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和顺县

和顺县

和顺县(Heshun County),中国山西省晋中市下辖县,县政府驻义兴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5′~113°56′,北纬37°03′~37°36′。该县位于山西省东部,东临邢台,西通山西省府太原,北连太旧高速,南下上党盆地,总面积2250平方千米,是晋中市版图最大的一个县。 截至2023年12月,和顺县辖5镇3乡1城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76个行政村,总人口12.16万。

和顺县属于中国黄土高原生态区,地处晋东丘陵山地,地形中高旁低,谷深山高、平地少,坡耕地多。和顺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暖多雨,秋季凉爽,阴雨较多,冬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6.2-6.3℃。和顺县有清漳东源、清漳西源、松溪河、木瓜河四大主流,及十三条支流。其主流木瓜河属汾河水系;流清漳东源与清漳西源属南运河水系;松溪河属子牙河水系。境内有恋思水库、井子水库、九京低坝蓄水工程。和顺县春秋时名盖与,战国时改名阏与。北魏孝昌二年(526),阏与改名为乐平县,属乐平郡北齐更名为梁榆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590)改为和顺县,一直没用至今,因县东北有古和顺城得名。

2022年,和顺县地区生产总值113.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第一产业增加值6.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8.1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8.72亿元,增长25.3%。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1533元,同比增长5.1%;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11元,同比增长8.4%。境内交通便捷,省道董榆线横穿东西,207国道和阳涉铁路纵贯南北。随着阳左高速、汾邢高速、邢铁路的相继开通,和顺成为连接太行山东西最便捷的通道,成为背靠山西省、面向津冀鲁豫的山西“东大门”。

和顺县历史悠久,是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和顺肉牛”被国家质检总局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境内有各类文物保护点328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个,省级保护单位3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AAA级景区两个。

地名由来

隋开皇十年(590),梁榆县改名为和顺县。因县东北有古和顺城得名。和顺,指顺应,不违背,和睦顺从。语出《易·说卦》:“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礼记·乐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历史沿革

先秦至秦汉

春秋时名盖与,为晋大夫梁余子养封邑,战国时改名阏与。先属韩,后属赵,隶上党郡秦始皇十一年(前236),为秦国领地,仍属上党郡。秦王政十一年(前236),为秦国领地,仍属上党郡。西汉为上党郡沾县、涅氏二县地。东汉为涅县之阏与聚。

魏晋南北朝

北魏孝昌二年(526),阏与改名为乐平县,属乐平郡北齐更名为梁榆县,属太原郡。

隋唐时期

隋开皇十年(590)改为和顺县、属太原市。十六年又析置平城县、属并州。唐武德三年(620)平城县属榆州、和顺县属辽州,同年又于今仪村置义兴县。唐武德六年,废义兴县、入和顺县,同年废榆州、平城县属辽州。贞观八年(634)平城县属箕州、先天元年(712)属仪州、后属辽州。

宋元时期

北宋熙宁七年(1074),废辽州,平城、和顺2县入左权县元祐元年(1086)复置2县、仍属辽州。金贞元二年(1154)废平城县。贞祐四年(1216)于平城故治置仪城县、属辽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废仪城县、入和顺县,属晋宁路辽州辖。

明清时期

明洪武九年(1376),和顺直隶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后并为辽州属县。清建置未变。

中华民国

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37年属山西省第三行政区。1940年分置和东、和西2县、分属冀太联办冀西专区和太行第一办事处,1941年分属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太行一专区与二专区。1945年复为和顺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属山西省榆次专区(后改称晋中专区晋中市)。1958年10月,和顺与左权县合并,仍称和顺,县治不变。1959年6月和顺、左权分置,仍属晋中专区。1968年晋中专区改设晋中地区,和顺属晋中地区。1983年12月,1999年9月,晋中地区撤地设市,称晋中市,随之和顺隶属于晋中市。

地理

位置境域

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东陲,太行山山中段,介于东经113°05′~113°56′,北纬37°03′~37°36′之间。全县东西长75千米,南北宽30千米,总面积2250平方千米。东临河北省邢台市,西连榆次区榆社县。南毗左权县,北接昔阳县、寿阳县

气候

和顺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暖多雨,秋季凉爽,阴雨较多,冬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6.2-6.3℃。无霜期120天左右,霜冻期为9月中旬至次年5月中旬。年平均降雨量约500-600毫米,降水量总的分布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呈减少趋势。

地质

地质构造

和顺县横跨太行山大背斜西翼和沁水台陷北段,属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的第三隆起带。县境地块属于现存太行断块中的一小部分,地质构造分为两大断裂带和一大褶皱带,即东部太行山山拱起断裂带,中部沁河台陷断裂带,西部沁水台陷褶皱带。三大构造带总体走向为北东—南西方向,其中两大断裂带将全县分割成由南东向北西排列的三大断块岩体。

东部太行山拱起断裂带分布于沙帽沟—许村区间,构造部位属于太行山大背斜中的拱断之一。主要构造线由沙帽沟—龙圈沟逆断层,海眼寺—南天池正断层,坪地川—富峪正断层组成。相对断块活动方向为西北上升,南东下降。

