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阆州

阆州

阆州是唐、宋两朝时期位于今四川省东北部的行政区划,后来在元朝时期升格为保宁府。

历史沿革

元朝

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年),阆州升格为保宁府,下辖阆中市、南部、苍溪县、西水、奉国、新井、新政七县,府治阆中。至元二十年(1283年),奉国并入苍溪,西水、新井、新政并入南部。

明朝

朱元璋洪武六年(1373年),隆庆府划入保宁府,剑州下辖梓潼县。洪武九年(1376年),剑阁县并入阆中,广元州、巴县、通江县、梓潼划入保宁府,广元州下辖昭化区。洪武十年(1377年),苍溪、南部并入阆中,昭化镇并入广元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苍溪、南部、剑州,梓潼再次划入剑州,广元州复置绵谷、昭化,昭化划入保宁府。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广元市州降为县,绵谷并入广元。

朱厚照正德九年(1514年),巴县升格为州,通江再次划入巴州。正德十一年(1516年),从巴州分置南江县,仍隶巴州。保宁府下辖阆中市、南部、苍溪县、广元、昭化、剑阁县梓潼县、巴州、通江县、南江二州八县,其中剑州下辖梓潼,巴州下辖通江、南江。

清朝

清世宗雍正五年(1727年),梓潼划入绵州直隶州。保宁府下辖阆中、苍溪、南部、广元、昭化镇、巴州、通江、南江、剑州二州七县,州不再辖县。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临时大总统袁世凯颁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划一现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划一现行各县行政官厅组织令》和《省官制》《道官制》《县官制》,将府、州、厅全部改县,保宁府被废。

行政区划

李渊武德元年(618年)至武德四年(621年),辖阆中市、南部、苍溪县南充市、相如、西水、晋安、奉国、仪陇县、大寅、新井、思恭十二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至武德七年(624年),辖阆中、南部、苍溪、西水、晋安、新井、思恭、新政八县。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至李世民贞观元年(627年),辖阆中、南部、苍溪、西水、晋安、新井、新政七县。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至李隆基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辖阆中、南部、苍溪、西水、晋安、新井、新政、奉国八县。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至李湛宝历元年(825年),辖阆中市、南部、苍溪县、西水、晋安、新井、新政、奉国、歧坪镇九县。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至李晔天复年间(901年—904年),辖阆中、南部、苍溪、西水、晋安、新井、新政、奉国八县。

唐昭宗天复年间(901年—904年)至赵顼熙宁四年(1071年),辖阆中、南部、苍溪、西水、晋安、新井、新政、奉国、歧坪九县。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至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辖阆中、南部、苍溪、西水、新井、新政、奉国七县。

著名人物

唐朝阆州的历史中,有多位知名的刺史和郡太守,其中包括:

- 刘浚(715年)

- 贾彦璇(开元年间)

- 温续(李隆基时)

- 刘秩(758年)

- 封议(李亨时)

- 王某(763年)

- 马雄、刘宾实、马炫、卢安(大历年间)

- 韦澣(贞元初年)

- 孟翔(788年)

- 徐玚、裴婴、颜防、郑、郑汇(贞元年间)

- 韩述(812年之前)

- 李正卿(825年)

- 权璩(835年,未任)

- 高元裕(835年)

- 李敬彝(大中初年)

- 陈敬珣(中和年间)

- 杨茂实(887年)

- 王建(887年—889年)

- 晋晖(大顺年间)

- 李继雍(895年)

- 唐彦谦李晔时)

- 房诞

- 沈逵

这些人物在阆州的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