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悫
宗(?-465年),字元干,南朝宋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人,晋朝书画家宗炳之侄,南朝宋名将。
宗悫少有大志,曾豪言壮志:“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在文帝时代,他立下了赫赫战功。至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太子刘劭称帝。宗悫被任命为南中郎咨议参军,跟随刘骏(即后来的孝武帝)出征,随其讨平刘。孝武帝登基后,宗悫被授予左卫将军之职,封洮阳县侯。并多次晋升,最终担任豫州刺史,负责监督五州的军事。到了大明三年(459年),他积极参与平定了广陵王刘诞的叛乱。在前废帝时期,他曾担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任都督。
永光元年(465年),他在宝鸡市病逝,追赠征西将军,谥号肃侯,泰始二年(466年),配享于孝武庙庭。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出身于儒学之家,但却偏好武事,且好勇斗狠,因而不得乡里重视。
元嘉九年(432年)荆州刺史江夏王刘义恭调任征北将军、南州刺史。被刘义恭辟入军府,随其移镇扬州市(南兖州州治,今江苏扬州)。在刘义恭的军府前后效力十五年,官至江夏王国上军将军(一作上将军)。
征讨夷蛮
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宋廷以交州檀和之为主帅,征伐南夷林邑。自请参战,被刘义恭推荐给朝廷。刘义隆授为振武将军,随檀和之围攻粟城。林邑军大败。林邑国一蹶不振,很快便被宋军攻破首都。
元嘉二十六年(449年)朝廷以建威将军沈庆之为主帅,征讨武威郡境内蛮族叛乱。时任随郡太守,与柳元景、刘颙、鲁尚期等将领分兵进剿。出兵新安道,直趋太洪山,最终在与诸路宋军会师于茹丘山下,大破北诸山蛮。不久南新郡蛮帅田彦生发动叛乱,焚毁郡城,屯据白杨山。又与柳元景一同剿灭田彦生,并率部先登,威震群蛮。
平定内乱
元嘉三十年(453年)太子刘劭弑父篡位,史称元凶之乱。武陵王刘骏在江州起兵讨逆,以冠军将军柳元景为前锋,东攻建康。被授为南中郎议参军,与薛安都等同隶属柳元景麾下。不久刘骏讨平刘劭,即位称帝,史称宋孝武帝。因功升任左卫将军(一作右卫将军),封洮阳县侯。是年七月被外放为广州刺史。
孝建元年(454年)刘义宣刘义宣在荆州叛乱,顺江东攻建康。派兵截断桂阳道,以阻止北上勤王,但计划却被桂阳太守何亮破坏。不久命刘勔出兵安陆市,征讨刘义宣。又遣使前往始兴郡,联络始兴相沈法系一同出兵。
孝建三年(456年)改任平西将军、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
大明三年(459年)竟陵王刘诞在广陵叛乱。上表朝廷,自请带兵平叛,并亲乘驿马入朝,当面接受皇帝的指示。他在御前耸身跳跃达数十次,顾盼之间尽显雄壮。刘骏大悦,让他随车骑大将军沈庆之一同赴扬州市平叛。刘诞当时曾哄骗部下,称自己的叛乱行动得到宗悫支持。到后,策马绕城疾驰,高呼“我宗督摩”,表示自己与叛军势不两立,大挫叛军士气不久后就被刘诞被杀,叛乱平定。因功被召入朝中,授为左卫将军,负责值宿宫廷。
晚年病逝
大明五年(461年)在随刘骏狩猎时不慎堕马,摔折了腿,难以入宫当值。刘骏遂免去宗悫左卫将军之职,改授金紫光禄大夫。当时家中有一头牛符合进御的条件。官府要出钱购买。但却不肯卖,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
大明六年(462年)被起复为中护军。
大明八年(464年)刘子业即位,史称宋前废帝。又被外放为都督、安西将军、宁蛮校尉、武威郡刺史。
