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牌县(Shuangpai County)是中国湖南省永州市辖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中腹,北接永州市零陵区,东北接祁阳市县,东南靠宁远县,西南连道县,西侧紧邻广西全州县,总面积1726.48km2。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县境区域构造属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北缘,地形地貌复杂,地势总体上东西高,南北低,形似马鞍型。县内河网密布,主、干流和支流分布均匀。双牌县境河流均属湘江支流潇水水系。截至2024年5月,双牌县辖6个镇、5个乡、1个森林公园管理局。2024年末全县总人口15.12万人。县委书记是张跃斌。县人民政府驻泷泊镇迎宾路3号。
双牌在原始社会末期,属"三苗国"领地。元代隶属关系与宋代相同。明、清,直隶永州府。民国,改州为县,废府,属衡阳道,后属冷水滩区、道县、宁远县三县。民国16年(1927年),建立阳明县。民国20年(1931年),撤阳明县设特别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永州专区。1969年12月16日,建立双牌县,以原潇水林区管理局的行政区域为双牌县的行政区域。1991年,县内辖13乡、2镇、1个国营渔场、3个国营林场。1994年,撤销五里牌乡建立五里牌镇。2012年,县内辖11乡、3镇、2个国营林场、1个国家公园管理局。2025年,双牌县辖6镇5乡2林场1个国家公园管理局。
双牌县有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永州段,207国道、永兰高速贯穿境内;境内有洛湛铁路;水路交通上,潇水纵贯南北;航空方面,永州零陵机场已开通北京、昆明市、海口市、上海市等多条航线,与其他交通形式形成立体化交通网络线。旅游资源丰富,有阳明山景区、桐子坳村景区、花千谷·月湖景区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4年,双牌县地区生产总值98.57亿元,同比增长3.6%。双牌县曾入选第三批湖南省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并且还被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命名为“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历史沿革
双牌在原始社会末期,属"三苗国"领地。后"三苗西徙",舜"封象于有鼻"(亦作有庳,今江村一带)。商、西周属荆州市之域。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南境。秦隶长沙郡。汉属泉陵侯国、营浦县、春陵侯国。三国始属蜀汉,后归孙吴。晋朝,归零陵郡。东晋,改春陵为春阳。南梁,隶属同汉。隋朝,为永州总管府。唐朝,属零陵区、宏道、延唐三县。五代十国时期,先属马殷楚国,后属周行逢割据地。宋属零陵、营道、宁远县三县。元隶县同宋。明、清,直隶永州府。民国,改州为县,废府,属衡阳道,后属冷水滩区、道县、宁远三县。民国16年(1927),建立阳明县。民国20年(1931),撤阳明县设特别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永州专区。1952年11月,属湘南行政区。1954年7月撤区改设专区,属衡阳专区。1962年12月恢复零陵专区,属零、道、宁三县。1964年5月14日,经中共湖南省委批七准,析零、道、宁三县所辖交界偏远山区的人民公社及国有林场,建立潇水林区管理局。1965年1月25日,中共零陵地委以零发[1965]003号文决定,划12个人民公社,9个国营林场为潇水林区管理局的行政区域,即:零陵县的双牌、尚仁里、盘家洞、何家洞、何仙观、蔡里口、茶林寺、麻江8个人民公社,国营大庙头林场。道县的江村、上梧江、林家、塘底4个人民公社,国营打鼓坪、月岩、桥头林场。宁远县县的国营阳明山、白云山、荒塘林场。专署直属的国营五星岭、双牌水库林场。境域总面积2486平方公里。
1969年12月16日,建立双牌县,以原潇水林区管理局的行政区域为双牌县的行政区域。1973年1月12日,零陵区双牌水库渔场成立,隶属零陵地区农业农村局。1978年2月1日,零陵地区双牌水库渔场下放给双牌县管理,系公社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1978年,双牌县的行政区域部分调整:何仙观人民公社、国营大庙头林场划归零陵县,国营桥头、月岩林场划归道县,荒塘、白云山林场划归宁远县;零陵县五里牌人民公社,道县理家坪人民公社和车头人民公社的双丰大队划入双牌县。行政区域调整后,县域总面积1699.57平方公里。1986年,芝山区的平福头乡划入双牌县。1991年,县内辖13乡、2镇、1个国营渔场、3个国营林场。1992年8月,建立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局。1994年,撤销五里牌乡建立五里牌镇。
1995年9月,蔡里口乡并入何家洞乡,林江乡并入上梧江瑶族乡,城关镇易名泷泊镇。1996年,双牌县面积1737平方千米,人口约16.4万人。辖3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泷泊镇、五里牌镇、江村镇;何家洞乡、理家坪乡、塘底乡、麻江镇、茶林乡、平福头乡、尚仁里乡、永江乡、上梧江瑶族乡。县政府驻泷泊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双牌县常住总人口161510人,其中,泷泊镇38003人,江村镇17062人,五里牌镇15579人,平福头乡8182人,尚仁里乡4747人,永江乡4465人,何家洞乡10501人,理家坪乡19004人,上梧江乡13156人,塘底乡10080人,麻江乡8702人,茶林乡12029人。2004年,全县辖3个镇、9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泷泊镇、江村镇、五里牌镇、平福头乡、尚仁里乡、永江乡、何家洞乡、麻江镇、茶林乡、塘底乡、上梧江瑶族乡、理家坪乡。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双牌县常住总人口164947人,其中,泷泊镇56360人,江村镇16357人,五里牌镇13555人,平福头乡6867人,尚仁里乡3894人,永江乡3766人,何家洞乡9055人,麻江乡7251人,茶林乡8292人,塘底乡4818人,上梧江瑶族乡10587人,理家坪乡13900人,双牌打鼓坪林场3933人,双牌五星岭林场3634人,双牌阳明山林场2678人。
