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由中国国民政府空军和美国空军联合组成,混合联队隶属于十四航空队(行政监管和任命各归中美),其中,一、三、五大队为中国空军,第一大队是混合轰炸大队,配属B-25轰炸机,三、五大队为驱逐机大队,赫赫有名的空战英雄、先后击落八架半(与他人联合击落一架)日本飞机的王光美之兄王光复就在中美混合联队三大队七中队。
大队简介
1943年11月3日,中美空军混合大队正式宣告成立,并进驻桂林基地,开始作战。混合大队是6月由中美双方各选派人数对等的3个飞行大队组成。由美国第14航空队司令兼蒋介石空军参谋长克莱尔·李·陈纳德任队长,徐焕升任副队长。
1943年3月10日,美国陆军航空队将驻华特谴队编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陈纳德晋升少将司令。陈纳德上任后,强烈要求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加强美国驻华空军力量,夺回中国战场的制空权,并伺机攻击日本本土。他在作战计划和指挥权等问题上与中国战区参谋长、驻华美军司令约瑟夫·史迪威发生冲突。蒋介石对史迪威也多有不满,因此陈纳德得到蒋介石的支持。为使陈纳德脱离史迪威的指挥,蒋介石于1943年7月12日致电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将陈纳德提升为中国战区空军参谋长。罗斯福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同意让克莱尔·李·陈纳德担任中国国民党空军(而不是中国战区)参谋长。1943年10月,中国国民党空军第一、第三、第五大队与美国空军正式编组混合大队。航空队正式成立后,与中国国民党空军和美国第14航空队协同作战,集中袭击汉口、越南、广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新德、岳阳市等地日军空军基地,轰炸扫射平汉、粤汉、津浦、陇海铁路、同浦沿线的日军车辆及停泊在长江与沿海的船只,破坏日军运输线,并逐步取得华南、华中地区的制空权。
1943年11月25日,克莱尔·李·陈纳德指挥美空军机队远征日军在台湾的机场,击落日战斗机15架,并把机场上的42架日机全部摧毁。
开始作战
中国国民党空军中和美国第14航空队协同作战,集中袭击汉口、越南、广州、香港、台湾、粤汉、津浦、陇海、同浦沿线的日军车辆及停泊在长江与沿海的船只,破坏日军运输线,并逐步取得华南、华中地区的制空权。右图:中国国民党空军第五大队十七中队的部分将士。前排右起:郭耀南、岑泽鎏(中队长)、王汉勋(第五大队副大队长}、叶炳琪;后排右起:陈桂民、张光普、徐吉骧与叶思强。
轰炸日本
1945年3月,鉴于中美空军混合大队不断轰炸日本本土,处在日暮途穷的日本法西斯主义势力决意孤注一掷,挤出兵力,抽调坂西一良中将指挥的20军共计20万人马,企图攻下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的基地芷江侗族自治县,打通湘黔公路,侧抚重庆之背,扭转整个中国战场的颓势,其前进路线为粤汉线以西,湘黔公路两侧的中方阵地。
担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带防守任务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自然成为其首当其冲的被攻击对象,也成为保卫重庆市的重要力量。为全面协调这次战役的地空行动,中美双方在安江镇设立混合作战司令部,并在溆浦县设立前进指挥所,由第四方面军参谋长邱维达全体负责一线指挥。根据作战司令部拟定的战略部署,第四方面军全线陈兵于雪峰山之东麓,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布防于绥宁县、武冈市、石江镇、洞口县地区,警戒东安县、邵阳市之敌;100军配置于山口、隆回县,浦一线,严防邵东市、湘乡市之敌;73军设阵于安化县、新化县一带,注视湘乡、益阳市之敌。中美混合空军大队除支援地面作战之外,还负有侦察敌军动态,轰炸敌后交通枢杻及车站、仓库设施等任务。从安江接受作战任务后,74军军长施中诚和副军长张灵甫即立即乘坐中吉普赶回军部所在地洞口,连夜召开师团长会议,传达方面军的作战指令,布置各师团的战防任务。这是王耀武被提拨之后施中诚、张灵甫升任现职以来所打的第一场大战,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的牌子交到他们肩上扛着,他们不能不慎。
经过缜密考虑,施中诚将各师的兵力作出部署,58师防守武冈市,57师布阵江口县、石江镇,51师设伏铁山庙、天台界等几处湘黔公路的要点。58师是俞济时的老班底,张灵甫升职副军长后,蔡仁杰接过了他的职务。蔡仁杰是黄埔5期生,沉稳寡言但富有谋略,接到把守武冈的重任后,他带着几个团长将武冈周围的地形仔仔细细地察看了一遍,然后依着山形水势在城外设置了三道防线。
武冈东临资江,西倚雪峰山,是日军夺取湘桂铁路的必经之地。由于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要地,武冈城经历代修筑而变得十分坚固,墙高10米,厚及8米,护城河亦宽达二三十米,深达三五米,自是易守难攻之地。但坂西一良一心只想夺取芷江侗族自治县,摧毁中美空军基地,进而率军直捣重庆市,他当然不会顾及他面前的这些“骨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