中部沁水台陷断裂带分布于蔡岭山至古窑区间,属沁水台陷凹地东缘构造带。主要构造线由阔地—黄岭倾伏向斜,蔡岭山—河绪正断层,架坛—野狐坪正断层三组组成。

西部沁河台陷褶皱带分布于紫罗—联坪和马坊—横岭间,大致呈一组帚状构造,由北向南收敛。因远离太行背斜轴致使破碎程度减弱。以平缓开阔的背斜,向斜构造相间排列。

地层

和顺出露的地层和整个古太行断块一致,在古老的变质岩系上,沉淀了由上元古界至中生界早期近5000米厚的沉淀岩层和中生界晚期至新生界以来的山地型剥蚀残积碎屑岩

元古界滤沱群

元古界滤沱群仅东部石家庄市、前虎峪、官家峪、杨崖底一带有局部出露,为一套古老变质岩系。组成岩层为绢云母片岩角闪石片麻岩,出露厚度约60米。

元古界长城系

元古界长城系仅下统常州沟组及串岭沟组出露,分布于石家庄、许村沿线两侧,不整合于滤沱群地层之上,为一套海相沉积物。组成岩层为青白、海绿及粉红色石英岩状砂岩,出露厚度约720—1218米。

古生界寒武系

古生界寒武系主要出露于松烟镇山坡上部及平松乡东部,假整合于长城系地层之上。本系地层中上部为一套海相碳酸根类沉积物,下部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组成岩层为白云岩、竹叶状大理石、—状灰岩、紫红色页岩,出露厚度534米。

古生界奥陶系

古生界奥陶系出露于青城镇中部,牛川乡、平松乡、松烟镇许村西部,李阳镇义兴镇喂马乡东部,为一套海相碳酸盐类沉积,整合于寒武系地层之上。组成岩层主要为石灰岩泥灰岩、泥质白云岩三类,出露厚度717米。

古生界石炭系

古生界石炭系分布于李阳镇、义兴镇、喂马乡中部,牛川乡西北部及青城镇西南局部。本系缺失下统,假整合于奥陶系地层之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组成岩层主要有黑色泥页岩,夹石灰岩、砂岩、煤层,出露厚度165米。

古生界二叠系

古生界二叠系出露于李阳镇、喂马乡以西,义兴镇的紫罗、联坪以东。本系中上部为陆相沉积,下部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整合于石炭系地层之上。组成岩层主要为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砂页岩泥岩,下部夹4尺与7尺煤层,总厚度794米。

中生界三叠系

中生界三叠系分布于义兴镇的紫罗、联坪一带,阳光占乡、横岭镇、马坊乡广大地区,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整合于二叠系地层之上。组成岩层为黄绿色、紫红色砂页岩泥岩,出露厚度1418米。

新生界第三系

新生界第三系零星分布于牛川乡和青城镇的土岭等局部地区,为一套陆相沉积,不整合于基底岩层之上。组成岩性为三趾马属红土及砾石,厚5米左右。

新生界第四系

新生界第四系主要沿河谷及局部西北坡面分布,为一套冲积、洪积、风积地层,主要岩性为松散砂土卵砾石层,厚10—50米。

地形地貌

和顺县地处晋东丘陵山地,地形中高旁低,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河流四出,大致为“八山一水一分田”。 属于中国黄土高原生态区,区域地形地貌复杂、山地连绵、谷深山高、平地少、坡耕地多。除部分小块平川地区外皆为山地丘陵,大部分海拔在1300m 以上,县内除牛川乡丘陵 占地面积较大外, 其余乡镇均为河谷阶地面积小与中山面积广的地形特征。

水文水利

水文

和顺县河流水系可概括为两大流域(黄河流域与海河流域),三大水系(汾河水系、子牙河水系、南运河水系),四大主流(清漳东源、清漳西源、松溪河、木瓜河)及十三条支流。西部马坊乡为黄河流域,其主流木瓜河属汾河水系,主要支流有里思河、西马泉河和树石河;县境内的其余部分为海河流域,其中主流清漳东源与清漳西源属南运河水系,松溪河属子牙河水系。       

木瓜河:上游有西马泉河与里思河两个源头,分别发源于和顺县木瓜寨和石猴岭,在马坊村汇合以后进入寿阳县境,和顺县境内流域面积460km2。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1687万m3。       

清漳西源:发源于和顺县的八赋岭,向东南方向流至左权县城关,在上交漳村与东源汇合。和顺县境内支流有横岭河、沙峪河、仪岭河等,流域面积514km2。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2751万m3。    

 清漳东源,发源于昔阳县西寨乡沾岭山,由南向北流,至漳槽村折向南流,经紫罗,向东南流经和顺城北,在蔡家庄与梁余河汇合,经平松,在松烟村与从流域东北部流来的青城河相汇,然后折向南流。在左权县上交漳村附近与西源汇合,在和顺县境内支流有张翼河(北河)、梁余河(南河)、三泉河、清河等支流,流域面积1012km2。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4171万m3。其中张翼河(北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472万m3;梁余河(南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625万m3。     

松溪河:发源于李阳镇南山村,流经李阳镇三奇折转向北进入昔阳县境内,和顺县境内支流有李阳河、阳崖河、石家庄河等,县境内流域面积207km2。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836万m3。 