2011年,省民政厅批复,经省政府批准,同意以五星岭林场管辖范围设立五星岭乡,以打鼓坪林场管辖范围设立打鼓坪乡。新设立的五星岭乡辖朝阳、长滩、五星、孙家坪、陈家、杨明湾、早禾田、和平、大丫漯、大兴江、白果脚等11个建制村,面积172平方公里,人口1.19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地长滩;新设立的打鼓坪乡辖打鼓坪、西河源、东河源、小南头、黄土岌、双丰、单江等7个建制村,面积112平方公里,人口1.08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地打鼓坪。2012年9月19日,五星岭乡政府正式挂牌成立。2012年,以五星岭林场管辖范围设立五星岭乡,以打鼓坪林场管辖范围设立打鼓坪乡。县内辖11乡、3镇、2个国营林场、1个国家公园管理局。2013年,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013]21号)批复同意:撤销茶林乡,设立茶林镇,以原茶林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茶林镇的行政区域。行政区划调整后,茶林镇辖16个建制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29.8平方公里,总人口1.55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大河江(原茶林乡人民政府驻地)。调整后,全县辖4个镇、10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泷泊镇、江村镇、五里牌镇、茶林镇、平福头乡、尚仁里乡、永江乡、何家洞乡、麻江镇、塘底乡、上梧江瑶族乡、理家坪乡、五星岭乡、打鼓坪乡。
2014年,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何家洞乡,设立何家洞镇,辖22个建制村,总人口1.82万人,总面积196平方千米(湘民行发[2014]8号);撤销麻江乡,设立麻江镇,辖14个建制村,总人口1.46万人,总面积118.7平方千米(湘民行发[2014]9号)。调整后,全县辖6个镇、8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泷泊镇、江村镇、五里牌镇、茶林镇、何家洞镇、麻江镇、平福头乡、尚仁里乡、永江乡、塘底乡、上梧江瑶族乡、理家坪乡、五星岭乡、打鼓坪乡。2015年11月18日,省民政厅(湘民行发[2015]27号)批复同意:永江乡、尚仁里乡、平福头、泷泊镇成建制合并,同时并入五里牌镇的佑里、佑上、人民洞3个建制村,设立泷泊镇。调整后,全县辖6个镇、5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泷泊镇、江村镇、五里牌镇、茶林镇、何家洞乡、麻江镇、塘底乡、上梧江瑶族乡、理家坪乡、五星岭乡、打鼓坪乡。总面积1751平方千米,总人口20.3万人。
2025年,现辖6镇5乡2林场1个国家公园管理局。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湖南省双牌县位于湖南省南部,永州市中腹,双牌县北接永州市零陵区,东北接祁阳县,东南靠宁远县,西南连道县,西侧紧邻广西全州县,经纬度位于东经110°24′~110°59′、北纬25°36′~26°10′之间。区内南北长63km,东西长58km,总面积1726.48km2。
气候
双牌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县内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光照足,积温多,气温高。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山地小气候丰富多样。受境内地貌因素影响,气候有鲜明的地方特征。双牌县城年平均气温为17.7度,年际变动在16.9~18.8度。1月最冷,平均最低气温3.5度。极端最低气温-5.8度,7月最热,平均最高气温33.6℃。极端最高气温40.0度。年平均降雨量为1382.4毫米,山区尤其以阳明山为降雨中心,年降雨量多于1600毫米。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在981.5毫米~2001.3毫米变动。降水集中在4~9月,其中又以4~6月雨量更集中。总体上看,双牌气候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冬夏长,春秋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温暖湿润;夏少酷暑,严寒期短;春温多变,春寒明显;降水集中,夏秋多旱。
地形地貌
县境区域构造属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北缘,地形地貌复杂,地势总体上东西高,南北低,形似马鞍型。以山地为主,属南岭山脉都庞岭北支阳明山、紫金山区。两山对峙,从东到西,横亘县境北、中部。最高点舂山主峰望佛台,海拔1624.6m,最低点五里牌镇大棉铺小河口,海拔108m,相对高差1516.6m。境内出露地层仅有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上古生界泥盆纪和新生界第四系,其中奥陶系出露面积最广。
水文
双牌县内河网密布,主、干流和支流分布均匀。双牌县境河流均属湘江支流潇水水系。河长5公里,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河共55条,总长752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43公里。其中,潇水干流1条,一级支流17条,二级支流32条,三级支流5条。均属于山区雨源型河流,呈不规则叶脉状分布。
流域内雨量充沛,植被覆盖良好,河谷深切,清水长流,水土流失较轻。主要河流有潇水、牟江、溧江、永江、单江、横江、林江、麻江、桴江河等。大型水库有双牌水库、单江水库。
潇水:湘江支流,双牌县最大的河流。发源于蓝山县紫良瑶族乡野狗山南麓。北流经江华瑶族自治县、江永县、道县、双牌、芝山等县区,于零陵区濒洲入湘江。全长345公里,流域面积12099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348立方米每秒,河床比降0.76‰。潇水自道县青口入双牌县境,至五里牌镇全家洲村出双牌县,蓝山境内称琛水,江华码市以上河段称大桥河,码市至水口镇段称冯河,水口镇至沱江镇河段称东河,沱江镇至道江镇称沱江,道江镇以下河段称潇水。
