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十源,男,回族,1962年生于北京,管理学硕士,收藏大家、慈善家、国际策展人、坦博艺苑创始人,被称为“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和“新文明的使者”。

同时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总顾问、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宗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人物经历

工作经历

1980年在国学大师、收藏大家王世襄先生的引导下,开始文物艺术品的收藏。

1983年为根本解决收藏的资金需求,离开体制下海经商,曾在电子、石化、地产等领域投资经营。

1983年初次接触到贝叶经,从此开启了以古丝绸之路为轴线、关照人类主要文明的文化艺术品收藏旅程。

1986年自黄山购藏第一座徽州古建筑始,用15年时间保护性地购藏了大量经典徽州古建筑。

1987年在自己的企业内辟出独立的文化空间,展陈古代艺术收藏品,为坦博艺苑的雏形。

1992年设立展示紫檀家具的坦博紫檀艺苑。

2000年在小关元大都建设坦博艺苑展览馆,展出坦博艺苑和坦博紫檀艺苑的部分展品,初步实现坦博艺苑服务社会的功能,为艺术家、收藏家及爱好者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2003年策划并出资出物委托琴大师、钧天坊创始人王鹏先生复原、创制、亲斫“百琴百式”古琴,将这项世界文化遗产在十数年间就超越了古人几千年来积累的成果,获得颠覆性发展。同年策划、出资、组织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了“九州揽胜·翰墨情系中华”百米中国画长卷创作活动,邀请启功先生、秦岭云先生、阿老先生、吴冠中先生、欧阳中石先生等40余位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宿老在连续三天的活动中,每人创作一幅丈二匹的作品。王光英先生、布赫先生、吴阶平先生、孙孚凌先生等参加了活动,并给予高度评价。

2004年为实现恩师王世襄先生“延续中华鸽文化,抢救传统观赏鸽”的心愿,在王老的鼎力支持下,建立坦博中国观赏鸽苑,作为中国观赏鸽的种群保护和优化基地。

2007年为举办2008奥运会美术大会中外艺术家联谊会,在西四环杏石口路复建明代徽州古祠堂,成立坦博北京艺术中心。

2008年担任总策划的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美术大会成功举办。贾庆林先生、李长春先生、刘云山先生、刘延东女士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荣誉主席胡安·萨马兰奇先生、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等重要嘉宾参加了这次盛会。这届奥美大会在艺术水准、规模、影响、创新等多个维度都成为奥运美术史上的里程碑。

2010年在北京南中轴魏善庄开始建设坦博兴善苑,坦博兴善苑占地200亩,其中复建了10余套徽州经典古建筑,已建成展览面积35000平米,12个艺术主题展的文化空间。

2011年担任2012伦敦奥运会·奥运会美术大会总策划、策展人,此次展览是中国人在域外主导的最大的一次国际美术大展。

2012年在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了创意城市•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展出了74个国家的优秀艺术家创作的500余幅作品。同年获聘担任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2014年担任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美术大展总策划、策展人,陪同刘延东副总理和罗格先生、巴赫主席等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官员参观了展览,该展览创造了人类美术史上多个世界第一,是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亮点。

2016年参与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奥林匹克美术大会。

2017年担任“奥林匹克·瞬间的永恒”北京奥林匹克博览会策展人。

2018年担任“双奥之城”北京奥林匹克博览会策展人。

2019年与兰州大学共建“贝叶经研究中心”,是坦博艺苑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又一升华。

2019年在海南卫视对世界说》的第一集中,与龙永图先生、吴红波先生、吴士存先生一起向观众讲述各自眼中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祖国。

社会活动

2002年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合作,在坦博艺苑成立中国美协北京展览中心。

2002年在坦博艺苑举行每周一次的公益性古琴雅集。该活动持续至2004年。

2002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官邸别墅拍卖中,以1575万元竞得标王301别墅,拟将中国传统文化带入世界舞台。此事作为一个事件,被全球上千家媒体广泛报道。