水利

和顺县有恋思水库、井子水库、九京低坝蓄水工程等。和顺县恋思水库总库容1600万立方米,是一座以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为主,兼顾灌溉、防洪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每年可提供该县城乡生活及工业用水300万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68 万立方米;井子水库成为向县城供水的主要水源工程,总库容115万立方,年可向下游供水56.97万立方;京低坝蓄水工程库容30万立方,年供水103.8万立方。

土壤

和顺县的土壤主要是褐土,淋溶程度不很强烈,有少量碳酸钙淀积,土壤呈中性、微碱性,矿物质、有机质积累较多,腐殖质层较厚,肥力一般。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和顺县的水资源主要由降雨形成,水资源总量为1.8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3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0.99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0.42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全县国土面积2250平方千米,是晋中市版图最大的一个县。耕地面积34.28万亩,其中约72%为山地,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

矿产资源

全县煤炭资源丰富,地层含煤面积约142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63%,资源蕴藏量丰富。县内含煤地层基本以207国道为界,主要分布于和顺县的中、西部广大地区,资源总量约128.6亿吨。煤种以贫煤为主,其次为贫瘦煤及无烟煤。

非煤矿资源主要有白云岩矿、石灰岩矿、铝矾土、石榴子石矿、铁矿、含钾岩石、硅石、水泥粘土等。白云岩矿主要分布在县城东部,含矿面积约325平方千米,预测资源总储量910亿吨;石灰岩矿主要分布在青城、瓦房、坪松一带,含矿面积325平方千米,资源总储量约2031亿吨;铝土矿主要沿阳左公路附近的李阳上丰—义兴青背—喂马弓家沟分布,资源总储量约6000万吨;石榴子石矿主要分布在松烟镇官家峪—青城镇前虎峪一带,面积约2000平方米,资源总储量约1035万吨;铁矿主要分布于李阳镇史家庄、上丰村义兴镇青背村喂马乡弓家沟村一带,资源储量约4560万吨,其中山西式铁矿3840万吨,菱铁矿720万吨;含钾岩石分布在许村富峪沟南北庄—核桃树湾—松烟镇阳曲沟一带,资源总储量达1.82亿吨;硅石主要分布于坪松乡、松烟镇一带,资源总量约4810万吨,是冶金熔剂的优质原料;水泥粘土主要分布在义兴镇西村一带,已探明且上省含量表(B+C级)762万吨,是制作水泥的主要配料。

森林资源

和顺县牧坡广阔,境内峰峦叠嶂,森林茂密,有丰富的林草资源。森林有油松、杨、柳等70多万亩以及数十万亩沙棘等灌木,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居全市第一。草坡可养育数十万头牛羊,是全国肉牛生产基地县之一。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和顺县植被覆盖率超过30%,主要树种有油松、蒙古栎山杨小叶杨旱榆山毛柳皂柳白桦山杏山荆子山桃杜梨青杨、核桃、稠李臭椿乌柳小叶柳红皮柳、榛、毛榛虎榛子黄花铁线莲欧黄栌术、蝙蝠葛根(山豆根)、绣绒菊、三裂绣线菊土庄绣线菊灰栒子山刺玫黄刺玫柠条锦鸡儿胡枝子南蛇藤小叶鼠李、柽柳、照小白、暴马丁香酸枣树、沙棘、荆条、蚂蚱腿子等。人工栽植的树种有华北落叶松乡土树种油松、刺槐、国槐、仁用杏、杜枫、五角槭侧柏、白榆、红花刺槐、梧桐等。

动物

哺乳纲保护动物4种,其中国家一级1种:金钱豹;国家二级1种:亚洲小爪水獭。省重点保护2种:普通刺猬亚科复齿鼯鼠鸟纲保护动物70种。国家一级4种:黑鹳水老鹳金雕丹顶鹤;国家二级有黄嘴白鹭、鸳鸯、东方蜂鹰苍鹰雀鹰等19种。省重点保护有苍鹭、金眶鸟、咀鹬、普通夜鹰、兰翡翠、量头啄木鸟科10种。中日保护候鸟37种(中日候鸟与国保重点有7种,国一有1种,国二有4种,省重点保护2种)。

自然灾害

和顺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到海洋性暖湿气流影响,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出现,在该县内,危害最严重的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历年7—8月间发生在和顺县的洪涝灾害均较为严重,和顺县部分海拔高度在1000米~1500米的山区,年降水量约600毫米~700毫米,极易出现暴雨天气,而晋中市年暴雨日数最多为6天,就出现在和顺县(1963年)。霜冻灾害也是和顺县最易发生的一种气象灾害,每年的9月(初霜冻)~次年6月(终霜冻),和顺县就常发生霜冻灾害,因初霜冻出现时间早,常使农作物未熟先死,从而造成减产。除此以外,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是和顺县频发灾害。

而面对复杂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和顺县自然资源局严格按照省、市、县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开展做好地质灾害灾后重建工作暨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在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中,形成“三支队伍”齐抓共管的局面,分别为5个自然资源中心所对各自辖区范围内的加强对人口密集区、交通干线等重点区域隐患点排查,做到底清数明,精准施策。自大排查行动开展以来,和顺县自然资源局对全县6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覆盖,共投入人员385人次,动用车辆66车次,投入物资价值0.4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5月,和顺县辖5镇3乡1城区,县政府驻义兴镇

