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大连化物所”,创建于1949年3月,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
大连化物所的前身是日本侵华期间于1907年建立的“南满洲铁道中央试验所”。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中长铁路局接管,改名为“中长铁路大连科学研究所”。1949年3月移交给大连大学,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1950年9月改属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1952年归属中国科学院,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1954年6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1961年12月,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1968年1月划归国防科委第16研究院,名为国防科委1616所。1970年回归中国科学院,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截至2023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设有5个所区,内设学术机构、研究系统、职能部门;研究系统由21个所级研究室(部)和1个研究平台组成,其中包括7个国家级平台和5个院级实验室。大连化物所重点学科领域为催化化学、工程化学、化学激光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以及近代分析化学和生物技术。
截至2023年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编职工1188人,包括正高级295人,副高级568人,中级252人,初级9人,博士后305人;在所工作两院院士13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3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具有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日本建立运营
日本政府1904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发动同俄国争夺远东霸权的日俄战争后,为推行其“经营满洲”,即侵略东北的政策,于1906年建立了南满洲铁道,作为其“国家代行机构”。
1907年10月12日,根据满铁总裁后藤新平的提倡,日本关东都督府颁布第55号令“中央试验所的设置”,设立满铁中央试验所。试验所1908年7月正式运营,起初隶属关东都督府,目的是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殖产及卫生方面的分析、试验。首任所长是药学家庆松胜左卫门。随着满洲资源开发成为重要课题,为扩充和强化试验所,1910年将中央试验所移交满铁,改称“满铁中央试验所”。
1907年至1912年,在中试所设立的“殖产工业和卫生方面的试验研究"的两个目的中因后者逐渐转移给“关东州卫生试验所”,所以开展资源调查,就成为中试所最初的“使命”,但这时的条件尚不完备。尽管如此,后来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择的重要资源,以及由此实现的大规模工业化项目,已经在这一时期开始着手调查和试验。例如,关于抚顺市的煤炭和油母页岩、蒙古的天然碳酸钠、大豆和有机大豆油、甜菜的研究试验。另外,还与“满铁地质调查所合作,在大石桥市等地发现了世界上罕见的萎镁矿床,水质调查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工作。
1912年至1925年,在前一时期基础上,选择最易实现工业化的项目,引进欧洲或日本本士的技术,在中试所进行中间试验后,再独自加以改良,直到取得工业化的成功。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有:从大豆油中提取芳香油;加氢硬化工业;耐火砖工业;陶瓷工业;玻璃工业等等。
1926年至1945年,中试所不再满足于调查、试验乃至改良模仿已有工业,进入到真正地开发研究时期。这期间不断有独创的设计发明,一些应用性的基础研究也同时进行,并稳步实现工业化。这一时期的主要工作有:页岩油制造;铝镁制造工业;大豆工业;煤液化工业;海绵铁制造等等。除接受军方、企业的委托研究以外,基于中试所的研究成果直接创办的企业也有很多。
苏联红军接管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苏联红军于同年8月22日进驻大连市,中试所随即也被苏联红军接管。10月,苏联科学院调查团访问中试所,对该所的研究给予很高评价。1946年初,将包括中试所在内的原满铁的八个有关机构,统一合并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所”。为解决生活问题,中试所重新开展分析业务,并小规模地制造了一些生产设备和原料药品。这期间,原中试所人员被分三批遣返。
中国接管
20世纪50-60年代
1949年2月,中国政府正式接管中试所,并改称“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屈伯川任所长,一大批共产党员和从中国国外归来的科学家成为研究所的骨干。3月,研究所被移交给大连大学,名为“大连大学科学研究所”。1950年秋,划归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并与长春市的科学研究所合并,更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董晨被任命为所长。1952年,该所划归中国科学院。1953年1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由张大煜任所长。1954年6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1955年,张大煜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1958年4月,中国科学院在大连石油研究所召开现场会,总结出了“以任务带学科”的做法;6月,分建“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兰州分所”。
1961年,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分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12月,“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1962年,大连化物所在青岛市召开会议,确定了六个学科领域作为研究重点,为研究所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石。随后几年,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邓小平、李富春、薄一波、邓子恢、叶剑英等,先后视察研究所。
20世纪70-90年代
1970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次年,分建七机部四十二所。197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大连化物所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基础。同时,研究所还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如郭燮贤、卢佩章、张存浩等,他们后来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
20世纪80年代,大连化物所的科研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5年,“国家色谱研究分析中心”在大连化物所成立。随后,“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为研究所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支撑。在这一时期,大连化物所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例如,“中空纤维氮氢膜分离器—I型”成果获得国家科委“七五”攻关项目,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xx姿态控制用818型—氧化铝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等。
1990年,“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大连化物所成立。三年之后,“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大连化物所成立。1996年,“国家高技术‘863’短波长化学激光重点实验室”在大连化物所成立。1998年,“国家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在大连化物所成立;同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大连化物所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并在会上介绍了大连化物所的改革情况。1999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大连化物所,并题词:“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把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建成世界一流研究所”。