2003年为庆祝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邀请中国古琴名家在坦博艺苑举办古琴音乐会,李先生、郑珉中先生、梅曰强先生、吴钊先生、龚一先生等古琴大家和联合国教科文驻中国代表共二百余人参加了这次古琴界盛会。

2004年接受天津广播电视台高端经济人物访谈栏目《时代智商》的邀请,作为文化界代表,录制两期访谈节目播出。

2005年策划的“普洱茶·马帮进京”重走茶马古道复兴茶文化活动圆满实施,使普洱茶再次进入千家万户,由一个小众的茶叶品种,迅速成长,占据全国茶叶市场的半壁江山。在此过程中率先发现冰岛普洱茶的独特口味和价值洼地,2004年、2005年购藏冰岛古树普洱茶10余吨。

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在坦博艺苑举办《奥林匹克美术大会中外艺术家联谊会》,来自53个国家的800余位艺术家和嘉宾参加了这次活动。

2009年策划并出资邀请NHK纪录片导演张克明先生和艺术家蒋山青先生、刘墨先生等人共赴缅甸,摄制艺术纪录片《原色缅甸与抽象主义画家墨客》。

2013年策划并邀请著名艺术家墨客先生、崔自默博士、蒋山青先生、叶建新教授、雒三桂博士、苏俊卿先生分别创作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书画作品,包括:油画《盛世梵歌》、设色水墨画《大好河山》、当代水墨画《新轴心时代》、国画《燕京十咏图》、行书《道德经八十一章》和行楷《论语全篇》,每幅作品长100米以上,高10米以上。邀请崔自默博士创作了世界上最小的国画作品《我看青山多妩媚》,尺寸为1cmX2.2cm。

2015年作为最年轻的文化大家,做客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大家》栏目,被称为“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2016年马绍尔群岛国会内阁全体通过,授权总统克里斯托弗•洛亚克任命白十源先生为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国家经济顾问,任期十年。

2018年受少儿频道聘请,作为历史文化专家参加《赢在博物馆第一季》节目。

2019年在海南卫视对世界说》的第一集中,与龙永图先生、吴红波先生、吴士存先生一起向观众讲述各自眼中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祖国。白十源先生着重从自身40年的收藏经历出发,讲述了收藏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艺术遗珍和在拆旧建新的浪潮中抢救保护古建筑等经历,体现传统文化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源泉。

公益活动

2009年4月,捐赠给中国国家画院一座徽州古门楼和一座徽州古戏台。

2013年9月,向厦门市政府和厦门美术馆捐赠巨幅美术作品。

2014年8月,向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捐赠书画作品。

2015年8月3日,向房山区云居寺捐赠宋代贝叶经。

2018年1月24日,向庐山东林寺捐赠古代贝叶经。

2018年1月28日,向新加坡居士林捐赠佛舍利。

2018年8月11日,向镇安兴隆寺捐赠佛舍利。

2018年11月18日,把其收藏多年的、上世纪30年代初西方传教士用4台设备花费1年时间拍摄的5000多张大运河沿途的风土人情纪实照片捐给了洛阳师范学院中国大运河研究院。

2019年5月12日,向西安大慈恩寺捐赠一枚佛骨舍利和八份贝叶经,奉赠增勤大和尚法器“四龙护佛十二环金锡杖”。

2019年11月24日,向澳中佛教总会捐赠佛舍利和贝叶经。

任职经历

2004年担任北京戏曲艺术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

2011年担任海淀区文联理事。

2012年担任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总顾问。

2017年当选海淀区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会副会长。同年入选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候选人。

2018年当选大兴区馆藏文化联盟副主席。同年当选为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主席。

202年被浙江江大学聘任为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同年当选北京市宗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社会任职

2018年增补为北京市海淀区第十届政协委员。

个人作品

出版作品

策展展览

主要成就

在文化艺术上有四个主要贡献

1、收藏有大量丝绸之路上古代八大文明(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以及古希腊、古罗马、古波斯、古代草原文明)的代表性器物,美轮美奂的宗教礼器、帝王珍宝、生活用具,展现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和通商活动给当时的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是东西方文明互鉴、文化交融的实证。

