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宏(1468年3月20日—1535年11月14日),字子充,号健斋、鹅湖,晚年自号湖东野老。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广信府铅山县(今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烈桥)人,明朝名臣,内阁首辅,一生三次入阁,辅佐二帝。
1483年,费宏通过江西乡试,次年进入国子监。1487年,朱见深将他提拔为状元并任命为翰林院修撰。1488年,费宏参与编修《明宪宗实录》,1491至1495年间,他归家养病。1496年,费宏升任左春坊左赞善,负责辅导皇太子朱厚照读书;1503年,任《历代通鉴纂要》编纂官。 1505年,费宏出任叶高标,并参与预修《明孝宗实录》。1507年,他升为礼部右侍郎。两年后转任礼部左侍郎,获赐三品诰命。 1510年8月,刘瑾伏诛;同年10月,费宏任礼部尚书;1514年获赐蟒衣。1521年,费宏再次进入内阁任职。1525年,费宏参与编修的《明武宗实录》编纂完成。 1527年,费宏等人出任《大礼全书》的总裁官。 1535年11月15日,费宏逝世,终年六十八岁,明世宗将其追赠为太保,并赐谥号“文宪”。
1510年刘瑾被诛后,费宏客观看待刘瑾增加陕西省等地乡试解额的举措,肯定其有助于选拔人才等好处,凭此观点赢得声誉。1511年,鲁王府邹平王一支出现争袭王爵事件,费宏行事以理学思想为指导并遵循宗室法理。1524年大同市发生兵变,费宏提出封锁大同以观其变、伺机智取的策略,其策略最终未损一兵一卒擒获乱军。
人物生平
年少有为
费宏生于成化四年二月二十六日(1468年3月20日)午时,籍贯为江西广信府铅山县(今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仁义乡横林之孝友堂。成化九年(1473年),费宏开始刻苦学习,他的父亲对他的学业督促非常严格,并且还挑选了陈受诲来担任他的老师进行教导。成化十二年(1476年),费宏学业进步,随五叔雪峰先生在含珠山学习。
成化十九年(1483年)春,费宏与五叔费瑞在含珠山讲学。八月,费宏和五叔费瑞一同通过江西乡试,首开横林费氏叔侄同榜先例。年底,二人北上京师参加礼部试。成化二十年(1484年)二月,费宏与五叔费瑞参加会试,未考中。二伯父费瑄通过彭时的关系,使费宏进入国子监,时值濮未轩任教于国子监,赏识费宏,有意将女儿嫁给他。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春,费宏在京师迎娶夫人濮秀兰。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冬,岳母邹赛贞作诗二首,表达对费宏学业、功名的喜悦之情。
科举入仕
成化二十三年二月二十六日(1487年3月20日),会试揭榜,费宏中第十六名。三月十五日(4月8日),费宏参加殿试,进行对策作答。三月十七日(4月10日),朱见深亲自阅看考生对策,将费宏拔为状元,赐费宏等进士及第、出身各有差别。三月十九日(4月12日),明宪宗赐予费宏朝服冠带与其他进士宝钞。三月二十日(4月13日),费宏率诸进士上表向明宪宗谢恩。三月二十一日(4月14日),费宏率领诸进士拜谒先师孔子庙,行释菜礼。三月二十七日(4月20日),明宪宗任命费宏为翰林院修撰。四月十九日(5月11日),明宪宗诏告天下,两京七品以上官员之父母皆受封,费宏父亲费璠按费宏翰林院修撰之官职获封,母余氏封安人,祖父费镇参照二伯父费瑄官职,获赠兵部员外郎,祖母周氏封太宜人。
早期为官
