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漳州台商投资区

漳州台商投资区

漳州台商投资区(简称:台商区)位于漳州市东端,毗邻厦门市海沧区,是2012年1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台商投资区,是漳州城市中心、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辖一个角美镇(含52个村(居、场)),区域总面积163.7平方公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常住人口约30万人。由管委会管理,截至2024年4月,管委会主任为张延能。

1991年,福建龙海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作为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的经营主体。1992年,管委会成立。1997年,该区被列为全国开发区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1999年,实施改革方案,成为龙海市政府派出机构。2002年,漳州龙池开发区开始运作,同年成立漳州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经营主体。年底,市政府批准设立龙池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同年,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管委会被授予县(市)级经济管理权和行政管理权。2003年,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与角美镇整合,范围扩大至全镇。2011年,漳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设立并开始运作。2012年,该区获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实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2013年,漳州台商投资区福欣特殊钢项目一期炼钢生产线启动。2017年,万达广场开业,成为投资区新商业地标。在2020年,漳州台商投资区的年总产值达到783.46亿元。2024年4月17日,漳州台商投资区城市土地发展有限公司揭牌成立。

漳州台商投资区在2023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0.29亿元,增长7.4%。有白礁慈济宫等5个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漳州台商投资区位于漳州市厦门市城市节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有九龙江穿城而过。漳州台商投资区拥有耕地面积2677.04公顷。林地面积4707公顷,森林覆盖率28.3 %。历史上出现过吴夲,陈元光等名人。

漳州台商投资区所辖角美镇曾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排名51位;2019年身“全国百强镇”第29名。先后被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乡镇之星”和“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等20多个国家级荣誉和称号。

历史沿革

漳州台商投资区所辖角美镇在历史上曾经为龙溪县同安区海澄县三县的边角县尾,故名“角尾”,雅称“角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始称角美圩,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沿用为角美乡名。1950年,该地区设第七区,辖1镇13乡,1955年,该镇改称埔尾区, 1957年后又改称东山区,同年3月划同安县灌口区锦宅、金山2乡及同安街、眠床街归龙溪县东山区。1958年4月,设置了东美、石美、角美、鸿渐4乡,9月,设置了火箭人民公社;1959年3月改称角美人民公社辖24个生产大队;1960年,该地区属龙海县;1984年,正式设立角美镇。

1991年6月17日,中外合资的福建龙海经济开发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投资总额1160万元,作为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开发的经营主体。1992年,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管委会(科级单位)。1997年,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被中央编办、国务院特区办列为全国开发区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单位。1999年,实施了开发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试点方案,定为副处级的龙海市政府派出机构。

2002年6月11日,漳州龙池开发区正式开发运作;2002年7月21日,成立漳州市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龙池开发区开发经营主体;同年12月,市政府组织省、市建设部门专家对开发区总体规划进行评审,漳州市政府漳政[2002]综210号文批准设立龙池开发区;2003年4月1日,省政府闽政文[2003]90号文批准龙池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2002年11月28日,根据漳政[2002]综205号《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向开发区授予行政管理权的通知》,授予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管委会在开发区范围内行使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和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权。2003年11月,根据漳委[2003]29号《中共漳州市委、漳州人民政府关于创新角美经济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批复》,批准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与角美镇“区镇整合”,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扩至全角美镇。

2011年6月9日,根据《中共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设立漳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的通知》(闽委编办[2011]152号),批准设立漳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并开始运作。2012年1月21日,漳州台商投资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国家级漳州台商投资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2013年5月12日,漳州台商投资区福欣特殊钢项目一期炼钢生产线启动。2014年5月,备受关注的厦漳同城化重点项目——厦漳同城大道先导段建成;二期和三期工程预计于2017年7月实现主线通车。2015年5月28日,“第一届台商发展论坛”在漳州台商投资区开幕。本次论坛以“台商投资与两岸经济融合”为主题,两岸专家学者和台商齐聚一堂,共谋发展。2016年7月14日,漳州台商投资区同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用标准化温控车间生产出第一批蘑菇,标志着漳州台商投资区蘑菇生产进入工厂化时代。2017年1月6日,漳州台商投资区首个一站式商业综合体万达广场开业,成为城市新地标

