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聪儿

王聪儿

王聪儿(公元1777年—1798年),湖北襄阳人,是“分巡湖北安襄郧荆道衙内茶役王某之女”。她自幼丧父,跟从母亲在襄樊一带“跑马卖解”。十六岁时嫁给了襄阳县总差役齐林,故称齐王氏。

王聪儿由齐林介绍加入白莲教,齐林因参与宋之清领导的反清起义被凌迟枭示,王聪儿等人在嘉庆元年三月初在齐林的家乡襄阳黄龙垱起义,王聪儿被立为“总教师”,成为襄阳白莲教起义队伍的主要领袖之一。

她擅长骑马作战,率众十余万纵横驰骋在鄂、川、陕、豫四省,英勇战斗了两年多,虽然最终因起义失败而自杀,但其所领导的起义军清代统治带来了直接打击。民间有很多关于她的各种传说故事,并被创作成各种影视文学作品。

历史背景

王聪儿生在清代中叶的所谓“乾嘉盛世”。此时,土地日益为清皇室和满汉大地主占有。据《清会典》记载,乾隆十八年,清皇室掌握的官田就达四十三万顷,比清代增加了一倍多。乾隆中叶,仅湖北“田之归于富户者,十之五六,旧时有田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土地兼并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窜到秦岭、巴山老林,成为“棚民”“流民”。加上乾隆末年,鄂、豫、陕、川等省屡遭天灾,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人物生平

早期生活

王聪儿出生于襄阳市黄龙镇,幼年丧父,因家境贫寒,就跟着母亲学习杂技,跳马走绳,舞刀使棒,样样出众。母女凭一身技艺走南闯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清史稿》描写王聪儿“齐王氏貌美侠勇,精于骑射,狡狯多智”。

加入白莲教

早在东晋时期,民间就有白莲社。到清代,白莲教已发展为反清的秘密组织,宣传“红阳劫尽,白阳当头”“清朝已尽,日月复来属大明”。王聪儿丈夫齐林是西天大乘教(白莲教中的一派)宋之清的大弟子,是襄阳总教,号大师父。王聪儿认识齐林后,经他介绍加入白莲教,并与齐林结为夫妻。王聪儿被称二师父。

乾隆五十三年至五十九年,白莲教首宋之清、刘松、刘之协、王应虎等在鄂、川、陕、豫、皖一带授传教徒,秘密策动反清起义。乾隆五十九年六、七月间,起义事泄,爱新觉罗·弘历急忙“由六百里加紧传谕”各省督抚“一体缉拿,务将案内各犯全数拿获,毋使一名漏网”。随即各省挨门搜查,大索白莲教教徒。十月,白莲教首领除刘之协等数人逃脱外,几乎全部被捕。宋之清、王应虎、刘松被凌迟枭示,齐林等数十人被斩。齐林死后,王聪儿被推选为首领。

发动起义

嘉庆元年三月初,王聪儿等人在齐林的家乡襄阳黄龙垱起义,王聪儿被立为“总教师”,成为襄阳白莲教起义队伍的主要领袖之一。王聪儿统率的襄阳起义军的战史,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爱新觉罗·颙琰元年三月到九月,起义军揭竿而起,迅速发展壮大。主要进行了襄樊之战、钟祥之战。在钟祥曾尝试建立根据地,但未能成功。粉碎清军重点围剿后,开始远征。

襄樊之战

王聪儿等率领起义军在黄龙垱起义后,首先发动了襄樊之战。起义军的长处是熟悉地形,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短处则是作战武器不如清军。于是,起义军作战时,就采取迅速冲入敌阵,短兵相接的战术,以己之长击彼之短,击溃清军,旗开得胜。

