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Association for Relation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简称海协会,属于社会团体法人,是中国大陆方面与中国台湾方面商谈两岸交往中相关问题的受权民间团体,于1991年12月16日在北京市成立,地址位于中国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南街6-1号。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致力于加强同赞成本会宗旨的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的联系与合作;协助有关方面促进海峡两岸各项交往和交流;协助有关方面处理海峡两岸同胞交往中的问题,维护两岸同胞的正当权益;接受大陆有关方面委托,与台湾有关部门和受权团体、人士商谈海峡两岸交往中的有关问题,并可签订协议性文件。

自成立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始终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持续维护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其积极与海峡交流基金会接触商谈,双方于1992年11月达成“九二共识”,于1993年4月举行第一次汪辜会谈,于1998年10月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并在2008年至2015年间进行了11次领导人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包机会谈纪要》《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等23项协议。

截至202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已满30周年。截至2023年5月17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共组成过四届理事会,现任会长为张志军,常务副会长为龙明彪,副会长为孙亚夫、李亚飞、周宁等6人,秘书长为孙升亮。

成立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共中央和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中国的科学构想,在首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之后,又于台湾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推动两岸人员往来交流,以促进两岸“三通”,即通航、通邮、通商的政策主张。而随着中国大陆的快速发展,中国台湾民众加强两岸交往、回乡探亲的呼声越来越高。

1987年10月,中国国民党当局开始限制性地开放台胞赴中国大陆探亲,持续了38年之久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逐步展开。1990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对台工作会议,重申国共两党应尽早接触谈判,当务之急是尽快实现两岸双向、直接“三通”。

1991年6月,中共中央台办负责人受权发表谈话,建议“由海峡两岸有关部门和授权团体或人士,尽快商谈实现直接三通和双向交流的问题”,明确表露出中国大陆方面实事求是解决两岸交往中具体问题的态度。在受限于种种原因、官方间接触无法立即进行的情况下,中国大陆方面与中国台湾方面开始着手设立官方授权的民间机构,希望通过民间机构间的谈判磋商,来解决两岸交流中的一系列问题。

历史发展

20世纪90年代

199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宣告成立,上海市原市长汪道涵当选为会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后,积极与海峡交流基金会接触商谈。1992年3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举行了首次事务性商谈。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两会在香港展开商谈。同年11月,双方就如何表达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即“九二共识”。

1993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进行了17次函电往来以及预备会议磋商。同年4月27日至29日,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时任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新加坡举行会谈。这是自1949年以来两岸高层人士首次以民间名义进行的公开会晤,签署《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建立了两岸制度化联系与协商机制,标志着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两岸关系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还与台湾海基会举行了20多次不同层级的商谈。

从1993年8月到1995年1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人员之遣返及相关问题”“两岸劫机犯遣返”“两岸渔事纠纷之处理”等3项事务性议题进行了10多次商谈,并就协议文本的内容取得了具体共识。但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已经达成的协议未能签署。1995年5月,就第二次汪辜会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展开了第一次预备性磋商。

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根据中央台办的授权,积极推动两岸政治对话,为及早实现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两岸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创造条件。自1997年起,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在排除了“司法管辖权”等政治因素的干扰下,以个案的方式相互遣返了劫机犯,有效地遏止了涉及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两岸的劫机犯罪,两会商谈也在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催动下走向了政治对话。

1998年2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致函海峡交流基金会,再次表示了欢迎辜振甫来访的态度。同年4月至9月,两会副秘书长经过多轮接触,为两会领导人会晤作出具体安排。1998年10月14日至18日,辜振甫应邀来上海市、北京市参访,与汪道涵在上海市举行了第二次汪辜会谈,双方共同观赏了京剧演出,并达成包括两岸继续进行政治对话及汪道涵应邀访台的共识。1999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抛出“两岸属于特殊的国与国关系”,蓄意推翻“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商谈基础被拆毁。

