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中国东北大学,英文译名为Northeastern University),简称“东大”,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校,并实现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由奉系军阀张作霖创办,时任奉天省省长王永江兼首任校长,“皇姑屯事件”爆发后由东北军少帅张学良于1928年兼第三任校长。东北大学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流亡办学,于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鞍山工专三校合组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8日,正式复名为东北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在沈阳市建有南湖校区、浑南校区和沈河校区,在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佛山市设有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占地总面积26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4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315人,其中专任教师2860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165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105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2022-2023学年本科在校生20357人。设有24个学院(部),8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

2025年,东北大学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7名。2024年,东北大学在US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94位。

历史沿革

老东北大学

1902年,奉天总督赵尔兴办奉天大学堂。1921 年初,主政东三省巡阅使的张作霖接受时任奉天教育厅长谢荫昌的建议,决定创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同年,奉天省公署拟定东北大学的组织大纲,规定商科分二学系、法科分三学系、文科分六学系。

1922年春,张作霖委派时任奉天省长兼财政厅长王永江筹办东北大学,同时成立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以原沈阳文学专门学校(原奉天法政学堂)为基础开办东北大学文法科,以原国立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前身是奉天京师大学堂)为基础开办东北大学理工科。1923年4月19日,奉天省公署颁发“东北大学之印”,4月26日东北大学校章正式启用,这标志着东北大学正式建立,首任校长为奉天省省长王永江,于开学典礼上题写“知行合一”作为东北大学校训。

1927年11月,首任校长王永江因病去世,奉天省新省长刘尚清继任东北大学校长一职。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爆发,张作霖在沈阳近郊皇姑屯被炸去世,8月16日省议会推举刚刚接替其父张作霖主持东北地区军政的爱国将领张学良,继任东北大学校长第三任校长。1928年8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也应张学良校长的邀请来到东北执教东北大学,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张学良校长还倡导男女同校,9月开学各科共50名女学生进入东北大学。

抗战流亡时期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大部分师生迁往北平市,于10月18日以南兵马司旧税务监督公署为临时校舍勉强复课,后迁至开封、西安,南下三台。

1932年2月,东北大学借北京师范大学广安门校舍,收留了东北交通大学150余名学生,并设立了交通学院。1933年9月,东北大学又收容了冯庸大学逃难而来的师生,合并两所大学办起了北平东北大学。

1935年12月9日,东大师生成为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紧接着又举行了“一二·一六”示威游行。1936年初,东北大学工学院及补习班率先迁往西安,以陕西省立农林职业专科学校旧址为校舍成立西安分校,张学良校长在礼堂基石上题词:“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尔多士,复我河山!”。

1937年1月东北大学迁到开封市,南京国民党政府臧启芳接收了东北大学西安分校,在开封河南大学内设东北大学办事处,5月改为“国立东北大学”,6月学校又全部迁回西安,集中办学。

1938年春,日本敌机空袭西安,蒋介石的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密劝东北大学校长臧启芳将学校内迁。3月,国立东南大学师生经川陕公路,举校迁至四川三台县,4月复课,改文学院为文、理学院,7月,奉国民教育部令,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焦作工学院并入东北大学。

1942年,南京政府教育部令:改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为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给予硕士学位,自此开启nit的研究生教育。

1946年5月,东北大学师生从三台县陆续返回东北沈阳,部分西南籍的师生留守四川,在原址上成立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后改为川北大学,即四川师范大学的前身。

1948年6月,国民党南京政府命令东北大学再迁北平。1948年至1949年间,原沈阳东北大学、长春大学、长白师范学院等校陆续并入东北大学,使东北大学发展成为当时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

东北工学院时期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华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处负责人钱俊瑞同志曾宣布东北大学就地解散,工学院党支部带领717名学生返回沈阳,国立东北大学一分为三。医学院并入中国医科大学;农学院参与组建东北农学院,后发展为东北农业大学;文、理和法商学院并入长春解放区东北大学,后定名为东北师范大学。3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以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为基础建立沈阳工学院,9月15日,沈阳工学院正式开学。