潇水支流:境内潇水段共有54条支流。河长30公里以上,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5条;河长10~30公里,流域面积30~100平方公里的有16条;河长5~9公里,流域面积10~29平方公里的有33条。上述支流河床窄,落差大,其中共有510公里河段雨季可以流放竹木。
桴江:又名浮江,潇水支流。发源于阳明山歇马庵南麓,于茶林乡木斗庙村杉木滩出境至零陵区凼底乡口村入潇水。全长63.7公里,流域面积330.3平方公里,其中境内长54公里,流域面积287.1平方公里。
贤水:发源于何家洞乡九狮岭东麓,经黑神岭出境至富家桥镇入潇水。全长68.3公里,流域面积475平方公里,其中双牌县境内长27.8公里,流域面积197.7平方公里。
麻江县:发源于阳明山天子山南麓,至麻滩入潇水。全长30.8公里,流域面积165.8平方公里。
永江:古称永水,发源于永江乡六盘村胡家漯,至泷泊镇上双牌入潇水。全长33.4公里,流域面积154.7平方公里。
单江:发源于打鼓坪乡瑶山界东麓,至双牌镇五龙庵入潇水。全长32.9公里,流域面积78.8平方公里。
谢江:发源于上梧江瑶族乡魁山坳南麓,至新田铺入潇水。全长37.2公里,流域面积101.8平方公里。
土壤
双牌县内土地面积较广,土地资源丰富。土壤多为壤土,土层厚度适度,土质肥沃疏松,通透性好,适种性广,宜农宜林。双牌县内成土母质有七大类型,砂岩风化物、板页岩风化物、花岗石风化物、石灰岩风化物、紫色砂岩风化物、第四纪红壤、近代河流冲击物。土壤有8个土类,14个亚类,43个土属,131个土种。县境土壤质量总体较好,肥力在中等以上,影响土地肥力和生产性能的障碍因子不多。耕地耕作层较浅,耕地地质较好,地下水位高,山地土壤以酸性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微量元素含量:铜、铁、锰含量较丰富,锌、硼、钼普遍不足。
自然资源
水能资源
双牌县内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7.22万千瓦。其中潇水16.86万千瓦,占61.92%;各条支流10.37万千瓦,占38.08%。实际可供发量为19.80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72.74%,其中潇水干流13.64万千瓦,占68.88%;支流6.16万千瓦,占31.12%。2017年,县内已开发水能资源14.01万千瓦,占实际可供开发量的70.75%。其中潇水干流12.24万千瓦,支流1.77万千瓦,分别占干、支流可供开发量的89.73%和28.72%。
土地资源
双牌县耕地面积8051.84公顷,占全域面积的4.66%;园地面积为760.87公顷,占全域面积的0.44%;林地面积151665.56公顷,占全域面积的87.86%;草地面积为216.41公顷,占全域面积的0.13%;湿地面积243.17公顷,占全域面积的0.14%;农业设施建设用地面积为1367.60公顷,占全域面积的0.79%;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3979.60公顷,占全域面积的比例为2.31%;区域基础设施用地面积为786.66公顷,占全域土地面积的0.46%;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87.98公顷,占全域土地面积的0.05%;陆地水域面积4541.38公顷,占全域土地面积的2.63%;其他土地面积为927.18公顷,占全域土地面积的0.54%。
矿产资源
县境地处南岭山脉,以有色、稀有金属为主的成矿带内,据初步勘察,已发现的矿种有铁、锰、钨、锡、铅、锌、铜、钼、银9种,矿(化)点16个。其中,除茶林铅锌矿和田子头钨锡矿已发现工业矿体,可小型开采外,其他矿(化)点尚属踏勘性质。茶林铅锌矿位于茶林乡田子头、熊博岩一带,分布于阳明山花岗石体西端外接触带上奥陶统地层中,已发现工业矿体两个。Ⅰ矿体长21.8米,平均厚1.43米;Ⅱ矿体长37米,平均厚1.4米。主要为铅锌矿石和含铜铅锌矿石,含铅2.6%~17.96%,锌1.72%~13.1%,铜0.17%~0.49%。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及少量黄铜矿、黄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偶见萤石和长石。田子头钨锡矿位于茶林铅锌矿Ⅱ矿体东侧,有云英岩型和脉石英型两种类型。前者产于花岗岩体内,有3个矿化带,长30~150米。厚1~2米。后者产于花岗石体外接触带上奥陶统变质岩中,有5个矿化脉体,长几十米至200余米,厚1米左右。金属矿物主要是锡石,其次是黄铁矿、黄铜矿、黑钨矿厂;脉石矿物有石英、绢(白)云母。非金属矿有花岗岩、碳酸钙、高岭土(瓷泥)。花岗岩分布在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上梧江瑶族乡,石灰石分布在泷泊、五里牌、江村、理家坪、尚仁里、麻江县、茶林等乡镇,高岭土分布在麻江镇(长弓岌、早禾源、白泥塘、倒挂金钩、叉路口、韭菜磥、栗柴坳、黄家岭上、谢公塘、井眼边等11处)和何家洞乡(竹塘、西洋坪)等地。各矿点瓷泥系甚大,仅麻江乡拥有瓷泥含量1000万吨以上。
森林资源
双牌县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有3个国有林场和1个国家森林公园,林地面积共151665.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7.86%。森林蓄积量662.4万立方米,各项森林资源指标均位居永州市前列。林业是双牌的立县之本,强县之源,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林业在双牌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县内野生植物,除常见的松、杉、樟、油、棕、漆、桐等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外,还有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树种和珍稀的方竹、紫竹、佛肚竹。在人工垦殖山林的活动中长期实行全垦整地,烧垦造林,使林下植物种类减少。有些种类由于人为损毁已经灭绝。