21世纪以来
2000年,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双共振电离法研究激发态分子光谱和态分辨碰撞传能”研究,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02年6月,胡锦涛同志视察大连化物所。次年,化学激光研究室被授予“中国科学院2001-2002年度重大创新贡献团队”。2006年,研究所的成果“F+H转动量子态分辨的高精度散射实验研究”被评选为“200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一。2007年1月,举行新建研究生大厦奠基仪式;2月,吴邦国视察大连化物所;5月,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备工作正式启动。2008年7月30日,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大楼—“能源化工楼”奠基仪式在大连化物所园区举行。2009年9月2日,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3年11月24日至26日,大连化物所完成“一三五”国际专家诊断评估。次年1月10日,大连化物所张存浩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6年6月7日至8日,石油和化工行业创新平台建设工作会在大连化物所举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出席会议。2017年1月15日,“大连光源”在大连化物所建成,成为世界上最亮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10月,中国科学院批准依托大连化物所筹建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以“能源科学与技术创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使命,加快构建“1+X+N”开放融合的创新组织体系,组建能源领域强大科技创新“集团军”,参照国家实验室体制机制先试先行。
2018年4月,中国科学院批准依托大连化物所启动实施“变革性洁净能源关键技术与示范”A类先导专项,总经费16亿元,通过变革性关键技术突破与示范,实现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的融合发展,为构建中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技术支撑。10月30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揭牌仪式在大连化物所举行。2021年2月25日,大连化物所加入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2022年8月29日,滨化股份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战略合作签约暨滨化中央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滨州市举行。10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科研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进一步提升双方综合实力、科技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2024年1月9日,研究所与东阿阿胶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及梅花鹿产业技术创新与资源开发研讨会。
机构规模
组织机构
截至2023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内设学术机构、研究系统、职能部门。学术机构由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学风道德委员会和科技伦理委员会组成。研究系统由二十一个所级研究室(部)和一个研究平台组成,其中包括7个国家级平台和5个院级实验室。职能部门包括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监督与审计处、科学传播处、科技处、高技术处、科技合作处、人事处、研究生部、综合管理处、基建处、财务处、安全保密处。
人员规模
截至2023年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编职工1188人,包括正高级295人,副高级568人,中级252人,初级9人,博士后305人;在所工作两院院士13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3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
教学培养
教学建设
研究生培养
根据2024年4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研究所具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资格审批权,有博士生导师189人,硕士生导师214人。截至2022年底,在所研究生1664人(含联合培养560人,留学生68人),其中博士生869人,硕士生795人。已培养研究生3520名,其中博士2478名,硕士1042名。设博士后流动站2个,在站博士后316人。
此外,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还与大连理工大学(张大煜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郑州大学(绿色催化研究所)、德国莱布尼茨应用催化研究所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
博士后培养
截至2024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站博士后近300名,多名博士后在Science、Angew、Chem、JACS等高水平期刊中发表论文。大连化物所组织、支持在站博士后申报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各类基金资助计划。近三年,在站博士后获得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博士后基金会各类项目资助200余项,在站博士后获资助率近60%。大连化物所为吸引海内外优秀博士后设立了优秀博士后支持计划,择优遴选,资助标准为10万—30万/年,资助人数不超过当年入站人数的30%。
截止2021年12月,大连化物所共有86名优秀博士后获得此项资助。获资助者,可同时享受国家、中科院、辽宁省、大连市其他有关项目资助。截止2023年12月,在站博士后年收入超过30万元的180余人,占比接近在站博士后总数的50%,其中最高年收入已超过70万元(含国家、省市、研究所项目支持)。
学科建设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培养博士、硕士学位的单位,具有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大连化物所还是1985年国务院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截至2024年1月,研究所拥有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据2023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布的《博士招生专业目录》,研究所在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工业催化等9个二级学科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另根据202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布的硕士招生目录,大连化物所在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工业催化、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等12个二级学科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2021年3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东北大学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的战略合作将面向钢铁冶炼、能源化工、智能制造等领域,探索高效运行的模式和机制,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养高水平新工科人才。
2022年10月8日,大连医科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发挥各自在教育、科研、医疗以及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聚焦能源与环境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等领域,完善合作机制,加强战略性基础研究,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携手推进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集群培育。