钟祥之战

钟祥之战是王聪儿起义军与清军进行的一场重大战役。起义军进驻钟祥市爱新觉罗·颙琰十分恐慌,任永保总统湖北军务,令恒瑞、庆成、鄂辉、明亮等“俱会兵钟祥”,受永保节制,重点围剿起义军。面对清军的重点围剿,王聪儿利用“山路丛杂,沟壑很多”的有利地形以及清军兵力不足一万的弱点,采取主动出击,假装攻清军粮台,调动清军,然后采用南北两面迎敌,分途突围的战术。起义军在陈家河与清军短兵相接,歼灭大量清军,取得了钟祥突围后的第一个胜利。随后,王聪儿带领起义军乘胜由湖北向邓州市南阳市挺进,在襄邓平原上纵横驰骋,清军疲于尾追,不战自疲,起义军则在运动中歼灭清军。

第二阶段

从嘉庆元年九月始到嘉庆二年六月止。这一阶段,王聪儿率部开始战略转移,挥戈河南省,经陕西省,最后到达四川省东乡,与四川各路义军会师,将白莲教起义推向高潮。

进军河南

各支襄阳市起义军互相配合,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起义军明明应往西赴四川,却首先分三路往北,兵降河南。嘉庆二年二月,王聪儿在汉阴县高均德会合,四月下旬,在镇安县又与王廷诏、李全会师。起义军或分或合,往来不定,搞得清军晕头转向。王聪儿英勇作战,她带领的娘子军在马上运双刀,矫捷如飞,所向无敌。在三月一次战斗中,王聪儿负伤,起义军战士迅速把她抢救下来。襄阳起义军渡过汉江,使企图在汉水以北消灭他们的清军计划失败,为川楚起义军会师奠定了基础。

东乡会师后,川楚起义军商定按地区统一编号:王聪儿、姚之富部称襄阳黄号;高均德、张天伦部称襄阳白号;张汉潮、李槐部称襄阳蓝号;徐添德部称达州青号;王三槐、冷天禄部称东乡白号;龙绍周部称太平黄号;罗其清部称通江蓝号。军中还设置了掌柜、元帅、先锋、总兵、千总等职。

第三阶段

从嘉庆二年六月到次年三月,王聪儿运用伏兵诱战,更番迭战,奇袭夜战等战术,突破白帝城清军的重兵阻截,王廷诏部攻石门牵制住清军主力,起义军迅速到达湖北。由于清军紧追,起义军从房竹入陕西省,并分道入川。高均德部偷渡汉水,猛攻褒城县,诱敌主力。而后,起义军全部智渡汉水,直逼西安市。由于李全部作战失利,王聪儿等被迫改变计划,在回师湖北进入郧西时,不幸陷入清军及乡勇的四面重围,壮烈牺牲。

猛攻白帝

襄阳起义军为回师湖北,首先闯夔州。为了分散清军兵力,起义军兵分两路。王聪儿率一路起义军则直逼夔州,并暗分一股起义军由山后沟里潜绕郡城正东,先占白帝城

还楚入山

同年闰六月下旬,王聪儿率部穿过巫山天险后,向湖北秭归、巴东挺进。起义军分三路北走,因清军防守很严,王聪儿走鄂西北山区,设法再度进入陕南。

八月大捷

起义军由房县、竹山、竹溪进入陕西白河,与清副都统丰伸布遭遇,起义军分两路袭击清军。当王聪儿率军进入草甸时,遭明亮、德楞泰包围,起义军分五路猛扑清营,在八月份,起义军连续击毙清军将领,消灭大批清兵,使清王朝大为震惊。王聪儿率军突出重围后,在嘉庆二年九月,经竹山、竹溪进入陕西省

智渡汉水

起义军在川陕一带与清军周旋,寻找机会渡汉。因清军防守甚严,数次欲渡均遭失败。十一月底,只好“随山径曲折”进入四川省通江,企图与四川义军再度会师,终因清军攻打甚紧而未成功。十二月初八日早,在五郎庙山头,起义军与清军恶战,两军“搅在一起”,经过激战,起义军向北面独山一路前进。在川陕交界处起义军时分时合,且战且走,伺机渡汉。王聪儿乘虚向东北方面挺进,在石泉渡汉,佯攻褒城县。高均德部也甩掉清军,在这里与王聪儿会合了。爱新觉罗·颙琰大怒,将明亮革职,拿送刑部治罪。后因军中无人,令他“戴罪图功”。襄阳起义军渡过汉江,来到汉中市,全陕震动。

