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鱼朝恩

鱼朝恩

鱼朝恩(722~770年),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唐朝著名大太监。他的出现,加强了宦官势力范围,为唐朝中晚期的宦官专权局面埋下了伏笔。

鱼朝恩生性聪明,善于宣旨应答,通晓文字计算。唐天宝末年,以宦官的身份进入内侍省,开始成为有品秩的官员,任给事黄门。“安史之乱”发生后,护送李隆基出逃,侍奉李亨李亨,颇得信用。至德年间(756~758年),唐肃宗李亨常让鱼朝恩监督军队。乾元元年(758年),唐肃宗任命鱼朝恩担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用来节制诸军。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大举入侵中国,李豫逃亡陕州避难,鱼朝恩率领神策军从陕州前来迎驾,立下了大功,被代宗加封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执掌神策禁军。这时的鱼朝恩已经达到了个人权力、声望的最高点。肃宗对待鱼朝恩十分优厚,任命他担任国子监事,及光禄、鸿胪、礼宾、内飞龙、闲厩等职位。唐大历5年(770年),鱼朝恩死亡。旧唐书卷说他“自缢身亡”,也有认为是唐代宗所杀。

人物经历

鱼朝恩,唐朝的擅权宦官,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李隆基时入宫当太监。安史之乱发生后,随唐玄宗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颇得信用。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统率神策军,最后被宰相元载设计缢死。鱼朝恩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宦官的实力,为唐朝中、晚期的宦官专权局面埋下了伏笔。  

天宝末年,鱼朝恩进入内侍省,初为品官,后为唐肃宗所宠信,派为李光进的监军。后被任命为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鱼朝恩被封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军。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二月,有人传言,说洛中将士皆幽州、朔方人,思乡心切,兵无战心。鱼朝恩却信以为真,屡次上言肃宗,请命李光弼率军攻取洛阳。结果邙山(今洛阳市北)之战,官军大败,孟州市沁阳市失守,鱼朝恩也狼狈逃回陕州区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十月,吐蕃军进犯泾州,不久逼近京师,李豫逃往陕州。当时禁军离散,仓猝之际,一时难以召集,鱼朝恩率驻陕州军及神策军奉迎,军威方振。因此唐代宗对鱼朝恩倍加宠信,任他为天下观军容处置宣慰使,专典神策军,时常出入禁中,权宠无比。

永泰年间,鱼朝恩被加封为国子监事,兼光禄、鸿胪、礼宾、内花尾榛鸡、闲厩等职,进封郑国公。

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宰相元载密奏请杀鱼朝恩,并以重金贿赂鱼朝恩亲信周皓、皇甫温二人,暗中观察此人。三月寒食节的时候,皇宫举行宴会,宴会结束后,鱼朝恩回家之际,李豫叫他留下来讨论事项。等鱼朝恩一到,代宗便责难他图谋不轨,鱼朝恩为自己辩护,此时周皓与左右将之擒获,缢杀之。

轶事典故

屡进谗言

乾元元年,安庆绪被围于相州史思明从范阳率军南下相救,攻下魏州后按兵不动,以待时机。李光弼请进击魏州,以阻止史思明救援,但遭到了鱼朝恩反对。而六十万官军也因鱼朝恩的干预,使得诸军不能统一行动,致使交战失利。之后,为了加强东都的防守,李亨诏命郭子仪留守东都,任他为东都、山南东道河南省诸道行营元帅。鱼朝恩妒嫉郭子仪军功,把相州之败归咎于郭子仪。肃宗听信了他的谗言,不久把郭子仪调到京师,解除了他的职务。

沮之而止

上元元年,鱼朝恩仍任观军容使,驻守陕州区(今河南三门峡西)。这时,史思明已攻占了洛阳市,并与李光弼军对峙于河阳。有人建议重用郭子仪,肃宗即以郭子仪为诸道兵马都统,命他率英武、威远等禁军及河西、河东诸镇之师以攻取宁、朔方郡,最后直捣叛军巢穴范阳。诏令下达十几天之后,“复为朝恩所间,事竟不行。”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李豫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会集诸道节度使及回纥汗国兵十余万于陕州,以进讨史思明。并欲以郭子仪为副元帅,结果又遭鱼朝恩等人“沮之而止”。

