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庾冰

庾冰

庾冰(296年至344年),字季坚,颖川鄢陵(现在鄢陵县境内)人,是晋朝时期的一位大臣和将领,同时也是中书令庾亮的弟弟。

庾冰在王导去世后,以中书监的身份在内朝掌握了实权,并且庾冰还促成了晋成帝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司马岳,以此来巩固庾氏的势力。等到康帝即位后,庾冰被任命为车骑将军,镇守江州,并持有代表皇帝亲临的符节,负责守卫武昌。在建元二年(344年),庾冰病逝,朝廷追赠他为侍中、司空,并赐予他“忠成”的谥号。庾冰生性节俭且谨慎,直到他去世时,家里都没有雇佣服侍的下人,也没有什么积蓄和产业。他在临终前还留下遗命,要求自己的葬礼要简朴节约。

人物生平

庾冰早年已受重视,曾受司徒府辟命但不应,后被征为秘书郎。后因参与永嘉五年(311年)讨伐江州刺史华轶的行动而封都乡侯。后来司徒王导请庾冰为司徒左长史,后来出任吴国内史。

咸和二年(327年),历阳内史苏峻拒绝朝廷征召并起兵进攻建康,引发苏峻之乱。至次年苏峻攻破建康,亦派兵进攻吴国。庾冰不敌,于是弃郡而逃奔会稽郡。当时苏峻正悬红追缉庾冰,吴国铃下卒则在浙江省以船载庾冰,并以竹席覆盖,带他南下会稽。

王导不久秘密地宣太后诏谕通告三吴吏士,请他们起兵勤王。会稽内史王舒于是以庾冰行奋威将军,领一万兵西渡钱塘江。而虞潭、新任吴国内史蔡谟和前义兴太守顾众等都向应,蔡谟更以庾冰本为吴国内史而让位。苏峻知道三吴的东军起兵后便派张健、管商等人抵抗。庾冰后来与张健相拒,因张健兵多,众将都不敢进击,庾冰则率兵众击败张健,并乘胜西进,兵临建康。当时苏峻已死,温峤等人所领的西军正要进攻领导苏峻余众的苏逸所占据的石头城并救晋成帝,庾冰亦派司马滕含一同进攻,并与诸军成功击破。

苏峻之乱平定后,庾冰以高功勋而封新吴县侯,但庾冰不受。后庾冰出任振威将军、会稽郡内史。咸康五年(339年),丞相王导逝世,庾冰入朝任中书监扬州市刺史都督扬豫三州军事、征虏将军、假节。当时庾冰受到朝野寄予厚望,庾冰上任后亦不分日夜处理政事,而且提拔后进,敬重当朝贤士,时人都称他为贤相。及后庾冰又整理户籍,查出万多名本记录的人,充实人口,增加军资供应。

咸康八年(342年),晋成帝病重。当时年仅十八岁的晋成帝已有司马丕司马奕两名皇子,但仍是婴儿,庾冰自以为庾氏兄弟掌权已久,怕成帝之子继位后会因与皇帝血缘变疏而被离间,失去权力。于是常常向成帝说东晋仍有强大外族政权,应该立年长的君主,并建议由成帝弟琅邪王司马岳继位。刘骜最终答允。及后庾冰与中书令何充、武陵王司马晞司马曜司马昱尚书令诸葛恢被任命为顾命大臣辅政,庾冰进号左将军。同年成帝逝世,司马岳(晋康帝)继位,庾冰进车骑将军。庾冰以权力正盛而感到惧怕,于是多次请求出镇。至建元元年(343年),庾冰弟,安西将军庾翼有北伐志向,更联结前燕和前凉,意图分别进攻后赵成汉,并且请转镇襄阳市,预备攻打后赵。庾冰于是以车骑将军都督江荆宁益梁交广七州河南省之四郡军事、领江州刺史、假节镇武昌,作为庾翼后援。

