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达(?—573年),字朔周,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北)人,十六国时期西夏皇帝赫连勃勃之后,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将领。

赫连达初随贺拔岳征战。贺拔岳遇害后,前往夏州迎请宇文泰主持军务,因此得到宇文泰的器重。他屡次参加大小战役,皆立下战功,历任都督大都督骠骑将军、大将军、柱国等,同时屡次出任州、郡地方长官。西魏大统初年(535年),朝廷下诏恢复他的原姓赫连氏。赫连达为官廉洁,在为维护双方关系而接受边境胡人赠送的羊后,他拒绝主管官员用官物回赠的提议,坚持用自己私人的缯帛来回报胡人,因而受到世人称赞。建德二年(573年),赫连达病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赫连达出身皇族后裔,他的先祖是十六国时期大夏皇帝赫连勃勃。大夏政权灭亡之后,传至赫连达的曾祖父赫连库多汗时,因避难而改姓杜氏。

赫连达性情刚烈耿直,有胆量和魄力。年少时参军,跟随贺拔岳征战有功,授任都将,赐爵长广乡男,后升任都督

迎接宇文泰

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遭侯莫陈悦杀害,军中因此发生动乱。赵贵建议迎接武卫将军、夏州(今靖边县东北)刺史宇文泰,众将犹豫不决。赫连达说:“宇文夏州从前曾任左丞,智谋高明过人,是当世的豪杰。今日之事,非他处理不行。赵将军的建议是正确的。我请求轻装骑马前去告诉丧事,顺便把他迎接过来。”众将之中,有的想向南投奔贺拔岳之兄贺拔胜,有的建议向东报告朝廷。赫连达说:“这些都是远水不救近火,哪里值得一说。”赵贵于是决定下令,派赫连达驰马前往迎接宇文泰

赫连达见到宇文泰后放声大哭,宇文泰询问原因,赫连达将实情告诉宇文泰。宇文泰于是派数百名骑兵向南奔赴平凉市,自己率军向高平进发,命令赫连达率领骑兵占据弹筝峡。当时百姓惊惶恐惧,四散奔逃的人很多。有几个村的百姓,正扶老携弱,驱赶牲畜,想进入山中避难,军士争着想抢掠他们。赫连达说:“远近的百姓,多受贼寇控制,现在如果趁便劫掠百姓,那还怎能称得上讨伐有罪、抚慰百姓呢!不如趁势安抚百姓,以表明义军的仁德。”于是以恩德信义抚慰百姓,百姓都心悦诚服,轮流不断相互转告,都恢复原来的生业。宇文泰听闻此事,对赫连达表示赞许。

不久,宇文泰消灭侯莫陈悦,加任赫连达为平东将军。宇文泰对众将说:“清水公(贺拔岳)遇难之时,各位命悬贼手,即使想来报告,也无路可走。杜朔周冒着万死一生的艰险,远远赶来见我,最终得以共尽忠节,报仇雪耻。虽然是借众人的力量,但实际是依赖杜朔周的功劳。有功劳而不给酬谢,凭什么来劝人向善?”于是赏赐给赫连达战马二百匹。赫连达坚决推让,宇文泰不允许。

同年(534年),元修元修西入关中,投奔宇文泰,对众将论功行赏,因赫连达最先迎接宇文泰,匡复复秦、陇地区,于是进封魏昌县伯,食邑五百户。

随军征战

永熙三年(534年)十二月,灵州刺史曹泥谋反作乱,赫连达奉命跟随仪同李虎等人前往灵州攻打曹泥。

大统元年(535年),宇文泰拥立元宝炬登基称帝,建立西魏政权,是为西魏文帝。同年,赫连达因击败曹泥 之功,授任镇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加任通直散骑常侍,食邑增至一千户。

大统三年(537年),赫连达跟随宇文泰收复弘农,参与沙苑之战,都立有战功。增加食邑八百户,历任白水郡守、帅都督、持节、济州市刺史。朝廷下诏让他恢复原姓赫连氏。由于赫连达功勋声望都很高,于是朝廷让他出任云中郡刺史(云州是其故乡所在之州),进封公爵。历任大都督、仪同三司。

大统十七年(551年),赫连达跟随大将军达奚武攻打汉中市南梁宜丰侯萧巡拒守多时,后来才请求投降。达奚武向众将征求意见。开府贺兰愿德等人认为梁军城中粮尽,应当加紧进攻。赫连达说:“不动刀兵而获取城池,这是兵法中的上策。不能允许抢掠人口,贪图钱财。好战不止,是仁义之人所不做的。况且看起来对方的军队还很强大,城池尚且牢固,攻打他们纵使获胜,必将两败俱伤。如果对方身处绝境还极力拼杀,那么胜败仍不能预料。何况用兵的原则,以保全军队为上策。”达奚武说:“您说的很对。”便命令将帅们各抒己见。于是开府杨宽等人都赞同赫连达的建议,达奚武终于接受萧巡的投降。军队回来后,赫连达升任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任侍中,进封蓝田县公。

正直廉洁

拓跋廓三年(556年),宇文泰建立六官制度,任命赫连达为左遂伯。后出任陇县刺史。同年,宇文泰病逝,他的嫡子宇文觉继承其职位。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宇文觉受禅登基,建立北周政权,是为孝闵帝。

北周保定初年(561年),赫连达升任大将军、夏州总管、三州五防诸军事。赫连达虽然不是文官,然而性情质朴正直,遵守法度;审讯量刑之时,从来不会轻易鞭挞囚犯,对于死刑更是格外的慎重。同时他品性廉洁节俭,边境地区的胡人赠送一只羊给赫连达,赫连达打算招抚蛮族,就用丝绸布帛作为回报。下属官员请求用官府物品,赫连达说:“羊进入我的厨房,而回赠之物却从官库给出,这不是欺骗上级吗?”命令取自家的绸帛赠给胡人。有见识的人都称赞赫连达的仁爱宽容。不久,进封乐川郡公。

升职病逝

建德二年(573年),赫连达升任柱国。同年,赫连达病逝。赫连达死后,他的儿子赫连迁继承乐川郡公的爵位。

主要成就

赫连达年少参军,追随贺拔岳。贺拔岳遇害后,赫连达首倡迎接宇文泰之议,得到宇文泰的器重。曾跟随宇文泰收复弘农,参与沙苑之战;跟随达奚武攻打汉中市,建议其接受南梁宜丰侯萧巡的投降。

家族成员

史书记载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

《北史·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

人物评价

令狐德棻周书》:①“达性刚鲠,有胆力。”;②“达虽非文吏,然性质直,遵奉法度,轻于鞭挞,而重慎死罪。性又廉俭。”;③“以赫连达之先识,而加之以仁恕;蔡之敢勇,而终之以不伐。斯岂企及所致乎,抑亦天性也。”

李延寿北史》:“达奚武、若干惠、怡峰、刘亮、王德、赫连达、韩果、蔡祐、常善、辛威、狄昌、梁椿、梁台、田弘等,并兼资勇略,咸会风云,或效绩中权,或立功方面,均分休戚,同济艰危,可谓国之爪牙,朝之御侮者也。”

参考资料

《周书·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九》.www.guoxue123.com.2020-01-14

《北史·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www.guoxue.com.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