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苏溪镇

苏溪镇

苏溪镇是浙江省义乌市下辖的一个镇,位于东北部的佛云景区,东邻诸暨市、东阳市,南接三里街道、稠城街道,西道,西道连后宅街道,北接大陈镇,是撤扩并之前的区政府所在地,总面积109.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7万,外来人口7.5万,下辖69个行政村,镇区距市中心10公里,距国际商贸城不足4公里,位于义乌市区发展的主轴线上,37省道、阳光大道、环城北路等纵横镇区。

苏溪(又名酥溪),明朝属龙祈乡七、八、十都,清乾隆设酥溪镇,镇域发展腹地辽阔,全镇2万余亩耕地基本上位连片的平缓丘陵;水资源丰富,拥有全市饮用水库容最大的巧溪水库;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苏溪镇是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浙江省中心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千镇万村种文化先进镇。义乌因而得名的古代孝子颜乌的后人一直居于苏溪;是改革开放后义乌的先发地区,实力强劲的工业重镇。

2019年10月,苏溪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苏溪镇常住人口为142285人。

概况

义乌市辖镇。位于二道河子镇。东邻诸暨市东阳市,南接廿三里街道、稠江街道,西连后宅街道,北接大陈镇。面积109.1平方公里。设江南、江北、联合3个工作片,辖1个社区、68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以驻地得名。清代时属龙祈乡七、八、十都,民国时苏溪乡、新新乡,1950年分属苏溪、立塘、中心、路东、联合、新新、新建、甘溪等乡,1956年分属苏溪、联合、新新、甘溪等乡,1961年改为苏溪、新新、甘溪、联合4个公社。1983年改称苏溪、新新、巧溪、杨梅岗、联合、路东等乡,1986年愿苏溪乡改为建制镇。1992年4月,苏溪镇(驻苏溪)辖永红、红卫、红焰、杜村、东青、新乐、新院、洪流、后店、齐山楼、密溪、新中、车站、立塘、油碑塘、马丁、龙华、徐丰、湾头下19个行政村;新新乡(驻后深塘)辖同春、新和、群拥、立山黄、青春、联合、同裕、上楼、塘里蒋、三联10个行政村;巧溪乡(驻翁界)辖翁界、殿下、仙顶、仙下、双溪、溪北、里西岗、里外甘、屏风石、花厅、下屋11个行政村;杨梅岗乡(驻王界)辖王界、杨梅岗、向东、月白塘、徐樟塘5个行政村;联合乡(驻西山下)辖西山下、楼下张、上大路、东宅、上山下、张浒、田、范家、上甘、下陈、东湖门、新厅、木城、东殿前、石塘15个行政村;路东乡(驻后山坞)辖后山坞、里宅、高岭、上西陶、塘头应、下西陶、下兆、殿前、东陶、溪前、东洪11个行政村。

1992年5月,新新、巧溪、杨梅岗3乡并入苏溪镇,联合、路东、前店3个乡合并称荷叶塘乡。1996年,苏溪镇面积95.6平方千米,人口3.4万人,辖胡宅、蒋宅、新院、车站、邢宅、新乐、后店、齐山楼、油碑塘、马丁、新中、湾头下、徐丰、龙华、立塘、密溪、洪流、东青、杜村、同春、新和、立山黄、同裕、三联、联合、上楼、塘里蒋、青春、群拥、翁界、花厅、溪北、殿下、下屋、里外甘、屏风石、双溪、仙顶、仙下、里西岗、王界、杨梅岗、月白塘、徐樟塘、向东45个行政村;荷叶塘乡面积31.7平方千米,人口2.1万,辖后山坞、里宅、高岭、塘头应、东洪、上西陶、下西陶、溪前、下兆、殿前、东陶、西山下、东湖门、木城、下陈、新厅、上甘、范家、畈田、上山下、东宅、楼下张、张浒、东殿前、石塘、上大路、前店、堂阁、森屋、荷叶塘、过溪楼、西界、下沈、屋基、洪界、东大鲁、前上周、祖科塘、西罗店39个行政村。

1997年荷叶塘乡改称荷叶塘镇。2001年,撤销苏溪镇、荷叶塘镇,以原苏溪镇(不含群拥、立山黄、新和3个村)的行政区域和原荷叶塘镇的部分行政区域(里宅、高岭、木城、石塘、下陈、新厅、上甘、范家、畈田、东宅、张浒、上西陶、后山坞、塘头应、东湖门、东殿前、上山下、上大路、楼下张、西山下、东陶、东洪22个村,即联合管理处整个范围,路东管理处的后山坞、里宅、高岭、塘头应、东陶、东洪、上西陶7个行政村)设立新的苏溪镇,辖68个村、2个居委会,镇政府驻镇前街;原荷叶塘镇的部分行政区域(即原前店乡及路东乡的一部分)划归稠城街道管辖,原苏溪镇的群拥、立山黄、新和3个村(属原新新乡)划归大陈镇管辖。

