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别名: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是国土资源部于2004年1月19日正式批准的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也是贵州省内首批成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中国贵州省西南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于2005年9月28日正式揭碑开园,总面积1456.10平方公里;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2010年,公园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合作在兴义市乌沙镇泥麦古村发掘出大量的三叠纪古生物化石。2013年,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中国最美地质公园”。2015年4月,黔西南州人民政府以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为基础启动申报创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2017年12月,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入围第十批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名录。2022年11月,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被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织委员会认定为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2023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估专家组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开展现场评估。2024年3月,兴义地质公园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同年9月,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正式揭牌。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由17个乡镇组成,内有26个民族聚居,以布依族文化风情为主。园内植物种类达2410种,动物种类769种,其中包括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以喀斯特锥峰、岩溶地貌景观和贵州龙动物群古生物化石产地为主题特色。园内包括马岭河峡谷风景名胜区、万峰湖、泥凼石林园区、东峰林景区、万峰林景区、顶效贵州龙保护区、乌沙贵州龙园区等景点;此外,还有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等五大博物馆。

历史沿革

兴义市是中国最早的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的产地,早在1958年杨钟健首次描述并命名了发现于兴义顶效的鳍龙超目肿肋龙科分子--胡氏贵州龙,揭开了中国海生爬行动物研究的序幕。

2004年1月19日,经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贵州省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成为第三批国家地质公园之一,也是贵州省内首批成立的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9月28日,正式揭碑开园。2010年,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合作在兴义市乌沙镇泥麦古村发掘出大量的三叠纪古生物化石。为了完整地揭示出兴义市动物群的多样性面貌,发掘出更多的珍稀古生物化石,更好地保护泥麦古剖面,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筹建了乌沙贵州龙生物群化石原位保护馆。

2013年,兴义国家世界地质公园被评为“中国最美地质公园”。2015年4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以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为基础启动申报创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2017年12月28日,经原国土资源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评审,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成功入围第十批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名录,代表中国成为2020年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两个候选地之一。原定2020年8月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评估,因疫情原因评估时间延期。2022年11月,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被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织委员会认定为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2023年1月,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通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拟于2023年4月对公园进行现场评估。3月26日,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图片展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中心二楼临展厅开展,为期两个月。

2023年4月4日-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委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对兴义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开展现场考察和预评估。7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估专家组赴黔西南州开展现场评估。2024年3月27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19次会议上,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这是贵州省织金洞之后第二个成功获得世界级“金字招牌”的地质公园。同年7月30日,《人民日报》15版刊发《贵州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景观丰富 保护研究并重》,报道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景观,以及保护和研究。9月23日,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正式揭牌,填补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中关于三叠纪地质遗迹研究的空白。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分布于珠江上游南盘江北岸的兴义市西北部、东北部、东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04°32′-105°08′,北纬24°38′-25°03′,总面积1456.10平方公里。

气候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

地质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西南缘,主要的褶皱断裂形成于燕山期,区域地质构造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旋扭变形区,断裂褶皱复杂。公园地处云贵高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由燕山期以来长期的隆升和夷平作用以及喜马拉雅山脉期以来强烈的新构造抬升运动,并经高原期、天峻石林期、南盘江期等地文期的发育,其东、南、西三面分别被马别河、南盘江及黄泥河强烈切割,总体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逐级阶梯状降低的河间高原山地景观。

地形地貌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地势为东南低而西北高,海拔为625米-2207米;以喀斯特锥峰、岩溶地貌景观和贵州龙动物群古生物化石产地为主题特色。整个园区内,贵州龙动物群化石及其产地,兴义顶效经济开发区和乌沙两个景区在全国乃至亚洲都是独特和罕见的;马岭河峡谷、万峰林、坡岗岩溶生态区、泥凼天峻石林等是中国锥型喀斯特发育最典型、连片分布最广的,岩溶地貌类型最多的地区。

水文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内江河纵横,地表、地下径流充沛,其土壤类型较多,植被丰富。

生物多样性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内的地质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相互映衬,其中包括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园区内有野生动物769种,东峰林猕猴成群,是接触野生动物的天然动物园。植物种类繁多,藻类、蕨类、菌类、苔藓植物种子植物合计2410种,是中纬度地区岩溶植物馆。其中,兰科种类多达102种。