1950年8月,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和鞍山工专三校合组为东北工学院,隶属国家冶金工业部,设有数学系、物理系、化工系等,校址设在沈阳南湖,著名冶金专家靳树梁担任院长。9月,东北工学院举行成立大会暨首次开学典礼,当时学生2936人,教师417人。

1952年,全国范围进行高校院系调整,大连理工大学的电机系、山东大学采矿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采矿系和冶金系均并入东北工学院。8月,根据中央教育部及东北人民政府关于东北地区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的方案,数学系被调整到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被调整到东北师范大学,化工系被调整到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由东北工学院长春分院地质系和物理系(部分)、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合并组成东北地质学院(后改为长春科技大学,已并入吉林大学)。同年,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

1955年初,学校举行了中国第一次科学报告会,同年,召开了学生科学报告会,产生了中国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1956年,全国第三次院系调整时,东北工学院建筑系西迁西安,和西北工业大学青岛工学院、苏南工业专科三所学校的土木建筑系共同组建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年,中国第一台模拟计算机在东工诞生,开启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新征程。

1960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东北工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东北工学院招收了文革后第一批学生,共计1667名。1978年,东北工学院成为首批被恢复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1986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东北工学院成为国家33所试办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这是东北工学院步入第一层次大学的重要标志。

1987年继辽宁分院之后,学校在秦皇岛市设立东北工学院秦皇岛分校,毕业证、学生证和学生档案等统一署名“东北工学院”。

复名东北大学

1993年3月8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在东北工学院基础上复名为东北大学,张学良接受学校的聘请担任东北大学名誉校长,于4月22日举行复名仪式。同年,学校计算机软件工程中心被国家批准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996年,东北大学被确定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行列的重点大学之一,秦皇岛分校也随之进入211工程行列。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原冶金工业部撤销,东北大学划入教育部直属,秦皇岛分校也同步划入教育部直属。2001年,学校实现教育部、辽宁省和沈阳市共建,成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34所大学之一。

2002年,在国家有关部门首次对全国高校共有的12个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控制学科与工程学科在中国高校该学科领域名列第一,计算机学科名列第九,管理工程学科名列第十五,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科名列第十八。10月25日,顺利通过教育部“十五”“211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论证。

2006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开始承担“985工程”建设项目,并同步进入“985工程”全国重点大学。

2017年9月,东北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1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2月,东北大学党委被国家教育部列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2020年10月20日,东北大学加入由同济大学牵头组建的“城乡规划扶贫联盟”。 11月,东北大学被确定为教育部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2020年) 。2021年5月,东北大学被教育部办公厅确定为全国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 9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2022年3月,入选2022年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7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32126部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2月,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2023年,9月16日将举行百年校庆庆典。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研究生院、24个学院(部),设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形成了以工为主、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4315人,其中专任教师2860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165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105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

学科建设

东北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截至2024年12月,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东北大学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设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3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4个。

国际合作

学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先后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260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在白俄罗斯创建全球首个科技孔子学院。现有在校国际学生850人,设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10个。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浑南校区图书馆2017年投入使用,面积为43700平方米。图书馆每周开馆约90小时。

截至2023年9月,东北大学拥有图书馆3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63611.68m2,阅览室座位数6533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388.09万册,当年新增55015册,生均纸质图书70.03册;拥有电子期刊31176种、199.89万册,学位论文736.26万册,音视频262607小时。2023年图书流通量达到9.03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34790.77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2095.52万篇次。

学术期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创刊于1955年,月刊,是教育部主管、东北大学主办的理工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Ei Compendex核心期刊。被CA 化学文摘(美)(2020)、SA 科学文摘(英)(2020)、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Pж(AJ) 文摘杂志(俄)(2020)、EI 工程索引(美)(2020)、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21-2022年度)、WJCI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2020)来源期刊收录。

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技术)》的数据显示,2021年复合影响因子为1.503,在149种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中排名第35;复合总被引频次5575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943;期刊影响力指数CI值为586.623,位居Q1区。。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99年,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CSA》(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录。其中,“科技哲学研究”是特色栏目和重点栏目,在2006年和2010年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比中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和“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2022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显示,2021年复合影响因子为3.31,在618种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排名第25;复合总被引频次2565次;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495;期刊影响力指数CI值为133.18,位居Q1区。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东北大学学校建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科技基地1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

