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59轻型战斗机是捷克研制的一种单座单发高亚音速战斗机。分为L-159A型,为战斗机,和L-159B型,为教练机。

L-159轻型战斗机可挂载炸弹,能作为强击机使用,或挂载空空导弹,作为战斗机使用,是一种多用途战斗机

L-159战斗机原型机于1997年首飞,第一架生产机于1999年首飞,2000年交付使用。

基本数据

类型:战斗机

制造方:沃多乔迪航空

首飞:1997年8月2日

服役:2000年

状态:约29架使用中

主要用户:捷克空军、西班牙空军伊拉克空军

生产年份:1997年-2003年

制造数量:72

单位成本:17 000 000 美元

前身:L-59

翼展:9.46米

机长:12.13米

机高:4.77米

机翼展弦比 (包括翼尖油箱):5.2

机翼面积:18.8平方米

主轮距:2.44米

空重:344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472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5670千克

载油量:(机身油箱) 824千克 (翼尖油箱) 156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755千米/小时

最大爬升率:22米/秒

爬升到 5000米:6分钟

实用升限:11500米

航程(带副油箱):1800千米

续航时间:4小时

起飞滑跑距离:400米

着陆滑跑距离:930米

立足本国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华约解体,沃多霍迪萨博集团决定改进“信天翁”系列教练机,发展L-139教练机,以便获得新的市场销售机会。L-139教练机是L-39信天翁的衍生型,主要改装了西方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数字式系统和相关航空电子设备。L-139于1993年5月9日首飞,原计划1994年投产,并希望能参与美国空军和海军的联合初级教练机系统(JPATS)的投标。然而,L-139后来并未投产,主要原因是TFE-731发动机的推力只有约18.5千牛,在性能方面稍逊于L-59“超级信天翁”教练机的DV-2发动机,明显表现出动力不足。尽管L-139未获成功,但为“信天翁”系列飞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作为原华约集团成员,捷克空军装备的作战飞机主要是苏联制造的米格-21战斗机米格-23战斗机苏-17攻击机和苏-25等。由于服役时间过长和缺乏备件,这些飞机中仅有50%能够勉强使用。因此,加速更新装备成为捷克空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多数东欧国家转而购买或租借美国F-16战斗机不同,捷克空军立足国内,提出在现有的L-39攻击机、L-59教练机和L-139原型机的基础上,研制一种先进轻型作战飞机,主要用于执行近距空中支援、战术侦察、空中防御、边界巡逻、反舰作战和武器训练等任务。为此,沃多霍迪飞机公司开始与捷克空军共同研究L-159战斗机的总体方案。1992年10月,根据捷克国防部发布的有关作战需求,公司决定保留原有的总体布局和机体结构,换装高性能涡轮风扇发动机、先进的机载设备和各种攻击武器,并于1993年1月公开介绍了有关L-159战斗机的基本设计。

1994年,L-159战斗机选用了加雷特公司的F124涡扇发动机,同年底将航空电子设备的合同授予罗克韦尔国际公司北美公司(后并入波音公司)。研制方案在经过捷克国防部评估后,于1995年4月7日得到批准,紧接着就开始了原型机的研制,先后生产了两家原型机和两架用于强度试验的机体。

1997年6月12日,在L-139双座型基础上研制的首架L-159原型机正式出厂,并于8月2日首飞。在此期间,捷克国防部与沃多霍迪公司正式签订了购买72架L-159的合同,并将其正式命名为“先进轻型作战飞机”(ALCA)。1998年8月18日,按照捷克空军要求设计的首架L-159单座型首飞。该机装有齐全的航空电子设备和外挂武器,并在1999年4月完成了空中发射武器的试验,5月完成了火控系统试验。

生产型L-159A(6001号)于1999年10月20日首飞。根据原计划,该机将首先在1999年底交付5架,然后在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分别交付16架、26架和25架。然而由于资金困难,整个交付进度推迟了6个月。

提升飞行性能

L-39信天翁教练机相比,除外形尺寸有所增大外,L-159的气动布局和总体结构基本不变,但根据作战需要重新设计了前机身,换装了发动机。这样一来,该机的空重增加到4160千克,但总体飞行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L-159战斗机的机身分为前、后两部分,机长12.73米,机高4.77米。与L-59教练机相比,前机身的机头段长度有所增加,用来加装火控雷达天线。通过这一长长的机头,可以相对容易地将其与“短尾信天翁”家族的其他型号区别开来。为了提高飞机的生存能力,其座舱部位采用了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装甲。