次年,司马岳逝世。太子晋穆帝继位,即晋穆帝,并由母亲褚蒜子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禇太后同时征召庾冰入朝辅政,庾冰则因病而辞让。十一月庚辰日(12月29日),庾冰逝世,享年四十九岁。册赠侍中、司空,谥忠成。获祠以太牢之礼。

家族成员

兄弟

庾亮(289-340),字元规。东晋权臣和外戚,兄弟联手控制东晋国政。是庾氏基业的开创者。

庾怿(293-342),字叔预,晋朝将领,官至西中郎将、监宜城庐江历阳安丰四郡军事。后因试图以毒酒毒杀江州刺史王允之失败,被刘骜责备而自杀。

庾翼(305年-345),字稚恭,东晋将领,官至征西将军。

子女

庾希,字始彦,庾冰子,官至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司马奕被废后,庾氏兄弟被当朝权臣桓温诬陷,庾希出逃。及后于京口反桓温而起兵,不久兵败被杀。

庾袭,庾冰子。

庾友,字惠彦,庾冰子,东阳知府。庾氏被桓温所诬时因庾友儿子娶了桓秘女,故此庾友一支幸免于祸。

庾蕴,庾冰子,广州市刺史,庾氏被诬时饮毒酒而死。子孙则获幸免于难。

庾倩,庾冰子,太师长史。有才器但被桓温所忌,及后被桓温所诬而被杀。

庾邈,庾冰子,孙亮参军。与庾希一同被杀。

庾柔,庾冰子,散骑常侍。被桓温所诬陷而被杀

庾道怜,庾冰女,嫁司马奕司马奕。司马奕登位后获封为皇后,但即位当年就逝世。后来司马奕被废为海西公,庾道怜亦贬为海西公夫人。

史书记载

冰字季坚。兄亮以名德流训,冰以雅素垂风,诸弟相率莫不好礼,为世论所重,亮常以为庾氏之宝。司徒辟,不就,征秘书郎。预讨华轶功,封都乡侯。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出补吴兴内史。

苏峻作逆,遣兵攻冰,冰不能御,便弃郡奔会稽郡。会稽内史王舒以冰行奋武将军,距峻别率张健于吴中。时健党甚众,诸将莫敢先进。冰率众击健走之,于是乘胜西进,赴于平安京。又遣司马滕含攻贼石头城,拔之。冰勋为多,封新吴县侯,固辞不受。迁给事黄门侍郎,又让不拜。司空郗鉴请为长史,不就。出补振威将军、会稽内史。征为领军将军,又辞。寻入为中书监扬州市刺史都督扬豫兖三州军事、征虏将军、假节。

是时王导新丧,人情然。冰兄亮既固辞不入,众望归冰。既当重任,经纶时务,不舍夙夜,宾礼朝贤,升后进,由是朝野注心,咸曰贤相。初,导辅政,每从宽惠,冰颇任威刑。殷融谏之,冰曰:“前相之贤,犹不堪其弘,况吾者哉!”范汪谓冰曰:“顷天文错度,足下宜尽消御之道。”冰曰:“玄象岂吾所测,正当勤尽人事耳。”又隐实户口,料出无名万余人,以充军实。诏复论前功,冰上疏曰:“臣门户不幸,以短才赞务,衅及天庭,殃流邦族,若晋典休明,夷戮久矣。而于时颠沛,刑宪暂坠,遂令臣等复得为时陈力。徇国之臣,因之而奋,立功于大罪之后,建义于颠覆之余,此是臣等所以复得视息于天壤,王宪不复必明于往也。此之厚幸,可谓弘矣,岂复得计劳纳封,受赏司勋哉!愿皇帝曲降灵泽,哀恕由中,申命有司,惠臣所乞,则愚臣之愿于此毕矣。”许之。

