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民大会党
印度国民大会党(INC)(印地语:भारतीयराष्ट्रीयकांग्रेस;英语:IndianNationalCongress),通常简称为国大党,由英国公务员阿兰·欧克塔维安·休姆于1885年创立,是印度最古老的政党。如今,它是印度两个主要全国性政党之一,另一个是印度人民党(BJP),其以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为意识形态。与右派民族主义政党印度人民党相比,国大党的政治立场偏中左。
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12月,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1885年12月28日,72名社会改革家、记者和律师齐聚孟买的GokuldasTejpal梵文学院,参加印度国民大会党第一次会议。印度独立后长期执政,1969年和1978年两次分裂。1978年英·甘地组建新党,改用现名。
2004年和2009年人民院选举中两次成为议会中第一大党,在2014年人民院选举中遭受重挫,仅获得44个议席。2023年7月,包括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和主要地方政党在内的二十多个反对党联合组建“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以下简称INDIA联盟),寻求在2024年大选中击败纳伦德拉·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
2024年6月5日,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第18届选举最终计票结果,其中现任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赢得240个议席。印度国民大会党获得99个议席。
印度国大党的成立,对于唤醒印度人民的民族觉醒具有积极意义。随着国大党的发展,一批小资产阶级、小地主和自由职业者阶层的人也加入进来,国大党越来越表现出反对殖民制度的立场。国大党逐渐遭到英国殖民当局的迫害,但得到印度群众的拥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它成为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领导力量。国大党虽然改良主义色彩很浓厚,但它提出的抗议和呼吁促进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觉醒,起了积极的作用。
成立背景
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向印度输出资本。英国把大量资本投资于与倾销英国商品和掠夺印度原料密切相关的铁路、商港、电报、航运、水利工程、煤矿、种植园,造船厂、船坞、黄麻厂和纺织厂。英国的资本输出促进了印度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印度民族资本主义也随之形成和发展。
面对日益高涨的印度资产阶级民族运动和工农运动,英国殖民者采取了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实行高压政策,镇压一切反英暴乱,颁布《武器条例》,禁止人民拥有武器,取消出版自由。第二个步骤,为了防止印度资产阶级运动和工农运动汇合起来,实行分化瓦解政策,竭力笼络印度地主资产阶级上层人士,力图把资产阶级运动纳入合法的轨道。镇压和怀柔区两种政策,交替使用。
英国殖民官吏大卫·休谟最先提出上述怀柔政策。在总督杜富林的同意下,休谟同印度地主资产阶级头面人物在幕后多次谈判,决定创立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1885年12月28日,国大党在孟买正式宣告成立。国大党的成员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业资本家、地主和商人高利贷者。这是一个改良主义政党,主要代表地主和上层资产阶级的利益。国大党对英国表示忠诚,要求实行行政改革,取消印度委员会,保护印度工业,减少军费开支,在立法院中容纳民选议员,在民选原则基础上实现自治。
历史沿革
1885-1915年
1885年12月28日,72名社会改革家、记者和律师齐聚孟买的GokuldasTejpal梵文学院,参加印度国民大会党第一次会议。1890年12月26,国会第二届会议在达达拜·瑙罗吉的领导下于加尔各答举行。代表人数增加到434人。会议结束时,国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省级国会委员会。1892年,国大党在安拉阿巴德会议上批评了殖民政府刚刚实施的《1892年印度议会法案》,认为该法案没有赋予印度人民选举自己代表的权利。
国大党第十一届会议的代表人数从1894年的1163人大幅增加到1584人,这为大会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兴高采烈的总统苏伦德拉纳特·班纳吉祝贺国大党将“广大不同群体中的分散分子”聚集在一起,并使他们感受到觉醒民族的新生情感。1899年,在勒克瑙举行的第十五届国会上,国会要求女王陛下政府制止由于殖民统治而导致的从印度向英国的“财富流失”。国会通过提出这一问题,抨击了殖民主义的根基。国会在R.C.Dutt担任主席期间提出这一问题并非巧合,R.C.Dutt和Dadabhai Naoroji一直批评英国人流失财富。1896年,在加尔各答举行的第十二届国会上,财富流失理论获得认可,英国人被认为对印度的“财富流失”负有责任,导致印度饥荒频繁,贫困加剧。
