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历史悠久,东汉初柴文进封思善侯,古城集为思善侯国首都,东汉为思善县城。《亳州志》载:“王莽改城父置”。古城镇距今有一千九百八十余年。古往今来,这里为精英良才用武之地和中国兵家必争之地。清代为捻军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共涡县委和中共鹿亳县委均设立于此。
行政区划
交通
古城镇交通便利,亳古路穿镇而过,G344国道西接105国道,东连307省道,“大京九”沿集镇而过,新设立古城高铁东站,东距亳州机场仅8.5公里。古城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处谯城区的南部,距离亳州市市区有30公里,是省级重点镇,居于北淝河、立德、双沟、三官及太和县的坟台乡中心地带,集贸繁荣。亳州市总体规划将古井镇、古城镇、双沟镇一同列为亳州市区发展副中心。
经济
古城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流纵横交错,气候条件良好,自然资源丰富,面积89平方公里,耕地8.6万亩,人口8万,辖15个村委会,是安徽省政府批准的中心镇之一。镇支柱经济主要有三项:一是特色经济。年种植棉花1万亩,小辣椒1.2万亩,西瓜1万亩,养殖业:生猪存栏量1.5万头,山羊存栏量0.6万只,肉牛存栏量0.5万头。农业总产值6900万元。二是民营经济,近年来镇内招商引资卓见成效,有13家服装加工厂,两家电子厂。2016年前三季度实现民营企业增加值617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700万元。三是劳务经济。年外出务工人员10000人以上,劳务总收入8000万元,占农民纯收入30%以上。预计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财政收入为2200万元。
代表人物
柴文进,谯城区古城镇人,东汉丞相,思善侯国国君,发明了麻花、粉皮。
许 褚
许 褚,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三国曹魏大将。
李 绅
李 绅,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代表作《悯农(其一)》。
社会
亳州市谯城区振兴战略规划,高标准建设G344谯城段国道,东西贯通立德、古城、北淝河三乡镇,依托亳蒙高速、G344、亳蚌城际铁路交汇于古城镇境内,尽快设立济南—广州高速公路古城出入口、亳蒙高速古城出入口、亳蚌城际古城站,重点建设古城中心镇,带动立德、淝河、龙扬等谯城南部乡镇发展,合理发展一般镇。加快实施商合杭高速铁路古城站点连结线工程,全力打造高铁综合交通中心,实现高铁、高速公路、公交、城乡客运得无缝对接。按交通需求合理确定道路宽度;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街巷路面应保留传统建筑。
商合杭高铁亳州段全长为67公里,设计时速350km/h,市内设3个站点:亳州南站、古城东站、芦庙站。 古城东站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位于亳州临空经济区范围之内,北邻G344国道,距济南—广州高速公路立德出口仅4.5公里,与亳州皖北国际机场距离仅8.5公里。古城东站开通后,可以与亳州机场形成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对接。
旅游
曹操地下运兵道,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亳州市人民路老城区地下,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别通达城外。
古城王墓
古城王墓,谯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据说是东汉思善侯国国君柴文进之墓。坐落于古城镇街道西1公里的王倒座村。
奶奶庙
奶奶庙,又称观音寺。坐落于谯城区古城镇古城医院(谯城区第三人民医院)南大门对面,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亳州志》记载:庙内碑刻记载曹操嫡妻卞氏不孕,曹操到奶奶庙烧香叩拜不久其妻孕也。
参考资料
古城镇介绍-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地名网.博雅地图.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