弘治元年闰正月三日(1488年2月15日),费宏被丘濬和杨守陈选中,参与编修《明宪宗实录》。弘治二年二月十日(1489年3月11日),费宏于京城遥祭祖母周太宜人。弘治三年(1490年)二月,费宏主持礼部考试。弘治四年(1491年)五月,费宏归家养病。弘治八年六月十六日(1495年7月7日),费宏病愈后返回京城,官复原职。弘治九年四月十七日(1496年5月29日),费宏受徐溥等人推荐,升任左春坊左赞善,负责辅导皇太子朱厚照读书。
弘治十一年(1498年)正月,费宏因为生病的缘故,推掉了前来拜访的客人。他试穿了老母亲寄来的绿绸袄子,心中泛起诸多感触,有感而发之下,费宏便挥笔写下了一首诗,以此来寄托自己情感。二月二十八日(1498年3月20日),费宏经徐溥推荐,担任太子朱厚照的讲读官,出任东宫直讲。上巳节(3月25日),皇太子出阁讲学,费宏获赐宴及宝钞。弘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1499年1月24日),费宏母亲余安人在家中去世。
弘治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1500年10月16日),费宏护送亡母灵柩前往葬所,即铅山白水乡天柱山杨梅尖,并于弘治十四年正月十二日(1501年1月30日),将母亲葬于杨梅尖。十月三日(10月25日),父亲费璠去世,费宏亲自撰写行状。八月二十八日(10月9日),将父亲葬于天柱山。弘治十五年(1502年)十一月,费宏岳父濮轩在迁官南行赴任途中病逝,费宏闻讯后特地派遣使者前往慰祭。弘治十六年(1503年)五月二十六日(6月19日),李东阳与刘健、谢迁上言请求编写《历代通鉴纂要》,费宏被推荐为编纂官。
守丧期满
弘治十七年(1504年)正月,费宏守丧期满(服阕),朝廷为其提供驿站车马,费宏依令北上,应召动身前往京城。当月月底,费宏抵达苏州市(今江苏苏州),得知妻兄濮韶在家中病故的消息后,便携带夫人濮氏绕道前往太平(今安徽当涂),为妻兄操办丧事,并且撰写了祭文。二月八日(2月23日),费宏来到吕梁洪(今江苏铜山),拜谒了二伯父费瑄的聂氏宗祠。三月二十日(1504年4月4日),鉴于费宏守丧期已满,遂官复原职。同年八月,费宏奉命前往南京主持应天乡试,此次乡试中,婺源县的潘选、潘旦二人成为举人。乡试结束后,费宏前往太平(今安徽当涂)探望岳母,在北归途中经过清源时,与王献可相遇。
官职晋升
弘治十八年二月十日(1505年3月15日),因朱祐樘时期官员九年秩满,费宏获擢升,担任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一职。四月二十二日(5月25日),轮到费宏值经筵日讲,在其所准备的讲章内容里,费宏提出“人君之于族属。固主于亲睦之仁,而不可无裁制之义”的观点,不过当日由于孝宗病重,此次日讲被传旨免去。弘治十八年五月十八日(1505年6月19日),费宏出任太常寺少卿,同时兼任翰林院侍读,并参与预修《明孝宗实录》的相关工作。正德二年(1507年),朱厚照将费宏的官职升为礼部右侍郎。正德三年(1508年),鉴于南直隶、湖广、河南省等地灾情严重,明世宗委派费宏前往天寿山祭奠神仙。正德四年(1509年2月2日),费宏转任礼部左侍郎,获赐三品诰命,并且承蒙皇帝特旨,追赠其父亲、祖父与他同等官职。
正德五年四月六日(1510年5月13日),费宏游览了礼部尚书白钺的香山别业。同年八月,刘瑾伏诛,朝中大臣奏请对刘瑾所扰乱变更的法令进行纠正,明武宗下令一切恢复旧制。此前刘瑾曾增加陕西省等地乡试解额,却恶意削减江西省的名额,费宏为此上奏建议在下一科科举时再恢复江西名额,其做法得到朝中大臣的钦佩。九月二十日(10月22日),因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定,朱厚照赏赐费宏银二十两、纻丝二表里。九月二十九日(10月31日),明武宗升费宏为礼部尚书,费宏对此进行推辞,但未获明武宗应允。十一月四日(12月4日),为消除刘瑾专权时期遗留的弊政,费宏主持礼部开展修正相关工作。