壮烈牺牲

起义军渡汉后,王聪儿、高均德分别驻扎山阳郡商州区。原本想进河南省,但因遭阻截而相继到了兰田。清军又从兰田阻截,高均德部又折回山阳县、镇安之间向南推进。王聪儿部折向山阳后向东而行。李全一部作战失利,加以清军在西安市防守很严,王聪儿等决定从山阳移兵到湖北,率起义军分三路奔莲花池,清军分三路并进。起义军“排列左右两山并山脚大路,分投抗拒”,清军一部从大路袭击,一部抢上左山梁,另一部抄右山梁,疯狂扑剿。起义军施放火枪,投掷石块,一场激战后,起义军转到尖河口,合为两队。一队向两河口,一队向漫川关,分别被赛冲阿、温春所率清兵拦截,又折回。德楞泰、明亮赶到,对王聪儿形成三面夹攻,起义军折向西南甘沟。

王聪儿在槐树沟遭到郧西县令孔继干所率乡勇伏击,被逼沿泗浴河进三岔河。这里两边奇峰耸立,悬崖绝壁,峡谷深窄,清军利用这一险恶地势,将起义军团团围住。乡勇配合清军,堵住要隘,架炮在三岔河。王聪儿指挥起义军占踞山梁,奔突沟口,与清军展开了殊死战斗。经过艰苦的战斗,防线还是被突破,王聪儿陷入清军的层层包围之中。她率领女战士十多人从茅山西面跳下悬崖。姚之富也随之跳下。王聪儿刚落下时,还有喘气,但已不能答话。清兵把王聪儿、姚之富首级割下,带回京都向爱新觉罗·颙琰报功,并对他们“尸骨锉扬”,屠杀义军近万人。王聪儿牺牲时年仅二十二岁。

相关作品

轶事典故

各种传说

关于王聪儿的传说,主要流传于湖北襄阳、十堰,栾川县等地。栾川县境内,有许多地名如陶湾乡的朋良店,狮子庙镇的车庄、长亭河、秦王寨和城关镇的壶瓶沟、石庙乡的齐姑沟等,都与王聪儿造反的事迹有关,还留有《诛杀张朋良》《攻取秦王寨》《灭杨七胡虎沟》等传说。因王聪儿领导的义军曾长期在十堰境内回旋鏖战,十堰境内也留下了大量与王聪儿有关的遗迹与传说,最有名的是十堰郧西县的悬鼓旅游公园,王聪儿曾在此屯兵血战。

襄阳的王聪儿传说有《聪儿出世》《被迫学艺》《寻找齐林》《解危完婚》《结社筹反》《削发为尼》《试刀起事》《围困襄阳》《将计就计》《薤山献宝》《耕战双捷》《捐金济贫》《康子起义》《马蹄石沟》《计斩牛头》《龙潭赐炮》等16篇,由郑浩、熊子勋收集整理;还有齐政农收集整理、收录在《齐林的传说》中的《比武识聪儿》《夫妻观灯》《遇害》《九君碑》等篇目,都与王聪儿有关;在陈文道编著的《襄阳民俗大观》里有一篇讲“围脖子”来历的传说也与王聪儿有关;另外,襄阳民间流传的诸多金华市小姐传说,也与王聪儿有关联,熊子勋、郑浩收集的王聪儿传说中的《聪儿出世》《被迫学艺》《围困襄阳》等篇就把王聪儿和金华小姐视作同一人。

惊现达摩洞

1798年,正当四川白莲教起义军受到清军围困时,白莲教首领王聪儿率领部队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达摩洞周围,均以为是达摩显灵相助,清军不战而退。

马惊洞来历

1796年3月,王聪儿率领的义军攻打襄阳市,虽然失败,但带来很大的社会影响。之后,襄阳义军迅速扩大到几万人,势如破竹,遍及长江、汉水流域。第二年,王聪儿、姚之富连克襄阳、枣阳市随州市、安陆、云梦、谷城县、保康,经金房道重兵围困房县。房县乡勇数万入城会剿,王聪儿慌忙退兵,准备经竹山县竹溪县进入陕南。这时,兴安(广西)总兵文图、西安将军恒瑞率大军事先埋伏在房县西北的羊子山。王聪儿大军从此过时,山上滚木、乱箭忽来,马匹受惊,王聪儿下马将马拉进一个山洞中躲避,之后逃至竹山。后来这个洞就被当地人称之为马惊洞。