1901年加尔各答会议是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首次出现在国大党的政纲上。当时身为南非律师的甘地吉呼吁国大党支持该国反对种族歧视和剥削的斗争。1904年在孟买会议上,国会抗议寇松勋爵违反规定,利用印度税收推行西藏政策。国会还强烈抗议寇松政府提出的分割孟加拉省的提议,而孟加拉省是反英斗争的前沿。
1911年,国大党在加尔各答会议上祝贺圣雄甘地和德兰士瓦省的印度社区废除了南非反亚洲立法。1913年10月28日,甘地率领3000名印度矿工从纽卡斯尔游行到Volksrust,抗议印度契约劳工被要求缴纳3英镑的税款。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直持续到1914年1月21日。1914年7月18日,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和卡斯特巴·甘地启程前往英国,两天后,英国就已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即便在英国短暂停留期间,甘地也自愿为战争成立了救护队。1915年1月9日,他们返回印度,这次归国改变了印度的历史轨迹。
1915年孟买会议的最大成就是国大党章程得到适当修改,允许极端派代表加入。蒂拉克对此作出回应,宣布其支持者愿意重新加入国大党。结果,代表人数从一年前的866人增加到2259人。
1916-1945年
1916年的勒克瑙会议不仅代表了国大党内部温和派和极端派的统一,也代表了国大党和全印穆斯林联盟之间的团结。同年,全印穆斯林联盟也在同一座城市勒克瑙举行了会议。1917年,国大党在加尔各答会议上迎来了第一位女主席:安妮·贝赞特夫人。1918年3月22日,在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领导下,萨达尔·帕特尔发起了一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对受洪水影响的凯拉农民征税。这场运动一直持续到6月6日,政府才同意抗议者的要求。
1919年4月6日,甘地发起了第一次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罗拉特法案,该法案无限期延长“紧急措施”以控制公众骚乱。1920年8月1日,甘地领导了一场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人未解决贾利安瓦拉巴格屠杀和哈里发问题引起的广泛愤怒。甘地呼吁人民放弃殖民地头衔和政府职位,抵制外国物品。
1919年12月26日,国大党在阿姆利则举行了第34届会议,表达了对当年早些时候在该市发生的贾利安瓦拉巴格大屠杀中遇难者的深切哀悼。在莫蒂拉尔·尼赫鲁担任总统期间,国大党以最强烈的措辞谴责了这场大屠杀。在1922年12月26日的Gaya会议上,国大党领导人就继续抵制政府设立的委员会的利弊进行了辩论。以CRajagopalachari为首的“不改变派”和那些向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表示忠诚的人主张继续抵制,而以CRDas为首的自治主义者则建议参加委员会。1923年1月1日,塞瓦党成立,更名为印度斯坦塞瓦曼达尔,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担任首任主席。根据卡基纳达的决议,塞瓦党将在国大党工作委员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乌玛拜·昆达普尔是塞瓦党妇女部的创始主席。
在1927年的金奈会议上,国会决定“在各个阶段和任何形式上”抵制西蒙委员会。在另一项决议中,国会的信条被定义为:“印度人民的目标是完全的民族独立”。1930年3月12日,第1届圆桌会议,会议由英国首相拉姆齐·麦克唐纳主持,讨论了印度宪法问题。国大党没有出席会议,因为其领导人因公民抗命而被监禁。
1932年8月16日,女王陛下政府宣布省立法机构成员将从单独的选区/选区中选出,这些选区/选区主要按社区划分。第三次圆桌会议于1932年11月17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932年12月24日。国会对此予以抵制。1934年孟买会议对国大党章程进行了多项修改。穿卡迪布成为选举成员的必要条件。国大党代表人数上限为2000人。全印议会人数减少一半。代表选举比例为每500名主要成员1人,从而使他们成为人民的代表。
1937年,举行了第一次省级立法机构选举。大约10%至12%的人口拥有投票权。国大党在11个省中的5个省赢得了绝对多数,并在7个省组建了政府。1940年10月17日,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发起个人公民抗命运动(与群众性公民抗命运动不同),巴韦是第一位个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起者,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是第二位。1942年3月22日起,斯塔福德·克里普斯爵士与国会进行谈判,寻求印度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支持英国。国会寻求立即完全移交权力。谈判于19424月11日结束,由于英国不同意这一要求而失败。1943年10月21日,钱德拉·鲍斯成立了自由印度临时政府。该政府得到了德国、意大利、日本和缅甸等九个世界大国的承认。它向英国和美国宣战。1945年6月25日开始,韦维尔勋爵与印度领导人谈判,争取印度支持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回报,他提议在战后成立一个由印度人组成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起草新宪法。谈判一直持续到1945年7月14日,但未能在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达成共识。
