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陈化店镇

陈化店镇

陈化店镇,隶属于河南省许昌市陵县,地处鄢陵县西部。

1977年前,属柏梁公社管辖。1977年,设立陈化店公社。1983年3月,改乡。1996年12月,撤乡建镇。  截至2020年6月,陈化店镇下辖26个社区。 

2019年10月,陈化店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陈化店镇辖陈化店、东明义、西明义、马桥、杨刘、伍子、后杨、张刘庄、黄陵、王岳北、王岳南、东陈、所村、赵寨、河张、河西杜、前程、许由寨、武庄、刘庄、丁集、黄庄、后杜、云汉、苏家、苏庄26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3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陈化店镇下辖26个社区。  镇人民政府驻陈化店村金泉大道。 

历史沿革

1977年前,属柏梁公社管辖。

1977年,设立陈化店公社。

1983年3月,改乡。

1996年12月,撤乡建镇。

地理环境

陈化店镇位于鄢陵县西城10千米。面积50平方千米,其中镇区建成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2006年)。辖陈化店、杨刘、河西杜、伍子、马桥、后杨、张刘庄、黄陵、王岳南、王岳北、所村、东陈、东明义、西明义、云汉、西后杜、西苏家、苏庄、西黄庄、武庄、常村、丁集、刘庄、河张、赵寨、前程26个行政村。是河南省人民政府首批确定的115个重点镇之一、省建设厅命名的“中州名镇”。311国道、许(昌)郸(城)地方铁路横穿乡境。许由寨的许由冢是许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置境域

陈化店镇地处鄢陵县西部,东与柏梁镇接壤,东南与大马镇相邻,南邻大马乡,西邻许昌县五女店镇,西北、北邻长葛市南席镇。  区域面积49.4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陈化店镇地处豫中平原腹地,地形以丘陵为主。境内最高点位于王北村西北黄土岗镇,海拔74米;最低点位于苏家村凹坑地,海拔60米。 

水文

陈化店镇境内有许扶运河、引黄干渠流通全境,其中引黄干渠最长达18千米,流经16个村。 

自然资源

陈化店镇水资源量大质优,地下水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境内生活用水取于第四系全新流塘河冲积层,地下水深约6.5米,属浅水层,水源以大气降水垂直渗入为主。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矿物质,均达到国标天然矿泉水标准。

人口

2011年末,陈化店镇辖区总人口3348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000人,城镇化率41.8%。另有流动人口5000人。总人口中,男性16876人,占50.4%;女性16608人,占49.6%;14岁以下7278人,占21.7%;15~64岁23963人,占71.6%;65岁以上2243人,占6.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3462人,占99.9%;有蒙古、布依族、土家、满、回、白、壮7个少数民族,共22人,占0.1%;2011年,人口生率10.2‰,人口死亡率2.8‰,人口自然增长率7.4‰。 

2017年,陈化店镇常住人口29700人。

截至2018年末,陈化店镇户籍人口3552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陈化店镇财政总收入895.8万元,比上年增长46.6%,全年一般预算收入895.8万元,比上年增长4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318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593.2万元,增值税158.1万元,企业所得税16.9万元,个人所得税19.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2%、23%、1%、134%。农民人均纯收入8575元。 

2018年,陈化店镇有工业企业32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72个。 

农业

陈化店镇有农业耕地面积5.6万亩,人均1.7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6.4亿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0%。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7448吨,人均521千克,其中冬小麦12085吨,玉米5355吨,大豆8吨。经济作物有花卉、烟叶等。2011年,种植花卉13230亩,主要品种有国槐、河南桧长叶女贞、栾树等,总产值达3.2亿元;烟叶种植面积225亩,产量45吨。 

陈化店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末,猪牛羊存栏6.4万头,家禽存栏50.3万羽;年末猪牛羊出栏7.5万头,家禽出栏27.5万羽。2011年,肉类总产量5970吨;禽蛋产量3907吨。畜牧业总产值22117万元。2011年,森林覆盖率58%,居全县第二位。2011年末,大型农业机械194台(辆)。 