诛杀张朋良

清朝乾隆末年,襄阳市当地有个奸商叫张朋良,开了一座山货行。他经常以大秤人小秤出的手法坑骗人,不几年便发了大财,成为这一带的巨商富户。他仗着自己财大气粗,经常欺压穷人,他见王聪儿丈夫齐林的杂技班到这里卖艺,又和穷人们打得火热,便生了个歹心,决心要收拾一下齐林。他听说王聪儿是个蹬缸能手,便暗暗叫佣人在她蹬的缸里灌满了沙子,又灌上了胶水。王聪儿一上场,知道有人暗算自己,但在众多观众面前,也只好免强地蹬下去。缸倒是蹬转了,但是在演出结束后,王聪儿却得了个腰疼病,长期不愈。转眼过去了几年,从襄阳市来了一杆子农民起义军,他们专门打富济贫,要推翻大清王朝。张朋良一打听,统领这支农民起义军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寡妇,号称齐寡妇。这个齐寡妇就是去年在这里蹬缸的齐林之妻王聪儿。

当张朋良正在狐疑地打听这个齐寡妇是不是蹬缸的王聪儿的时候,王聪儿突然带领人马,出现在张朋良的面前,张朋良当即吓得瘫痪在地。王聪儿历数了张朋良大秤人小秤出坑害欺压群众的罪恶事实,之后,便挥刀结束了张朋良的性命。后来有人便把张朋良开店的地方,也就是他被杀的地方,起名叫“朋良店”,一直沿用到现在。

攻取秦王寨

传说,王聪儿统领的义军,消灭张朋良后,又在狮子庙遭遇到一个占山为王的土豪李通。人们传说当年秦王李世民曾在这里屯兵扎寨,因此李通也自称秦王。他占据南山,建立山寨,人称秦王寨,并在山后建立了王府,也就是后来的王府沟。李通据此山头,打家劫舍,抢掠民女,无恶不作,勾结官府,称霸一方。追在王聪儿大军后面的清军将领杨将军,早派人和李通进行了勾结,命他在这里阻挡义军的去路。看到前有李通的匪兵拦路,后有杨将军的清兵追剿。王聪儿决定速战速决,先拔除秦王寨,然后,再凭借天险,来对付杨将军。

起义军当天中午,就逼近了距李通的匪巢秦王寨仅八里地的一个小山庄。这个山庄,是秦王寨的门户,拥有重兵把守。王聪儿的义军赶到这里后,便虚张声势,把车马都集中在前沿阵地摇旗呐喊,摆出一付进攻的架势,暗中却分兵从两边的山谷中向秦王寨急进。秦王李通闻听义军集结在车庄一带,便也把兵力往那里集中,秦王寨的兵力反而空虚了。这时,只听一声炮响,王聪儿的人马从两边山上冲出,包围了秦王寨。秦王李通知道上当,便亲自出马,迎战王聪儿。这秦王李通,曾在华山上学过艺,特别学了一套“断头自合”的法术,更是拿手本领。秦王见战王聪儿不过,便使出“断头自合”的法术来,只见他拔出腰刀,将自己脑袋割掉往空中一撂,那颗人头便在空中越变越大,发出凄厉的怪叫声,而他的身子,却依然端坐在马上和王聪儿迎战。王聪儿早听师父说过“断头自合”的妖法,只能坚持一刻时间,便不攻自破。