在2020年,台商区的年总产值达到783.46亿元,累计完成技改投资52.67亿元,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482.73,高于全市10.55个百分点。2024年4月17日,漳州台商投资区城市土地发展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该公司的成立旨在进一步提高土地资产利用效率及相关产业服务效能,为促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地理

位置境域

漳州台商投资区地处漳州市厦门市城市节点之间,东接厦门,西接漳州市区,南临九龙江出海口,北靠天成山景区,是漳州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东扩面海的重要区域。区域总面积163.7平方公里。

气候

漳州台商投资区位于漳州市厦门市城市节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文

漳州台商投资区河网水系密布,九龙江江水穿城而过。有一条主河道和12条支流,这些河道贯穿整个台商区,连接九龙江。

自然资源

土地

漳州台商投资区拥有耕地面积2677.04公顷,粮食播种面积411.53公顷,粮食产量2202吨。

森林

林地面积4707公顷,森林覆盖率28.3 %,活立木蓄积量19.72万立方米。

区域规划

漳州台商投资区历辖角美镇及所属46个村(居、场)。

参考资料

政治

管委会

数据更新截至截至2024年4月18日,参考资料

机构设置

数据更新截至截至2024年4月18日,参考资料

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漳州台商投资区常住人口约30万人。

经济

2012-2021年十年来,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58.8亿元到407.80亿元,十年来总量增长1.6倍;规模工业总产值由322.59亿元到971.48亿元,总量增长2倍;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由17.73亿元到35.1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1.23亿元到22.65亿元,总量均实现翻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3亿元到73.80亿元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区经济运行稳居全市第一方阵,为漳州市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经过多年的扶持,形成了特殊钢铁、汽车汽配、电子家电、食品加工、造纸及纸制品等五个百亿级主导产业,2021年五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首次突破800亿元和400亿元大关。

2023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0.29亿元,增长7.4%;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4.7亿元,增长4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36亿元,增长28.4%;固定资产投资123.72亿元,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23亿元,增长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360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89元,增长7.7%。

参考资料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教育方面累计投入9.6亿元,共有幼儿园104所,小学37所,中学8所,各级各类在校学位4.7万个,公办幼儿园占比从6.0%提高到60.03%,普惠率达92%,建成投用76个教育项目,建筑面积达33.4万平方米,新增各级各类学位1.7万个,并投入约2.4亿元。

医疗

自2018年起,漳州台商投资区投资超过1700万元,聘请43名乡医,建设32家标准化公办村卫生所,每家公办村卫生所都设有诊疗室、处置室、药房等五室;并且配置了由角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采购的配套设施。配置的设备除了市里规定的19种诊疗设备外,漳州台商投资区还增加配备了23种。同时还全部纳入医保普通门诊补偿范围,实现医保“村村通”。总投资3亿元的漳州市第五医院医疗综合大楼也顺利投入使用。

截至2022年,有专科医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公办村卫生所32家,有效填补了台商区妇幼保健、精神专科的空白;随着第五医院病房综合大楼、龙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顺利投用,床位由建区时的298张增加至820张。

体育

拥有4处高档次的温泉休闲健身馆。

公共事业

截至2024年,漳州台商投资区已建成2座日供10.75万吨的自来水厂、3座日处理能力总量达8.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无害化填埋场,以及2座22万伏、3座11万伏、1座3.5万伏输变电站;区内海岸线长3.5公里,可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在建2个3.5万吨级码头泊位。

人居环境

区内拥有2座公园。

交通

漳州台商投资区是闽南金三角重要的交通枢纽,高速、高铁等设施配套完善。交通四通八达,有324、319国道,与厦门海沧区接壤,距厦门高崎国际机场26公里,距厦门东渡码头19公里,距海沧国际货运码头13公里,厦深铁路建有角美动车站,沈阳—海口高速公路修林成设有出入口,处于厦门市环岛“半小时经济圈”。到厦门北站15分钟,到厦门机场、漳州市市区30分钟路程,到厦门港15-20分钟。还有厦门地铁六号线角美延伸段,将于2024年通车。厦门地铁六号线角美延伸段总长9.86km,设有7个站点,30分钟可达厦门岛内、厦门北站、高崎机场,60分钟可达翔安机场(在建),形成厦漳半小时交通圈。