如香佩兰,《唐书·地理》载:“永州、道州土贡零陵香”,今已不见。清《湖南全省掌故备考卷二十》载:“丹竹,出道州泷中(潇水江村至双牌段),节长一丈或八尺,茎不大,心空肉薄,节上似有丹色,舟人多劈为百丈纤。”今亦绝迹。“永山祠有梅数百树,花发满山如雪,香气袭人”;“丫髻岭上 , 多古梅”;“兰溪(今岚江),其地多兰,香闻数里”(均见《零陵县志》)。今已无野生古梅,兰亦少见。阳明山殿背漕一带,过去盛产天麻,由于天然次生林被砍光,天麻赖以生长的密环菌随着寄主——栎类、槠类树木被砍光难以繁衍,天麻也随之绝迹。林下药材资源丰富,有些种类如黄连、黄精、玉竹、七叶一枝花、八角莲等,数量已经很少,有的濒临绝迹。据调查统计,县内野生植物共有215科765属1883种,分别约占湖南省植物科的88.11%,属的63.75%,种的47.02%。蕨类植物40科85属92种;裸子植物8科25属59种;被子植物门167科655属1732种。其中木本植物87科263属625种。主要的科属有:柏科5属7种,松科7属19种,柏科6属17种,樟科8属42种,壳斗科6属38种,山茶科8属35种,木兰科5属14种,金缕梅科7属12种,蔷薇科20属52种,蝶型花亚科31属70种,芸香科9属30种,大戟科13属30种,唇形科21属43种,菊科43属86种。野生植物中,有珍稀保护植物70余种。
动物
双牌山地辽阔,森林繁茂。据史籍记载,历史上野生动物较多。县境陆栖动物亚洲象、犀牛、熊、猿、猴、梅花鹿、华南虎历史上都有分布。“犀象出于楚”(《战国策、楚策三》)。“道州土贡犀角”(《唐书·地理》)。唐代道州刺史元结舟经潇水作欸乃曲,有“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之句。明代,零陵、祁阳、宁远各须“年贡活鹿一只”(隆庆《永州府志》)。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麻江、单江多虎,伤二百余人”(同治《零陵县志》)。1961年,打鼓坪一带仍有虎伤人。县境繁茂的森林,曾经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清康熙《零陵县志》载:“桴江深处,每见飞鹭横烟,浮鸥浴濑,亚洲小爪水獭野鹿 , 懒避人踪。”由于人为滥施捕猎和森林植被不断遭到破坏,栖息环境逐渐恶化,野生动物数量日趋减少,有些种类已经绝迹。如亚洲象、犀牛、熊、猿、猴、梅花鹿、华南虎等陆栖动物均已绝迹。往昔在平原丘陵区亦常见的黄鼬(黄鼠狼)、豹猫、水獭亚科、刺猬亚科、豪猪、欧洲狗獾(貉)、鹰、麻雀、斑鸠等已罕见。珍稀动物水鹿、毛冠鹿、鬟羚、麝、锦鸡、白鹇等 ,仅栖息阳明山一隅,数量也已经很少。2024年县内尚存水生动物7目15科57属91种,且保存着蛙鱼、鳗鲡、火筒、平胸龟、鳖、石蛙等名贵种类 。 哺乳动物有野猪、野牛、獐、麂、草兔、野山羊、野猫、黄鼬、芦鼠、竹鼠、鳞甲目等37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1种、二级保护的12种、三级保护的13种、其他类11种。益鸟类有喜鹊、乌鸦、锦鸡、斑鸠、麻雀等59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的19种、三级保护的16种。蛇类有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属、尖吻蝮、忧遁草、乌梢蛇等14种,大多数属国家二、三级保护动物。
自然灾害
2025 年 7 月,受台风 “丹娜丝” 影响,双牌县会出现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
行政区划
双牌县辖6个镇、5个乡、1个森林公园管理局:泷泊镇、江村镇、五里牌镇、茶林镇、何家洞镇、麻江镇、塘底乡、上梧江瑶族乡、理家坪乡、五星岭乡、打鼓坪乡、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
参考资料
人口民族
2024年末全县总人口15.12万人,城镇化率51.26%,比去年高0.9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952人,出生率5.06‰,比去年同期上升0.17个千分点;全年死亡人口1194人,死亡率6.35‰,比去年同期下降0.5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68‰,比去年同期上升0.9个千分点。
政治
截至2025年6月
经济
综合
2024年,双牌县地区生产总值98.57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16亿元,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9.12亿元,同比增长0.1%;第三产业增加值47.29亿元,同比增长6.6%。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2.5:31.1:46.4调整为22.5:29.5:48.0,三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升高1.6个百分点。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2.5:31.1:46.4调整为22.5:29.5:48.0,三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升高1.6个百分点。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0.9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63亿元,同比增长0.52%。累计入库税收收入4.45亿元,同比下降5.1%,非税收入2.18亿元,同比上升14.37%。上划中央“两税”(增值税和所得税)3.02亿元,同比增长1.58%,上划中央所得税0.73亿元,同比增长296%。全年财政总支出22.7亿元,同比增长4.66%。其中: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6亿元,同比增长5.08%;民生支出16.5亿元,同比增长7.3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亿元,同比增长25.14%;教育支出3.43亿元,同比增长4.74%;农林水事务支出5.10亿元,同比增长5.08%;节能环保支出0.43亿元,同比增长20.78%;住房保障支出1.14亿元,同比增长9.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29亿元,同比下降22.41%;科学技术支出0.81亿元,同比增长8.7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23亿元,同比下降10.91%,城乡社区支出1亿元,同比下降0.79%。