工业

陈化店镇工业形成以矿泉水生产、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陈化店镇工业集聚区,位于311国道两侧,入驻企业40多家。201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6%。 

商业

2011年末,陈化店镇有商业网点332个,专业集贸市场2个,从业768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3.8亿元,比上年增长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7.5亿元,比上年增长7%。 

金融

2011年末,陈化店镇有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开设营业网点2个。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0.9亿元。

花卉生产

陈化店镇花卉种植历史久远,是鄢陵县花卉主产乡镇之一。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强力实施“依花名镇、以花富民”战略,大力发展花卉业。目前,全镇花卉面积达到3.5万亩,拥有各类花园、花圃262个,专业村24个,花卉种植户、重点户2300多家,从事花卉生产达到15000余人,花卉业总产值达1.6亿元,花卉品种已达2000余种,主要产品为蜡梅盆景、桧柏造型、海棠、玫瑰、火棘、美人美、玉兰等,名优品种为光皮树、红叶杜仲、二乔刺槐、砂地柏等。全镇共有园林绿化公司23个,具有较强的的辐射带动能力,其中河南锦绣北方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10万元,属国家一级资质企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营销网络,积极开拓花卉市场,承揽绿化工程,并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直销点,花卉产品俏销北部、西部市场,提高了知名度,增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陈化店镇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1160人,专任教师38人;小学12所,在校生2059人,专任教师16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初中1所,在校生680人,专任教师3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主要学校有陈化店镇初级中学。 

2011年,陈化店镇教育经费共拨付179.8万元,其中生均公费149.6万元,“两免一补”经费30.2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陈化店镇有科技工作者89人,共申请各项专利3件。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陈化店镇有镇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116平方米;镇图书室总建筑面积116平方米,藏书3500册;26个村都建有文化大院,设有农家书屋。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6人。主要文艺团体有陈化店乐队。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唢呐、高跷、腰鼓等。 

2011年末,陈化店镇有学校体育场1个。有3个村民委员会安装有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 

2011年末,陈化店镇有广播喇叭150只。有线电视用户185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陈化店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个,其中镇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28个;病床6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9张;专业卫生人员75人,其中镇卫生院专业卫生人员46人,村医疗机构专业卫生人员2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人员2.20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8000人次,住院手术208台次,出院病人28000人次。 

2011年,陈化店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98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2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2800人,参合率98%;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0岁,其中男性78岁,女性82岁;孕产妇死亡率为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9‰、1‰、1.1‰。 

社会保障

2011年末,陈化店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73户,共116人,支出1.5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467户,1911人,支出13.8万元,较上年增长23.5%;医疗救助3人次,共支出0.9万元,比上年增长1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5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8万元,比上年增长15%。社会福利费0.6万元,比上年增长8%。敬老院4家,床位45张。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00人,参保率59%。 

基础设施

2011年,陈化店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8千米,投递点26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1200份,期刊550册,业务收入13万元。固定电话3449户,移动电话14632万户。 

2011年,陈化店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座,深水井2眼及成套净化设备,年供水2.7万立方米。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4000米。 

2011年末,陈化店镇镇区变电站及供电站各1个,供电用电率100%。

获得荣誉

是国家科技部首批命名的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核心区、河南省人民政府首批确定的115个重点镇之一、省建设厅命名的“中州名镇”、省科技厅命名的科普示范乡镇、省环保厅确定的环境优美小城镇、省文化厅命名的先进文化乡镇和许昌市政府确定的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荣耀殊荣

中州名镇

科普示范乡镇

文化工作先进乡镇

环境优美小城镇

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镇

交通运输

陈化店镇境内有南兰高速公路、许高速公路过境,其中南兰高速公路境内长10千米,有尉许高速鄢陵县陈化店站;许亳高速公路境内长1.9千米。311国道过境,境内长6.5千米,通往柏梁镇、许昌市许昌县五女店镇。有乡村公路4条,总长35千米。2011年末,镇区主要道路5条。镇区公交线路2条,设有公共交通站点1个,年客运量39000人次。