风景名胜

漳州台商投资区有白礁慈济宫、江东桥、林氏义庄、天一总局、曾氏番仔楼5个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和7个省级文保单位,共有16处海上丝绸之路和对台遗址。规划建设生态、清水、景观廊道,400亩青阳湖,12万平方米的四季花海,主要旅游景点有龙佳生态温泉山庄、白礁慈济宫、林氏义庄、天一总局、江东桥等。

白礁慈济宫

白礁慈济宫座落于角美白礁村,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于2011年6月被国台办授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称号。慈济宫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年),分前后三进,壮丽宏伟,总面积为1300平方米。宫内供奉的“保生大帝”是一位宋代民间名医,姓吴名夲(音滔),白礁人。吴夲一生热心行医济世,常救助乡民。百姓深感其恩,于吴夲死后建寺祀奉,宋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被封为“御史太医妙道真人”,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被封为“保生大帝”。

东美曾氏“番仔楼”

闽南人早有“通番”的历史,明朝月港成为通商港口,大批闽南人漂洋过海到南洋。他们中一部分人往来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早期的“海商”,也带动一股闽南人下南洋的移民热潮。差不多与流传村郭有品创办“天一总局”的同时,角美镇东美村的曾振源家族已在南洋创下辉煌的经商业绩,成为名商巨贾。

角美牌坊 

角美镇位于龙海区东北部,是连接漳厦泉的必经之路和重要节点。牌坊的起源是从“里坊”发展而来的。明清时期,牌坊的标志性和纪念性功能日益突出,其建筑构造也日益精湛。漳州市牌坊大都立于明清时期,角美也不例外。根据笔者的调查,角美镇现有老牌坊10座,其中明代的4座,清代的5座,民国的1座。这些老牌坊中年代最早的是建于1502年的埔尾林魁“进士”坊,年代最晚的是建于1922年的辽东“志洁行芳”坊。这两座牌坊同时也是漳州已知现存牌坊中年代最早和最晚的牌坊。

江东桥

江东桥(又名虎渡桥),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角美课堂村,地处九龙江北溪下游,北溪与西溪交汇处。该桥是我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始建于南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与泉州市洛阳桥、晋江的安平桥、福清的龙江桥合称为古代“福建四大石桥”,被《世界之最》一书列为世界最大石梁桥。

天一总局

天一总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角美流传村,全称“郭有品天一汇兑银信局”,系由旅居菲律宾华侨郭有品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创办。初办时称“天一批郊”。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扩大为四个局,总局设于流传社,外设厦门市、安海(晋江)、吕宋(菲律宾)等三个分局。1896年注册为“郭有品天一信局”,1902年改为“郭有品天一汇总银信局”。天一总局的设立,专为海内外华侨和侨属办理书信投递和钱币汇兑接送,提供服务和方便。

林氏义庄

永泽堂林氏义庄,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角美杨厝村,是清末民初台湾首富林本源家族创办的。林氏义庄是当时闻名海峡两岸的民间慈善机构。义庄创办人是林本源家族的奠基人林平侯(公元1766—1844年),于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到台湾淡水,自营米业,办理全台盐务,富甲一方。林平侯致富之后,“念乡亲贫苦,仿范仲淹义庄之法”,置良田为养赡基金,赈助贫苦族人。他于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耗巨资兴建林氏义庄,花两年多时间建成。义庄坐西北朝东南,占地15亩多,是座具有典型闽南风格的庄园,总建筑面积3730平方米。

龙池岩

龙池岩,位于角美白礁村文圃山,世传池中物有神物变化,故名龙池岩。山上建有龙池岩寺,始建于南北朝,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闽南最早创立的佛教丛林之一。《同安县志》载龙池岩“有印月池、磊石、穿云峡、拜笏轩、拍门石、温玉居、憩亭、名山锋、石屏、跃龙桥、三叠嶂、观海寮12胜景,文圃之胜,遂甲邑中” ,后来又有“龙池十八景,景景醉人心”之誉。