第一产业
202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98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82亿元。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28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农业产值7.33亿元,同比增加3.9%;林业产值24.07亿元,同比增长7.0%;牧业产值11.37亿元,同比增长-7.5%;渔业产值1.21亿元,同比增长5.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28亿元,同比增长7.5%。
2024年,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21.96万亩。其中,谷物面积19.168万亩,豆类面积1.012万亩,薯类面积1.78万亩;稻谷面积16.13万亩,其中早稻面积6.5万亩,中稻面积3.51万亩,晚稻面积6.12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中,糖料面积0.043万亩,油料面积5.008万亩,烟叶面积0.059万亩,蔬菜面积9.832万亩。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24年全县生猪出栏27.04万头,牛出栏4.06万头,羊出栏22.33万只,家禽出栏200.33万羽。年末生猪存栏16.65万头,牛存栏6.18万头,羊存栏18.12万只,家禽存栏115.03万羽。
主要畜牧、水产品产量如下:
2024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共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4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7个;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累计个数11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6558公顷,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3.23万台(套),总动力达到19.58万千瓦,机耕面积15.23万亩,机收面积14.5万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9.23%,同比增长2.6%,农机作业总产值达到0.36亿元;农机生产安全事故“零”发生;全年争取农机购置补贴534亿元,推广新型实用农机具708台(套);截止2024年共建成“平安农机示范乡镇”11个、“平安农机示范村”41个、“平安农机示范户”623户。
第二产业
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工业用电量29373万千瓦时,同比下降4.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78.25亿元,同比下降2.24%。
2024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2.46亿元,同比增长16.46%,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0.22亿元,同比增长13.1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2.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2%。
第三产业
2024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97亿元,增长9.5%;金融业增加值3.21亿元,增长1.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4.20亿元,增长14.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0.89亿元,增长17.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36亿元,增长28.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3.34亿元,增长9.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42.5%。全年接待游客532.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5%、9.25%。2024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2206.3万元,比上年增长5.4%,202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091户。移动电话用户共138605户,其中使用移动网54820户,使用联通网络35890户,使用电信网络47895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36070户。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9%。其中,高新技术投资增长162.3%;民生工程投资增长108.1%,涉农项目投资增长76.4%。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6.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09%;商品房销售额2.88亿元,同比下降4.42%。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1亿元,同比增长6.3%。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10亿元,同比增长4.7%;全县农产品网上零售额1.47亿元,同比增长15.4%。2024年完成进出口总额873.9万美元,同比下降93.65%。1-12月,实际利用外资20万美元。202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8.03亿元,较年初净增11.85亿元,同比增长12.32%。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为84.18亿元,较年初净增9.36亿元,同比增长12.51%。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77.81亿元,较年初净增11.49亿元,同比增长17.33%。年末全县共有保险公司分支机构10家。
