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洋镇
棉洋镇,是中国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下辖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南部,距华城镇46千米,毗邻揭阳市揭西县,辖区总面积254平方千米,共下辖2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约27609户115236人。
棉洋镇于1947年3月设立,为山地丘陵区,境域内东有李望嶂、南有天柱山,属于中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只有21.2℃,年平均降雨量1850毫米。
棉洋镇素有“茶乡”“花果之乡”美誉,境内主要风景名胜有五华青龙寨、天柱山等。2019年,棉洋镇被列入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2022年,棉洋镇荣获2021年“广东省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名称来源
棉洋镇因古时广种棉花和生产土布,又因地处平坦开阔的河谷,而得名“棉洋”。
政区沿革
棉洋境域旧称洑溪都棉洋约,后于1947年3月始设棉洋乡,1952年10月设区;1957年撤区改设棉洋乡,并分出磂砂乡;1958年又合并成立棉洋公社;1973年棉洋分出桥江公社(后改为桥江镇);1978年2月棉洋分出平安公社;1983年11月与平安公社合并改设区;1986年11月改设镇;2004年10月,县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桥江镇并入棉洋镇。
位置境域
棉洋镇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南部,距华城镇46千米,毗邻揭阳市揭西县,辖区总面积254平方千米,镇政府设联西村黄桥圩。
地形
棉洋镇地处莲花山西麓,为山地丘陵区,东有李望嶂、南有天柱山。
气候
棉洋镇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属于中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1900多小时,年平均气温21.2℃,年平均降雨量1850毫米。
水利
棉洋镇共建有26个供水站,村村通自来水率达90%;共建电站60个,装机容量11000千瓦。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棉洋镇共下辖2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土地资源
截至2024年,棉洋镇耕地面积共2567.1公顷,其中水(旱)田2299.1公顷、旱地250.4公顷。
人口
截至2024年,棉洋镇总人口约27609户115236人,其中农业人口103267人、非农人口11969人。
政治
经济
棉洋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多年来大力推广科学种田,粮食连年丰收,同时发挥山地优势推动商品农业,重点发展以种茶、种果、种烟和庄园经济,林、果、烟、茶农业商品基地初具规模,有新光千亩单丛茶基地,黎洞、竹坑杂果基地,联西和赤珠塘果磨盘柿基地,绿水油茶基地和红心蜜柚基地等,其中单丛茶、桃驳果、吊梨、禾梨等是棉洋驰的主要品牌经济作物,同时镇内有种烤烟的传统,其中荣华、联西、群星等3个村种植烤烟达500亩以上,是五华县重点烟区镇之一,年均种植烤烟3000亩。此外,棉洋镇还是“水果之乡”,拥有杨梅、鹰嘴桃、沙糖桔、贡柑、吊梨、红肉蜜柚苗、荔枝、禾梨、果合柿、青榄等水果,镇内水果产业走上了转型升级路,已实现了分散经营模式,建设了水果基地、成立了加工企业、开展了网络营销。
2021年,棉洋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88亿元,同比增长6%。截至2023年,全镇全年财政收支约2055.04万元。
社会文化
教育
医疗
棉洋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辖区内各乡镇卫生院和部分村卫生站所承担。
文化
棉洋镇共设有文化站1个、广播站1个,并建有一批农家书屋,广播和有线电视普及各村,镇有线电视普及率达100%。
媒体
棉洋镇邮政、电信、移动事业持续发展,已形成了宽带宽、高速率、大容量的信息网络平台。
交通
棉洋镇交通便利,省道安铺线穿过镇西南面、一条县级公路穿梭而过,镇内村村通公路,村道硬底化实现率达95%。
人文
古迹
棉洋境内文物古迹沉淀丰富,有始建于1885年的北斗寨天主教堂、有麻徐布山冈上西周时期的文化堆积层、有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位于绿水村水口山上的文锋塔。另外,镇内天柱山下有明代建筑桃源洞斋堂、天柱山上有喜雨宫、武侯亭、灵应宫、西天别境、德源宫、观音庵等古建筑。这些古迹多用花岗石砌成,虽年代久远仍保存尚好,还有著名天柱山“古烽火台遗址”、竹坑千年古老牡荆树、群星“四季榕树”、刘氏宗祠、联西村陈家祠、阳光村围龙屋、洛阳英公祠、绿水村文峯塔古建筑等。
事迹
棉洋镇名人辈出,在清朝时期曾出过榜眼曾琼琲,其幼读诗书、长习武艺, 19岁考取邑庠生,28岁赴省城乡试中武举人,乾隆55年(1790年)曾琼琲上京会试中武进士,殿试点为一甲榜眼及第,授殿前花翎侍卫,三年后任江西下历都司,升授九江游击、卫辉市营参将,河南中军大将等职。
特产
棉洋镇特产主要有黎洞桃驳李、简巢优质单丛茶。
获得荣誉
2019年,棉洋镇被列入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2022年,棉洋镇荣获2021年“广东省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风景名胜
棉洋镇主要风景名胜有五华青龙寨、天柱山等。
五华青龙寨
五华青龙寨位于安流镇半径村棉洋河畔,建于明代,由数十座单体建筑组成两围双层楼封闭式寨场,平面如船形,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40米,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寨内建筑保存完好。
天柱山
天柱山系有山数十座,周边延绵数十里,主峰海拔590多米,占据五华、揭西县、陆丰市三县,曾有文物工作者在天柱山及其山系采集了一批古代文化遗存,包括古人生产用的石锛、石斧,狩猎用的石镞,生活用的罐、杯、钵、碗等陶器,经考古学家鉴定,这些文物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这说明四、五千年前已有先民在这里生产、生活,因此天柱山地区很可能是史前人类的一个发祥之地。从山脚、山腰,直到连云之顶,有玉泉寺、陈秀甫祠、王老仙师宫、喜雨宫、西天别境、灵应宫、福寿宫等明清时代建设的十多座古寺宫祠庙。在山顶和山腰,还有两座明代遗留下来、以花岗石石块堆砌成馒头状的烽火台(俗称烟墩)。
参考资料
国家贷款资助,美育·续新篇——我院“融媒体资助宣传实践队”助力助学,青春启航!. 广应美创.2024-08-26
2024年五华县棉洋镇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一览表 .五华县棉洋镇卫生院.2024-08-26
棉洋镇简介.五华县棉洋镇人民政府.2024-08-26
广东24个村镇上榜,数量跃居全国第一!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公布 .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2024-08-26
全覆盖!五华16个镇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镇 .五华新闻.2024-08-26
领导之窗.五华县棉洋镇人民政府.2024-08-26
棉洋镇人民政府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棉洋镇人民政府.2022-07-20
五华青龙寨.五华县人民政府.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