正德六年正月十三日(1511年2月10日),费宏参与了京城南郊的祀典活动。正德七年二月二日(1512年2月18日),明武宗祭奠孔子,派遣费宏前去行礼。正德八年正月十二日(1513年2月17日),费宏参加南郊祀典,与吏部尚书杨一清共同负责分献事宜。正德九年正月十日(1514年2月4日),费宏获赐蟒衣。正德十一年二月八日(1516年3月10日),费宏购得优质的木材,使得“至乐”楼得以顺利完工。正德十二年五月十日(1517年5月23日),南京刑部员外郎张栾去世,费宏应其子张爵的请求,为张栾撰写了墓志铭。正德十三年五月十一日(1518年6月18日),通政司右参议王萱在京师去世,归葬之时,费宏应其弟的请求,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再次入阁
正德十六年(1521年),费宏再次进入内阁任职。嘉靖二年三月十四日(1523年3月30日),费宏第二次获任命,担任殿试读卷官这一职务。嘉靖三年八月二十二日(1524年9月19日),费宏向明世宗提出致仕请求,明世宗对其进行了挽留,未准许他辞官。嘉靖四年六月十八日(1525年7月8日),《明武宗实录》编纂完成,费宏作为总裁官,在实录编纂过程中贡献颇大,因而获赏赐,赏赐物品包括白金八十两、文绮四表里、罗衣一袭以及鞍马一副。
嘉靖六年正月二十二日(1527年2月22日),明世宗正式下诏开馆,组织纂修《大礼全书》,任命费宏、杨一清、石珤、贾咏和席书为总裁官,张璁、桂萼为副总裁官,同时安排方献夫与霍韬等人担任纂修官,各司其职开展相关纂修工作。
逝世
嘉靖十四年十月二十日(1535年11月15日),费宏逝世,终年六十八岁。朝廷下诏书追赠其为太保,并赐予谥号“文宪”,按照相应的规制举行祭祀、安排丧葬事宜,还专门派遣官员护送其灵柩归乡。
主要作品
费宏著有《鹅湖摘稿》二十卷和《湖东集》《宸章集录》《遗德录》《惭愕录》等存于《四库全书》中。另有徐阶、刘同升编《费文宪集选要》七卷,存于《四库全书》中。
主要成就
费宏历经三朝,两次致仕,三次入阁,辅佐两朝达十年,为官三十余年。两次主持礼部考试,一次应天乡试,四次为廷试读卷官,门生半天下。
人物事件
处理变乱
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诛,廷臣清算其变乱之法,像任意增加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等处乡试解额,限制江西省解额等举措都被更正。费宏处理此事时,肯定了刘瑾增加陕西、河南、山东等地乡试解额的措施。他觉得这有助于朝廷选拔吸收人才,利于这些地方的士人进入仕途为国家效力,也契合朝廷对贤才的需求。费宏客观看待刘瑾之法,提出“贤路宜辟,四省才日盛,瑾虽私,此何必革”的观点,众人认可,他也凭此赢得了声誉。
袭爵事件
正德六年(1511年)六月,鲁王府邹平王一支发生了争袭王爵的事件,涉事双方为邹平王子当潩与当凉。鲁王府邹平公懿王阳鎕的正妃张姓未曾生育子嗣,其妾氏周氏育有二子,分别是当潩和当淎。此后,内助丁氏生下一子当凉。邹平王对当凉颇为宠爱,将其封为嫡长子,还将当凉之母丁氏封为妃。当时礼部并不知晓邹平王还有妾氏周氏这一情况,所以未对相关封赐事宜提出异议。
周氏所生之子当潩不满弟弟当凉被封为嫡长子,进而与其展开了对邹平王爵位的争夺。此事经由鲁王上报至朝廷后,朱厚照便将其交由礼部负责处理。彼时担任礼部尚书的费宏,依据儒家正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来考量这一事件。按照该制度,懿王阳鎕的嫡妻既然没有子嗣,那么身为妾氏周氏所生长子的当潩,其位份理应高于内助丁氏所生的当凉。