科研成果

2016年至2022年期间,东北大学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7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1部,获批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国际大奖535项,国家级奖励2455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1636项,专利340项,共有94家学生创业企业落地。在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7-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学生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2,综合排名全国第7。

2016年至2022年期间,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9000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32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国家科技奖励14项,省部级一等奖78项;获得国家专利6131项,其中发明专利5726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共36758篇。

此外,东北大学在建设时期,先后研发出中国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第一台国产CT、第一块超级钢以及钒钛磁铁矿冶炼新技术、钢铁工业节能理论和技术、控轧控冷技术、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等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

学校排行

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东北大学位列第301-400名。

在2023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东北大学位列全国第38名。

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东北大学位列全国第39名。

2024年,东北大学在US全球最佳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94位。

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东北大学位列全国第37名。

校园文化

校徽

东北大学校徽主体图案为白山黑水,意指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东北地区,水的线条形为易经中的艮卦,艮卦代表东北方位。学校校识色为蓝色(C-100,M-70)

校徽的原设计是中国国徽的设计者、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教授于1929的作品。现在的校徽在此基础上做了微调,主要是加入了张学良老校长1992年为东大题写的校名。

校训

“自强不息,知行合一”是东北大学的校训。

“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中乾卦的象传,是张学良对东北大学学生的要求,激励学生勤奋读书力求上进,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知行合一”是东北大学第一任校长王永江在首届开学典礼题写的校训,针对当时年轻人浮华之气蔓延,训诫他们不要唇线虚浮侥幸心理,应该对学业实事求是,少说话多做事而提出来的。

2003年,为庆祝东北大学建校80周年,学校将校训确定为“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

校风

“献身、求实、团结、创新”是东北大学的校风。

校歌

刘半农赵元任

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

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

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

愿以此为基础,应世界进化之洪潮。

沐春风时雨之德化,仰光天化日之昭昭。

惟知行合一方为贵,惟自强不息方登高。

爱校、爱乡、爱国、爱人类。

期终达于世界大同之目标。

啊!使命如此其重大,能不奋勉乎吾曹?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更新时间:2024年4月

历任校长

校区情况

东北大学实行多校区办学,分别为南湖校区、浑南校区、沈河校区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南湖校区

南湖校区为主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巷11号,南滨浑河,北畔南湖。目前主校区有10个宿舍楼、1个留学生公寓、1个培训学生公寓;场地设施有五五体育场、五四体育场、刘长春体育馆;教学场馆有汉卿会堂、逸夫楼、宁恩承图书馆、机电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采矿馆、冶金馆等多栋建筑。共栽植各种乔木818株,灌木975株,广场及道路铺装23355平方米,人行道22000平方米,沥青路面4350平方米,草坪3万余平方米。

浑南校区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195号,距东北大学南湖校区16公里。校区占地面积89万平方米,规划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包括1号教学楼、图书馆、信息学馆、生命学馆、文管学馆、建筑学馆、体育馆、学生1.2.3.4.5号宿舍、学生生活服务中心、能源动力中心、中心变电所等15栋建筑。

沈河校区

东北大学沈河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东路89号,与东北大学本部相距6公里。校区占地面积220605.5平方米,其中文化东路89号(校园区)173,241.60平方米;文化东路80号(北家属区)占地24,244.80平方米;方家栏18号(大坝区)占地6,703.17平方米;校区东住宅区(32、34、36号楼)占地9,976平方米;校区南住宅区(89-1、2、3号楼)6,440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家属住宅等建筑面积140038平方米。

秦皇岛分校

秦皇岛分校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山路143号,北倚燕山、南临渤海,是东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占地700.68亩,建筑面积348669.12平方米。2008年8月,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校作为成立奥运独立训练场馆的京外高校,体育馆承担了奥运会期间巴西、阿根廷意大利等9支国奥足球队的接待及训练任务。

