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赵德芳

赵德芳

赵德芳(公元959年—公元981年),赵匡胤赵匡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

赵德芳的母亲是宋太祖孝明皇后王氏,生于柴宗训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赵德芳被赵匡胤任命为检校太保、贵州省防御史,离开朝廷前往封地。同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人召赵德芳回宫,却被晋王赵光义抢先。赵光义允诺宋皇后,他会在登基后让其与赵德芳“共保富贵”。后来赵匡胤去世,晋王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赵光义任赵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平章事,对其荣宠有加。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三月,赵德芳去世,时年二十三岁。宋太宗悲痛不已,追赠其为中书令,封岐王,谥号康惠,后又加赠赵德芳为太师,改封楚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三月,赵恒继位,追赠赵德芳为太保。宋徽宗时期,赵德芳改封为秦王。

在后世小说《三侠五义》以及《杨家将》《贺后骂殿》《潘杨讼》《辕门斩子》等戏曲作品中,赵德芳被称为“八贤王”或“八千岁”,是一个手执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面人物。

人物生平

获封出阁

赵德芳生于后周恭帝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四子,其生母为宋太祖孝明皇后王氏。

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七月,赵德芳纳右武卫上将军焦继勋之女为妃。第二年三月,赵德芳被赵匡胤任命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史,离开朝廷前往自己的封地。四月,在行营先锋使曹翰攻克江州后,赵德芳的食邑户数得到增加。

皇权旁落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遣亲信王继恩去召回时任贵州防御史的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但是王继恩却直接前往开封府通知了晋王赵光义。王继恩回宫后,宋皇后问其德芳到否,王继恩却称晋王到了。宋皇后见到赵光义十分吃惊,她意识到事有变故,难以挽回,只好对赵光义以“官家”相称,乞求他保全自己与赵德芳的母子性命。赵光义应允其“共保富贵”。

富贵得全

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后,晋王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赵光义信守自己对宋皇后的承诺,任命赵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平章事。 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十月,王俣派遣使者来朝进贡,赵光义值此对赵德芳与其兄长赵德昭进行了赏赐。同年冬天,赵德芳被加任检校太尉。此外,赵光义还曾将刻有“皇帝信宝”的一枚玉印赠予赵德芳,以示宠信。

死后哀荣

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三月,赵德芳去世,时年二十三岁。宋太宗悲痛不已,乘坐车驾至其灵前哭泣,并废朝五日。宋太宗追赠赵德芳为中书令,追封他为岐王,谥号康惠。后又加赠太师,改封其为楚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三月,赵光义去世,赵恒赵恒继位。同年六月,宋真宗追赠赵德芳为太保。宋徽宗时期,赵德芳被改封为秦王。

人物争议

关于赵德芳的早逝,《宋史》之中只有“寝疾”的简单记载,大意就是在睡梦中病死。但是在此之前,史书中并无关于赵德芳有疾的记载。而李焘编写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则连赵德芳的死因都未曾描述。因此,后世史家多认为赵德芳的死因绝不是单纯的因病早逝。结合史实,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三月,赵德芳去世。而在此的两年以前,其唯一在世的兄长赵德昭赵光义的恐吓之下忧惧自杀;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在赵德芳去世后的一年,其叔父赵廷美也在赵光义的陷害之下被贬房州(今房县),最终年仅38岁就忧悸而亡。鉴于这三个对宋太宗的政治地位最具威胁的人相继离奇亡故的事实,史家普遍认为赵德芳不是自然死亡,其早逝多与宋太宗有关。

人物关系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清代石玉昆所著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以及《杨家将》《贺后骂殿》《潘杨讼》《辕门斩子》等戏曲作品中,赵德芳与史书记载的身份相同,为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芳在文艺作品中,多有嫉恶如仇的人格魅力。他被称为“八贤王”或“八千岁”,是一个手执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面人物。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杨家将 (1983).豆瓣电影.2023-12-13

少年包青天 (2000).豆瓣电影.2023-12-13

忠烈杨家将 (2013).豆瓣电影.2023-12-13

神探包青天 (2015).豆瓣电影.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