历史文化

历史悠久

陈化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许氏宗族的发祥地。早在尧舜时期,因高士许由在此栖息而得名。陈化店地下水质优味纯,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以水泡茶,茶醇香溢,具有保健功效,享有“中原第一茶”之美誉。陈化店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陈化店花卉种植久远,是鄢陵县三大花卉主产乡镇之一,面积大、品种优、科技含量高。

近年来,陈化店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突出特色,依托优越的区位、独有的地下水资源、底蕴丰厚的文化和30万亩苗木大背景下的生态环境四大优势,按照“以传统招商,借外力发展,靠环境引人,依产业振兴”总体思路,重点培育花卉园艺、生态旅游、地下水开发、餐饮服务、烟叶种植、畜牧养殖六大支柱产业,强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城镇园林化三大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放手发展非公制经济,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目前,镇域经济已形成了五大经济定向发展功能区,即以花都温泉度假区、许氏寻根祭祖区为主的生态旅游区,以地下水开发(矿泉水、纯净水、饮料、奶制品)为主的工业园区,以花木交易信息中心和万亩花木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为主的苗木生产销售展示区,以民政酒店、许由得趣园为主的餐饮服务区,以茶文化一条街为主的商贸区。先后有省内外20余家大中型企业在陈化店投资落户,开发建设,并取得骄人业绩。今天的陈化店,地灵人杰,传统丰厚,资源独特,风景宜人,已成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投资开发的理想场所和风水宝地。

文化

地名由来

明代当地有画家陈画开设的画店,名陈画店,后村名演为陈化店。 

文物古迹

陈化店镇境内名胜古迹10余处,现遗有许由墓、许由寨匾刻、洗耳河龙山文化时期出土文物等。

许氏文化

陈化店镇许由寨村以上古时期高士许由栖居终老于此而得名。据历史文献、文化遗址及出土文物佐证,许由,字武仲,为炎帝之后,原始社会末期昆吾族部落首领,因陈化店许由寨一带水草丰茂,物产富饶而择居,去世后安葬于此,许由一生情操高尚,威德服人,和睦群臣,“斜席不坐,斜膳不食”,一身清高,人称高士。相传,许由以“清节闻于尧”,尧专程穿过沼泽(或说今陈化店赵寨)去拜见许由,以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洗耳逃隐。许由因此成为中国隐逸文化的开山之祖,他代表华夏文明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哲学的精髓。其后,他的直系后裔文叔被姬发封地于许,为男爵,因有许国,地方百里,范围包括今以许昌市东和鄢陵县县西为中心,兼及通许县、鄢陵、临颍县长葛市等地在内的广袤之地,再后国灭,国民流散四处,一部分国民怀念许国,于是就以许为姓,将许由和文叔的后裔流播向中原地区神州及海外环球,繁育出许姓煌煌家族。许由寨也因许姓氏族在此繁衍生息而成为天下姓许家的根源、许氏宗族的发祥地。现存有许城、许由冢遗址及古许由寨牌匾等。

陈化店茶文化

俗语说:“百古文章风水茶”,茶与水之间鱼水相连,相得益彰,善于喝茶的人,总是把名茶和好水相提并论。加以品评和欣赏。

沿311国道出曹魏古都许昌市东行20公里便是中州名镇——河南省重点镇陈化店镇。陈化店水质优味纯,含量丰沛,观之清洌,饮之甘甜,以水得茶,水洌而茶香,以茶扬名,茶香而名播,陈化店茶早以色味俱佳,功效齐全而享誉一方。

陈化店的茶馆起源

明朝。相传明朝洪武年间,著名画家陈画畅游山川平原,到此发现是风水宝地,遂挥笔作画,开店营生,并起名陈画店。陈画专于经营,热情好客,凡有来买画者,必奉茶水相待,茶水甘甜可口,馀香留喉,日久传名,慕名前来喝茶的人逐渐增多。聪明的当地人效仿陈画相继开起了茶水店,茶馆遂在当地兴起。在晚清及民国年间,陈化店茶馆发展到100多家,日接茶客数千人,在方圆百里颇有胜名。