L-159战斗机采用了悬臂式下单翼,翼展9.54米,上反角为2.5度。翼尖仍然保留固定翼尖油箱,这一设计在现役战斗机中。由于机翼沿袭了6.5度的前缘后掠角,因此该机具有较好的中低速性能和巡航能力,但最大飞行速度受到限制,飞行包线难以涵盖超音速区域,只能扮演一种高亚音速战斗机的角色。

为了具备较好的机动性能,机翼后缘保留了副翼和双缝后缘襟翼。二者之间有小翼刀,用于阻止附面层作用在副翼上,以免降低操纵效率,副翼可以上下偏转17度。双缝襟翼能有效增大机翼面积和弯度,在起飞时偏转25度,滑跑距离只有440米,着陆时偏转44度,滑跑距离为638米。垂尾具有较大的后掠角,方向舵可以左右偏转30度,平尾的升降舵可以向上偏转30度,向下偏转20度,保证了足够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座舱内装有独立的VS-2B零-零弹射座椅和舱盖抛放系统。正常使用时,L-159A的座舱盖可以用手向一侧打开,L-159B教练机则利用液压助力器向上打开。有意思的是,尽管二者不同,但若不仔细观察,一时还难以辨别出二者之间的差别。公司出于生产和成本方面的考虑,在L-159A的座舱部分保留了一样的蛤壳式座舱盖,后座舱位置安装了一个机身油箱和有关电子设备。这样,L-159A上共有6个机身油箱和2个机翼油箱,机内燃油从原来的1255升增加到1980升,使最大航程达1570千米,携带副油箱时可达2530千米。而L-159B教练机则相对少了一个350升的油箱,机内燃油为1630升。

该机分别采用了压力加油和重力加油方式,前者用于前机身侧面舱门处的油箱,后者用于座舱后部上方的油箱和机翼油箱。除此之外,机翼下可携带4个外部油箱,内侧位置挂载2个525升副油箱,中部位置挂载2个350升副油箱。值得注意的是,在巴黎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L-159B教练机在地面展示了空中加油管,这表明该机在设计中已经考虑了空中加油能力。

成为作战飞机后,L-159首先面对的就是最大起飞重量增加的问题,这需要相应地增大发动机推力,为此L-159换装了新型F124-GA-100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采用双余度全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涵道比0.474,总增压比19.4,耗油率比较低。由于空气流量达到42.5千克/秒,比AI-25TL发动机有所增加,因此位于中机身两侧上方的半圆形进气道也相应增大了进口面积,并保留了进口处的附面层隔板,以保证发动机高效、稳定的工作。

F124发动机的推力达到28千牛,比AI-25TL发动机高出近70%,这也相应为飞机加挂武器载荷奠定了基础,从而使最大起飞重量增大到8000千克,在海平面条件下的最大平飞速度为936千米/小时,最大爬升率达到62.1米/秒,最大升限为13200米。

汲取各国精华

由于是从教练机发展而来,L-159战斗机的低空飞行性能可以与专门用于对地攻击的苏-25攻击机媲美。沃多霍迪萨博集团在设计中将对地攻击能力作为重点。为了更好地完成这类任务,L-159座舱内安装了西方标准的先进显示和控制设备,并加装了多种现代化的机载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可以实现目标感知、控制和显示、外挂管理、通信、导航、敌我识别、防御和数据记录等功能。

L-159战斗机上装备了意大利生产的“格瑞佛”(Grifo)X波段多模式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下视下射和地形跟踪能力,作战模式包括8种空对空和10种空对地模式,能够同时跟踪8个目标。

更为重大的两个改进表座舱设计上。一个改进是采用了双杆操纵(HOTAS),将转换开关和按钮放置在飞行员容易触摸的位置,其中油门干和驾驶杆上有机载通信设备和武器系统等关键开关。另一个改进是换装了FV-3000型平视显示器和102X102毫米的下视多功能彩色液晶显示器,通过字符来显示相关信息,并且加装了一个与座舱兼容的夜视目镜(NVG)。L-159B教练机的后座舱基本上与前座舱一样。此外,飞机还采用了BAE系统公司的自动驾驶仪和偏航阻尼器,具有失速避免系统模式(SAS)、自动姿态控制(ATT HLD)、航向控制(HDG HLD)、高度控制和驾驶杆操纵模式(CSS)。