1946-1995年
制宪会议选举于1946年7月至8月举行。制宪会议的第一次会议于1946年12月9日举行,由萨奇达南达·辛哈博士主持。然而,穆斯林联盟成员抵制了这次会议,因为他们坚持要建立巴基斯坦。1947年7月18日,英国通过了《1947年印度独立法案》,按照蒙巴顿勋爵1947年6月宣布的条款,对印度进行分治和移交权力。1947年8月29日,制宪会议成立起草委员会,制定印度宪法条款,BR安贝德卡博士担任主席。
1947年12月15日,在萨达尔·帕特尔领导的邦政府部的努力下,在副总统梅农的协助下,15个B级和C级邦中的12个同意与印度政府签署协议,由奥里萨邦政府接管这些邦的行政管理。除1个邦外,所有25个邦的合并于1948年1月1日生效。第二天,10个A级邦也同意了这一协议。1952年5月13日,自由印度的第一个民选政府根据新通过的宪法成立,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出任总理,其他14名成员组成内阁。1951年10月11日国大党在印度首次大选中获得压倒性多数,赢得489个席位中的364个。
1962年在尼赫鲁的领导下,国大党为国家建设所做的努力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并在1962年大选中再次当选。在总共494个席位中,国大党赢得了361个席位,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则以29个席位位居第二,差距很大。1964年,国大党在K卡玛拉吉的领导下于布巴内斯瓦尔召开会议。国大党在阿瓦迪会议和纳格浦尔会议期间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理想的承诺,并在布巴内斯瓦尔重申了这一承诺。然而,在布巴内斯瓦尔的讨论期间,潘迪特·尼赫鲁突然病倒。
1966年1月24日,英迪拉·甘地夫人接任印度总理一职。沙斯特里吉在塔什干逝世后,古尔扎里·拉尔·南达担任看守总理。他在1964年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总理逝世后也曾担任过类似职务。
在1967年6月的AICC会议上,英迪拉·甘地总理宣布了她的十点计划,旨在对银行机构实行社会控制;将通用保险国有化;将出口和进口贸易国有化;对粮食进行公共分配;限制垄断和经济权力集中;限制城市收入和财产;更好地实施土地改革;结束王公特权和私人津贴。
尼赫鲁总理推行的改革政策在1971年3月得到了证实,当时国大党在人民院选举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该党在第五次大选中将席位数从1967年的283个提高到了352个。受到胜利的鼓舞,国大党重新致力于消除国内的贫困。1971年7月31日,议会通过了第26次宪法修正案,废除了对已故土邦王公的津贴制度。
1976年11月,在英迪拉·甘地的领导下,政府通过了第42次宪法修正案,改变了序言的内容。它将印度描述为“一个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的共和国”,在之前的版本中增加了“社会主义”和“世俗”的字眼。此外,“国家的统一”被修改为“国家的统一和完整”。
1984年10月31日上午9点20分左右,英迪拉·甘地被自己的保镖枪杀身亡。全国上下一片悲痛。在拉吉夫·甘地的领导下,国大党在1984年的下议院选举中大获全胜,赢得了404个席位。反对党遭到重创,印度人民党仅赢得两席,人民党赢得十席。
大会在拉吉夫·甘地的领导下庆祝了成立100周年。拉吉夫·甘地说:“让我们建设一个自豪地拥有独立、在捍卫自由方面强大、在农业、工业和尖端技术方面自力更生、超越种姓、教派和地区界限的团结一致的国家,摆脱贫困和社会经济不平等的束缚。”
1991年拉吉夫·甘地遇害后,人们出于对甘地家族的同情,使得国大党上台执政。随后,纳拉辛哈·拉奥被选为总理。他任命著名经济学家曼莫汉·辛格担任财政部长。
当国会在1991年重返政坛为国家服务时,印度正面临着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印度不得不将其黄金作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达成救援协议的一部分。1991年7月24日,财政部长曼莫汉·辛格博士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解除了印度经济的束缚,使该国走上了强劲增长的道路。
1995年后
1996年1月,国会在大选中失利,得票数降至140票。P.V.纳拉西姆哈·拉奥辞去了党主席的职务。西塔拉姆·凯斯里被选为新任国会主席。为了抵御宗教势力,该党决定在外部支持以H.D.德维·戈瓦达和后来的英迪拉·库马尔·古杰拉尔为首的联合阵线政府。
索尼娅·甘地在1997年的加尔各答会议上获得了该党初级成员资格。在她的讲话中,她说:“我们的民族主义、世俗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实现国家目标的唯一相关思想。”1998年3月,索尼娅·甘地被说服接任国大党主席,开始复兴该党。
2004年5月,在索尼娅·甘地的领导下,国会带领统一进步联盟(UPA)在选举中战胜了由国民民主党(NDA)领导的对手。索尼亚吉被选为议会党派领袖,并被要求担任UPA政府总理。
2005年8月23日,《全国农村就业保障法案》(NREGA)成为一项法律。该法案为寻求工作的每一位印度人提供了100天的有保障就业机会。国大党政府已为该计划拨款近20亿印度卢比。该计划于2009年10月2日以纪念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的名字而更名为“MNREGA”。
