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龙池曼国家自然保护区

龙池曼国家自然保护区

龙池曼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嵩县境内南部。总面积为7573公顷,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

简介

其地理位置位于嵩县境内南部,坐标为北纬33°34′~33°54′,东经111°47′~ 112°15′保护区前身是五马寺 林场,于1958年建场,由杨山、木札岭、龙池曼、杨树岭、大青5个分散的林区组成,总面积为7573公顷(11.36万亩),森林总蓄积量为42.5万立方米。有人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而对于河南省嵩县境内的龙池曼来说,此言则显得太谬,龙池曼主峰海拔2129米,大自然的神功造化,巍巍雄峙天地间。

华山之险,峨嵋之秀,庐山之幽,黄山之奇,龙池曼则兼而有之,明代兵部郎中乔对龙池曼曾有"颉泰华,睨衡霍"之赞誉。而今游人登临龙池曼,则仰天兴叹:"龙池归来不看黄!"。

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分类鉴定共有26目,59科,201种。其中:哺乳纲6目,7科,28种;两栖动物2目,6科,8种;爬行纲 2目,7科,18种。鸟纲16目,39科,147种(雀形目77种,非雀形目70 种),其中有7种为河南省分布新记录。

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黑鹳华南虎水獭亚科黄喉貂、麝、青羊区红腹锦鸡勺鸡、鸳鸯、大鲵属云雀栗头蜂虎红嘴山鸦金雕、红腹锦鸡等18种。属中日两国协定中保护的有白腰草鹬漂鹬董鸡等51种。属于有名的观赏鸟14种。区系成分分析 147 种中,属于古北界的有石鸡、勺鸡、松鸦星鸦寒鸦等45种;属于东洋界的有黑枕黄鹂、牛背鹂、池鹭、画眉等34种;广布种有大山雀家燕、斑鸠等68种。

另外,147种有留鸟55种,冬候鸟27种,夏候鸟60种,旅鸟10种。由此可知这里是南北鸟类交错栖息的场所。鸟类的垂直分布:山脚带有山斑鸠、画眉等,低山带有绿啄木鸟、大山雀等,中山带有长尾山椒鸟银喉长尾山雀等。这些鸟类中,吃昆虫的鸟占大多数,这对有效的防治森林害虫起着积极作用。

植物资源

根据调查,区内有维管植物1991种,隶属168科,741属。其中:用材树种290种,淀粉植物98种,纤维植物143种,野生水果 97种,料植物193种,花卉植物467种,食用野菜植物155种,芳香植物92种,油料植物208种;药用植物822种,有毒植物27种,饲料植物285种。

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狭叶瓶尔小草连香树山白树杜仲香果树属华榛青檀属领春木八角莲厚朴金钱槭、水曲柳、猬实台湾肉桂天麻、银鹊树等16种。

地形土壤

该区处于伏牛山北坡。山势走向由西向东北地区,继转东南再折东北逐渐降低,一般海拔1100--1900米,最高峰泰山,海拔2203米,都位于伏牛山中心地区,海拔在1300米以上的 山峰就有110个,其中鸡角尖海拔2145米,龙池曼 2129米。除杨树岭、木札岭局部地区坡度在30°以下外,大部分地区坡度均在30~70°。

山体主要由燕山花岗石组成,地质年代久远,地层主要有前震旦纪结晶片麻岩和三迭纪千峰砂页岩、花岗岩和云母石英岩等。构成沟深谷陡、山峰壁立的地貌状态,使河道比降大,流程短而急,一旦失去植被保护,随时都有滑坡、泥石流出现。土类主要为山地棕壤,兼有 褐土及黄褐土类,呈中性及微酸性。

气候地貌

区内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约 12℃,最低气温-6.3℃,最高气温为32.8℃,年平均降水量为661毫米,植物生长期160--190天。根据以护为主、科研、教学、利用相结合的方针,尽量保护现有区域原生地貌完整性。

凡属于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的天然次生林划为核心区,面积为 3360 公顷,占总面积的44.3%,分布在龙池曼、杨树岭林区。试验区面积为 210 公顷,占总面积的2.3%,分布在龙池曼;对已采伐更新的林地划为经营区,面积 4010 公顷,占总面积的52.9%。调整森林结构,在经营区内发展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效益的林业,增加经济收入与活力。

森林植被

森林植被垂直分布带谱明显,在海拔1300米以下为低山针叶林及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为油松栓皮栎茅栗山杨、漆树等;海拔1300 --1800米为中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为槲栎锐齿槲栎、短柄抱树、椴属槭树、千斤榆、水曲柳等;海拔1800米以上,为亚高山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及亚高山灌丛草甸,主要树种及草本植物华山松巴山冷杉坚桦红桦六道木河南杜鹃华桔竹羊胡子草地榆、抬针薹草属等。

景点交通

嵩县车村镇西南,白河东北。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