波音公司负责该机的全部航空电子设备的综合。通过采用双余度的1553总线来综合各种机载设备之间的信息,更加易于满足进一步扩展需要。电子设备包括ARC-210UHF/VHF电台、AN/APX-100IFF电台、KNR-634A型全向无线电信标、KDM-706A测距设备、大气数据计算机、H-746G环形激光陀螺仪惯性导航系统。同时,为飞行员安装了机载制氧系统(OBOGS),为防护燃油系统起火而安装了机载惰性气体发生系统(OBIGGS)。

为了提高防御能力,L-159战斗机上加装了“天空卫士”200型雷达告警接收机,455型电子对抗吊舱。此外,机上还设计有一个数字式监控系统,用于收集、处理和记录有关飞机系统和飞行载荷的数据。数据可以自动存取和传输,通过飞机的地面维护管理系统解读,从而缩短维护时间,减轻维护强度。

尽管留给外界的印象是一种轻型战斗机,但L-159能够适应多种作战用途,其首要作战任务定位在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该机装备有标准外挂管理系统,可以携带符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准的各种空空和空地武器,最大载弹量2340千克。飞机共有7个外挂点,其中机身下部有一个,可以携带300千克的载荷,每侧机翼下各有三个,分别可以挂载550千克、320千克和150千克的武器。

L-159携带的武器包括AIM-9响尾蛇导弹“响尾蛇”空空导弹AGM-65小牛导弹“小牛”空地导弹、“硫磺”导弹、激光制导炸弹自由落体炸弹和火箭弹,并可根据不同作战任务需要安装ZPL-20航空机炮吊舱或侦察吊舱。据称,该机也能够适应增加其他新型武器和设备的需要,包括AIM-120中距空空导弹、夜间导航和瞄准的专用吊舱。

最新消息

新华网布拉格4月18日电(记者孙希有)捷克外长施瓦岑贝格18日在布拉格说,捷克将向伊拉克提供L-159型亚音速战斗机。

施瓦岑贝格在与伊拉克外长兹巴里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捷克总理内恰斯将于2012年5月访问伊拉克,并将就有关事项具体会谈。捷克对进一步密切与伊拉克的经济合作感兴趣,愿意参与伊拉克油田设施的现代化。

兹巴里表示,这将是伊拉克和捷克关系方面的突破。他说,尽管伊拉克还不稳定,美国将在年内从伊拉克撤军,伊拉克仍为在巴格达召开阿拉伯国家峰会做好筹备工作。

捷克媒体报道,2010年,捷克向伊拉克出口额为26.5亿克朗(1美元:16.80克朗)。

捷克国防部2012年1月曾发布消息,捷克准备向伊拉克出售36架捷克军队淘汰的L-159型亚音速战斗机。

服役动态

L-159战斗机于1997年首架战斗机出厂,1997年首飞,2000年服役,共制造72架,现服役29架。

捷克国防部长马丁·斯特罗普尼茨基说,捷克政府9日批准向伊拉克出售15架L-159型战斗机和教练机,以支持后者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他告诉媒体记者,其中4架飞机来自捷克空军,其余11架来自剩余库存,整个交易额为7.5亿克朗(约合3000万美元)。

法新社报道,L-159由捷克沃多科迪萨博集团制造,配备空空导弹空对地导弹。15架飞机中,13架为单座,2架配有副驾驶座。2012年,伊拉克寻求从捷克购买28架该型号飞机,尽管双方签订了合同,但并未执行。在2019年,捷克曾向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武装提供价值150万欧元(约合162万美元)的军火,用以打击“伊斯兰国”。上个月,捷克军火企业“神剑集团”说,已同意向伊拉克出售100辆T-72主战坦克和BVP-1军用车辆。

总体评价

L-159战斗机是一种多用途战斗机,总体来讲,L-159战斗机因其用途多样,所以是一种不错的战斗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