龙佳生态观光园

龙佳生态观光园占地1000亩,主要景点有云梯、石文化广场、度假木屋区、烧烤区、大佛宫、龙宫、生日园、茗香小筑、妈祖庙、名人长廊等。

鸿渐公园

鸿渐公园位于已故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的祖籍地福建漳州市台商投资区角美镇鸿渐村。阿基诺夫人23年前曾在此栽下一棵南洋杉。鸿渐村乡亲集资1000多万元建这个鸿渐公园,纪念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总统,公园将包括一个前总统的纪念馆、演艺广场、游乐设施。公园占地将达20亩,或大约1万3000平方米。

五恩宫

五恩宫原名“灵惠宫”,祀天上圣母。始建于明万历31年(1604年),迄今近四百年。清乾隆年间曾重修。位于今福建省漳州龙海区角美镇锦宅村。三百多年前其村不少先贤跟随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定居台南市佳里镇一带,当时入台,他们随身带的五尊圣母神像遂于落籍地的五个村建庙供奉。因此,寻根祖后,重建祖籍地圣母宫,定名为“五恩宫”。 

龙佳生态温泉山庄

龙佳生态温泉山庄(简称:龙佳山庄,原名:龙佳生态休闲山庄)位于:闽南金三角(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中心的龙海市角美区,距漳州市区25公里、厦门市区25公里、泉州市区90公里,建于一九九八年,占地1600亩,山庄规划为景观游览区、民俗文化区、素质拓展区、温泉别墅区、休闲度假区、野生动物区、立体农业区及龙佳生态科技研究开发中心和龙佳培训与管理中心。

代表人物

历史名人

吴夲

吴夲(979—1036年),字华基,号云冲。宋同安区积善里白礁村(今属角美镇白礁村)人。生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三月十五日。

宋景三年(1036年),吴夲年57岁。为蓄药治鹤膝风,攀登石壁采药,不幸失足落崖受伤,于农历五月初二日逝世。百姓闻讯至为哀恸,自动在白礁村筑一座龙湫庵,奉祀他的神位。吴夲死后114年,绍兴二十年(1150年)高宗下诏立庙。逾年遵旨又立庙于青礁。孝宗年间(1163—1189年),赐庙名为“慈济宫”。吴夲仙逝后,宋孝宗追封他为“慈济真人”,明成祖追封他为“万寿无极保生大帝”。世俗称“大道公”,或称“吴真人”。

陈元光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其先河东人,后家徙河南光州。元光在军功家庭教养下,学经史,习骑射,文武双全。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奉命率军入闽戍边,初战不利,奏请援兵。第二年陈元光奉命入漳,当时,陈元光曾经带领他的部队驻扎江东一带(今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战争趋于稳定后,陈元光着手“辟草莽,斩荆棘,建宅第”,发动百姓并招徕流亡,进行开发。又将400余户军眷迁来泉、潮一带定居,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闽疆,其后代延续至今。今角美一带所奉祀的开基祖(如丁儒、林孔著、蔡德明等)就是原来唐朝的军眷。

丁儒

丁儒(647—710年),字学道,又字维贤。其先济阳(今属河南省兰考县)人。少年时举进士落第,折冲府曾经进入赘溥将军,唐麟德元年(664年)随曾将军镇守闽。总章二年(669年)“蛮獠”叛乱,陈政率领军队支援曾溥。曾年老告退,陈政奉命更替镇闽,陈政以丁儒通儒术,熟悉闽地情况,遂引为军咨,倚重如左右手,凡有举措,必与丁儒筹谋。

陈政戍闽初期,唐军被少数民族武装阻截在柳营江东(地在九龙江北溪下游东北岸,今简称江东),而府兵皆北人,不善舟。丁儒献策:遣人沿北溪东北岸上行,在上游江水缓流处编扎竹排,并将竹排连结成片,秘密运送士兵过江,袭击少数民族的据点,获得胜利,遂移屯北溪的西南岸(址在今龙海—芗城郊区—华安县一带,旧为龙溪县境)。

丁知几

丁知几,字潜仲。宋龙溪县人,唐丁儒后裔。宋庆元五年(1199年)丁知几以特奏名(中枢对士子年老不第而特意安排的功名和职务)授广东潮阳县主簿,任内有政绩。后因母丧归里。自此不再从仕。在此之前,曾经致力于家乡水利建设,倡修一条由官方主办、规模较大的人工港道,后人称为“官港”。