2010年末,辖胡宅社区(仍按行政村体制运行)和新院、蒋宅、后店、车站、苏院、马丁、新中、徐丰、立塘、密溪、洪流、东青、杜村、苏南、邢宅、新乐、王界、向东、韩界、长府、同春、同裕、三联、联合、上楼、青春、翁界、下屋、溪北、双溪、花厅、殿下、仙下、仙顶、龙华、屏风石、里西岗、杨梅岗、油碑塘、湾头下、齐山楼、月白塘、徐樟塘、余家殿、塘里蒋、里外甘、里宅、高岭、木城、石塘、下陈、新厅、上甘、范家、畈田、东宅、张浒、上西陶、后山坞、塘头应、东湖门、东殿前、西山下、上大路、楼下张、上山下、东陶、东洪68个行政村,其中向东、殿下、下屋、张浒、西山下、东殿前、畈田、楼下张、东宅、上大路等10个行政村委托义乌工业园区(面积17.34平方千米)管理。

行政区划

苏溪镇位于义乌市东北部。东邻诸暨市东阳市,南界廿三里街道街道办事处、稠城街道办事处,西连后宅街道办事处,37省道公路、阳光大道、环城北路穿镇而过。镇辖69个行政村,142个自然村。502个村民小组,系浙江义乌工业园区所在地,是义乌的中心镇和副城区。

是义乌的中心镇和副城区、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浙江省衬衫工业专业区,是义乌市最具活动的区域之一。

苏溪镇共辖69个行政村。分别是胡宅村、车站村、新中村、立塘村、洪流村、东青村、杜村、密溪村、龙华村、湾头下村、里外甘村、徐丰村、马丁村、苏院村、长府村、杨梅岗村、蒋宅村、新乐村、邢宅村、青春村、塘里蒋村、上娄村、同春村、联合村、同裕村、三联村、新院村、后店村、齐山楼村、花厅村、溪北村、翁界村、西山下村、畈田村、娄下张村、东宅村、上大路村、上山下村、范家村、东殿前村、上甘村、新厅村、下陈村、东湖门村、木城村、石塘村、高岭村、塘头应村、东陶村、东洪村、后山坞村、上西陶村、徐樟塘村、月白塘村、里宅村、张浒村、王界村、韩界村、余家殿村、苏南村、殿下村、向东村、下屋村、屏风石村、双溪村、里西岗村、仙下村、仙顶村、油碑塘。

人口民族

2010年末,户籍人口49744人,外来人口7.3万人。

根据义乌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分镇(街道)常住人口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苏溪镇常住人口为142285人。

经济

2006年浙江义乌工业园区正式落户苏溪镇。2007年1—6月份,苏溪镇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8.29亿元,同比增长15.23%,完成销售产值27.94亿元,同比增长16.71%;规模以上企业增至80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71亿元,同比增长36.46%,完成销售产值6.63亿元,同比增长39.68%;前5个月完成利润总额1.72亿元,同比增长28.51%;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6%;完成固定资产实际投资8590万元;完成出口交货值3.77亿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76.95%。上半年多项经济指标创造了历史新高,各项指标增速名列全市前茅。服装业做为苏溪镇的一项支柱产业,在经历了数年的市场低迷后,开始转暖。苏溪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服装企业挖掘潜力,开展自主创新,走科技化、外向型的发展道路。在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方面,鼓励企业走创牌之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今年上半年,苏溪镇四达五金的“一星”商标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博尼服饰的“欧耶”、棒杰服饰的“法维诗”正在申报“中国驰名商标”。苏溪镇农业生产情况良好。防汛抗旱工作准备充分,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较大的旱涝灾害。农业服务工作比较到位,农民培训、种子供应、技术指导、动物防疫等工作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苏溪镇经济发达、社会富庶。苏溪是义乌市老牌工业强镇,诞生了全市第一家服装厂,并创造了衬衫产业的辉煌。苏溪坚持实施“工业立镇、品牌强镇”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至2011年底,辖区企业已达2300余家,全镇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12.49亿元,实现财政税收2.5亿元。