老红汤

陈化店久负盛名的“老红汤”虽是最廉价的茶叶梗泡制而成,但却茶汤浓郁,余味悠长,也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现在除了开展龙井、碧螺春等传统茶外,陈化店特别突出花乡优势,相继开发出能降血压的杜仲茶、降血脂的银杏茶、美容养颜的玫瑰花茶、去署消炎的菊花茶……花美茶香,相得益彰。

茶史源远流长,茶文化相伴而生,当地人饮茶颇有讲究,以茶为礼的习俗倍受崇赏。相传古时陈化店有三茶六礼之说,即男女婚配时必以茶为礼,男方向女方馈赠茶叶称为茶礼,女方接受聘礼称受茶,举行结婚仪式,男女双方为前来贺喜的宾客敬茶,并安向长辈献茶,称为香茗,以示孝敬之意,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客来敬茶已成为当地人际交往中的一项礼俗。

颇具地方色彩的优美诗句

唐朝陆羽的《茶经》把水质分为二十等后,文人雅士品名泉成为一种时尚,据《鄢陵县志》记载,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苏轼曾多次到鄢陵陈化店赏花品茶,留下了颇具地方色彩的优美诗句。范仲淹在《太清观》一诗中这样写道:

渺渺之露开降节,雍雍凤凰答空歌。

几时身退琼坛畔,茶利匆匆奈老何。

这首诗流露出作者面对花卉美景和袅袅升腾的香茗,返璞归真,淡泊功名利禄的情怀。苏东坡在《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技二首》其中一处这样写道:

诗画本一律,天天与清新。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边鸾雀写生,赵昌茶传神。

如何画两幅,澹澹含精韵。

此诗借唐朝大画家边鸾北宋一家赵昌品茶悠闲,陶冶情操的闲情逸趣,抒发了诗人陶醉大自然的田园风光,热爱生活的情趣。

对茶的寄托

品纯正的陈化店茶,源于优质的陈化店水,据测试陈化店生活用水取之于第四系全新流塘河冲积层中,该水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矿物质,其中微量元素含量0.93—1.3mg/L,硅酸含量25.8mg/L,均超过国际天然矿泉水标准.专家论证,长期饮用此水,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调节神经等功效,并可预防心血管疾病腰椎骨质增生及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的多种疾病。且水质属低钠盐碳酸氢钙质地型,甘甜爽口,以之泡茶,汤水浓稠,香气浓郁,饮用具有清凉、止渴利尿、消疲、提神、消脂去腻、清心怡神、祛病延年之功效。对当地居民健康状况调查,高血压、心脑血管、胃肠道、糖尿病等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周围地区。当地多数长寿老人都有经常饮茶的习惯,这便是陈化店茶的魅力所在,不少人亦以此为养生之道。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里指犹凉。四海皆为品茗客,一堂相聚知音人。这就是陈化店人的理解,对茶的寄托。

现在的茶馆

如今的陈化店茶馆、茶楼、茶座、茶肆遍布全镇,星罗棋布,共有200多家,老式茶馆下棋聊天,悠闲自在,音乐茶座轻歌曼舞,温馨浪漫,新式茶楼格调高雅,赏心悦目……

为了让人们充分享受花乡的古朴风韵,陈化店发挥花乡优势,把茶楼建在花园中,让游客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低吟浅品。鲜花烂漫,清茶飘香,绿树婆娑,良辰美景,更是让人流恋忘返;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闲空。到陈化店掩映在花海中的茶楼品一杯香茶,听上一段戏曲,品味着飘香四溢,荡气回肠的香茗,呼吸着清新爽润的空气,体会那多姿多彩的人生,这何常不是一种情趣、一种悠然、一种超脱?一座座融艺术和现代特色为一体的茶楼隐现在鲜花翠竹之中,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