政治

截止时间为2024年3 月。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和顺县2022年人口抽样数据显示,全县常住人口119734人。其中城镇人口63964人,乡村人口55770人;男性62921人,女性56813人。

民族

和顺县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土家族、哈尼族、佤族、怒族共计14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余13个民族人口数量均小于100。

方言

和顺方言以石猴岭、寒湖岭为界,分为东部、西部两个方言片。东部方言片包括牛川乡喂马乡平松乡义兴镇李阳镇松烟镇青城镇等七个乡镇。西部方言片则包括其余的马坊乡横岭镇、阳光占乡三个乡镇。东部方言平声分阴、阳,入声不分阴、阳,有子尾变韵。西部方言片平声不分阴、阳,入声分阴、阳,无子尾变韵。阳光占乡正处于两个方言片之间,它有些特点和东部方言一致,有些特点和西部方言一致,由于没有子尾变韵,被列入西部方言片。

宗教信仰

佛教

和顺县宗教主要有佛教。

以上参考资料

经济

概述

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13771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4743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9.4%。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8843万元,同比增长6.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781576万元,同比增长10.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87291万元,同比增长25.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3%。

2022年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0元,同比增长6.6%。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33元,同比增长5.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11元,同比增长8.4%。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977元,同比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596元,同比下降0.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061元,同比增长3.3%。

第一产业

2022年,和顺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95682.15亩,比去年增加1059.16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0462.65亩,比去年增加756.16亩;油料种植面积11499 亩,比去年增加1007.2亩;蔬菜种植面积5351.5亩,比去年增加1145亩。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24783.65亩,比去年增加1965.15 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5002.69吨,比上年增加了1291.59吨,同比增长2.03%。

2022年,和顺县肉类总产量8379.92吨,禽蛋产量8672.22吨。年末生猪存栏20510头,同比增长4.8%;生猪出栏25346头,同比增长0.2%;存栏27764头,同比增长12.4%;肉牛出栏20690头,同比增长2.4%;羊存栏63578只,同比增长3.5%;羊出栏32459只,同比增长5.3%;;存栏117.97万只,同比下降5.6%;家禽出栏184.63万只,同比增长9.7%。

第二产业

工业

202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比去年增加3家。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1336.3万吨,同比增长18.7%;发电量92291.8万千瓦时,同比下降5.4%。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28841万元,比增长21.99%。其中,煤炭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045978万元,同比增长24.3%;化工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27563万元,同比增长18.2%;食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4948万元,同比下降14.1%;电力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9473万元,同比下降11.4%。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390098万元,同比增长150.2%;实现利润216602万元,比上年增加81857万元,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27057万元,增加82691万元。

建筑业

2022年和顺县建筑业增加值54137万元,同比增长7.1%。资质以上建筑企业总产值29108万元,同比增长18.5%,共签订合同额42092万元,同比增长5.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4214平方米,同比下降5.8%;竣工产值3567万元,同比增长208.8%。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7家,其中,二级企业1家,实现利润1452.9万元,同比下降60.6%。

第三产业

消费品零售

2022年和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157739.5万元,同比下降0.5%。按经营单 位所在地统计,全县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实现 126191.6万元,同比下降0.7%;乡村消费 品零售额实现31547.9万元,同比增长0.4%。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15149.8元,下降1.0%;餐饮收入额42589.7万元,增长1.0%。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0547.7万元,增长12.1%。

邮电及金融

2022年和顺县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437.75 万元,同比增长3.62%;移动通信电话用户 年末达到138321户,减少3228,同比下降 2.28%,电话普及率达115.52部/百人。全 县国际互联网用户48956户,其中联通宽带 用户24076户,移动宽带用户22126户,电 信用户2754户,共增加850户。年末全县 设有邮政所13处,其中设在农村的有11所, 邮路总长度(单程)101748千米,农村投递 线总长度(单程)457572千米,邮政汽车9 辆;截至2022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33714万元,较年初增加144629 万元,同比增长12.16%。各项贷款余额为575275万元,较年初增加126811万元,同 比增长28.2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为1000278 万元,较年初增加113918万元,同比增长12.85%。住户贷款余额为161714万元,较年初增加39430万元,同比增长32.24%。 信用联社存款余额为531290万元,比年 初增加66378万元,同比增长14.28%。信用联社贷款余额为261631万元,比年初增加32144万元,同比增长14.01%。

经济功能区

2023年以来,和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主攻项目、做大总量、加快集聚”发展战略,以重点产业为主攻方向,一手抓平台建设、一手抓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园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发展定位以新材料产业、功能食品产业为主,配套新能源产业、电子商务产业、智慧物流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2+5”现代产业体系;并以县城为中心,将园区划分为“两区”,形成“一区两园”的发展格局。“一区”即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园”由李阳温泊新兴产业园和义兴滨河双创智造园组成,其中李阳温泊新兴产业园4.43平方公里,义兴滨河双创智造园1.11平方公里。

