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吴宅村

吴宅村

吴宅村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西部,东邻内丁农场,西接坂美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村内有多个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可观。吴宅村曾获得“全国农村体育先进工作单位”和漳州市第八届“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吴宅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梁大同六年(540年),当时属于龙溪县。宋朝时期,境地属于漳州龙溪县永宁乡上洋上里二十八都。明朝时期,境地属于漳州府龙溪县二十八都勾东岑山社、东山社。清代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境地属于漳州府龙溪县二十八都刘瑞保。民国时期,境地先后属于龙溪县第三区东乡吴宅保、埭恒保,以及龙溪县东美乡埭恒保、郊西保。1950年后,境地属于龙溪县第七区埭山乡,1955年属于龙溪县埔尾区。1956年,境地属于龙溪县埔尾区流传乡,1957年属于龙溪县东山区。1958年4月,境地属于龙溪县东美乡,9月属于龙溪县火箭人民公社。1959年3月,境地属于龙溪县角美人民公社吴宅生产大队。1960年,境地属于海澄县(曾一度并入江东机砖厂农业股)。1984年,境地属于角美镇吴宅村;1993年5月属于龙海区。2012年改为今名,辖吴宅、坂上、九冬、林美、西山、后洋、湖任、董坑、坑园、卓、埭山十一社。

地理位置

吴宅村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东美片区,角美镇镇境西部,福州—昆明公路两侧,东邻内丁农场,西接坂美村、江东良种场,距江东桥2公里,南连东美村,北接福井村、长泰山脉。国道324线、鹰厦铁路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厦深铁路穿越村境而过,交通非常发达。

人口

吴宅村本地户籍人口1566户5180人,外来流动人口2280人。村内有28个姓氏,以郭、林、高三姓为最多,分别占全村人口27.01%、18.1%、12.9%;百人以上的姓有徐、卢、陈、李、谢、黄、连7个姓,占总人口数31.28%;百人以下的姓有蔡、戴、蓝、欧阳姓、郑、王、白、张、冯、洪、孙、侯、纪、梅、叶、曾、吴、何18个姓,占总人口数10.71%。

历史文化

吴宅村古称“西安市”,得名于唐西河林氏安居之地。村内各社名称多有历史渊源,如九冬社原称“勾东”,因水至此绕东而去得名;坂上社因民居在小山斜坡之上而得名;林美社原称林尾,因村民傍林而居得名;西山社因地形得名“狮山镇”,后以谐音俗呼“西山”;后洋社因在狮山之后一片田洋得名;湖任社原称乌浔社,在树林茂密的小溪之滨,因名;坑园社因社在一名乌坑的园地上得名;卓厝社、董坑社因卓姓董姓建厝衍居之地得名;埭山社古称地隙,因民居傍山而建,其山地松软,常现泥石流,因名“地隙”,雅称“埭山”“棣山”。废社包括尚卿(上坑)、崎岭、陈厝、庵兜。

风景名胜

吴宅村主要宗祠有西安林氏宗祠“肇西堂”、郭氏家庙“敦敬堂”、林美徐氏“衍庆堂”、埭山李氏宗祠。

荣誉称号

吴宅村境内有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址。吴宅村曾被国家体委,团中央授予“全国农村体育先进单位”,漳州市第八届“文明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