邺城战役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二十一日,李亨派遣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等九大节度使,共集结步骑兵二十余万人,向邺城大举进发,准备一举歼灭安庆绪。可令人费解的是,肃宗李亨并没有为这二十多万大军设置一个元帅,而是设置了一个所谓的“观军容宣慰黜陟使”,这个新鲜而别扭的头衔是肃宗的一项发明。担任这个职务的人就成了天子特使,就可以取代元帅的职能,拥有统辖调遣九路大军的最高指挥权。这个人就是——内侍宦官、开府仪同三司鱼朝恩。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十月,邺城刚刚被围的时候,史思明就亲率十三万大军挥师南下。这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史思明出其不意打下了魏州(今大名县)。史军前锋所屯驻的阳距邺城仅仅六十里地。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正月初一,史思明又在魏州自封为“大圣燕王”。对李光弼而言,这不在对唐军和他本人进行示威和挑衅。李光弼迫不及待地向鱼朝恩提议,分兵北上进逼史思明,就算不能取胜,与之相持,也足以解除唐军腹背受敌的危险。可鱼朝恩断然拒绝。然而,此时的鱼朝恩并不知道,这场仿佛已经胜券在握的战役很快就会因他的盲目自信而遭致惨败。

专横跋扈

鱼朝恩非常专权,好主观,一般的公卿不敢抬头看他。宰相大臣决定政事时,不先和他讲,他便瞪大眼睛说:"天下之事,怎么不由我?"因而,皇帝很厌恶他。鱼朝恩的小儿子鱼令徽,才十四五岁,开始时在内殿当差。皇帝因为鱼朝恩的缘故,特赐绿衣(五品以下官员穿着)。不到半月,有一次鱼令徽和同列黄门侍郎(职位在令徽之上,按次序应站在令徽之前)争路。鱼令徽怕落在后面,往前挤,不知是谁误碰了一下鱼令徽的臂膀。他就急速跑回去告诉鱼朝恩说,因为他的班次在后,被同列者欺负。鱼朝恩大怒。第二天,在皇帝面前上奏说:“我小儿子令徽,职位在同僚之下,愿皇帝特赐金腰带,以便超过别人。”不说要穿着绯色(红色)服(唐制,文武官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并金带)而要求着紫服。皇帝还没说话,鱼朝恩便命令管此事的人,捧来了紫衣,鱼令徽立刻向皇帝谢恩。皇帝虽然知道不能这样做,却强装笑脸对鱼朝恩说:"你儿子穿紫衣,扎金腰带,非常合适。”鱼朝恩在朝中肆无忌惮,无所畏惧。与他小儿子争道的黄门,不久便放逐岭南。到鱼朝恩被杀时,天下人无不称快。

人物评价

总评

安史之乱后,宦官因拥立有功而权力增大。后来又直接掌握了兵权,宦官开始有恃无恐的干政,连皇帝也任其摆布。鱼朝恩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宦官的实力,为唐朝中、晚期的宦官专权局面埋下了伏笔。

历代评价

史籍记载

太平广记记载

鱼朝恩专权使气,公卿不敢仰视。宰臣或决政事,不预谋者,则睚眦曰:"天下之事,岂不由我乎?"于是帝恶之。而朝恩幼子令徽,年十四五,始给事于内殿。帝以朝恩故,遂特赐绿。未浃旬月,同列黄门位居令徽上者,因叙立于殿前,恐其后至,遂争路以进。无何,误触令徽臂。乃驰归,告朝恩,以班次居下,为同列所欺。朝恩怒,翌日,于帝前奏曰:"臣幼男令徽,位居众僚之下,愿皇帝特赐金章,以超其等。不言其绯而便求紫。帝犹未语,而朝恩已令所司,捧紫衣而至。令徽即谢于殿前。帝虽知不可,强谓朝恩曰:"卿男著章服,大宜称也。"鱼氏在朝动无畏惮,他皆仿此。其同列黄门,寻逐于岭南。及朝恩被杀,天下无不快焉。(出《杜阳杂编》)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唐代宗是如何除掉大太监鱼朝恩的?.上游新闻.2024-02-28

国力鼎盛的大唐,何以在天宝战争中接连惨败给南诏?.甘肃省博物馆.2024-02-28

太监鱼朝恩专权乱政,曾派人挖郭子仪的祖坟,最后如何被杀?(3).中华网.2024-03-02

鱼朝恩-泸县唐代人物专题.博雅人物网.2022-01-05

宦官鱼朝恩权势熏天、恃宠而骄_网易订阅.网易.2021-08-24

平定安史之乱的四大战神,只有郭子仪全身而退.百家号.2024-07-26

卷一百八十四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国学导航.2024-07-26

卷二百七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国学导航.2024-07-26

第五十九回避寇乱天子蒙尘耀军徽令公却敌.国学导航.2024-07-26

第六十一回定秘谋元舅除凶窃主柄强藩抗命.国学导航.2024-07-26

人面桃花.豆瓣电影.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