工业

苏溪镇现有工业企业2200家。扎实开展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活动,使整个工业经济运行不但在量上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在质的方面也有明显提高。同时,紧紧抓住省级开发区——义乌工业园区落户的契机,加快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力度,引进了一批科技优势、创业优势、环保优势明显的企业,发展多元化企业,使该镇的工业经济呈现多头并进的态势,企业的科技含量、综合竞争力、经济外向度等有了大幅提升。涌现出了四达五金、博尼服饰、棒杰服饰、沙洲丝巾、鸿仰彩印、琳达袜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2010年全镇共实现工业总产值91亿元,同比增长18.6%;实现财政收入1.65亿元;全镇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0亿元,同比增长31.6%。

农业

苏溪镇现有耕地25960亩,其中水田22300亩,小二型以上水库6座,标准农田19200亩,占总耕地的73%。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农优惠政策。改善了生产条件;二是扶持专业户、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优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现全镇有种养大户90余户、农业企业55家,经营面积7000亩,占总耕地的30%。其中,全华火腿有限公司为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藤香园等7家为义乌市农业龙头企业。全镇现有农业部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三家、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四家、义乌市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三家。2007年,寄生藤园有限公司种植的“雪青梨”、“早生新水”二个品种被评为省级金奖优质农产品。苏溪农业正向规模化、专业化、效益化发展,农产品质量不断得到新提高,农业效益持续获得新提升。

自然资源

自然资料丰富。有钴土矿、凝石灰岩矿。野生动植物繁多。哺乳纲有30余种,黄鼬水獭亚科、、野山兔、松鼠、欧洲狗獾、野猪、豹猫刺猬亚科、国家二类保护的有鳞甲目、江猪。鸟类有200多种,属稀有珍贵的有啄木鸟科、杜鹃、黑枕黄鹂;主要鸟类有环颈雉、山鸡、灰胸竹鸡泥滑滑);野鸭()、稻鸡、长尾鹊、鹁鸠、相思鸟属猫头鹰、麻雀、山雀科翠鸟科大杜鹃、斑鸠、画眉、燕子、雁(雁鹅)、白头鹎、老鹰、、喜鹊八哥、乌鸦、鹭等。蛇类主要有乌梢蛇尖吻蝮(五步蛇)、蝮虫(犁头)、赤练蛇(火辣蛇)、COBRA(老鸦朴)、竹叶青属、油菜花蛇、银环蛇水蛇等。介甲类繁殖于溪、塘、水库中,多属野生,有鳖、虾、螺蛳、蟹、蚌、蛇、田螺、乌龟、克蛇龟等。野生鱼类有鲫鱼、乌鲤、鲇形目泥鳅黄颡鱼黄鳝、鰟鮍、鱼条、鳗鱼、麦穗鱼、石板鱼等。山区林地主要植被松、杉、孟宗竹等。

旅游

苏溪山明水秀,绿树成荫。境内有滴水岩公园、齐庐山景区和双溪风景旅游区。1997年群众自筹,在滴水岩公园的讲学山山顶建造聚宝塔1座,塔身为缙云县石块砌成,7层,高35.50米,塔壁上饰有浮雕佛像1000尊,内有蹬高楼梯108级,盘旋而上,蹬上最高层朝南远眺,可看到东阳市的白云塔,两塔南北呼应,其间高楼、田野、道路交融。齐庐山和高殿山的绿树丛中各建有革命烈士陵园,安眠着几十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烈士。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人们前往祭扫。墓旁有亭、殿,又成了人们游览、小憩的景点。滴水岩公园的水竹洞天更是清幽迷人。古时文人墨客到此即触景作诗。清·唐肃《水竹洞天》:“人间洞天三十六,谁到苏溪溪上头。湘江有人裁玉笛,武陵无地入渔舟。半泓龙起或成雨,六月夜来疑是秋。更有高楼名积翠,重重帘箔不须钩。”清·范干《水竹洞天》:“苏溪溪上亭还好,水竹清幽胜倍加。万干修篁领风月,一泓寒玉浸烟霞。知洞府神仙窟,便在山林处士家。安得携朋并载酒,烂题诗句发英华。”