2000年~2008年5月

2000年,陈水扁出任台湾当局领导人后,拒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及“九二共识”,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两岸关系持续陷入紧张僵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未能再续协商,辜振甫与汪道涵无法再度会晤。同年4月和5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邀请台湾赞成统一、反对“台独”的政界、学者等知名人士分别在深圳和厦门召开研讨会,发表“反台独、促统一”的共同声明,表达两岸同胞求和平、求安定、要求改善两岸关系的心声,为遏制“台独”、缓和两岸关系发挥了重要的舆论作用。

2000年7月份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受权与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中国国民党亲民党新党就当前两岸关系的重大问题开展了广泛的交流与对话,在认同“大陆与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以“九二共识”为基础重开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两岸谈判、积极促进两岸经济合作、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同时也为遏制“台独”分裂、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改善两岸关系作出了努力。

2005年,汪道涵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身份,抱病接见访问中国大陆的时任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任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除此之外,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鲜少再与台湾方面展开交流。2005年12月,汪道涵逝世,此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会长职位一直空缺。2008年5月,承认“九二共识”的中国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交流获得重启条件。同年5月下旬,两会相互致函,明确在“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恢复两会联系往来与协商谈判。

2008年6月~2014年2月

2008年6月3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国务院台办原主任陈云林当选为新任会长。同年6月11日至14日,时任海峡交流基金会会长江丙坤访问北京,并与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展开会谈,中断近10年的两会协商谈判正式恢复,两会开始了正常化、制度化的往来。

2008年11月4日,江丙坤和陈云林在台北市举行正式会谈,这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领导人第一次踏入台湾省域,从此领导人会谈地点按照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轮换原则进行,实现了彼此间的有来有往。2012年8月9日,陈云林和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与《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这是中国大陆方面与中国台湾方面恢复协商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签署的第17、18个协议。

2013年4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被推举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第三任会长。同年6月14日,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与时任台湾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高孔廉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市进行预备性磋商,就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九次会谈有关安排交换意见,并就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及相关附件文本草案进行确认。6月19日,双方商定,两会领导人第九次会谈于6月21日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在2008年6月至2014年2月的这一段时间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交流密集,先后共进行了10次领导人会谈,签署21项协议,达成了多项共识和共同意见。

2014年3月后

2015年8月25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第十一次会谈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举行。2016年5月,不承认“九二共识”的民主进步党当局在台湾执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之间的交流再次中断。2018年4月27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推举张志军为新一任会长。截至202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已满30周年。

组织文化

性质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属于社会团体法人,是中国大陆方面与中国台湾方面就两岸交往中相关问题进行商谈的受权民间团体。

宗旨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

使命

作为中国大陆方面唯一受权与中国台湾方面接触商谈的民间团体,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承担着推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两岸协商谈判的重要使命。

职责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致力于加强同赞成该会宗旨的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的联系与合作;协助有关方面促进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两岸各项交往与交流;协助有关方面处理海峡两岸同胞交往中的问题,维护两岸同胞的正当权益。其还接受有关方面委托,与中国台湾有关部门和授权团体、人士商谈海峡两岸交往中的有关问题,并负责相关协议性文件的签订。其中,协调处理两岸交流交往中衍生的突发事件和具体问题,属于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重要职责。

工作重点

自成立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工作重点主要有4项:

一、逐步建立、发展与中国台湾内外民间团体和人士的联系与相互合作,发挥民间力量,共同促进两岸的直接三通和双向交流。根据授权,将负责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有关团体进行联系,处理相关问题。

二、将就合作打击中国台湾海峡海上走私、抢劫问题与台湾授权团体海基会具体商谈。

三、如受到委托,也将协同有关方面与中国台湾授权团体或人士就处理台湾海峡海上渔事纠纷和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之居民及相关问题进行商谈。

四、将积极为中国台湾内外各团体、各界人士提供有关中国大陆投资、贸易和其他交流活动的政策、法规等咨询和服务,同时也积极向中国大陆有关方面和地方提供对台文化、学术、体育、科技交流等咨询。

