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顶效街道

顶效街道

原顶效镇已撤销,现为兴义市顶效街道。2019年8月17日,撤销顶效镇人民政府,成立兴义市人民政府顶效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29057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顶效镇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东北部,东经105°36’,北纬25'12",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270—1480米,属岩溶丘陵盆坝地形。兴义市顶效镇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福州—昆明公路(G342,福州-昆明干线公路)、309省道(S309,麻江-兴义)、关兴公路(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汕头-昆明高速公路(G78)在境内通车,距兴义万峰林国际机场16公里,是南昆铁路产业带的经济重镇。

1992年,兴义市人民政府正式组建顶效镇。1995年,顶效经济开发区成立,2014年,贵州省城乡建设厅批准《兴义市城市总体规划》,顶效镇列入兴义市重点城镇规划建设范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兴义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同意兴义市确定的市域发展目标、职能结构、城镇空间结构、综合交通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等,进一步强化兴义市对城镇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顶效镇列入兴义市城市规划区组团。

历史沿革

“顶效”是原本是方言地名,没有行政区划名。布依语把有水的地方,例如水塘、水洼、水等称为“定”,把绿色、蓝色称为“夭”。顶效周围是茂盛的绿色树林,塘中的水,清清亮亮,倒映其中的树木,也是那样的绿意盎然,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为“定夭”,意思是“绿色的塘子”,时间一长,逐渐被称为顶效。

1914年(民国三年),顶效划归兴义市,“顶效”正式成为兴义县的行政区划名。

1987年,国务院批准,兴义撤县建市,1988年,兴义市挂牌成立,1992年,兴义市撤乡并镇,市人民政府组建成立顶效镇。

人口数据

2021年6月,兴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顶效镇常住人口29057人。

文化

贵州龙

在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约二亿四千万年的“贵州龙”动物群化石遗址,比“恐龙”还要早近一亿年,它是我国三叠纪海相地层中,同时含有爬行纲和水生动物的脊椎动物化石组合,在亚洲属首次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文化遗址

“兴义人”文化遗址

兴义市市顶效镇的猫猫山东侧,与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宝库绿荫浪雾山相距不远的猫猫洞,是12000年前的古人类——“兴义人”穴居的地方,猫猫洞古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现已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顶效木陇村发现距今一万二千年的“猫猫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出土“兴义人”化石、骨角器、四千多件石器,被考古界列为我国南方地区三种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类型之一。这些重大发现代表了顶效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明,留下了古生物和古人类活动的遗迹。

兴义顶效猫猫山就是一座小巧峻秀的喀斯特孤峰,东侧山腰两个溶洞并排等高,使得整座山峰就如一只匍匐着并睁开一双大眼的猫,形态极其逼真。猫猫山因之得名,其上的溶洞,也就被乡民们称之为猫猫洞了。

猫猫洞洞口朝向东北,洞高3米,洞口宽4米有余,洞前一块台地,两侧为水田坝子,后倚山清水秀的木栊大寨,洞前是顶效河,猫猫洞高出顶效河水面约45米。

顶效镇的“猫猫洞”文化遗物出自厚2.5米的完整堆积层中,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2000年左右。考古工作者已将“猫猫洞”出土的人骨化石定名为“兴义人”,又根据留下的遗物特征,命名为“猫猫洞文物”。

中国科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彩色《中国古人类画集》,对“猫猫洞”遗址的发现作了极高的评价:“它的文化面貌在国内是罕见的”,“在一个遗址内出土古人类化石之多,石器材料之丰富,骨器数量之大,制作之精致,在华南旧石器时代晚期是首屈一指的,在全国也十分突出。”

顶效“猫猫洞”遗址的发现,对探讨晚期人类的区域文化的起源、发展、分布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民族文化

兴义市顶效境内有古老的绿荫塘、查白等布依族民族村寨,因历史悠久而在当地群众中间辗转传颂扬。

查白歌节

兴义市顶效镇主要杂居有布依、苗等少数民族,民族风情浓郁淳厚。一年一度的顶效查白歌节,因流传布依族优秀民间传说故事《查郎与白妹》形成民族传统节日。

布依族传统文娱活动

自古以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布依族群众在此联欢会过节,开展对歌、浪哨及民族传统文娱活动,规模宏大、场面隆重、影响深远,毗邻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各族人民也赶来参加盛会,参会人数多达5万余人。此外,一年每月都有民族节日活动,开发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浓、品位高。自然风景鬼斧神工,人文景观历史悠久,民族风情浓郁淳厚。

旅游

桃花谷

桃花谷位于兴义市顶效镇绿化村。1997年,在村长杨明权的带领下,绿化村开创了种桃致富的门路。十年来,全村户户种桃,桃树面积达17462亩。走进桃花谷,看桃花争奇斗艳,犹如置身于无边花海,令人心情舒畅。这样的盛况是省、州、区各级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大力帮助和指导的结果;是绿化村“两委”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结果;更是广大绿化村民辛勤劳作的结果。以桃花节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用桃花节宣传绿化桃,是一条绿化村人自己走出来的,以“绿化桃”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致富路。绿化村在发展种桃产业的基础上,又在积极探索优质枇杷等经果林的新路子,相信在在“两委”班子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绿化村人一定能克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困难,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实现小康生活目标。

顶效镇——桃花谷,途径顶效镇老街中路、关兴公路,驾车约15分钟。

楼纳

楼纳是兴义市的一个布依族山寨,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对进村道路进行了水泥硬化,对民居进行了改造,对河道进行了治理,如今河道中央,鱼儿嬉戏;河堤两岸,垂柳依依,好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楼纳村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依托秀美的楼纳河,充分利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打造民族村寨。现已建起村级旅游接待中心、农民文化家园、“交手唢呐”特色乐器表演队等乡村旅游项目。

楼纳村上寨组的“交手唢呐”和“联手二胡”可称得上是独有的一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绝活”。为使民间艺术继续传承下去,该村组织成立了民间文艺表演队,闲暇时就在民族文化广场排练演出。

经济

兴义市顶效镇在各级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商贸活镇,科教兴镇,环境立镇”和推进“三化一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开展工作,在四个社区引进企业160余个,招商引资49亿多元,初步形成了建材、冶金、加工、制药等工业优势产业,在四个村根据村情发展农业产业,初步形成了绿化桃等品牌农业。

通过大力发展,镇内二、三产业比重逐步增大,镇域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3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82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60元。

所获荣誉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顶效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0年7月29日,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参考资料

兴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兴义市统计局.202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