2008年9月,拉胡尔·甘地被党内选为全印国大党总书记,并被赋予领导印度青年国大党和印度全国学生联合会的职责。国大党领导的团结进步联盟在2009年的下议院选举中赢得262个席位,而全国民主联盟只赢得159个席位。国大党成为最大单一政党,赢得206个席位。曼莫汉·辛格博士宣誓就任总理,开始第二个任期。
2013年1月,拉胡尔·甘地正式当选为该党副党魁,他表示该党将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改变国家面貌。当时的总理曼莫汉·辛格则就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问题发表了讲话。
2017年12月16日,位于阿克巴路24号的党总部顺利完成了换届,拉胡尔·甘地在12月11日被一致选举为党主席。在他接手权力时,拉胡尔·甘地对党工。
2018年10月,为纪念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诞辰150周年,国大党在沃德哈召开工作委员会会议。2019年3月,为了纪念具有历史意义的“丹地静坐运动”,并庆祝甘地对印度独立和和平事业的贡献,在古吉拉特邦邦的艾哈迈达巴德举行了一次会议。
2023年7月,包括印度国民大会党(国大党)和主要地方政党在内的二十多个反对党联合组建“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以下简称INDIA联盟),寻求在2024年大选中击败纳伦德拉·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
2024年6月5日,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第18届选举最终计票结果,执政党印度人民党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获得过半数席位,标志着全国民主联盟在此次大选中获胜。结果显示,全国民主联盟共获得295个席位,其中现任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赢得240个议席。最大反对党印度国民大会党获得99个议席,其主导的反对党联盟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获得231个议席。
组织架构
国大党的组织机构设置至今仍遵循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制定的原则,即要建立一个真正能与基层群众沟通的全国性的组织系统和机构。国大党的组织机构共分“全国、邦、县和初级”四级,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大党全国代表大会,最高决策机构是全国委员会,最高执行机构是工作委员会。全国代表大会规定每年召开一次,又称年会,而党的特别大会例外,可根据需要举行。国大党主席拥有很大的权力,对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现任领导
印度国大党主席,谢里夫·马利卡鲁·卡哈尔吉的政治生涯始于卡纳塔克邦卡拉布尔吉的学生领袖身份。他加入了国大党,并于1969年首次被任命为古尔伯加国大党主席。从1972年到2009年,他连续九次当选卡纳塔克邦立法议会议员,从未落选。自2009年以来,他是一名国会议员,曾担任联邦部长、人民院国大党领袖和联邦院反对党领袖。2022年10月,他被选为全印度国大党委员会主席。
组织
党会制度
党会宗旨
国大党的宗旨是为印度人民谋求福利,以和平手段建立一个以议会民主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谋求世界和平。各派国大党在纲领和政策上基本一致,在组织机构上也大体相同。
机构设置
党组织分4级:初级委员会、县委员会、邦委员会和全国委员会。全国委员会和每两年召开一次的年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由国大党主席和其余20名委员组成的工作委员会是党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执行机关。设主席1人、总书记1人或数人,主持日常工作。工作委员会向全国委员会负责。工作委员会下设议会局和中央选举委员会。党员分为初级党员和积极党员。据称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群众组织有青年国大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全国妇女阵线等。党旗由日落黄、白与绿三色横条组成,中央有蓝色手摇纺车图案。
国大党的组织机构设置至今仍遵循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制定的原则,即要建立一个真正能与基层群众沟通的全国性的组织系统和机构。国大党的组织机构共分全国、邦、县和初级四级,党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大党全国代表大会,最高决策机构是全国委员会,最高执行机构是工作委员会。全国代表大会规定每年召开一次,又称年会,而党的特别大会例外,可根据需要举行。国大党主席拥有很大的权力,对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国大党十分注重建立党的外围群众组织,认为这些组织是适当地联系、团结和教育群众的有力工具,因而将这项工作视为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1920年,国大党建立了全印工会大会,它是印度第一个代表工人群众的工会组织,负责协调全印劳工组织的活动。
政治主张
国大党根据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形成了一整套党的纲领体系。贯穿国大党纲领的实质内容是民主主义、世俗主义、社会主义和不结盟外交政策。