和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和顺电投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和顺县焱岩发电有限公司、和顺县光伏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和顺斯能风电有限公司、和顺润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和顺都宝电力开发有限公司、龙源和顺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华润新能源(和顺)有限公司、山西新凯佳利能源有限公司等9家新能源企业入驻,年产值达到47700万元,为园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强化优质服务,投资230余万元,对2052.5㎡的新能源运营楼进行了装修,为关联企业总部注册入驻办公创造硬件条件,组建成立和顺新能源集团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新能源产业招商服务的平台载体,形成统筹合理调度、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共赢新局面。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和顺县全县共有学校73所,在校学生17883人。其中,普通中学13所,在校生6224人;小学22所,在校生7010人;幼儿园数37个,在园幼儿3117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100%,小学六年巩固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6%。“在庆祝第34个教师节暨“五名兴教”表彰大会上,和顺县6所改革成效显著校、6所“名学校”、20名“名教师”、10名“名班主任”、5名“名校长”、26名“名学生”受到了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

卫生健康

2022年末,全县公立医疗卫生单位21个,其中医疗机构3个(包括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计生妇幼服务中心),卫生单位3个(包括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队),乡镇卫生院分院15个。全县卫生机构拥有床位530张,卫生技术人员1054人(含乡村医生236人),其中在编卫技人员453人。

文化事业

2022年末,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队9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8个,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98.8%,广播电视台节目1套,有线电视用户3900户。2022年,图书馆总藏书量为96845册,全年艺术表演230场,举办文化艺术展览20场。

体育事业

2022年末,全县拥有各级体育机关1个,举办全县各项大型比赛12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38次,参加人数达到9.1万人次。

科技事业

2022年和顺县有效发明专利12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新型实用专利8件。和顺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有全国黑色冶金行业《取向电工钢用高温退火隔离剂》的行业标准制定话语权。该公司与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硅钢研究所联合开展高端硅钢专用新材料技术攻关,成功破解了制造高端薄规格取向硅钢的“卡脖子”技术。

环保

截至2022年末,全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100%,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6%,城市燃 气普及率达到91%。全县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总计 299天, PM2.5 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 保险人数为26400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 险参保人数为795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428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人数2337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17300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9750人。截止2012年12月末,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的有4972户7116人。其中城镇居民217户 368人,比去年同期减少33人;农村居民 4755户6748人,比去年同期减少371人。 全年发放城镇低保资金246万元,同比下降 14.3%;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483.59万元, 同比增长3.4%。全县优抚事业单位1个,床位28张, 收养老人19人。养老机构3个,床位174 张,收养五保老人75人。

交通

综述

和顺县是交通枢要之区,交通便捷。背靠山西省,面向冀、鲁、津、京,东与河北省邢台相邻,西通山西省省城太原市,北连太旧高速公路,南下长治盆地,省道董榆线横穿东西,207国道阳涉铁路纵贯南北。随着阳左高速、汾邢高速、邢铁路的相继开通,和顺成为连接太行山东西最便捷的通道,成为背靠山西、面向津冀鲁豫的山西“东大门”。

公路

和顺县公路有省道董榆线横穿东西,207国道纵贯南北,董榆线一级路改建、阳左高速、汾邢高速和顺段竣工通车,昔阳至榆次高速公路已开工在建设中。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道路贯通省际、辐射延伸。截至2023年1月,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04千米,公路密度达到53.5千米/百平方千米。建成高速公路40.2千米。

铁路

和顺县有阳涉铁路和2023年12月12日开通运营的邢和铁路,和邢铁路西起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东至河北省邢台市,全长142.597千米。全线设12座车站,和顺县境内设和顺、平松、松烟3个车站,设计时速120千米,设计年货运能力4000万吨,线路与邯黄铁路联通,延伸至沧州市黄骅港区,是晋冀中南区域一条新的能源运输通道。

公共交通

和顺县农村公路四通八达,在乡镇和建制村全线开通的公交客车。全县57条线路包括6条城市免费公交线路,新能源公交车、网约车等,实现了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公交互联互通、“村村通”,无缝隙衔接、零距离乘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已成为群众出行常态。初步形成纵横辐射的绿色智慧交通运输枢纽格局。

文化

概述

和顺县历史悠久,是人文荟萃之地。史载和顺春秋名盖与,战国称阏与,北齐置为梁余,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更名为和顺,乃两军相遇勇者胜典故发生之地。和顺县有多张名片,是中国牛郎丝音文化之乡、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全国重点产煤县、中国黄牛改良及秸秆养牛示范县、全国优秀农特产品百强县、全国重点林业县等。和顺县有各类文物保护点328处,其中,有一处懿济圣母庙于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保护单位,荣华寺、石牌坊、东乡明代长城三处,于1996年1月12日,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木牌坊于2001年1月12日,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级保护单位。被公布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共计59处。

饮食

和顺县的饮食种类丰富,其中以杂良面食为主,常见的主食包括窝窝头、杂粮饺子、玉米面、莜面栲栳栳、荞麦河捞等。早餐主要食用散面粥(玉米面和粥)。

散面粥

散面粥是和顺当地一种特色食品,主要在早饭时食用。散面粥分为有小米的散面粥,和只有玉米面的散面粥。制作方法是将小米熬制后,加入粗玉蜀黍属面充分搅拌熬制,或者将玉米和水搅拌成糊状后倒入锅中,再加入干玉米面充分搅拌熬制。在当地,人们还会搭配炒土豆丝、萝卜咸菜等食材来食用散面粥。