林孔著

林孔著,字秉序,号鼎峙、二十八致政,河南光州人,唐总章二年(669年),跟随陈政进入福建地区,

随着陈政入闽,政府军咨祭酒,政死,帮助妻子的弟弟元光平闽开漳,居住在西安,建上盂岩。为入闽林百姓一派的祖。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追封谒忠诚国将军。

李伯瑶

李伯瑶(612—672年),字昆宗,始祖河南,唐卫国公李靖之孙,任营将。唐总章二年(669年),以前部先锋从陈政入闽平“蛮獠啸乱”。在进军中,善谋略、巧用计,以“竖柳为营”布疑兵、智渡九龙江,击溃阻敌;又用反间计断绝敌垒水源,“断鹅平洞”,轻取诸峒寨,屡立奇功。漳州建立后,以其斡略晋为漳州司马,后病逝于屯军所,葬于火田鹤坑。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追封为殿前检点威武辅胜上将军,夫人邵氏封为金德妙顺夫人。后世多有立庙奉祀李伯瑶,并配祀威惠庙,俗称“李王公”。

黄思永

黄思永,东美村人,宋帝祥兴年(1278年)释褐状元(宋代状元有正奏文状元、正奏武状元、特奏状元、释褐状元,其资格与进士同等)。旧传宋末帝避兵至漳,策士于甘棠溪,以丞相陆秀夫知贡举。黄思永对策陈恢复大计,极剴切,状元及第。宋亡,山居道服,终身不入城市。魏山人妍有《黄状元墓诗》。墓在二十八都董坑(今属吴宅村),碑文载“宋守黄思永”。

林魁

林魁(1476—1544年),字廷元,号白石山人。明龙溪县白石社人(今埔尾村)。弘治十五年(1502年)林魁登进士第,初任户部主事,升迁员外郎、郎中。因善属文,落笔不凡,尚书每有疏议,都叫他起草。历事孝宗、武宗两朝,直言敢谏,不避权势。

因权贵干请通融不遂,被人衔怨报复,而调任云南兵备。在边疆安抚彝族,施政三年,颇著成绩,期满升任广东参政。不久,因病辞职,回归故里,筑草堂于白石社,自号“白石山人”。林魁关心修《龙溪县志》,归休后以数年时间编纂初稿。经知县刘天授批准设局修志,并聘请泉州进士李君恺、邑人东莞知县林启侯参加编纂,终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完成。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林魁逝世,享年68岁。著有《白石稿》、《归田录》传世。收入清《四库全书》,卷名为《白石野稿》(17卷)。

近现代名人

参考资料仅为部分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漳州台商投资区概况.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漳州气候特点描述.闽南网.2024-04-18

区位规划.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气候.厦门市人民政府.2024-04-18

走进台商区.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管委会.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的历史沿革.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漳州台商投资区大事记.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漳州台商投资区高标准推进产业发展全方位提升新城能级.福建省商务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口岸工作办公室.2024-04-18

漳州台商投资区城市土地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揭牌.闽南网.2024-04-18

经济发展(2023).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区位优势独特.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人物篇.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台商投资区:聚焦高质量发展 建设富美新台商 ——“喜迎二十大”漳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报告之三十.漳州市统计局.2024-04-18

角美镇概况.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漳州台商投资区以环境整治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澎湃新闻.2024-04-18

角美镇各村(居、场)一览表.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漳州台商投资区2023年1-12月主要经济完成情况.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点赞漳州|漳州台商区:打造让群众点赞的医疗卫生服务.百家号.2024-04-18

白礁慈济宫.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东美曾氏“番仔楼”.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角美牌坊.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江东桥.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天一总局.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林氏义庄.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龙池岩.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龙佳生态观光园.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鸿渐公园.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五恩宫.官网.2024-04-18

龙佳生态温泉山庄.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近现代名人.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漳州台商投资区概况.漳州台商投资区.2024-04-18

解码“全国千强镇”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乡村振兴样本.百家号.2024-04-18

讲好台商区故事——漳州台商投资区概况.漳州新闻网.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