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陇右道

陇右道

陇右道,是唐朝的行政区划。唐贞观元年(627年)置,为唐代十道之一。因在关山之右(西),故名。

行政区划

天宝时,陇右道管辖18个州和2个都护府,包括天水市(今甘肃省天水市)、陇西郡(今陇西县)、武州(今甘肃省武都县)、兰州市(今甘肃省兰州市)、临夏回族自治州(今甘肃省临夏州)、岷州(今甘肃省岷县)、洮州(今甘肃省漳县)、叠州(今迭部县)、宕州(今甘肃省宕昌县)、临州(今临洮县)、成州(今甘肃省成县)、西宁市(今青海省乐都区)、廓州(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武威市(今甘肃省武威市)、张掖市(今甘肃省张掖市)、酒泉市(今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今甘肃省敦煌市)、瓜州县(今甘肃省瓜州县);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同属陇右道管辖。

秦州天水郡:治成纪县(今秦安县叶堡镇阳兀川)辖成纪县、上邽伏羌县、陇城县、清水县5县。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以地震徙治成纪之敬亲川,天宝(742年)还治上邽,大中三年(849年)复徙治成纪。天水市辖区还包括了另外一个县。

河州安乡郡:治枹罕县(今临夏回族自治州折桥乡后古城村)辖枹罕县,安乡县,广河县3县。天宝元年(742年)安乡改名凤林。河州的治所枹罕县,辖区包括了枹罕县、安乡县、大夏县三个县。

渭州陇西郡:治襄武县(今陇西县东南)辖襄武县,渭源县,陇西县,鄣县4县。

西平郡:治湟水县(今海东市乐都区)辖湟水县,鄯城县,龙支县3县。

兰州金城郡:治金城县(今兰州市)辖金城县,广武县、狄道县2县。天宝(742年),金城改为五泉。天宝二载(743年),割狄道县置狄道郡临州)。

临州狄道郡:治狄道县(今临洮县)辖狄道县,安乐县2县。天宝三载析金城郡之狄道县置。天宝初置安乐县,乾元后改为长乐。

阶州(原武州武都郡):治将利县(今陇南市武都县)辖将利县,覆津县,盘堤县3县。武州,因没吐蕃,废,大历二年(767年)复置为行州,咸通中(860-874年)始得故地,龙纪初(889年)遣使招之,景福元年(892年)更名阶州。景福元年(892年)覆津更名福津。

洮州临洮郡:治临潭县(今甘肃省临潭县)辖临潭县、美相县2县。开元十七年(729年)州废,以县隶岷州,二十年(732年)复置,更名临州,二十七年(739年)复故名。美相县,周保定元年(561年)置,贞观四年(631年),移美相县于东北洪和城内,五年(632年)于州理改置临潭县。天宝中(742-756年)省美相县,皆入临潭。洮州的治所临潭县,辖区仅包括临潭县一个县。

岷州和政郡:治溢乐县(今甘肃省岷县)辖溢乐县,佑川县,和政县3县。

宕州怀道郡:治怀道县(今甘肃省舟曲县西)辖怀道县,良恭县2县。

叠州合川郡:治合川县(今迭部县)辖合川县,常芳县2县。

廓州宁塞郡:治化成县(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辖化城县,达化县,米川县3县。天宝元年(742年),化成县改为广威县。

凉州武威郡:治武威市(今甘肃省武威市)辖姑臧县,神乌县,昌松县,嘉麟县,番禾县5县。天宝三载(744年)以山出醴泉番禾更名天宝。

甘州张掖郡:治甘州区张掖市)辖张掖县,山丹县2县。

肃州酒泉郡:治酒泉县(今甘肃省酒泉市)辖酒泉县,福禄县,玉门县3县。开元中玉门县没吐蕃,因其地置玉门军,天宝十四载(755年)废玉门军为玉门县。

瓜州晋昌郡:治晋昌县(甘肃省瓜州县锁阳镇)辖晋昌县,常乐县2县。

沙州敦煌郡:治敦煌市(今甘肃省敦煌市)辖敦煌县,寿昌县2县。

伊州伊吾郡:治伊吾县(今新疆伊州区)辖伊吾县,柔远县,纳职县3县。伊州的治所伊吾县,辖区包括了伊吾县、柔远县(今沁城)、纳职县(今四堡)三个县。

西州交河郡:治高昌县(今吐鲁番市东南高昌故城)辖高昌县,柳中县,交河县,天山县,蒲昌县5县。宝应元年(762年)高昌更名前庭。

庭州(北庭都护府):治金满县(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城北破城子)辖金满县,蒲类县,轮台县4县。长安二年(702年),庭州改为北庭都护府。762年增设西海县。

安西都护府:治龟兹镇(今新疆库车县)辖龟兹镇、毗沙镇、疏勒镇、焉耆(碎叶)镇4军镇。

清置

康熙二年(1663)置陇右道,驻秦州区天水市秦州区),领巩昌府陇西县等十三州县;八年(1669)移驻巩昌府;

雍正六年(1729)增领秦州;乾隆二十八年(1763)裁。

相关史料

据《唐六典》卷3:辖境“东接秦州,西逾流沙,南连蜀及吐蕃,北界朔漠”。相当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及新疆东部地。开元二十一年(733)置陇右道采访使,治所在鄯州(今青海乐都区)。《新唐书》记载“自禄山之乱,河右暨西平、武都、合川区、怀道等郡皆没于吐蕃,宝应元年又陷秦、渭、洮、临,广德元年复陷河、兰、岷、廓,贞元三年陷安西、北廷,陇右州县尽矣。大中后,吐蕃微弱,秦、武二州浙复故地,置官守。五年,张议潮以瓜、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来归,而宣、懿德微,不暇疆理,惟名存有司而已。”

参考资料

【历史眼】唐朝陇右道,出乎你想象的大.每日甘肃网.202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