和顺拉面

和顺拉面是当地的一种特色面食,其特点是面条细薄,口感柔滑,搭配上特制的汤料,味道鲜美。和顺拉面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需要选用优质面粉,经过揉制、擀压、拉制等工序,最终形成细薄的面条。同时,搭配上鸡汤、骨头汤等,再加入适量的调料,如葱花、香菜、辣椒等,使得拉面口感丰富,味道鲜美。无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和顺拉面都是人们喜爱的选择之一。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栳是和顺特色美食之一,其制作需要选用优质的莜面,经过揉制、切块、搓圆、拉伸等一系列工序,最后形成莜面栲栳栳。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特制的工具和手法,如用木制模具按压、用手指快速搓揉等,这些技巧使得莜面栲栳栳呈现出独特的纹理和形状。莜面栲栳栳的口感独特,软糯细腻,在和顺,人们通常会将莜面栲栳栳与羊汤等食材一起烹,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艺术

和顺牵绣

和顺民间牵绣,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是和顺民间的牵绣艺术品,都出自农村劳动妇女之手。 和顺民间牵绣从样式到整理成形一般需要糊裱、画图、裁剪、手工牵绣等4—5道工序; 在牵绣针法的运用上主要用斜针、平针、散针绣、打子绣、套扣绣、盘金绣等多种针法,布局结构错落有致 ,构图章法严谨,穿插得体,用色丰富,对比和谐,画面极富韵律感。其作品1999年参加了中国天津艺术协会展,2002年参加了省、市农博会,2004年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民间中国艺术节并获金奖,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国内外爱好者的广泛收藏。

夫子岭弦腔

夫子岭弦腔,又称“线腔”“线线腔”,没有曲谱和剧本,以父子相传、师徒相带的形式流传,只有夫子岭的村民会唱。有着300多年的历史,曲调优美、韵味悠长、易于传唱,以其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一直延续至今。“九腔十八调,一百单八本”,这一民间的草根戏剧剧种所表现的原生态的文化现象,为研究中华民间戏曲文化和戏曲传承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原始资料。2011年,夫子岭弦腔被列入山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古迹

截至2003年12月,和顺县现有各类文物保护点328处。其中,被公布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共计59处,懿济圣母庙于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保护单位,荣华寺、石牌坊、东乡明代长城,于1996年1月12日,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保护单位,有一处木牌坊,于2001年1月12日,被市政府公布为市保单位。和顺县人民政府分别于1993年9月9日,2001年12月21日和2011年7月25日分三次公布县级文保单位54处。

以上参考资料

懿济圣母庙

懿济圣母庙位于平松乡合山村东南50米处的卧虎岗下,坐南朝北,依山而建。据重修碑记载“宋朝建至,宋金兵劫火焚之余”,元代重修,历代均有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圣母殿仍呈柔和绚丽的宋代建筑风格,元代斜梁弯材的建造特点。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共有殿堂楼阁、廊庑禅房108间。古往今来,为合山村第一大景观,吸引着四方游人。古人游合山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懿济圣母庙在20世纪五十年代曾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六十年代调整下放。1993年和顺县人民政府重新公布懿济圣母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懿济圣母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懿济圣母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华寺

荣华寺位于喂马乡东喂马村西。唐代创建,明代重修,历代均有修葺。主体建筑为长方形四合院,东有禅院,占地面积700平方米,有殿堂禅舍30余间。正殿内3尊石雕佛像立于莲台,通高5.22米,唇厚、目长、鼻高、颐丰,一掌朝上,一手复下,颇有雄壮气魄,为北魏所塑。东配殿南侧为寺院门,院门首砖刻“荣华寺”三楷字。全寺建筑于2006年至2012年经过全面维修。1993年荣华寺被和顺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荣华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牌坊

石牌坊全名“兵宪石坊”,位于县城中和街北端。系明末山东按察司昌平兵备道副使药济众的门生—巡按山西监察御史刘弘光立,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石牌坊弓门三道,由八十八块巨石组成。明间宽3.3米,次间宽1.7米。主坊通高9.57米,面阔8.5米。虽经多年风雨剥蚀和人为损伤,仍坚实。2012年和顺县政府对石牌坊进行了落架修缮,如今石牌坊面貌如初,成为和顺县标志性建筑。20世纪五十年代曾是省保单位,六十年代调整下放,1993年和顺县人民政府又重新公布“石牌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石牌坊”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牌坊

木牌坊位于和顺县城中和街北端,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牌坊之配坊,与石坊相距30余米。木牌坊又称“封副使坊”,明崇祯五年(1632年)建。占地面积34平方米。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因年久失修,牌坊顶部损坏严重,牌坊彩绘整体性脱落。后多次维修。20世纪五十年代曾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十年代下放,1993年和顺县人民政府又重新公布“木牌坊”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晋中市人民政府公布“木牌坊”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顺县共有各级非遗项目36个,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牛郎织女传说故事”1项,省级非遗“凤台小戏”等5项。

牛郎织女的传说

牛郎织女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作为成语可解释为: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另外,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有百鸟到银河搭鹊桥,牛郎织女相会的美好传说。相传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玉帝与瑶姬的女儿,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让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让牛郎织女在鹊桥之上团聚。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被称为七夕、七夕节、乞巧节、少女节或女儿节,现代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和顺历史悠久,孕育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牛郎织女”的发源地。2008年6月,和顺县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和顺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山西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七夕节)示范保护地”。

