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王宗弼

王宗弼

王宗弼(9世纪-925年12月28日),原名魏弘夫,许昌市(今河南许昌)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大将和政治家。他在唐末效力于王建麾下,被王建收为养子,随其夺取西川有功,任西川左骁骑都知兵马使。曾一度投降东川节度使顾彦晖,后复归王建,负责对岐作战。前蜀建立后,王宗弼成为后主王衍的辅政大臣,担任守太师中书令,判六军诸卫事,进封齐王。然而,他辅政无能,使得前蜀朝政日趋败坏。

咸康元年(925年),后唐伐前蜀,大败前蜀军队。王宗弼受命守利州,但他却领兵归成都市,囚禁王衍,迫其降唐。前蜀灭亡后,他本欲借此能维持自己在西川的势力,但在当年十二月被唐军主帅郭崇韬以不忠之罪处死,家族亦被诛灭。

人物家世

887年之前,王建收了很多部将为养子,魏弘夫也在其中,改名王宗弼。当时,王建统领阆州,自称刺史,想接受养父监军宦官田令孜的召唤去效力田令孜的哥哥西川节度使陈敬瑄。王建把大部分家人托付给盟友东川节度使顾彦朗,带着养子王宗弼、王宗瑶王宗侃、王宗弁和侄子王宗前往成都市。随后,陈敬反悔了,想阻止王建来成都,王建与他决裂,发动战事,最终于891年取胜并掌控了西川。

效力王建

王建取西川期间,顾彦朗死了,弟弟顾彦晖继承了东川。王建和顾彦朗在神策军共事时是朋友,王建不想在顾彦朗在世时夺取东川,但顾彦朗一死,他就动了心思,而表面上仍和顾彦晖结盟。891年末,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东川区,顾彦晖向王建求援。王建派华洪、李简、王宗侃、王宗弼前去,却密令他们:“你们击败敌军后,顾彦晖一定会邀你们赴宴。你们要请求在军营设宴,趁机抓住他,这样我们就不用再多余打一仗了。”西川军击败山南西道军并迫其撤退后,顾彦晖果然想设宴,但王宗弼却不知何故把计划泄露给了他,顾彦晖称病拒绝离开首府梓州。两川间的联盟就此终结。

895年,当王建顾彦晖酣战时,攻打东川的王宗弼在一场战役中被俘。顾彦晖记得王宗弼先前泄谋之事,饶了他的性命,还收他为子,改名顾琛。但此时顾彦晖已经山穷水尽,他本人及盟友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屡败于王建,梓州被围,外无援军。顾彦晖召集家人和养子,想集体自杀。但在自杀前,顾彦晖说顾琛成为养子的时间不长,没必要同死,指着城墙的缺口让他离开。顾彦晖让养子顾瑶杀了他本人和顾家全家,然后顾瑶也自杀。顾琛恢复王宗弼之名,重归王建帐下。

辅佐王建

907年,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自称太祖,时为蜀王的王建最初和淮南节度使弘农王杨渥一同声明寻求和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李克用、岐王李茂贞结盟讨伐后梁,复辟唐朝。但后梁的封臣们并未随声明而倒戈,王建便自行建立蜀汉,史称前蜀,自称皇帝。王宗弼继续在前蜀军中效力,军职无载。

911年,李茂贞背盟攻打前蜀。王宗弼率军抵抗,败岐将刘知俊。其他前蜀将领也分别击败其他岐将,岐军被迫撤退。

918年,身为开道都指挥使的王宗弼正对岐作战时,王建病重。他认为王宗弼冷静有韬略,适合辅佐太子王衍治国。他把王宗弼从北疆召回,命他掌管御林军。王建临死时,内飞龙使宦官唐文企图政变夺权,但他的下属内皇城使潘在迎却向王宗弼等高官告密。唐文扆被流放,后被处死,王建把王宗衍托付给了王宗弼、王宗瑶、其他养子王宗绾、王宗和宦官宋光嗣。王建驾崩,王宗衍改名王衍继位。