交通
双牌地处湘粤桂三省的结合部,是内地联通两广、西南、港澳的重要门户,也是连通永州南北地区的要塞。县城距永州中心城区仅30余公里,具有较好的区位条件。双牌县亦是交通便捷之地。在高速公路上,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永州段已竣工,207国道、永兰高速贯穿境内;在铁路上,境内有洛湛铁路;水路交通上,潇水纵贯南北;航运方面,永州零陵机场已开通北京、昆明市、海口市、上海市等多条航线,与其他交通形式形成立体化交通网络线。2024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058.924公里。高速公路27公里,国道52.01公里,省道200.117公里,县道315.16公里,乡道228.636公里,村道1236公里。
社会
教育科技
2023年,双牌县专利授权121件。高新技术企业2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28亿元,增长8.7%。
截至2024年,全县共有中小学校26所,其中:中学15所,小学11所;共有教师1390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646人,小学专任教师744人;共有在校学生17027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550人,小学在校学生8477人;职业教育学校1所,学生1604人;幼儿园27所,在园幼儿2726人,其中民办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1270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4年,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79.4千册,群众艺术馆1个,剧场、影剧院1个,乡镇图书室、文化站27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
体育
截至2024年,全县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83个,其中体育馆1个,足球、篮球、排球场地158个,游泳池1个,综合房(馆)及专业训练房馆合计2个,室外专项体育场合计132个,其他体育健身场地89个;举办和参与上级全民健身活动12项次。
卫生
2024年末全县实有卫生机构179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17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11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86人,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生资格人员比例达50%。
社会保障
2024年末全县总人口15.12万人,城镇化率51.26%,比去年高0.9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952人,出生率5.06‰,比去年同期上升0.17个千分点;全年死亡人口1194人,死亡率6.35‰,比去年同期下降0.5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1.68‰,比去年同期上升0.9个千分点。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83元,同比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70元,同比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21元,同比增长6.1%;2024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513元,同比增长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014元,同比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04元,同比下降3.5%。
2024年全县养老、工伤、失业三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约达到13.46万人次。其中: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0332人,工伤保险参保17300人,失业保险参保6920人。2024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0181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7074人。1-12月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35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35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17人,募集就业见习岗位167个,高校毕业生就业125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75人,发放各类稳岗就业补贴92.8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304.6万元。社会福利事业有序发展。