领导制度

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由会长领导工作,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协助会长工作,常务副会长主持日常会务,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均为协会代表。经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理事会授权,理事也可代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办理某项具体事宜。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理事会主要负责审议年度会务报告、修订章程、审议经费预算与决算等事项,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等职务人选亦由理事会推举或聘请。根据会长提名,由理事会决定秘书长人选。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全体会议。会长、常务副会长认为必要或经三分之一以上理事提议,可以临时召开理事会议。理事会决议的事项,须经出席会议的多数理事通过。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常务理事会,负责召集理事会议,提请增免理事、聘请顾问的审议追认。根据秘书长提名,由常务理事会决定副秘书长人选。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经费来源于民间赞助和捐赠、国家资助以及咨询服务等其他合法收入,其收入、支出皆受理事会监督。

组织架构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设会长1人,副会长若干人,常务副会长1人,秘书长1人,还会聘请名誉会长和顾问。

理事会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最高权力机构,截至2023年5月共组成过四届理事会。理事会的理事由社会各界和有关方面推荐、协商产生,任期一届五年,第三届理事会曾有理事225名。理事会的常设执行机构为常务理事会,由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组成。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根据需要设办事机构。截至2013年6月,其共设了秘书部、研究部、综合部等6个办事部门,下有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1个理事单位,并在中国澳门设有办事处。截至2023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办事部门有秘书部、研究部、协调部、联络部,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驻澳门特别行政区办事处仍处于存续状态。其中,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驻澳门特别行政区办事处设主任一职,由王刚出任。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简称“海医会”)成立于1993年,是团结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两岸以及港澳地区医药卫生工作者并在民政部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是中国卫生健康委主管的医药卫生领域从事两岸医药卫生交流的唯一一个国家级社会团体,曾于2021年10月获得“全国对台工作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表彰。海医会曾先后由肖培根院士、赵同彬教授、王立基教授等担任第一届至第三届理事会会长。2023年5月,其召开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会,由王立基教授当选并连任会长,李维、董家鸿、陆林等11人当选副会长,黄洁夫教授担任顾问委员会主席。截至2023年9月,海医会已成立了医院管理、心血管、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等30多个二级机构。

领导人物

历任会长

汪道涵

汪道涵,1915年生于安徽明光市,2005年12月24日在上海逝世。其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于1933年1月开始参与革命工作,同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40年起,他先后出任淮南嘉山县县长、苏皖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杭州市军管会副主任兼财经部部长等职位,曾当选为中顾委委员、第五届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被塔夫茨大学授予“公共管理学名誉博士”称号,被芝加哥授予“荣誉市民”称号。1991年12月16日,其被推举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首任会长。他于1993年4月在新加坡展开第一次汪辜会谈,于1998年10月在上海展开第二次汪辜会谈,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不少贡献。“学者风度、务实性格、平易近人”,这是海内外媒体对汪道涵的一致评价。此外,汪道涵还曾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的客座教授。

陈云林

陈云林,1941年12月生,辽宁黑山县人。其于196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于196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化学系,曾任齐齐哈尔市榆树屯化工厂技术员、齐齐哈尔市长、黑龙江省副省长、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等职,是中共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以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2008年6月,他当选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第二任会长。其对台工作经验丰富,于2008年6月11日至14日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会长江丙坤在北京进行会谈,将双方中断近10年的协商谈判正式恢复。2008年11月4日,其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身份前往台北参与会谈,实现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领导人首次访台,并达成了与台湾海基会制度化协商的重大突破。

陈德铭

陈德铭,1949年3月生,上海市人,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系企业管理专业毕业,为经济学硕士、管理学博士。其于1974年9月入党,于1969年4月参加工作,曾任江苏省商业厅办公室副主任、江苏省苏州市委书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党组书记等职,为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2013年4月26日,他被推举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第三任会长。在出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期间,其继续对台湾实行访问,并与台湾海基会签署下若干项协议。当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的洽谈停摆后,他仍领导组织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交流和服务工作。