刘骜疾笃,时有妄为中书符,敕宫门宰相不得前,左右皆失色。冰神气自若,曰:“是必虚妄。”推问,果诈,众心乃定。进号左将军司马岳即位,又进车骑将军。冰惧权盛,乃求外出。会弟翼当伐石虎,于是以本号除都督江荆宁益梁交广七州河南省之四郡军事、领江州刺史、假节,镇武昌,以为翼援。冰临发,上疏曰:臣因循家宠,冠冕当世,而志无殊操,量不及远。顷皇家多难,衅故频仍,朝望国器,与时歼落,遂令天眷下坠,降及臣身。俯仰伏事,于今五年。上不能光赞圣,下不能缉熙政道,而皇帝遇之过分,求之不已,复策败驾之驷,以冀万里之功,非天眷之隆,将何以至此!是以敢竭狂,以献血诚,愿陛下暂屏,以弘听纳。今强寇未殄,戎车未,兵弱于郊,人疲于内,寇之侵逸,未可量也;黎庶之困,未之安也;群才之用,未之尽也。而陛下崇高,事与下隔,视听察览,必寄之群下。群下宜忠,不引不进;百司宜勤,不督不劝。是以古之帝王勤于降纳,虽日总万机,犹兼听将相;或借讼舆人,或求谤荛,良有以也。况今日之弊,开辟之极,而皇帝历数属当其运,否剥之难婴之圣躬,普天所以痛心于既往而倾首于将来者也。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诚愿陛下弘天覆之量,深地载之厚,宅冲虚以为本,勤训督以为务。广引时彦,询于政道,朝之得失必关羽听,人之情伪必达天聪。然后览其大当,以总国纲,躬俭节用,尧舜岂远!大布之衣,卫文何人!是以古人有云:“非知之难,行之难;非行之难,安之难也。”愿陛下既思日侧于劳谦,纳其起予之情,则天下幸甚矣。臣朝夕伏,犹不能畅,临疏徘徊,不觉辞尽。顷之,献皇后临朝,征冰辅政,冰辞以疾笃。寻而卒,时年四十九。册赠侍中、司空,谥曰忠成,祠以太牢。

冰天性清慎,常以俭约自居。中子袭尝贷官绢十匹,冰怒,捶之,市绢还官。临卒,谓长史江虨曰:“吾将逝矣,恨报国之志不展,命也如何!死之日,敛以时服,无以官物也。”及卒,无绢为衾。又室无妾,家无私积,世以此称之。冰七子:希、袭、友、蕴、倩、邈、柔。

性格特征

庾冰雅素垂风,获得世人重视之余亦被庾亮视为庾氏之宝。同时天性清廉谨慎,以俭约自居,一次儿子庾袭借了十匹官绢,庾冰知道后大怒,打了他以后将绢布都送回官府。俭约之风至临死仍坚持,遗命长史江要节葬。死后家无妾侍婢女,亦无物资产业,得到当时人的赞许。

人物评价

晋书》:“外戚之家,连辉椒掖,舅氏之族,同气兰闺,靡不凭藉宠私,阶缘险。门藏金穴,地使其骄;马控龙媒,势成其逼。古者右贤左戚,用杜溺私之路,爱而知恶,深慎满覆之灾,是以厚赠琼瑰,罕升津要。涂山在夏,靡与稷同驱;姒氏居周,不预燕齐等列。圣人虑远,殊有旨哉!昵元规,参闻顾命。然其笔敷华藻,吻纵涛波,方驾搢绅,足为翘楚。而智小谋大,昧经邦之远图;才高识寡,阙安国之长算。璇萼见诛,物议称其拔本;牙尺垂训,帝念深于负芒。是使苏祖寻戈,宗覆。已而猜嫌上宰,谋黜负图。向使郗鉴协从,必且戎车犯顺,则与夫台、产、安、桀,亦何以异哉!幸漏吞舟,免沦昭宪,是庾宗之大福,非晋政之不纲明矣。恣凶怀,鸩加连率,再世之后,三阳存仅,余殃所及,盖其宜也。”

赞曰:“元规矫迹,宠阶椒掖。识暗厘道,乱由乘隙。下拜长沙市,有惭忠益。季坚清贞,德驰名。处泰逾约,居权戒盈。稚恭慷慨,亦擅雄声。”

参考资料

国学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晋书·卷七十三.国学网.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