风俗

五谷文化

五谷,主要是粮食作物的统称。和顺主要以玉米、谷子、黄黍、小豆、黑芝麻、菽、荞麦、高粱等农作物为主,民间逐步形成了以“五谷”为主的五谷文化。是利用纯天然的植物果实,朴实自然地再现大自然风采和民间习俗,民间将“五谷”视为吉祥之物。和顺五谷文化历史悠久,主要体现在祭祀、起屋、婚嫁、庙会、春节端午节等大型活动和民间习俗活动。在祭祀、起屋前,首先要撒五谷祭天地,才能进行动土施工;结婚时的四色彩礼主要以五谷为主;在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等五谷饮食文化;以荞麦、豆面等为主的杂粮文化;处处体现了和顺的民间传统五谷文化。

七夕风俗

在和顺县的七夕节习俗中,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这个地区的村民们保留“看天”风俗,夜间在院中南边摆上桌子或案板,供放毛毛豆、玉茭和,村民说这是月中玉兔最爱吃的东西。每年的七夕节,和顺都要组织一系列主题宣传文化活动,来增加节日效应。

特色产品

和顺肉牛

和顺县是全国首批黄牛改良试点县、全国商品牛基地县、全省肉牛养殖重点县和中国西门塔尔牛太行山类群选育基地县。和顺肉牛成为农民脱贫的支柱产业。2001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和顺牛被确定为中国西门塔尔牛太行山类群,和顺县成为中国西门塔尔牛主产区域。1976年以来,和顺县先后六次被授予“全国商品肉牛生产基地建设先进县”,2009年被中国社科院评为全国优质农特产品(肉牛)百强县。2011年和顺肉牛被国家质检总局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寒湖月饼

寒湖月饼是和顺人民中秋节的代表食品,外形古朴,用传统吊炉烧烤制作而成,是典型的北方纯手工制作工艺。和顺的寒湖月饼原是寒湖村的郭氏开始做的,郭氏月饼传至今日,已有六代。月饼的制作过程,和面作为第一道工序,首先要在面粉里加入油、果露和水搅拌,制成面团后,揉面、搓团、塞馅、压饼、装盘烘焙等。2011年01月,被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7年10月,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风景名胜

综述

和顺县自然风光独特,地下资源丰厚,人民风俗淳朴,旅游资源丰富,气候环境宜人。和顺正在发展成为生态、文化、休闲、避暑为一体的旅游名县。有一个省级森林公园(云龙山森林公园);两个AAA级景区(太行龙口景区、合山景区)。

主要景点

合山风景区

合山懿济圣母文化旅游风景区是国家3A级景区,位于和顺县合山村,以圣母雕像、懿济圣母庙、合山奇泉为主景。懿济圣母庙始建于宋朝末年,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代皆有修缮;合山奇泉泉水清澈甘冽,且一年四季流水不断,以倒流为奇。合山懿济圣母文化旅游风景区以弘扬圣母文化为主导,景区修建有以汉白玉圣母大型雕塑为主的三个观光平台、26个旅游节点(浮雕背景墙、仿古建牌楼、仿古建筑休闲长廊、圣母仙掌湖、三十六寻福园、十二生肖宫、九州八方、北斗七星阵、石趣园等),以及景区博物馆、管理接待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总占地2300余亩。

太行龙口景区

太行龙口景区是国家3A级景区,位于山西省和顺县青城镇百备村境内,地处和顺县境东部,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距县城仅三十千米。该景区处在晋冀分水岭,太行山大断崖,和顺县境内南北走向三十千米处全是陡壁悬崖之构造,无限风光在险峰。景区内有明代长城遗址,以及烽火台、炮台,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军曾在这里凭据天险依屏障,率义军激战于此,在民间留下不少传奇色彩的故事。该景区,晨可观云海日出,飘浮变幻无穷,晚看千峰夕照,苍山层层尽染,极目远眺,群峰苍苍,云海茫茫。

云龙山森林公园

和顺地图象一只美丽的蝴蝶,也象一头昂首的雄狮。县城正居于蝴蝶和雄狮的心脏部位,县城之西就是美丽的云龙山,主峰是海拨1548米的摩天垴,似龙头高昂,拖一脉秀水曲折蜿蜒,两条漳水云蒸霞蔚,酷似龙行云中,故名云龙山。云龙山自然之异之美,历代县令、来县政客和文人多有记述。清县令邱廷溶在《重修云龙山碑记》中论道:今之登云龙山者,皆以为异也。云龙山在县城西北,是一座全开放的山林式市民休闲公园,山上新建了一片仿古建筑,金碧辉煌。

走马槽

走马槽位于和顺县东部,地处晋冀两省的分界岭上,地势南低北高,中部平坦,东部以悬崖为界,与河北省接壤。一眼望去,奇峰绝壁,格外险峻。周围15平方千米的山岭上,绿草如织,视野宽广,犹如置身于北国大草原之中。山上可以看到用石头筑起了一条条“古栈道”,栈道两边以石块砌起像城墙一样的“护墙”,加上“烽火台”、“望台”,弯弯曲曲,绵延起伏,看上去就像去了“延庆八达岭”。更为奇特的是,在半山腰有一个千米的大溶洞,洞内石笋、石柱、钟乳石形态各异,并有石花、石菊、洞穴豆石等。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和顺概况.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19