现任领导

政治主张

自1991年12月16日成立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始终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持续维护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础,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同台湾分裂势力进行斗争。

会徽诠释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会徽标志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采用“浪花”“水纹”“双手”和“对称的弧形线条”为基本元素,构成一个圆形图案,整体呈蓝色色调。其中,翻卷的浪花及交融的水纹,象征着海峡两岸割舍不断的联系,也属于传统文化“上善若水”的延伸;“浪花”中升涌而成的双手,合拢欲握,透露出了友好与平等之意,形象表达了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平等协商的共同愿望,也点明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外侧双弧线交汇成一个圆形将浪花和双手紧紧包容,并具有两岸沟通桥梁的隐喻,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和谐”“圆融”的精神,寓意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命运与共,携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而为确保会徽的严肃性和正常使用,避免与其他标志相混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特于2009年4月21日发布公告,称“海协会徽记不具有商业价值和目的,仅作为海协会标志和象征,主要用于两岸的协商谈判与两会的交流交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海协会作为该徽记之权利人,依法享有版权。未经我会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均不得使用该徽记,不得将该徽记进行拆分、歪曲、篡改等变形使用,亦不得将该徽记作为其他图案的组成部分使用”。

党际交往

达成“九二共识”

1992年3月,在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举行的首次事务性商谈中,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基于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内部事务的客观现实,提出“在商谈或协议中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协商”。同年10月底,两会人员在香港工作性商谈中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具体表述的内容和方式交换了意见。后经函电协商,两会于11月达成了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双方均表明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谋求国家统一的态度,而对于“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表示“在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台湾海基会则表示“认知各有不同”,做出了求同存异的处理。“九二共识”的达成,为促进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两岸商谈进程奠定了政治基础。

第一次汪辜会谈

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时任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新加坡举行会谈,实现了两岸高层人士四十多年来的首次会晤,迈出了两岸关系发展中历史性的重要一步。该次会谈便是第一次汪辜会谈,其首次把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纳入两岸商谈的内容,并首次将“双方同意应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这一原则写进了商谈协议之中。

在该次会谈中,与会双方不仅就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从各自采取措施鼓励与保护台商在中国大陆投资的角度集中讨论了“台商在大陆投资权益及相关问题”,确定了包括“加强能源、资源之开发与交流”等继续商谈的议题,还签署了《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汪辜会谈共同协议》四项协议,在海峡两岸经济、科技交流与合作、文化交流、事务性商谈和两会联系与合作方面均取得具体成果,为推动两岸经贸往来和民间交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

第二次汪辜会谈

1995年5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举行了第二次汪辜会谈的第一次预备性磋商。在此次磋商中,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建议由两会领导人就涉及两岸同胞切身利益、需要两岸相互合作、配合的重大问题进行政策性对话,以开辟双方就政治问题交换意见的渠道。此外,在这次预备性磋商达成的共识中,双方还将处理“九七”后港台交往中的具体问题等包涵了较强政治性、政策性内容的议题列入了商谈日程。

1998年2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致函海峡交流基金会,再次表示了欢迎海基会时任董事长辜振甫来访的态度。同年4月至9月,两会副秘书长经过多轮接触,为两会领导人会晤作出具体安排。1998年10月14日至18日,辜振甫应邀来上海市、北京参访,与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进行了第二次会谈。第二次汪辜会谈共达成了四项共识,即“双方决定进行包括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内容的对话,由两会负责人具体协商作出安排;进一步加强两会间多层次的交流与互动;对涉及两岸同胞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加强个案协助;汪道涵会长于适当时候访问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还建议尽快就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实现两岸直接“三通”进行谈判,以从根本上稳定与改善两岸关系,解决关两岸同胞权益的重大问题。