民主主义
民主主义是国大党政纲的灵魂。国大党上层领导崇尚西方民主价值,从一建党便宣称忠于民主思想,从未动摇,尤其强调有利于民主方向发展的“非暴力民族主义”与“理智的和平主义”。国大党对民主主义的认识和主张集中地体现在由该党主持制订的印度首部宪法中。1951年生效的印度宪法规定:印度的国家机构体制采取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一制衡”的议会内阁制;提倡民主、自由、博爱,保障公民的自由、民主与平等权利;公民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世俗主义
世俗主义是国大党政纲的特色。国大党清醒地认识到,要保持独立后印度的国家统一、稳定,必须反对教派主义,实行世俗主义,建立一个世俗社会。在印度这样一个宗教影响广泛的文化社会里,世俗主义是唯一可以保持国家统一、团结的原则。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是国大党政纲的核心。国大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实践都源于党内的主流思想-一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主义,其实质是结合印度实际,取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长项和优势”,形成一个中间道路的发展模式。国大党对“社会主义类型”社会的设计是:在印度建成一个行政效率和个人自由相结合的政治制度;一个实现最大程度生产而又不发生私人垄断和资本、财富集中,并形成城乡经济适当平衡的社会结构。这样一个社会可以替代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私有经济和“极权主义国家”严格控制的社会。
外交政策
不结盟是国大党政纲中的外交政策。国大党的不结盟政策是由身兼总理和外长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于上世纪50年代倡议并形成的。国大党的不结盟政策主要主张非集团化,寻求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吸引一切外援发展经济;保持外交独立自主;以积极态度对待世界政治事务。国大党倡导的不结盟原则成为印度独立后半个多世纪的外交基石。
印度独立后,国大党的意识形态以世俗主义和尼赫鲁式的社会主义为核心。在国大党的传统世俗主义中,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被定义为公民而非宗教团体成员与国家的关系,宪法保障信教的集体自由。在这一原则下,印度世俗主义国家至少存在三个基本的条件:宗教平等、宗教自由和国家中立。国大党的世俗主义立场从尊重和保障穆斯林的个人宗教自由走向强调穆斯林作为整体的集体权利,并集中体现在国大党努力将保留制度推广至穆斯林这一政策模式上。以保留政策为核心的身份政治是否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穆斯林在印度的歧视和不平等地位,使印度实现真正的世俗主义。
执政成就
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全国性政党,国大党在国家的政治舞台上取得了众多成就。其中一些列举如下:
组织群体
国大党旗下拥有多个前沿组织和群众团体。其学生团体印度全国学生联合会(NSUI)在全国学生政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其妇女团体全印妇女国大党(AICC),国大党为妇女事业做出了贡献。其劳工团体印度全国总工会(INTUC)是印度最大的工会之一。而其青年团体则是印度青年国大党(IYC)。
社会政策
在联合进步联盟(UPA)第一届和第二届政府执政期间,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政策,如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国家农村就业保障计划(MGNREGA)和国家农村卫生计划(NHM)。国大党声称,通过政府工作和教育领域的保留政策,考虑到了社会边缘化和弱势群体的问题。国大党还支持计划生育和生育控制方案,尽管它并没有在政策上明确遵循这一点。国大党声称其运作遵循甘地提出的“全民福祉”原则,即提升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水平。
对外交流
国大党与美国、欧盟和其他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联合进步联盟政府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等邻国启动了和平谈判。国大党将不结盟政策作为其主要的对外干预政策。事实上,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历届国大党政府都是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工业峰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联合国安全理事会、EAS等国际组织的重要参与者。
经济政策
国大党政府自1991年以来一直是经济新自由主义的倡导者。他们推行了自由市场政策和其他计划,如出售盈利的公共部门企业、在金融领域引入外国直接投资和在零售领域引入跨国公司。这些举措遭到了其他政党的反对,认为它们对人民不利。
制度建设