基于此,费宏判定当潩可袭爵,同时应当革除当凉的长子之位以及其母丁氏的妃位。费宏秉持正人伦、明国法的原则,确定由当潩袭封邹平王,妥善且合理地化解了这场宗室内部的纷争。费宏对当潩、当凉袭爵事件的处理,体现出其是以理学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宗室相关法理来行事的特点。
大礼之争
在嘉靖初年,围绕“大礼”一事,朝廷中产生了诸多争议。费宏当时与杨廷和等阁臣一同参与其中,在世宗面前表明立场、据理力争。不过,在整个过程中,费宏大多是在众人共同上书的相关奏疏里签署自己的姓名,并未单独向世宗呈递谏劝的奏疏,来表达自己对于“大礼”之事的独特看法与劝诫之意。
大同兵变
嘉靖三年(1524年)八月,大同市发生兵变,世宗召集群臣廷议。张璁等人主张出兵讨伐镇压,费宏经分析后提出不同策略,不认同主剿,主张谨慎处理,封锁大同以观其变、伺机智取。费宏与张璁据理力争,指出兵变“变出于激”,“不叛者固多”,还分析出兵大同的利害,大同是九边重镇,有兵数万,出兵会加重国库开支与百姓负担,且镇压未必有效,强攻会殃及无辜,所以不可取。
费宏说服群臣“徐图之”,世宗支持。其策略是派山西省按察使蔡天佑任大同佥都御史,驻邻城,调一旅之兵待命。利用大同城内柴薪不足,等叛军出城砍柴时,让官兵乔装混入城内里应外合。最终未损一兵一卒擒获乱军,除首犯外,其余哗变兵丁未被追究责任。费宏此举让百姓免受灾祸,赢得世宗信任与朝野声誉。费宏在助平宸濠叛乱和大同兵变中展现出惊人战略才华,大同兵变的平息安抚了兵士,稳定了嘉靖政局,有较大政治意义。
家庭关系
轶事典故
博弈何劳
弘治二年,费宏在史馆与同寅下棋时为落子吵得面红耳赤。他的父亲费璠闻讯,便派家仆送来一根竹杖和一首诗,诗中有“翰林事业多如许,博弈何劳枉用心”之句。他诚惶诚恐,并自觉伏下领受家法,又登门向同寅道歉,从此两人成为莫逆之交。
端午对奸
有一次,费宏与兄赴端午节宴,未按官职就座。当朝宦官刘瑾发现后就出上联取笑:“费秀才以羊易牛。”费宏听后便立即回敬一句:“赵中贵指鹿为马。”刘瑾自讨没趣,只得悻悻离开。
人物评价
卿春宫旧臣,学行素著。卿学行俱优,才望茂著,春宫讲读,启沃良多,辅导重任。(明武宗朱厚照《明武宗实录》 评)
卿学行纯正,才猷弘远,蚤由大魁历官翰苑,事我皇兄武宗皇帝于青宫,以至登极,日侍讲读,备著忠勤。大礼事毕,宜加殊恩以答元功。大学士杨廷和、蒋冕、毛纪首先定策,忠义大节,功尤显著。卿以硕德旧学,辅佐先帝,嘉谟入告,备竭悃诚,随事纳忠,贤劳茂著。卿累朝旧臣,才望素著,召用以来,尤效勤劳多事之。(朱厚熜《明世宗实录》 评)
今在内阁同事者,如大学士杨廷和、费宏,皆一时良德,同心辅政。(梁储《明武宗实录》 评)
窃见今日之为辅弼第一人者,徒以奸佞,伴食怙恩。致上激天变,下召民灾,中失物望。臣逆知其非天下之第一流,而皇帝乃任信之,不至于鱼烂不已。(余珊《明史》 评)
大学士费宏擅专威福,大肆奸贪。费宏为小人,当决去之。(张璁、桂萼《明世宗实录》 评)
宏谋国尽心,而采亦未闻大过,不宜终弃。(徐之鸾《明世宗实录》 评)
费宏立朝,行事律以古大臣之义,固不能无议,但其自入仕至今四十年余,未闻有大过恶。(解一贯《明世宗实录》 评)
时大礼未定,上心未安,而诸公相继去位,公亦有去志矣。第以受国厚恩,未忍遽去。诸凡委曲调护,上心渐安,缙绅倚之无恐,而大礼亦徐以定。(江汝璧《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宪费公宏行状》 评)