社会

科教文卫

苏溪镇每年组织开展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6次以上,参加市级比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断加强和改善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据统计:2004年10月止,苏溪镇有灯光球场42个,普通球场18个,乒乓球室26个,排球场5个,门球场3个,溜冰场2个,台球厅18家(经营性),田径场5个,健身馆7个。2003年6月,位于苏溪镇开发区好派路,占地25亩的新院址内建筑面积8379平方米的新门诊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同时苏溪医院由原址搬入新址,极大的改善了工作环境及群众就医环境。苏溪医院是一所公立非营利性医院、一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医保定点单位,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骨伤科、疾控科、妇幼保健科、发热门诊、中医科、医技科、手术室和住院部等科室,开放座位25张。主要设备有东芝彩超、进口全身动生化、500mA、200mAX光机、CLE-10胃镜,十二导自动分析心电图机、自动洗胃机、麻醉机、心里监护仪、母胎监护仪等设备。到2003年底有正式在编职工93人。苏溪镇其他卫生机构设置:村卫生室37个,私人诊所3个。苏溪镇现有八所小学,包括苏溪一小、苏溪二小、新新小学、同春小学、西山下小学、巧溪小学、后山坞小学、杨梅岗小学;一所初中即苏溪镇初级中学,一所职校即苏溪职校。苏溪镇中于1999年下半年,由苏溪镇政府投资3000万元,市教委投资2000万元建成,占地120亩,有班级40个,在校学生数2104人,正式教职工129人,中考成绩在乡镇初级中学中名列前茅,有11人考入浙江省义乌中学

镇村建设

重点工程建设是苏溪发展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市重点工程数量最多的镇街之一,工程内容涉及交通、水利、农田改造、学校建设、市政设施等各个方面。该镇一方面精心抓好市重点工程建设,努力确保各项市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着力抓好镇重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不断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

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苏溪农村的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全镇69个行政村中已有59个村达到“双建设”各类标准。从2003年以来,苏溪镇已完成或正在实施的村庄整治村有45个,同时启动了胡宅、杨梅岗等8个村的旧村改造。镇政府还积极帮助巧溪水库山区农民下山脱贫,第一期下山脱贫小区建设已竣工,入住农户202户;第二期下山脱贫小区包括2栋水平房(即290套)已进入招标程序。经过几年建设,涌现了一批先进村,如苏南村被列入省级小康示范村,长府、新乐市等村被列入金华市小康示范村。

创建工作

苏溪镇在努力提升投资环境的同时,着力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卫生环境。在镇区,通过“拆违、治乱、绿化、亮丽”四大战役和全民参与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农村,通过以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阵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双建设”活动以及“乡风文明村”创建活动,涌现了一大批“乡风文明村”和“双建设”示范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为义乌市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该镇也先后荣获了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生态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荣誉称号。

计生工作

全镇有育龄妇女10397人,落实各种避孕措施9517人,综合避孕率达91.54%。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坚持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全面推行计生全员责任制,着力抓好性别比整治、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抚养费征收、计生协会建设、查环妇检和四环手术落实等工作。努力构建“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计划生育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计划生育符合率在94%以上,稳定在低生育水平。

社会治安

苏溪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民主法制建设。针对苏溪企业多、外来人口多等特点,该镇以创建“平安苏溪”为突破口,坚持发展与稳定并重,富民与安民并进,努力抓好防控体系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镇69个行政村、50人以上的企业都建立了治调委员会、义务消防队,每年投入联防经费150余万元。按照“一片一警”的要求,建成了四个片警务室,设立外口办,建立报警点、警民联系点,形成了“守点”、“巡片”和“控面”的警务工作方式,还在全镇范围内安装了红外线电子监控系统,实行24小时监控。在抓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同时,努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机制,把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作为促进全镇和谐稳定的关键,做到常抓不懈。

社会事业

苏溪镇生活便利、社会和谐。镇区基础设施完善,生活条件便利,拥有设施一流的医院、学校、市场等配套和一大批文娱、体育设施。各项建设投入仍在逐年增加,2011年,全镇各项市重点工程扎实推进,还完成了镇域主要道路绿化和镇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苏溪还积极鼓励群众开展体育文化活动,其规模档次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率、社会影响面不断提高。此外,全镇计划生育、土管、安全生产、社会综治等各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干部作风建设成效显著,政府形象不断优化,全镇呈现出一派文明繁荣、幸福和谐的景象。

苏溪镇辖区有小学八所、初中一所、高中一所、中心卫生院一所、村卫生室三十七个、中心敬老院两座。苏溪镇党委、政府把社会事业工作当作推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每年组织开展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6次以上,内容包括:大型文艺晚会、大合唱、卡拉OK、交谊舞、象棋、书法、征文等比赛活动,其规模档次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率较高,社会影响面广。体育运动、体育竞赛蓬勃开展,门球、篮球、武术、柔力球等项目均在省、市比赛中取得了佳绩,镇区还一年一度举行千名老年人健身走活动。苏溪镇中、苏溪一小的课程改革工作得到了国家课改工作评估组的高度肯定,镇政府还先后投入了7000多万元对苏溪镇中、职校教学楼进行了重建、扩建,苏溪三小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积极开展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劳动保障与社会救助体系。