王聪儿突然从腰中掏出了一个白色手帕来,名叫“阴阳帕”。把它往空中一撂,若阴的一面朝下,能把大地罩得暗无天日;若是阳的一面朝下,能把大地照得金光锃亮。她把这阴阳帕往空中一撂,一忽明亮,一忽黑暗,倒把个秦王李通弄得眼花缭乱,身子找不着头,头也找不着身子,这时只见王聪儿把刀横空一挥,秦王的头和身子,一齐滚到地上。秦王落马,群匪无首,义军很快攻破了秦王寨。车庄前哨见秦王寨失守,也就很快乱了阵脚。王聪儿攻破秦王寨后,救出了许多苦难百姓,特别是被掳上山的妇女,又开仓放粮,群众欢声载道。义军撤走时,群众扶老携幼,热情欢送。欢送的人群一直从狮子庙街排到小河口,长约十里。所以这个地方后来仍叫“长亭河”,即取“长亭送别”之意。

灭杨七胡虎沟

王聪儿所领导的义军,破了秦王寨后,便在栾川县一带迂回作战,与追在后边的杨将军所率领的清兵周旋,这一天,义军在栾川石庙的一带集结,石庙距栾川只有二十华里,杨将军的追兵,便在栾川街后面的山旁扎下营寨。他问当地群众:“这地方叫什么名字?”群众回答:“壶瓶沟”,谁知这杨将军很迷信,又加上他害怕齐家军,他一听到壶瓶沟的“壶”字,便联想到它的谐音“虎”字,又从虎联想到羊,自己姓“杨”也与“羊”字谐音,羊遇虎岂能得生?便立即命令士兵拔寨起营,向石庙进发。当他们来到石庙街后的一个山沟准备扎营时,杨将军又问当地的群众:“叫什么名字?”当地群众答道:“这地方叫‘七胡沟’。他一听到“七胡沟”的“胡”字,又想到了“胡”字的谐音“虎”字,一夜行军,连遇两虎还了得?当他正在心惊胆战急忙后退的时候,王聪儿的大军,从四面八方包剿过来,一鼓作气,把杨将军所领的清兵,打得落花流水,全军覆没。由于王聪儿在这里打了大胜仗,群众便把七胡沟改名为“齐姑沟”。王聪儿的农民起义军,继续向陕西西安一带进发。攻打西安市未克,反被清兵包围在陕西茅山的谢花坡上,她坚持战斗,英勇不屈跳崖而死。群众说:“她也是犯了地名的忌讳。”她这枝英雄之花凋谢在“谢花坡”上。

人物评价

王聪儿是秦巴地区家喻户晓的农民起义领袖。她用8年农民战争的激荡风云,震撼了大清王朝,加速了封建统治的灭亡。回溯一代女豪杰与那一段沉重悲壮的历史,不仅能带给我们许多思考,而且对鄂西北人杰地灵的人文历史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他们是在阶级压迫的残酷背景下反抗官府、劫富济贫的草莽英雄。虽然她们有许多历史局限性,但其穿越历史时空的奇特魅力,代表了下层民众反抗强权、奴役和压迫的人性本能,以及追求平等自由的朴素理想,应该融入民族精神的遗产,应该成为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部分。(十堰周刊评)

从中我们约略可以推断出王聪儿形象的一些侧面,比如勇猛、刚烈、侠义,有胆识、有才干,指挥能力强,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侠女。在中国历史上,领头起义造反的清一色是男人,王聪儿是唯一的例外。她果敢、壮烈,有号召力,成为“八路兵马总指挥”,指挥千军万马掩杀而去,在历史舞台上掀起滔天巨浪,让世人震撼,让男人仰视。(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评)

参考资料

猫眼验证中心.猫眼电影.2023-11-11

【太和雅风】白莲赤血,千古流芳——简述王聪儿与白莲教农民起义.微信公众平台.2024-06-14

襄博“科普云课堂” | 《襄阳名人》第三十二讲——王聪儿 .微信公众平台.2024-06-14

白莲艳事 的全部演职员 .豆瓣电影.2024-06-14

白衣侠女 的全部演职员 .豆瓣电影.2024-06-14

天命 的全部演职员 .豆瓣电影.2024-06-14

伏虎古镇.微信公众平台.2024-06-14

十堰古道系列之金房道(下)张献忠王聪儿曾在古道征战.百家号.2024-06-14

王聪儿(白莲教起义女统帅).读历史.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