2024年城市分散特困供养标准10920元/年/人,分散特困供养人数15人;农村分散特困供养标准7020元/年/人分散特困供养人数845人;截止2024年末,全县农村低保对象2316户4465人,其中兜底保障对象(低保户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97户1568人;2024年1-12月全县共计发放农村低保53251人次,发放农村低保金1435.69万元,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269.6元;2024年1-12月全县共计发放城市低保对象6935人次,发放城市低保金333.39万元,实际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480.7元;2024年1-12月,全县共发放特困供养13609人次,发放特困供养金813.6万元。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1969年12月,撤销潇水林区管理局,建立双牌县,以境内双牌水库得名。双牌,古名“泷(shang)泊”转音。
文物古迹
岁圆楼
岁圆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岁圆楼位于湖南省双牌县理家坪乡坦田村,于爱新觉罗·旻宁十六年(1836年)由当地首富何贤寿精心规划构建,是一处保存了上千年的古民居群落。村落为湘南农村古式建筑,并带有徽式民居风格。村子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该村至今仍较完好地保存了大量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古建筑、古遗址。岁圆楼即为其中清代建筑的代表。据说为建此楼,专门供养了两班木匠和石匠,现在还流传“养死木工,累死石匠”之说,可见工程之浩大,雕刻之精细。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桂古道(双牌段)
湘桂古道(双牌段)属省保古建筑类,它主要以泷泊镇观文口村卢公祠为核心,主要文物点分别有钱庄、进士宅第、商铺、布庄、私塾、古桥、古井、古石板路、弓背卵石路等。湘桂古道(双牌段)现为双牌县第四处省保,三处省保分别是阳明山古井、古塔、古石刻,江村访尧古民居,理家坪吴家大院古民居。2013年,湘桂古道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访尧村古建筑群
访尧村古建筑群,位于双牌县江村镇访尧村一组。古时尧帝南巡曾从此经过,后来舜和象都曾到此寻访尧帝的足迹,所以又叫访尧村。据康熙23年《周氏族谱·旧序》中记载:始建于嘉靖年间,村民全为中国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的后裔。保留着大量的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群落,村庄坐东朝西,数十栋明清建筑呈纵横“井”字形排列,前后左右有序。村中古民居有三排正屋,两条巷道,每条巷道长约300米。2011年1月,访尧村古建筑群被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综述
双牌县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四级旅游资源2处,三级12处,二级39处,一级19处,是全省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大县。全县旅游区域布局大体呈“两山一水一城”的格局,即阳明山、潇水湖和紫金山、县城中心四大旅游区。文化冠绝湘南,具有“古、奇、灵、秀”四大特色。全县境内森林覆盖率达76.84%,有“湘粤凉岛”、“天然氧吧”和“岭北生态画卷”的美称。拥有十万亩竹海、十万亩杜鹃花海、奇峰怪石、流泉飞瀑、云山雾海五大奇观,其中十万亩杜鹃花海入选大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天下第一杜鹃红”。
阳明山
阳明山是湘南著名的佛教圣地,素有“明山千古仰,活佛万家朝”之盛况。该旅游区主要精品景区有万寿寺、杜鹃花海、万和湖、小黄江源、大黄江源等。阳明山先后荣获“百姓喜爱的‘湖南百景’”、“湖南‘新潇湘八景’”、“绿色中国环境文化示范基地”、“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AAA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等荣誉称号。形成了“百里平湖美如画,两岸青山千层绿”的秀美景观。沿途而上,仙人洞、仙人墩、周家大院、岁圆楼、龙山和仙人吊桥等景点以其浓郁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风格构造如一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一幅流动的画卷上。
西部紫金山
西部紫金山,朝夕阳光照耀山如紫金,因而得名。主要景点有二十万亩竹海、万亩草山、天池、塔山禅茶农业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园等。
桐子坳景区
桐子坳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双牌县东北隅、阳明山脚下的茶林镇桐子坳村境内,总面积4.99平方公里,北望古城零陵,东接名山阳明,正处于零陵古城、阳明山、九嶷山三大景区的中继节点,紧邻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和S216永连公路,距永州市中心城区40公里,距双牌县城36公里。桐子坳拥有古银杏群落、原始次森林、高山瀑布等奇观胜景,南方红豆杉、古银杏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20多种。桐子坳以天下罕见的古银杏群落而闻名,自然生长的银杏树共3000多株,其中最古银杏树达1600余年,100年以上的古银杏树共有217株,二、三十株连片成林的就有四、五处。每当秋末冬初,黄叶纷飞,遍地铺金,古树民居,交相辉映,宛如“满村尽披黄金甲”的人间仙境,享有“中国最美银杏村落”的美誉。2012年来,双牌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推动景区开发,编制完成了桐子坳村旅游总体规划等系列规划,对银杏林核心景点进行修缮、保护,提质了四季花海、农耕田园、景观小溪、风铃谷、寻龙谷、歇马坪等景点,建成了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景区道路、景观桥梁、休闲游道、观景平台、视频监控等各项设施,构建了智慧旅游、绿色交通、特色农家乐、精品民宿、旅游电子商务等综合服务体系,已成为一个集休闲观光、生态吸氧、户外锻炼、农耕体验于一体的新型景区。