定位发展

苏溪工业开发规划科学,设计超前,功能齐全,服务到位,工业基地一、二期引进企业89家,总投资10亿元。三期开发的外商投资区、标准厂房创业区、服饰印刷区申请入区企业270多家,用地4600多亩,城镇建设日臻完善,形成了“三纵四横”的道路网架。苏溪镇中、苏溪医院、广电大楼、财政大楼、供电大楼及江北综合市场等一大批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投资1亿多元的苏溪江绿化防洪工程已全面启动。“绿化、环保、生态”苏溪,不仅是投资创业发展的热土,更是居住休闲的宝地。农业产业化发展迅猛,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推行了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镇已有8000余亩土地用于特色农业开发,涌现出蔬菜、苗木、瓜果、畜禽等60余家种养大户。以现代科技应用为特色的现代高科技农业园区初步形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浙江义乌工业园区于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成立,位于苏溪镇境内。老区于90年代陆续开发,已完成开发3.30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累计投入6.1亿元。建成区面积2.81平方公里,共有企业155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2家,500万元以上企业64家,外资企业17家,中外合资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企业固定资产投入51.8亿元,引进外资1.2亿美元。

经过省发改局牵头组织的9家单位专家的联合评审,园区产业规划已基本通过论证,产业规划的基本定位是:

⑴把园区打造成为义乌市的中心副城区。在强化产业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商贸、居住、科教、休闲、文化等功能,协调推进工业园区和新城区建设,形成以高附加值为特色的工业新城。

⑵吸引集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资金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产业,促进现有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产业转型提升,使园区成为义乌市产业升级的主要平台。

⑶留住本地、吸引本市和引进周边地区的企业总部,重点强化管理、研发、营销等总部职能,占据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适当转移一般加工制造等职能,使园区成为企业总部聚集地。

⑷加大创意设计和技术研发力度,配套建设科研功能区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全市小商品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研发、设计等服务平台,成为科技创新先导区。

⑸践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强化循环产业链设计,严格控制能耗、水耗和固废排放,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和资源节约利用率,建设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园区。

园区重点发展四园一群,即:精品服装针织园、配套装备电器园、时尚工艺饰品园、创意设计孵化园和企业总部楼宇群。除此之外,园区还配套了行政办公区、文教区、金融服务区、市场集散区、物流中转区和居住区。

扩容情况

园区扩容范围内的土地详查已完成。扩容范围总面积11.29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9.4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01平方公里、林地0.57平方公里、未利用地0.25平方公里,分南北两个区块,南区块7.47平方公里,东至外环快速通道,南至苏福路,西至老浙赣铁路,北至滨河路;北区块3.82平方公里,位于大陈江北侧。

文化

名人名篇

蒋仲苓,1922年9月21日生,义乌市苏溪镇蒋宅村人。1938年南京震旦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同年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十六期通讯科学习,1940年毕业。其后在陆军大学西南参谋班特二期、陆军步兵学校高级班六期、陆军参谋大学正规班六期、三军大学战争学院将官班结业。1941年任湖北二六集团总司令部参谋处中尉参谋。1944年任第六师上尉连长、1945年任通讯兵第七团上尉连长。1946年任通讯兵署署长室上尉参谋、1947年任七十五军军部少校参谋、中校科长。去台后50年代初期驻守大陈岛,任陆军营长、副团长。1955年江山岛战役后随军撤至金门县。1959年任九二师团长、1968年任预六师师长、1970年任二六师师长、1972年7月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参谋长。1975年任第九军(后改为第三军)中将军长。1977年任第六军团司令,1980年任金门防卫司令官。1981年11月晋升陆军二级上将,任陆军总司令。1988年5月任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1989年1月兼任中山科学研究院院长。1989年11月任南京总统府参军长,至1992年10月1日届龄除役,改任国策顾问。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1988年7月当选国民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1993年8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1994年11月任国防部部长。1992年2月,辞去国防部长职务。1999年9月获美国诺维契大学颁赠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国民党副主席。

获得荣誉

2007年1月11日,苏溪镇入选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镇”命名单位名单。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苏溪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3年10月20日,苏溪镇入选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597位。

参考资料

苏溪镇.义乌市人民政府.2024-03-13

原来这个镇街人口最多!义乌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分镇(街道)常住人口数据公布.新浪.2021-08-23

苏溪镇.行政区划网.2016-09-26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名录.生态环境部.2025-04-24

枣庄9个!2023年全国千强镇出炉.今日头条.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