2023年1月17日,普兰店区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拓展双方合作,夯实科技人才支撑,推动地区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升地区竞争力和影响力。
2024年4月2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暨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沈阳自动化所举行,双方通过设立联合创新基金加深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以AIforScience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与能源催化等传统学科领域深度交叉。
国际交流
根据2024年4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研究所与中国国外大学、公司和研究机构联合设立了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法可持续能源联合实验室、中德催化纳米技术伙伴小组、DICP-BP能源创新实验室、DICP-SABIC先进化学品生产研究中心和中法分子筛联合实验室等十几个国际合作研究机构。
2023年4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市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3大连催化+国际峰会(Dalian Catalysis+ International Summit 2023)”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此次会议聚焦“双碳背景下的能源催化转化”主题,吸引了国内外120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相关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挑战。会议围绕储能、氢能、电化学催化、太阳能光催化、生物质转化、CO2催化转化、能源转化表征等七大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此外,会议还设立了七个分会、三个期刊论坛,并举办了近100个主题报告、190余个邀请报告、近40个口头报告和近40个墙报展示。为了促进跨学科合作和理念分享,会议特别举办了SCINEXT青年论坛,为青年科学家提供了交流讨论的平台。
学术研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49年,馆藏中的一部分是从原“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中央试验所”接收的藏书。1997年3月迁至位于星海二站所区的馆舍。2021年迁至英歌石园区,新馆舍为独立的四层建筑,面积约一万平方米,该馆为库阅一体的开架式专业图书馆。根据2024年4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该馆藏书8万余册(其中外文书4.5万册、中文书3.5万册)。期刊1482种(其中中文刊694种、外文刊788种)。早期书刊采集的重点是化学、化工及有关的科学出版物,随着研究所事业的发展,增加了对分子反应动力学、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学科图书的收藏。
学术期刊
科研平台
根据2024年4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研究所设有仪器分析化学研究室、精细化工研究室、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激光研究室、化学动力学研究室、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生物技术研究部、大连光源科学研究室、本草物质科学研究室、燃料电池研究部、生物能源研究部、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研究部、节能与环境研究部、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太阳能研究部、储能技术研究部、氢能与先进材料研究部、能源研究技术平台、能源基础和战略研究部、能源材料研究部(筹)、低碳战略研究中心、动力电池与系统研究中心等21个研究室(部)和1个研究平台。设有催化基础和分子反应动力学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设有低碳催化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膜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低碳催化与工程研发中心等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设有化学激光、分离分析化学、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航天催化材料、电化学储能技术等5个中国科学院院级实验室。
科研成果
根据2024年4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研究所自2013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奖励9项,中国科学院、省部级一等奖20项。张存浩院士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获得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纳米限域催化”获得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3年到2022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市化学物理研究所发表SCI论文总数11855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5684篇,2576篇学术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Angew.Chem、JACS等顶级学术刊物上(IF\u003e9)。出版科技专著31部;累计申请专利12910件,其中国际专利(含PCT)申请1112件,累计专利授权6222件,其中国际专利授权527件。
科普工作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每年五月第2周的周五和周六都会举办公众科学日活动,活动参观者数量逐年增加,2018年公众科学日活动的参观人数已经达到12000余人。除了每年一次的公众科学日活动,大连化物所沙国河院士在沙区科技中心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亲手制作科普道具,每周都会与小学生一起开展科普活动。不仅如此,大连化物所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建了科普公众号“化学之美”,每周二和周五都会发布有趣、活泼、新颖的化学相关知识和原创科普微视频。2014年起,大连化物所举办“科技点亮生活——科普巡讲走进小学”公益活动。截至2019年4月,已累计走进70余所学校,组织160余场报告。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文化精神
所徽标识
中国科学院大连市化学物理研究所标志由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郭沫若先生题字;标志的中心主体由代表原子的椭圆形三环构成,既突出化物所科学研究的专业特点,又蕴含了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无限的探索力;中间一环分解为C、P两个字母,C为Chemical,代表化学;P为Physics,代表物理。三环联合既象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又表现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产业的综合集成;三环围绕着中心的圆点象征团队精神,表现出化物所具有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标志以蓝色为基本色,表明大连化物所坐落在海滨城市大连。
文化理念
所歌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歌由李灿院士作词,著名作曲家铁源谱曲,创作于2009年建所60周年之际。歌词共分两段:第一段是对研究所数十年奋斗历程的总结和回顾,第二段主要展示研究所新时期的发展特色和化物所人的责任担当。意在激励全所人奋发向上,传承发扬“锐意创新、协力攻坚、严谨治学、追求一流”的大连化物所精神。2019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对所歌进行了重新编曲和录制,对旋律进行了适度润色,配器增添了更多符合时代的元素,请所内职工、研究生共同演唱,此外还专门制作了钢琴小提琴演奏版本。
所区分布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位于大连。主所区坐落在星海湾附近,东邻国际会展中心,西近星海公园。研究所毗邻大连市高新技术园区及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等高等院校;这一带是大连市的一个科研、教育中心。
星海园区
星海园区位于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占地22.2万平方米,有建筑面积10.53万平方米,主要是科研、科研辅助及办公用房。已建成的项目有:能源楼、生物技术楼、航天催化楼、化学激光实验楼等。
英歌石园区