臣闻廉远地则堂高,(费)宏、(石)珤乃天子师保之臣,而百官之表也。(杨言《明世宗实录》 评)
宏恭慎谦抑,明习国家故事,能持重得大体,故三入政府,以功名始终云。(徐阶、张居正等《明世宗实录》 评)
张永嘉横身而批群臣之议,气盖举朝,何有一相而费公抑之,奚怪遭其毒手。嗣后永嘉为相,画出翰林诸公,别选六曹郎以入,事固不可激也。(何乔远《国榷》 评)
票旨在阁,则在阁之臣,自廷和、储,以至蒋冕、毛纪均有之,所超然物论者,独费宏耳。(毛奇龄《西河集》 评)
费宏等皆起家文学,致位宰相。宏却钱宁,拒朱宸濠,忤张、桂,再踬再起,终亦无损清誉。(张廷玉《明史》 评)
后世纪念
费宏墓
费宏墓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柴家村冠盖里,该墓坐北朝南,规模恢宏,原俑道入口处竖有石牌坊,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等石像依次分列俑道两旁,墓前两侧蹲有一对瑞兽,虎虎生威,侧边竖立一块雕刻龙纹汉白玉碑,中立墓碑,上书诰授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赐文宪公费宏墓,墓为青石围砌,圆底、攒尖顶式。
1987年,铅山县人民政府将“费宏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九十年代后期,当地群众主动捐资修葺费宏墓,并收集整理了许多方面文献资料。200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费宏纪念馆
在墓地前侧面建有萃英堂,为费宏纪念馆,介绍费宏及其家族生平事迹。费宏墓左侧辟有“费宏纪念馆”,又称“萃英堂”。木石结构,大门两侧立有石鼓。进门为院坪,左为正屋,六尬寮洌两侧有配房。正屋中厅上方并悬“状元宰辅”“天官少宰”两块匾额,中为费宏彩色画像。
参考资料
费宏.费宏.2025-02-06
【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在充满诗意的铅山,一起探寻铅山名人文化.腾讯网.2025-02-06
良好家风是.长江经济网.2025-02-06
【甘图珍藏】太保费文宪公摘稿二十卷.凤凰网甘肃.2025-02-06
毛主席赞誉过的“状元首辅”费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饶市委员会.2024-09-07
【国学资讯】羊年话羊联.安顺学院新闻网.2024-09-07
正德五年九月二十九日.明清年鉴.2025-02-06
正德六年 十二月 十七日.명·청실록.2025-02-06
正德十六年 九月 十六日.명·청실록.2025-02-06
嘉靖元年 三月 二十五日.명·청실록.2025-02-06
嘉靖元年 五月 二十一日.명·청실록.2025-02-06
嘉靖三年 八月 二十二日.명·청실록.2025-02-06
正德八年 四月 四日.명·청실록.2025-02-06
卷二百八 列传第九十六.国学导航.2025-02-06
嘉靖五年 十月 二十日.명·청실록.2025-02-06
嘉靖五年 十一月 六日.명·청실록.2025-02-06
正德十六年 四月 二十五日.명·청실록.2025-02-06
嘉靖五年 十一月 二十三日.명·청실록.2025-02-06
国朝献徵录.国学导航.2025-02-06
嘉靖六年 二月 十二日.명·청실록.2025-02-06
嘉靖十四年 十月 二十日.명·청실록.2025-02-06
费宏纪念馆.zupu.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