和顺县外文名称是什么?.都市通.2024-02-28

山西政区.三晋道网站.2024-02-28

和顺县.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2-19

和顺县行政区划.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20

和顺县2023年统计公报.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7-30

..2024-02-21

和顺县民族组成数据.红黑人口库.2024-02-20

旅游资源.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22

> 查询.中国民政部.2024-02-23

和顺寒湖月饼:传承六代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_【快资讯】.快资讯.2024-02-22

山西:和顺肉牛驰名全国 -- 牵住“牛鼻子”过上好日子.搜狐网.2024-02-22

和顺牵绣简介.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22

和顺行政区域.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19

2022年统计公报.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19

晋中市和顺县.今日头条.2024-02-19

水利资源.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19

山西和顺强化供水保障提档升级.网易.2024-02-20

和顺县历史沿革.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19

和邢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晋冀中南区域新增能源运输通道.今日头条.2024-02-21

文物古迹.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21

和顺县“三举措” 擦亮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凤凰网.2024-02-21

和顺县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理信息库.2024-02-19

和顺县志1986-2010.万方数据.2024-03-01

织密“防汛网” 筑牢“安全堤” —— 晋中市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澎湃新闻.2024-02-23

中国水利网站8月25日讯.中国水利.2024-02-23

..2024-02-20

和顺县入选第二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今日头条.2024-02-20

生物资源.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19

全国“飞手”飞瞰山西和顺 领略太行壮美风光.今日头条.2024-02-20

气候要素.晋中市人民政府.2024-03-01

市规资局春节期间督导检查全市森林防火、地灾防治 及打击非法违法采矿工作.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4-03-02

晋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晋中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晋中市人民政府.2024-03-01

和顺县自然资源局三举措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4-03-01

行政区划查询.便民查询网.2024-02-20

和顺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3-02

县四大班子领导大年初一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一线工作者.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3-02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4-02-21

和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晋中市人民政府.2024-03-01

从时间出质量到兴趣出质量,山西和顺县展开了一场彻底的教育改革.搜狐网.2024-03-01

和顺县“五名兴教”活动纪实.搜狐网.2024-03-02

和顺县银圣科技有限公司:加强科技创新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今日头条.2024-02-22

和顺: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破浪前行.今日头条.2024-02-21

昔榆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全部完工.晋中市人民政府.2024-02-21

和顺:打造综合交通 畅通发展血脉.今日头条.2024-02-21

邢和铁路开通运营.今日头条.2024-02-21

和顺县铺就一条条幸福路 交通强县 路网先行.晋中市人民政府.2024-02-21

【坚守岗位】县荣通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公交车里庆国庆 坚守岗位保出行.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3

和顺传统美食节凸显地方特色饮食文化.今日头条.2024-02-23

和顺美食.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23

和顺味道.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3

和顺县举行省级非遗夫子岭弦腔汇报演出_黄河新闻网.黄河新闻网.2024-02-21

山西和顺牵绣传承人:让千年硬质绣广为人知.中国新闻网.2024-02-21

【传统技艺】范素萍牵绣制作技艺(晋中市).非遗网.2024-02-21

承古塑新唤醒千年爱情文化 —— 用好“牛郎织女”文化名片赋能文旅融合发展.晋中市人民政府.2024-02-21

牛郎织女传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2-21

戏曲·凤台小戏|别具湖光山色之韵味.腾讯网.2024-02-21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晋政发[2009]12号).山西省人民政府.2024-02-21

【传统戏剧】夫子岭弦腔(晋中市).非遗网.2024-02-21

晋中市省级非遗项目(26)——跑莲灯.山西文化旅游网.2024-02-21

【传统舞蹈】跑莲灯(晋中市).非遗网.2024-02-21

中秋至 和顺县省级非遗“寒湖月饼”生产忙.今日头条.2024-02-21

【传统技艺】寒湖月饼(晋中市).非遗网.2024-02-21

牛郎织女.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22

山旅晋中,第五站,和顺县——牛郎织女之乡.今日头条.2024-02-22

和顺五谷文化简介.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22

“七夕”中国情人节原来起源于这里!山西和顺织女的沐浴池依然“香艳”.今日头条.2024-02-22

【3A】晋中市合山懿济圣母文化旅游风景区.山西省人民政府.2024-02-23

【3A】晋中市太行龙口.山西省人民政府.2024-02-23

和顺县多家企业参展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今日头条.2024-02-22

晋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顺县委书记许利伟与参会嘉宾共同参观商机合作共享会特色产品展览.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22

山西和顺:拥抱进博 创赢未来.今日头条.2024-02-22

山西晋中(和顺)长三角招商引资推介会在杭州举行.今日头条.2024-02-22

和顺名人.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22

赵奢救阏设垒.和顺县人民政府.2024-02-22

宋崇魁.晋中市人民政府.2024-02-22

“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山西和顺邀客游太行 文旅康养体验清凉夏日.今日头条.2024-02-22

我省8县上榜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忻州市人民政府.2024-02-22

和顺县荣登“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榜单.今日头条.2024-02-22

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卫健委网站.2024-02-23

和顺县荣获2023年“避暑旅游目的地”殊荣.今日头条.2024-02-22

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梁河县人民政府.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