恢复协商后的历次会谈

历届理事会会议

影响与作用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作为受权民间团体,广泛接触中国台湾各界人士,扩大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之间的两岸交往,努力为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构建平台渠道。其在协商谈判之外,还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与中国台湾有关团体的人士开展联系与合作,举办有影响有实效的交流活动,并会同理事所在单位,为两岸同胞参与两岸交流合作提供支持和帮助,为推动两岸交流往来发挥了应有作用。此外,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也充分发挥了服务两岸民众的工作职能和紧急联络人作用,与中国台湾有关方面及民间组织联系合作的同时,协调中国大陆有关地方和部门,处理了大量涉及民事纠纷、人员送返、急难救助、查证咨询、寻亲访友等事项,为两岸同胞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提供了有效帮助。

在纪念汪辜会谈30周年座谈会上,多位专家学者接受采访时皆表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举行的汪辜会谈是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两岸双方首次以受权民间团体名义举行的高层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其蕴含的政治智慧和协商精神启迪着两岸关系的现实与未来。

相关文化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联合九州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的《两岸关系》杂志于1997年7月创刊。该杂志为对台综合性时政月刊,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管,面向全球公开发行。其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中国和平统一进程”为办刊宗旨,宣传中央对台方针政策,观察中国台湾局势发展变化,解读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两岸关系发展动态和热点,并全面反映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情况。2019年,《两岸关系》杂志全新改版,为大16开本、全彩版印刷,正文共72页。

交流活动

社团交流活动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保持联系沟通期间开展了不少人员往来、直接推动的各项交流。其中,在2008年后的8年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共组织20多个交流团赴台交流,台湾海基会共有80余个交流团来中国大陆参访。这些交流参访活动涵盖经贸、司法、新闻、文教、灾区重建等诸多领域。围绕着两岸共同抵御金融危机、协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等主题,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也举办了多场座谈会和联谊活动,均取得积极成果。此外,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助力下,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两岸还完成了大熊猫、桐树和梅花鹿、长鬃山羊等珍稀动植物的互赠行为。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广泛接触中国台湾农渔、少数民族、宗教、民间信仰等各界团体、基层民众和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安排在中国大陆参访、开展交流。2001年至2003年,多次邀请赞同“九二共识”的台湾民意机构代表及其他政界知名人士、统派团体来访,就推动“三通”、改善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两岸关系开展交流与对话。同时,其还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纪念辛亥革命等重大活动,积极邀请台湾各界人士前来参观。据统计,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30年以来,直接邀请及接待来访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近9万人次。

经贸交流活动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重视、支持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两岸的经贸交流合作,经常到中国各地走访台资企业,介绍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和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政策措施,并听取台商意见,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针对中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曾先后组织5批次台商考察团赴西部10个省区市和东北地区考察,为台商了解“一带一路”和振兴东北战略实施情况、开拓新的商机提供协助。

教育交流活动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把促进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两岸青年交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从1995年起,其通过与地方台办、有关高校及岛内团体合作,共举办了560批次“中华文化研习营”,邀请5万人次的中国台湾高校学生来中国大陆交流,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改进“中华文化研习营”工作,扩大覆盖面,增加体验式交流内容。

研讨交流活动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曾参与了多个研讨交流活动,如第九届中华文化论坛、“台海通道研讨25周年”纪念活动、第六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等。其中,第六届“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研讨会以“践行对台总体方略 共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于2023年9月22日在中国武汉经开区举行。在该研讨会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是两岸利益所在、人心所向,祖国统一、民族复兴更是两岸命运所系、大势所趋。两岸专家学者更要积极奔走,振臂高呼,影响、动员、汇聚起热爱和平、谋求发展、促进统一的民意力量”。