校友情况

两院院士

专家学者

企业家

文化体育

革命烈士

校园风貌

汉卿会堂

东北大学汉卿会堂于2003年9月东北学八十周年校庆之际竣工,由校内教职员工学生、海内外团体、个人和校友捐资修建。汉卿会堂的使用包括展览、会议接待和学术交流。展览内容有张学良老校长业绩展、东北大学校史展、徐放捐赠文物书画展。汉卿会堂每年都会迎来大批校友参观,并在会议室举行校友座谈会、师生见面会等活动。

逸夫楼

东北大学逸夫教学楼是第十四批邵氏教育赠款建设项目,建设规模10200平方米,框架式结构,楼层四层,内设现代化教学170人教室10间、135人教室11间、105人教室14间,可容纳学生4000余人。

刘长春体育馆

刘长春体育馆是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东北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由沈阳市政府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10992.81平方米,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主体高度为23.98米。体育馆内座席总数为5000余席,其中固定座位1000余座,活动座位4000余座。馆内共可提供3块篮球场地、22块乒乓球场地,可以举行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多种体育比赛。体育馆内设有新闻中心、会议室、贵宾休息室、标准运动员休息室等多种辅助用房,可以满足举办国际单项体育比赛和各种大型活动的要求。

体育馆外西侧广场上,竖立了一座刘长春青铜塑像,塑像以刘长春在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赛场上右脚尖触地的照片为原型创作,人像高2.7米,大理石底座高1.9米。以纪念在东北大学的舞台上成长起来的“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并激励在校学生发奋成才,弘扬“超越自我、奋勇拼搏”的奥林匹克精神,体育馆也因此被命名为“刘长春”体育馆。

所获荣誉

2017年4月,获评“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

2018年11月,获评“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0年9月,获评2019年“英才计划”优秀组织单位。

2021年3月,获评“辽宁省文明校园”。

2021年9月,入选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

2021年12月,获评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典型经验。

2022年11月,获评辽宁省2022年青年就业见习示范基地。

2022年12月,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突出贡献集体奖。

2023年2月,获得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1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2-17

信息公开指南.东北大学信息公开网.2023-04-05

张作霖办教育:“东北大学非办不可”.中国新闻网.2023-02-24

东北大学最新企业年报 - 爱企查.爱企查.2023-04-01

学校简介.东北大学.2024-04-15

东北大学简介.东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23-04-01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大众日报-百家号.2025-04-15

东北大学.US世界大学排名.2024-05-02

国家重点学科.东北大学.2023-04-04

专家学者.东北大学校友总会.2023-02-20

马培华同志简历.中国民主建国会.2023-02-22

陈雷.中国政府网.2023-02-22

单田芳.东北大学校友总会.2023-02-21

企业家.东北大学校友总会.2023-02-20

刘长春.东北大学校友总会.2023-02-21

东北大学荣膺“东北王”.东北大学体育部.2023-02-21

海外院士.东北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3-04-01

“211工程”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2-17

“985工程”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2-17

信息名称: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2-17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5-03-21

历史沿革.东北大学校长办公室.2023-02-16

历史沿革.东北大学文法学院.2023-02-15

东北大学第一任校长(老照片).郁金香.2023-02-16

一二·九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2-16

东北大学在三台.三台新闻网.2023-02-17

抗战烽火中 迁川高校最多.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03-10

抗战烽火中迁川高校最多 华西坝五大学名噪一时.中国新闻网.2023-02-16

历史沿革-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2023-02-16

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2023-02-16

中国医科大学的历史沿革.医学教育网.2023-02-16

学院的历史沿革.东北大学理学院.2023-02-16

力耕躬学 | 与国同行,开创历史的29年(1949-1978).搜狐.2023-02-17

历史沿革.吉林大学.2023-02-16

历史沿革-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2023-02-16

研究型大学如何助力新型工业化(3).中国新闻网.2023-02-22

靳树梁:中国钢铁冶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东北大学新闻网.2023-02-17

校史沿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档案馆.2023-02-16

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央视网.2023-02-17

学校简介.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023-02-16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2-17

我校牵头的高校“城乡规划扶贫联盟”成立,联盟2020年工作研讨会召开.同济大学新闻网.2023-02-17

2020年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2-17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2-17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的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02-17