花千谷·月湖景区
花千谷·月湖景区位于双牌县泷泊镇霞灯村,西连潇水,东挽都庞岭山脉,由月湖及国际慢城花谷区花千谷组成,总占地2420亩。距双牌县城4公里,距洛湛铁路双牌站9公里,距永州零陵机场48公里,距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双牌阳明山出口32公里,交通便利,可通达性强。景区资源丰富,环境优美。花千谷景区内山谷连环,逶迤不绝,百花繁茂,有玫瑰花、秋英等10余种,景点有玫瑰谷、紫薇谷、四季花田、方圆井、幽静林、羡鱼林、花荫隧道等,还有上万平方米的马尼拉草原与欢乐大舞台。月湖漫江碧透,湖岸生态完好,是白鹭重要的栖息地。景区业态丰富,服务优良。建有游客餐饮中心、慢时空茶吧、咖啡馆、小酒吧、烧烤园、"那一夜"民宿、儿童游乐园、萌宠动物园、9D影剧院、山地车等休闲娱乐设施,是游玩与消费的好去处。
地方特产
双牌虎爪姜是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的特产,属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多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坡林地,姜农采用“刀耕火种”与“林姜轮作”的原始方式种植,产出的姜不仅绿色富硒、形似虎爪,还具有圆润饱满、无渣多汁的特点。2021年4月,“双牌虎爪姜”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Longbo Town honored as ‘cittaslow’.hunan.gov.2025-07-13
湖南各市县地名的由来,你都知道吗?.微信公众平台.2025-07-13
湖南省双牌县“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21-2025 年) (公示稿.双牌县人民政府.2025-07-13
双牌县气候基本特征.双牌县人民政府.2025-07-13
首页.双牌县人民政府.2025-07-13
区划人口.双牌县人民政府.2025-07-13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双牌县人民政府.2025-07-13
双牌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双牌县人民政府.2025-07-13
双牌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双牌县人民政府.2025-06-26
双牌旅游产业.双牌县人民政府.2025-07-13
双牌县茶林镇桐子坳景区.永州市人民政府.2025-07-13
永州市5家景区新晋国家4A.永州市人民政府.2025-07-13
2024年双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机构职能信息.双牌县人民政府.2025-07-13
湘一·阳明学校秋季招生.双牌县人民政府.2025-07-13
聚焦两会 | 双牌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微信公众平台.2025-07-13
双牌县志 .湖南数字方志馆.2025-07-13
双牌县发展简史.双牌县人民政府.2025-07-13
湖南15县(市区)获评第三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长沙县、韶山市等上榜,23个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同时公布.湖南省人民政府.2025-07-13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命名茶陵县等4县为“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通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2025-07-13
双牌县人民政府.双牌县人民政府.2025-07-13
台风 “丹娜丝” 影响双牌 10-12日将遇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微信公众平台.2025-07-13
领导之窗.领导之窗.2025-07-13
双牌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双牌县人民政府.2025-07-15
国保记忆丨双牌:千年古民居——岁圆楼.红网永州站.2025-07-13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2025-07-13
双牌:湘桂古道(双牌段)成功获批为 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双牌县人民政府.2025-07-13
访尧村古建筑群.永州博物馆.2025-07-13
山区县的生姜致富经.百家号.2025-07-13
双牌:瑶乡虎爪姜开种 种出美好“姜”来.双牌新闻网.2025-07-13
关于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的公示.教育部网站.2025-07-13
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公布.中国网信网.2025-07-13
双牌县入选第六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湖北省林业局.2025-07-13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2020年度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 .湖南省人民政府.2025-07-13
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第一批)公布.央广网.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