重要景点

自然景点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以生物演化具有重大意义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产地和典型的喀斯特锥状峰林峰丛地貌景观组合为中心内容的国家地质公园,由三叠峰林园区、乌沙贵州龙园区、泥凼石林园区三大园区组成。泥凼石林园区主要为三叠系石林地貌景观,乌沙贵州龙园区主要含三叠系地质化石产地。三叠峰林园区范围主要包括马岭河缆车坠毁重大事故峡谷、兴义顶效经济开发区贵州龙保护区、万峰林和东峰林、万峰湖景区

马岭河峡谷

马岭河发源于乌蒙山脉,属珠江水系上游南盘江北岸支流。峡谷景区从车榔温泉至红椿水上石林,全长74.8公里,谷深100-200米,谷宽50-150米,景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景区以三叠系出露为主,峡谷主要发育在关岭组、杨柳井组的石灰岩分布地段,主要沿燕山期的岩脚背斜和付家湾向斜两个大型褶皱的核部穿行。

马岭河峡谷已开通全长67千米的四段漂流及“天星画廊”步行游览段,但要观赏马岭河峡谷秀美景色,最好是用漂流的形式,沿途有60多个湾、70多个潭、80多个滩,谷内随处可见瀑布群、泉群、钙华瀑、崩塌体等景观。同时,马岭河缆车坠毁重大事故峡谷也被誉为“西南第一漂”,使峡谷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地球科学科普价值。

万峰林

万峰林景区北起耳寨、西起布雄、东南至瓮本一带,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区内以三叠系出露为主,景区峰林主要发育在永宁镇组、关岭组、杨柳井组的大理石中,岩溶锥峰沿山坡层层向上分布,其间封闭性的岩溶洼地、漏斗不甚发育,代之而起的则是比降不大的岩溶沟谷,峰、谷高差一般小于100米,整体构成巍峨雄伟的峰丛地貌景观。贵州省的锥状岩溶是中国西南三大岩溶景观之一,而万峰林则是贵州锥状岩溶的典型代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预备名单。万峰林景区内主要有岩溶峰林地貌景观和岩溶负向地形中的岩溶漏斗、落水洞等地貌景观。

万峰湖

万峰湖景区位于马岭河下游,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过渡的南盘江大裂谷断层地带,由天生桥一级电站大坝将南盘江拦截而成,湖面面积176平方公里,蓄水102.6亿立方米,内有30多个全岛、58个半岛、82个港湾,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万峰湖景区以红椿坡阳口内湖景观为主,景观面积50平方公里。

乌沙贵州龙遗址科普区

乌沙贵州龙遗址科普区位于兴义市乌沙镇境内,含化石层位属于上三叠纪竹杆坡组大理石,该出土贵州龙动物群化石的遗址范围含概谢米、佳克、泥墨古、革里、干石洞、永康桥等地,总面积达87平方公里。贵州龙动物群是一个主要由海生爬行动物及鱼类组成的脊椎动物群,并共生有瓣鳃纲菊石亚纲等多种无脊椎动物。海生爬行动物主要有真鳍龙类的兴义欧龙、胡氏贵州龙、幻龙属未定种、海龙目鱼龙目。鱼类主要有:东方肋鳞鱼、兴义亚洲鳞齿鱼、贵州中华真鳄鱼、刘氏比耶鱼等十多个属种。

乌沙贵州龙动物群遗址的发现,对贵州整个三叠系水生爬行动物研究的完整性提供了重要补充。亦正是区内出土的大量动物标本和科研成果,为兴义地区贵州龙动物群具有生物多样性特色,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

坡岗岩溶生态保护区

坡岗岩溶生态保护区属于典型的岩溶洼地景观,包括民族村间歇泉(多潮泉)和擦耳岩(峰岩)太阳泉及附近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园区主要景点有间歇泉、太阳泉及森林田园风光。民族村间歇泉泉水流量具有周期性变化,系由复杂的岩溶裂隙管道产生的虹吸作用而形成,涨落周期为8-10分钟,泉水周围古树林立,环境幽静,景色秀丽。擦耳岩是一个小型洼地,中心为漏斗,在东面陡坡有一眼泉,晴天,每日12时至2时,有拇指大小的泉水溢出,共约1500毫升,故名太阳泉,若遇天阴,要3-4天才溢出一次泉水,如用此水酿酒,出酒率高且口感较好。