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工作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2-17

东北大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32126部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东北大学新闻网.2023-02-17

东北大学入选教育部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东北大学新闻网.2023-02-17

东北大学100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东北大学新闻网.2023-02-17

组织机构.东北大学.2024-04-15

本科专业.东北大学文法学院.2023-02-17

专业介绍.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02-17

学院概况.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23-02-17

学院简介.东北大学艺术学院.2023-02-17

学院简介.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23-02-20

学院简介.东北大学理学院.2023-02-20

专业介绍.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023-02-20

学院简介.东北大学冶金学院.2023-02-20

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02-20

学院简介.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3-02-20

学科简介.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02-20

学院简介.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02-20

学院简介.东北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23-02-20

学院介绍.东北大学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2023-02-20

学院简介.东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2023-02-20

学院简介.东北大学江河建筑学院.2023-02-20

学院简介.东北大学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02-20

学科概述.东北大学体育部.2023-02-20

院士风采.东北大学.2023-02-20

教学名师.东北大学教务处.2023-02-20

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东北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3-04-01

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东北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3-04-0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东北大学教师个人主页.2023-04-01

[副校长] 王兴伟.东北大学.2023-04-20

领导简介.东北大学教务处.2023-04-20

东北大学教师个人主页朱万成.东北大学教师主页.2023-04-20

孙秋野.东北大学教师主页.2023-04-20

东北大学简介.东北大学.2023-02-03

信息名称: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4-04

辽宁省重点学科.东北大学.2023-04-04

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一级学科.东北大学.2023-04-04

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一级学科.东北大学.2023-04-04

博士后流动站.东北大学.2023-04-04

专业建设改革.东北大学教务处.2023-04-04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东北大学教务处.2023-04-04

本科专业概况.东北大学教务处.2023-04-04

图书馆.东北大学浑南校区管理委员会.2023-02-21

东北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东北大学信息公开网.2024-05-02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2023-04-04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知网.2023-04-20

中国知网·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知网.2023-04-20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2023-04-04

东北大学网站.东北大学.2023-02-20

东北大学网站.东北大学.2023-02-20

2022直击高招:高校强基计划——东北大学.央广网教育.2023-04-04

东北大学.软科排名.2024-04-04

校标校名校训校风校歌.东北大学.2023-02-03

东北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知行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3-02-03

励志务实的校训.东北大学新闻网.2023-02-03

现任领导.东北大学.2024-04-15

东北大学历任主要领导.东北大学档案馆.2023-02-20

《东北大学章程》.东北大学.2023-02-20

【校园改造提升新貌】开学这么久,你还没来打过卡?.东北大学.2023-04-04

校区概况.东北大学浑南校区管理委员会.2023-02-20

校区简介.东北大学沈河校区管理委员会.2023-02-20

体育健康.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023-04-04

两院院士.东北大学校友总会.2023-02-20

郭小川.东北大学校友总会.2023-02-21

夏青.东北大学校友总会.2023-02-21

吕远.东北大学校友总会.2023-02-21

石仑.东北大学校友总会.2023-02-21

徐放.东北大学校友总会.2023-02-21

马加.东北大学校友总会.2023-02-21

革命烈士.东北大学校友总会.2023-02-21

参观汉卿会堂.东北大学校友总会.2023-04-04

沈阳共有5座逸夫楼 有学生自发缅怀(图).人民网教育.2023-04-04

刘长春体育馆.东北大学.2023-04-04

东北大学获评“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东北大学新闻网.2023-04-04

东北大学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东北大学新闻网.2023-04-04

东北大学获评2019年“英才计划”优秀组织单位.东北大学新闻网.2023-04-04

东北大学获评“辽宁省文明校园”.东北大学新闻网.2023-04-04

信息名称: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的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04-04

东北大学获评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典型经验.东北大学新闻网.2023-04-04

东北大学获评辽宁省2022年青年就业见习示范基地.东北大学新闻网.2023-04-04

东北大学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突出贡献集体奖.东北大学新闻网.2023-04-04

东北大学获得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东北大学新闻网.2023-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