2005年,历史性的《信息权法》(RTI)颁布实施,从而使政府对其行为负责。国大党通过的其他重要立法包括《印度人民权利保护法案》《防止洗钱法案》《举报人保护法》《公共采购法案》等。2013年2月通过的另一项重要立法是《防止工作场所性骚扰(预防、禁止和补救)法》。
政党文化
标志
印度选举委员会批准的国大党选举标志是“右手”,手掌朝前。这个标志是英迪拉·甘地在脱离旧派系并创建新国大党时首次使用的。手象征着力量、活力和团结。
国大党党旗是将其标志“右手”手指并拢位于由日落黄、白与绿三色横条组成旗面中央。
价值观
影响与评价
印度国大党的成立,对于唤醒印度人民的民族觉醒具有积极意义。随着国大党的发展,一批小资产阶级、小地主和自由职业者阶层的人也加入进来,国大党越来越表现出反对殖民制度的立场。国大党逐渐遭到英国殖民当局的迫害,但得到印度群众的拥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它成为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领导力量。国大党虽然改良主义色彩很浓厚,但它提出的抗议和呼吁促进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觉醒,起了积极的作用。
重要人物
英迪拉·甘地
英迪拉·甘地,原名英迪拉·普里雅达希尼·尼赫鲁,(1917年11月19日出生于印度安拉阿巴德—1984年10月31日逝世于新德里),印度民族运动领袖,在印度被尊称为“圣雄”。曾留学英国,研究法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印度倡导反对英国殖民政府的“不合作运动”,长期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在吸引农民参加民族运动方面起了相当作用。主张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教徒团结合作,并提倡社会改良和平等。1984年在印度的教派纠纷中,为印度教极右分子刺杀。
尼赫鲁家族
尼赫鲁家族是印度近代史上最显赫的家族。四代人中出了4个国民大会党主席,3个国家总理,对印度的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1919年12月,莫蒂拉尔·尼赫鲁成为印度国大党的主席,1947年8月印度独立后,他的儿子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当选为印度首任总理兼外交部长。贾瓦哈拉尔连续担任了17年总理,直至1964年1月心脏病发作去世。后贾瓦哈拉尔英迪拉·甘地成为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理。1967年、1971年又两次蝉联总理。1977年大选中国大党失败,遂辞职。1980年再次出任总理。1948年被刺杀身亡。英·甘地被谋刺后,拉吉夫·甘地被推举为总理,年仅40岁。从政1985年至1989年,印度经济出现了较高的发展度。但是,1987年博尔福斯军火案丑闻,政府受到指责,导致国大党在1989年11月在选中失败,拉吉夫下台,后被暗杀。
相关事件
2023年12月11日,印度税务部门搜查出的大部分现金都与奥里萨邦一家名为“包特酒业”(BoudhDistillery)的公司有关,该公司据称与64岁的国大党议员萨胡有关,其家族涉足大型酒类生产企业。从该酿酒厂缴获了令人震惊的176袋现金后,3家银行50多名员工齐上阵,动用40台点钞机(其中15台备用),数了5天,已清点出35.3亿印度卢比(约合3亿元人民币)现金。这是该国调查机构有史以来一次性查获的最大一笔现金。
参考资料
印度概况.中国政府网.2023-12-12
印度国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23-12-12
National Herald.INDIAN NAITIONAL CONGRESS.2023-12-12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INC).elections.2024-06-13
President of 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inc.2023-12-19
从一党独大到联合执政 印度国大党缘何衰落.共产党员网.2023-12-18
最终计票结果显示印度执政党主导的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大选.CCTV新闻频道.2024-07-05
莫迪治下的“新印度”将走向何方.环球网.2024-07-05
1885年12月28日,印度国民大会党成立.新浪阅读.2023-12-12
1895-1905..inc.in.2024-06-20
1885-1895.inc.in.2024-06-20
1905-1915.inc.in.2024-06-20
1915-1925.inc.in/.2024-06-20
1925-1935..inc.in.2024-06-21
1945-1955.nc.in.2024-06-21
1935-1945.inc.in.2024-06-21
1955-1965..inc.2024-06-21
1965-1975.inc.in.2024-07-05
1975-1985.inc.in.2024-07-05
1985-1995.inc.in.2024-07-05
1995-2005.inc.in.2024-07-05
2005-2010.inc.in/.2024-07-05
2010-2015.inc.in.2024-07-05
2015-2019.inc.in.2024-07-05
印度国民大会党.中国百科大全.2024-07-05
Indira Gandhi summary.britannica.2024-06-13
搜出176袋现金!印度议员涉腐败丑闻震动政坛,莫迪发声.观察者.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