东峰林

东峰林景区位于马别河下游西岸,面积约70平方公里。区内岩溶景观为岩溶锥峰基座相连且高低起伏的丛状峰林,与其间密集发育的岩溶漏斗(天坑)、洼地组合而成的地貌类型,是挽近时期岩溶为适应下降的侵蚀基准面而向纵深发育的产物。

贵州龙化石

贵州龙化石景区是公园的科普中心,地处兴义市顶效街道东侧,面积20平方公里。海拔1360—1525米。景区主要以产贵州龙动物群化石的三叠纪碳酸岩地层和岩溶地貌构成。绿荫村三叠系中贵州龙化石自1957年被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研究员发现后,经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院士研究命名为胡氏贵州龙(Keichousaurus hui young,1958),距今2.4亿年,在生物分类上属爬行纲纲、双孔亚纲、鳍龙目、肿肋龙科。

泥凼石林

泥凼石林景区位于兴义市泥凼镇境内,西起石山村的刀家岩,东北至坡尾村的杨家湾,总面积5平方公里。景区主要以峰林屏障的自然景观为主要特色,并有以何应钦故居为代表的人文景观。泥凼石林形成于北东向主干断裂与分支断裂的交接带,为岩溶峰丛洼地地貌,地形崎岖,峰峦叠嶂,锥峰斜坡上布满了北东向及北西向两组垂直节理裂隙,把岩层切割得成“棋盘格式构造”。正是这些岩性、构造和溶蚀作用等诸因素,控制了天峻石林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博物馆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内有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兴义贵州龙化石原位保护馆、贵州龙博物馆黔西南州博物馆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五大博物馆。五大博物馆涵盖地质遗迹展示、地质遗迹保护、地质文化、民族文化等各个方面。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位于兴义市乌沙镇324国道线一侧,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5013平方米,投资6000万余元。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以提炼主题故事、突出标本展示、满足科普需求为定位,整体陈展空间按照国际惯例设计,打造集科普+信息+游客+休闲+娱乐五心合一的地质公园博物馆,主要包括兴义地区及兴义动物群、海生动物下海的原因及演变历程、海生爬行动物从兴义走向远洋、兴义动物群的生物多样性、兴义动物群与华南其他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群的关系、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景观及人文特色六个展厅。

兴义贵州龙化石原位保护馆

兴义贵州龙化石原位馆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乌沙镇泥麦古,占地面积310亩,总投资5000万余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原位保护馆,内外部布展完善,设有科考步道,室外景观及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附属工程。

贵州龙博物馆

贵州龙博物馆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顶效街道绿荫村绿荫塘畔,贵州龙博物馆始建于2000年11月,2003年建成正式开馆,馆牌由知名的地质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中国登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题写。馆区占地面积11亩,馆舍建筑面积800m²,投资900万元。

贵州龙博物馆是集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科普宣传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以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贵州龙生物群为主,通过化石标本、展厨、展台、展板、展线、图文、声光、导游讲解等形式,向观众传输相关知识,再现了远古海洋生物界活动的面貌及其发展景象。

黔西南州博物馆

黔西南州博物馆建立于2014年,总面积6500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旨在学习民族知识,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交流。黔西南州博物馆现有馆藏一级文物件32件(套)、二级文物15件(套)、三级文物62件(套)、一般文物7653件(套),库藏文物合计7762件(套)。

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

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位于刘氏庄园内,该馆的《贵州少数民族婚俗展览》,包括六个部分,展出有关文物381件,图片129幅,辅以婚装人物模特、情歌录音和婚礼录相,使知识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寓教于乐,观众反映良好。该馆现有传情媒介、恋爱信物、婚礼用品、新婚盛装、洞房设施、生育用具等方面的藏品681件。

开发与保护

截至2024年7月,兴义世界地质公园主要保护对象为50个地质遗迹点。为有序推动地质遗迹保护、研究科普、开发利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成了地质公园博物馆等一批展陈设施,重点实施了兴义市马岭河峡谷湿地公园、万峰林美丽乡村环境整治项目等重点景区景点提升改造工程,逐步建成一个集自然景观、生物化石、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高品位地质公园。