灾害援助行动

在中央台办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的指导下,以及有关部门和各地台办的支持与配合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建立健全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涉台突发事件处理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妥善处理了大量涉台突发事件和两岸民众急难救助事项。2009年,台风莫拉克在台湾中南部造成重大灾害,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积极为中国大陆各界援助中国台湾灾区提供协助,向灾区运送救灾物资,用于桥梁、学校、公共活动设施的重建等。在处置2009年中国大陆游客在台苏花公路遇难、2015年复兴航空班机坠河事故、2016年7·19台湾游览车火灾事故致中国大陆24名游客遇难等重大突发事件时,其充分发挥联系沟通、信息通报、组织协调等作用,及时为当事人及家属提供协助,并视情派出工作组。此外,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也曾与有关各方密切配合,花费4年半时间,于2016年成功解救了被索马里海盗劫持的阿曼籍台湾渔船NAHAM3号上包括中国台湾船员在内的26名人质。

参考资料

海协会徽记公告(图).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023-12-12

1991年12月16日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宣告成立.中国军网.2023-12-12

Mainland, Taiwan Acknowledge Progress of Cross-strait Talks.东北网.2023-12-14

新闻背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中国新闻网.2023-12-12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国政府网.2023-12-12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2023-12-12

十年耕耘路 春华与秋实──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十年工作回眸(2001-12-1).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023-12-14

联系方式.海峡两岸关系协会.2023-12-14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章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2023-12-12

张志军在纪念汪辜会谈30周年座谈会上的致辞.海峡两岸关系协会.2023-12-14

【党史微故事】116. 1991年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微信公众平台.2023-12-12

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协商后的历次会谈.中国政府网.2023-12-15

海协会会长与海基会董事长举行两会第11次会谈签署两项协议.中国政府网.2023-12-15

张志军:卅年坚毅行 一脉两岸情——纪念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30周年.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023-12-12

这个以和平统一为宗旨的组织 迎来了第四位正部级掌门人.浙江日报.2023-12-12

走过66年 海峡两岸的历史瞬间.人民网.2023-12-18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国港口网.2023-12-12

“顽固独派分子”——陈水扁.台海网.2023-12-14

港台媒体积极评价两岸两会会谈:展现诚意与智慧.新浪新闻.2023-12-12

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九次会谈将于6月21日在沪举行.中国政府网.2023-12-14

海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中国台湾网.2023-12-14

海协会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台港澳司.2023-12-18

协会介绍.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2023-12-13

新闻资料: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国新闻网.2023-12-13

海协会驻澳办与在澳台胞共迎新春.人民政协网.2023-12-13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组织机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2023-05-28

陈德铭被推举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023-12-13

国台办原主任张志军接替陈德铭出任海协会会长.中国经济网.2023-12-13

国台办副主任调整 李亚飞、龚清概升任副主任.中国新闻网.2023-12-13

全国台湾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简介.全国台湾研究会.2023-12-13

周宁任中央台办、国台办主任助理(图/简历).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12-13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李文辉同志任职的通知.上海市人民政府.2023-12-14

市委市政府宣布新组建的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领导班子.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会.2023-12-14

市政府关于李文辉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上海市人民政府.2023-12-14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有新职.京报网.2023-12-14

孙升亮:一场围绕台湾“公投立法”的反分裂斗争.中国网.2023-12-14

首次全国高等院校涉台机构人才培养工作会在厦门召开.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023-12-14

2023海峡两岸商会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进一步深化两岸经贸领域融合发展.中国日报网.2023-12-14

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海峡两岸关系协会.2023-12-14

1991年12月16日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宣告成立.中国军网.2023-12-14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2023-12-14

海协会在北京举行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海峡两岸关系协会.2023-12-14

专家学者:汪辜会谈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启迪今天.新华网.2023-12-18

欢迎订阅《两岸关系》《台湾工作通讯》杂志.知网空间.2023-12-12

欢迎订阅《两岸关系》杂志.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2023-12-12

联系与交流.海峡两岸关系协会.2023-12-18

2023中华文化论坛深度探讨两岸文化融合 凝聚和平统一精神合力.中国台湾网.2023-12-18

(两岸关系)“台海通道研讨25周年”纪念活动在厦门举行.网易.2023-12-18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中国新闻网.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