整形为植株留一条主蔓,双蔓整形为植株留两条主蔓。修剪分常规修剪与冬季修剪,生长过程中剪掉瘦弱枝、残枝、病虫枝等为常规修剪,冬季修剪则是在摘果实后减去枝蔓卷须以便越冬。
病虫害防治
鸡蛋果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溃疡病、炭疽病。病毒病可通过蚜虫、螨形总目、粉虱等传毒媒介进行传播,所以防治病毒病要在田间做好传毒媒介的防控。疫病、炭病可通过百菌清、菌等药剂进行防治。溃疡病可通过噻霉铜、塞菌铜等进行防治。
鸡蛋果主要虫害有蓟马、蚜虫、金虫等。马和蚜虫可通过苦参碱、氟啶虫胺腈等药剂兑水进行叶面喷雾防治。绿绿虫可结合冬季管理,将辛硫磷兑水喷施于地面,及时中耕,喷药后迅速结束翻耕,提高药效和延长药持效期。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鸡蛋果果实可入药,味甘、酸,性平。具有清肺润燥,镇痛,安神的功效。主治咳嗽,咽干,声嘶,大便秘结,失眠,经痛,关节痛,痢疾。
食用价值
鸡蛋果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可溶性粗食纤维及钙、磷、铁和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被称为“果中之王”“果汁之王”等。鸡蛋果果实含有丰富的芳香物质,成熟后可散发出石榴、菠萝、香蕉、草莓、柠檬、芒果等十多种水果的香味,果汁与其他果汁充分调配制成的混合饮料,具有独特风味和口感。此外,鸡蛋果果汁可作糕点、酒类的调味剂;果皮可加工成蜜饯、果酱。
经济价值
鸡蛋果新鲜果皮含有24%的果胶,果胶中含有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是提取果胶和加工饲料的原料。鸡蛋果种子含油率较高,榨油可供食用和制皂、制油漆等。
观赏价值
鸡蛋果是藤本植物,具卷须,可缠绕也可攀缘;花形、花色奇特,花期较长,边开花边挂果,观赏价值高,是公园庭园围墙、绿廊、棚架等的垂直绿化的理想树种。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
鸡蛋果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酚类、黄酮糖苷、生物碱、类、化学营养成分、白皮杉醇、三萜衍生物等。
药理作用
鸡蛋果在欧洲地区作为一种民间用药,常治疗失眠、抑郁、神经紧张等。研究发现,鸡蛋果果汁有促进机体清除自由基、延缓机体过度疲劳的作用。鸡蛋果外果皮花青素使生物体内相关酶处于较稳定的活性状态并缓解肌肉收缩力的下降,满足组织剧烈运动的需求;同时也能为疲劳小鼠提供能量,起到抗疲劳的作用。
主要栽培品种
鸡蛋果的主要栽培品种有鸡蛋果(P.edulis Sims.)、黄果种(P.edulis var. flavicarpa Degener)、黄果种与鸡蛋果杂交种等三大类,主要种植鸡蛋果和黄果种。鸡蛋果果实的果皮为紫红色,适宜于夏季凉爽地区种植;黄果种适应性较强,果实较大,产量较高,品质优,但耐寒性较差。黄果种果汁桔黄色,较酸,口感、口味一般,果汁香味很浓郁;鸡蛋果果汁橙黄色,酸甜爽口,回味好,香气浓郁纯正。
参考资料
鸡蛋果 Passiflora edulis.植物智.2023-02-26
鸡蛋果.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2-27
Passiflora edulis .AIHDP.2023-03-07
THE PASSION FRUIT IN FLORIDA.IFAS Extension.2023-03-07
Passionfruit.growables.2023-03-13
鸡蛋果.World Plants:Complete Plant List.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