交通情况

兴义地质公园地处滇黔桂三省的结合部位,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完善,水陆空三位于一体。万峰林机场2004年通航,已开通北京、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宁波市福州市成都市重庆市西安市、贵阳、海口市昆明市兰州市、武汉等多条航班航线,航线覆盖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华南、西南、西北等几大区域的中国国内一线城市。兴义站威舍站以及在建兴义高铁站已经形成连接昆明、南宁市、广州、上海的交通网络,高铁开通后,兴义距周边三大城市贵阳、昆明、百色市仅需1-2个小时车程。兴义三大客运车站(东、西-旅游、南-本地),打通了本地与外省市的交通网,便于游客的旅游出行。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内惠兴高速、盘兴高速、汕头-昆明高速公路、晴兴高速连接了周边昆明市盘州市安顺市等旅游城市。

科研价值

兴义地质公园内的三叠纪兴义动物群化石,距今约2.4亿年,以海生爬行纲和鱼类化石保存最为丰富和完好,特别是贵州龙化石,作为亚洲首次发现的海生爬行类动物化石,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对于地质公园内岩溶地貌的研究,为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古气候变化、地下水活动等问题的深入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证据,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相关文化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由17个乡镇组成,内有26个民族聚居,以布依族文化风情为主,其八音坐唱、勒尤、高台狮灯、查白歌节等被列为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完好文化生态存续。同时,兴义市世界地质公园国际山地旅游联盟大会永久会址,向世界展示了兴义的魅力。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相关评价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集自然景观、生物化石、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于一体的高品位、深内涵的地质公园,具有极大的旅游观赏、休闲度假、地球科学科普价值。——中国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相关事件

2025年1月8日,科研人员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一处喀斯特洞穴里,发现苦苣苔科植物新物种,研究者以发现地将其命名为“兴义报春苣苔”。兴义报春苣苔是典型的喀斯特洞穴弱光带植物,为苦苣苔科报春苣苔属,花紫色,有一对醒目的白色大苞片,花期为7月至8月,是目前本属植物花期最晚的物种之一。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对比,确定其为一新种。义报春苣苔为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特有种,仅分布在模式产地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两处喀斯特溶洞内,它们均生长在石灰岩洞穴的岩壁上,总数量约为500株。这两处溶洞靠近人类居住区,易受到人为活动干扰。

参考资料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要“升级”,有望成为贵州第二个世界级地质公园.今日头条.2025-01-08

欢迎来到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兴义世界地质公园.2025-01-09

兴义地质公园简介.兴义地质公园.2025-01-09

你对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了解多少?.兴义国家地质公园.2025-01-08

【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你对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了解多少?.澎湃新闻.2025-01-08

【康养胜地 人文兴义】未来,我们将住在世界地质公园里 ||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创建概览和最新进展.澎湃新闻.2024-04-01

贵州两地入选2022年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天眼新闻.2025-01-09

云贵高原上的喀斯特胜地: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在哪里?.腾讯网.2025-01-09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揭牌.中国新闻网.2025-01-09

兴义地质公园.兴义地质公园.2025-01-09

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图片展 3月26日开展 为期两个月.今日头条.2025-01-09

《人民日报》关注黔西南 | 贵州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景观丰富 保护研究并重.澎湃新闻.2025-01-09

黔西南|黔西南:喀斯特王国,三叠纪奇观.人民网.2025-01-09

生物多样性.兴义地质公园.2025-01-09

贵州要增加1个世界地质公园?你知道目前有几个,在哪里?.今日头条.2025-01-08

兴义地质公园博物馆.贵州兴义地质公园.2025-01-09

兴义贵州龙化石原位保护馆.贵州兴义地质公园.2025-01-09

贵州龙博物馆.贵州兴义地质公园.2025-01-09

黔西南州博物馆.贵州兴义地质公园.2025-01-09

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贵州兴义地质公园.2025-01-09

地质景观丰富 保护研究并重.人民网.2025-01-09

兴义公园交通概况.兴义公园.2025-01-09

中国6处公园获批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cctv.2025-01-09

贵州发现洞穴植物新物种“兴义报春苣苔”.新华网.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