辅佐王衍

王衍封王宗弼为巨鹿王,托以政务。王宗弼凭受贿和个人好恶行政,王衍不理政事,这被视为前蜀衰落的开端。随后,宋光嗣也把军权交给王宗弼。王宗弼后又被晋为齐王。

923年,前蜀东北面的主要敌人后梁已被李存勖所灭。924年,庄宗派李严出使前蜀,名为建立友好关系,实则刺探。李严回唐后,报告说王宗弼和宋光嗣治理下的前蜀已经腐败,王衍无能,易于击破。而王建的另一养子王宗俦认为王衍没有治国能力,建议王宗弼废掉王衍另立王莽。王宗弼犹豫不决,王宗俦郁郁而死。王宗弼却对宋光嗣及其同僚宦官景润澄称王宗俦想杀他们而自己阻止了这一切,换取他们对自己的感激。

924年,王衍命母后徐太后族人徐延琼代王宗弼为京城内外马步都指挥使,众将不平,因为王建生前曾下令不能让徐家掌握军权,但史书没有记载王宗弼本人的反应。

925年夏,李存勖准备发动大举进攻消灭前蜀,以儿子魏王李继岌为西川四面行营都统,作为名义主帅,大将枢密使郭崇韬东北地区面行营都招讨制置使,作为名义副帅和实际主帅。前蜀猝不及防,王衍不顾王宗弼和徐太后反对,坚持驾临天雄军,同年冬离开时,后唐军刚入蜀境。武兴军节度使王承捷向王衍告急却无回音,很快投降后唐。武兴失守,王衍才有所警醒,但因为王宗弼和宋光嗣的建议,他停留在利州,派王宗勋、王宗俨、王宗昱前去抵抗唐军。他们遭遇唐军先锋李绍琛,被击败。王衍害怕了,逃回成都市,留王宗弼守利州以抗唐军,并命他处决王宗勋、王宗俨、王宗昱。而后,宋光嗣的堂弟武德留后宋光葆王宗侃之子武定节度使王承肇、山南节度使王宗威等多员蜀将投降。郭崇韬写信劝降王宗弼,王宗弼也开始考虑投降。他放弃利州,和王宗勋、王宗俨、王宗昱在白芀会合,将处决他们的命令给他们看,并一同计划投降。

王宗弼想把王衍交给郭崇韬,于是回到成都,软禁王衍、徐太后和王衍诸子于西宫,自称西川留后,派使者带着礼品和食物犒劳唐军,并以王衍名义写信给李严,称王衍已准备投降。李严赶到成都市面见王衍,命王宗弼在没有防卫的情况下离开成都,以示投降诚意。王宗弼认为如果不是宋光嗣、景润澄及其同僚李周辂、欧阳晃,自己早就能够投降了,于是杀了他们,献首李继岌,又杀了一批自己不喜欢的官员。很多官员因怕死而向王宗弼行贿。王宗弼派儿子王承班把王衍的大批美貌姬妾、侍女联同财物送给李继岌和郭崇韬,并请求让自己当西川节度使。但李继岌却说:“这些东西现在是我家的了,由不得你把它们当礼物送。”

12月15日,李继岌、郭崇韬到达成都市。王衍率前蜀百官在李严带领下向李继岌投降。前蜀自此灭亡。

投降后唐后

与此同时,王宗弼试图说服郭崇韬让他当西川节度使,贿赂了郭很多礼物想让郭推荐自己。郭崇韬假装答应,却没有行动。为了向郭崇韬施压和离间李、郭,王宗弼率一批前蜀官员面见李继岌,要求让郭崇韬当西川节度使。此举让李继岌不再信任郭崇韬了,因为他宠信的宦官李从袭先前就表示怀疑郭崇韬的忠诚。而宋光葆又向郭崇韬上表弹劾王宗弼诬害宋光嗣等人。王宗弼给郭崇韬的财物并不足以犒赏唐军,唐军士兵因此不满。综合各种情况,郭崇韬决定杀了王宗弼。12月28日,在征得李继岌同意后,郭崇韬指控王宗弼、王宗勋、王宗渥不忠,随后处决了他们全家。据记载,前蜀官员痛恨王宗弼出卖国家,争着吃他的肉。

人物评价

李严:衍童騃荒纵,不亲政务,斥远故老,昵比小人。其用事之臣王宗弼、宋光嗣等,谄谀专恣,货无厌,贤愚易位,刑赏紊乱,君臣上下专以奢淫相尚。以臣观之,大兵一临,瓦解土崩,可翘足而待也。

参考资料

卷二百七十三《资治通鉴》.国学大师.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