英歌石园区(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位于大连市高新园区旅顺中路568号,占地面积30.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园区分为教学区和生活区,共16栋单体建筑。设计有教学楼、科学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公寓、会议楼、综合管理楼、运动场馆、食堂、学生社团等。
长兴岛园区
长兴岛园区位于大连市长兴岛经济区镇山路9号,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其中科研用地57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应用项目中试放大研究平台。已建成的项目有09实验楼、10号实验楼、催化剂放大研究平台、能源化学技术综合实验研究平台。已完成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其中生活配套住宅约10万平方米。
一二九街园区
一二九街园区位于大连市西岗区中山路161号,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房屋建设年代较长,主要建筑是解放前的旧建筑,被列入大连市文物保护建筑,主要为科研及办公用房。
西山湖园区
西山湖园区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恩泽街25号,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已建成项目有电镜实验室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2826平方米。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所况简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信用中国.2024-05-17
历史沿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30
2024年博士后招收计划.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2-2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23 年部门预算.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24-04-29
所区分布.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3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2-22
大事年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辽宁成立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新华网.2022-12-31
滨化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滨化中央研究院揭牌成立.今日头条-滨州网.2022-08-29
大连舰艇学院与大连化物所签署科研战略合作协议.今日头条.2022-10-27
我所与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30
张存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何国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沙国河.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杨胜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衣宝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桑凤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会士.中国化学会.2024-04-29
李灿.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包信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杨学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张涛.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刘中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张东辉.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杰出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优秀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2023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2024-04-29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023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2024-04-29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2024-04-2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东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微信公众平台.2024-04-29
大连医科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微信公众平台.2024-04-29
普兰店区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微信公众平台.2024-04-29
沈阳自动化所与大连化物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微信公众平台.2024-04-29
2023大连催化 + 国际峰会举办.中国科学院.2024-04-30
本馆介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 图书馆.2024-04-29
学术期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所况简介.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0-01-06
研究系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科研成果概况.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29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4-04-30
大连化物所以科普活动播撒科学的种子.今日头条.2024-04-30
现任领导.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30
历届所长和书记名录一览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30
所徽释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30
化物所精神.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30
创新文化概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30
所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30
星海园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30
英歌石园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30
长兴岛园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30
一二九街园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30
西山湖园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30
国务院发布知识产权强国典型案例 大连化物所入选.百家号.2024-04-30
大连化物所获得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合格供应商”荣誉称号.中国科学院.2024-04-30
大连化物所获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物资合格供应商”称号.中国科学院.2024-04-30
中国化学会表彰“国际化学年在中国”先进单位.中国化学会.2024-04-3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新机制建一流科研人才队伍.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4-04-30
大连化物所集体及个人荣获大连市七项荣誉称号(图).中国科学院.2024-04-30
大连化物所专利工作受到国家表彰.中国科学院.2024-04-30
大连化物所被授予“全国专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中国科学院.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