2、收藏有世界最多的国家一级文物贝叶经,贝叶经是记录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世界公认的珍贵的文化遗存。他努力的目标之一是以其庋藏的贝叶经为基础,建立中国贝叶经博物馆和世界贝叶经研究中心。

3、在中国优秀的徽州古建即将被损毁的关键时期,保护性地购藏了一千多套富含中国儒、释、道哲学思想,用木雕、石雕、砖雕反映中国民间建筑艺术最高水平的徽州古建筑。

4、深入研究古今中外艺术大师的成功之路,提出选拔大师级艺术家的二十条标准,收藏有全球知名艺术家的大量重要艺术作品。他持续策划、策展、组织、承办了2008北京、2012伦敦、2014南京和2016里约热内卢的“奥运会美术大会”,在国际奥林匹克的舞台上创造了多个书画艺术的世界第一。

总结出中国社会发展的三个规律:

中华文明从大规律看,每二千五百年一个阶段。五千年前中华民族出现了一批现在被尊为神的人——三皇五帝,他们建立了早期文明。简单总结,早期文明的核心是“善”,视野是“天下”,目标是“大一统”,方法是以人为本、道法自然。把当时一个个的部落小国,逐渐凝聚成团,从夏朝的上万个、到周代的八百个、再到战国七雄,直到大秦一统天下,走完第一个周期。两千五百年前,人类进入文明生发的轴心时代。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早期文明的基础上,融合域外文明,建立了影响至今的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主干的国学体系。

中国社会王朝的变更有个“一大一小”的周期规律,具体是:秦十五年,大汉四百二十二年;隋三十七年,大唐二百八十九年;五代十国五十四年,大宋三百二十年;元九十七年,大明两百七十六年;大顺四年多,清代也是两百七十六年;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承前启后开启一个新时代。

近代史有一个三十年的规律,1919年的“五四运动”唤醒东方巨龙;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79年改革开放,我们逐渐富起来;从2009年开始的这三十年,科技和文化的发展会使我们的国家真正强起来。

他认为,在数千年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在科学发现对宇宙新的认知成果上,即将迎来以中国为基点的人类文明新轴心时代,人类文明进入新阶段。

达到两个目标:

一个人,四十年,从庋藏数量惊人的贝叶经,到集纳大批经典徽州古建筑,再到罗致古今中外艺术奇珍的坦博艺苑,直至借助多届奥运会美术大会融合世界文明,他是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他从发现并总结出近代以来我们每三十年迈上一个台阶的小规律,到我们二千多年来王朝更迭遵循一大一小的周期规律,再到整个人类文明发展每二千五百年左右进入一个新文明阶段的大规律,他一生所做的就是保护传统文化,促发并迎接新文明,他是新文明的使者。

实现一个理想:

知行合一。他在上个世纪就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的轴心之路。他期望以终生收藏,为中华民族创办一座当代世界最大的、展示人类主要文明的、世界一流的丝路文明炎黄艺术馆,奉献给社会,交出人生的答卷。

已经年过半百的白十源,为实现理想,始终如一。从努力做好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到迎接新文明的使者;从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三个规律到了悟人生从科学到哲学到神学的三个境界;从追寻富贵雅仁的人生之路到文化艺术上取得的四个主要成果;从规划十个徽州古村落到建立古琴史上首个百琴百式的坦博钧天百琴堂;从保护上千套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到集聚起万部贝叶经。以人类新文明的高识远见,将现代与古代打通,将东方与西方融合。他曾作《十源励志歌》来抒发自己的理想和对文明进步的期望:

坦诚博爱兮德崇善兴,

大道无私兮盛世太平,

守望传统兮迎新文明!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真经尊一叶 妙法启十源——大佛光寺和坦博艺苑举行贝叶真经迎请供奉活动 _大公网.大公网.2020-12-07

传播时代强音 “对世界说”重量级嘉宾齐聚发声.今日头条-环球网.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