永光元年(465年)病逝于雍州刺史任上,追赠征西将军,谥号肃侯。
军事成就
元嘉二十三年(446年)随檀和之攻伐林邑,在区粟城之战中大破林邑军,后又在象浦之战中大破林邑国的象群阵,攻取林邑国的首都。
元嘉二十六年(449年)随沈庆之讨平雍州境内蛮族叛乱。他先破沔北诸山蛮,又剿灭南新郡蛮帅田彦生。
元嘉三十年(453年)随孝武帝东攻建康,讨平元凶之乱。他作为大军前锋,在新亭一战中功勋显著,史称其“功次柳元景”。
孝建元年(454年)联络始兴相沈法系,遣军北上勤王,协助朝廷平定南郡王刘义宣叛乱。
大明三年(459年)亲自带兵奔赴广陵,协助沈庆之平定竟陵王刘诞叛乱。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乘风破浪
少年时,叔父宗炳曾询问他的宗横纵纵横道:“我愿驾着长风,劈开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叹道:“如果你不能大富大贵,就必然会使家族破败。”这就是成语“乘风破浪”的出处。
少年逐盗
兄长宗泌娶妻,过门当晚就有十几个强盗来打劫。宗悫当时年仅十四岁,挺身而出,将强盗全部打跑。
义杀奸夫
与堂兄宗绮同在刘义恭的军府效力,两人住在一起。军府小吏牛泰一直与宗绮的小妾私通。一次,牛泰又趁宗绮入府当值,偷偷跑到宗绮家中与小妾幽会,结果不慎被宗悫知道。宗悫直入内院,杀死牛泰,然后去告知堂兄。刘义恭赞赏宗悫的义举,并未责罚。
不计前嫌
同乡庾业家境富有,生活豪侈,每次招待客人都要用丰盛的肴馔,但对宗悫却用腌菜、糙米,还对人道:“宗悫军人出身,习惯吃粗饭。”宗悫也不计较,饱餐而去。后来,宗悫担任豫州刺史,却不计前嫌,以庾业为长史,对他非常优厚。
怒骂典签
典签制度是宋、齐两朝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宗悫担任豫州刺史时,在刑法政令上的一些决定,常因典签吴喜的反对而无法执行。地恼怒地道宗我宗戡年近六十,为国家竭忠尽力,才得到这么一个斗大的地方,不能再和典签同治一地。”吴喜忙叩头请罪,直磕得额头出血,才将宗悫的怒气平息下去。
史籍记载
《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三十六》
《南史·卷三十七·列传第二十七》
人物评价
宗炳: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
萧斌:沈庆之甚练军事,柳元景、宗悫屡尝立功。形势如此,实非小敌。
颜竣:凡此诸帅(指柳元景、马文恭、宗悫、沈庆之),皆英果权奇,智略深赡,名震中原地区,勋畅遐疆。
刘骏:沈庆之、柳元景、宗悫、徐遗宝、沈法系、顾彬之,或尽诚谋初,宣综戎略;或受命元帅,一战宁乱;或禀奇军统,协规效捷,偏师奉律,势振东南。皆忠国忘身,义高前烈,功载民听,诚简朕心。
沈约:修之、宗悫,皆以将帅之材,怀廉洁之操,有足称焉。
李延寿:宗悫气概风云,竟成其志;夬蹈履清正,用升亦是级,亦是各志能之士也。
蔡东藩:宗系一代人杰。
参考资料
乘风破浪、一无所取的宗悫.南阳市纪委监委.2024-09-28
乘风破浪的典故从何而来————史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4-09-09
卷七十七 列传第三十七◎柳元景 颜师伯 沈庆之-宋书(梁)沈约.www.guoxue123.com.2020-01-15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七-南史(唐)李延寿.www.guoxue123.com.2020-01-15
第十九回 发雄师惨屠骨肉 备丧具厚葬妃嫱_南北史演义(民国)蔡东藩.www.guoxue123.com.20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