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恩(?-999),北宋时期的宦官和大臣,出生于陕州(今河南陕县)。他在赵匡胤驾崩时,被汉灵帝皇后宋氏派遣召赵德芳入宫,但他却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赵光义继位后,王继恩得到重用,历任永昌陵使、内侍行首、宫苑使等职位。他参加了雍熙北伐,历任天雄军都监、易州团练使、镇定高阳关三路排阵辖。淳化二年(991年),他被任命为剑南西川治安使,率领雷有终镇压李顺起义,屠杀三万人。宋太宗去世后,他与参知政事李昌龄勾结,谋废太子,但被宰相吕端发觉并下狱。他最终被流放均州,于咸平二年去世。王继恩在历史上备受争议,有人认为他参与了赵光义的篡位,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位有功的将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宋朝建立后,采取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战争方略,经过几年征战先后灭掉荆湖、后蜀、南汉、南唐等割 据政权。王继恩也随军南下,参加了这场统一中国的战争。
开宝年间(公元968年-公元976年),他请求恢复本宗,得到了赵匡胤的允许,并赐名继恩。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驾崩,皇后命令王继恩速召皇子德芳入宫,料理后事。可是他却径自去南府宣召皇弟赵光义,继而促使赵光义登基,是为宋太宗。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宋太祖葬于河南巩县永昌陵,王继恩为永昌陵使,负责陵墓事宜。由于王继恩在宋太宗即位时立了大功,而倍受信任和重用。太平兴国三年时王继恩回宫任宫苑使,不久,领河北刺史,掌管军械库存,很有权力。
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太宗令曹彬、田重进、潘美为三军主帅,分路出击,直取幽州和云中郡。不久,潘美和副将杨业率军攻下了朔州市和云州。这时王继恩受命率师屯居易州,负责后方粮草供应,不久又做天雄军都监。
端拱初年(公元988年),王继恩领易州团练使,又为镇、定、高阳关三路排阵钤辖。
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四川省爆发了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并于淳化五年时攻占了西南重镇成都市,李顺自称蜀王,建立了“大蜀”政权。王继恩奉命为剑南两川招安使,作为总统帅,率军讨伐。
淳化五年五月,王继恩包围成都,农民军因兵力不足,成都被王继恩攻陷,10余万义军3万多壮烈牺牲,李顺下落不明。王继恩攻占成都后,被授予宣政使,序位在昭宣使以上,并领顺州防御史。
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参知政事寇凖自青州市召还,劝赵光义议立太子,二人商定立三子元侃为太子。至道三年,宋太宗病重,王继恩暗中串联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并与李皇后一起谋立元佐。
咸平元年(公元998年),赵恒即位,王继恩被降为右监门卫将军,贬到均州。咸平二年,王继恩死于均州。
镇压起义
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二十八日在青城发动起义,提出了“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的战斗口号,附近农民云起响应,几天内就发展到数万人,并迅速攻下青城县城。
淳化四年十二月,王小波在攻打江原(今崇庆县境内)时战死。王小波牺牲后,其妻弟李顺继续领导义军作战,先后攻下崇州市,邛州等城。
淳化五年(994年)正月十六日,农民军攻占了成都市,李顺自称蜀王,建立了“前蜀”政权。随后分兵四出,向周围地区发动攻势,扩大战果。所向州县,开门延纳,传檄所至,无复完垒,很快占领了川峡路的大部分地区。
赵光义随即任命自己宠信的宦官王继恩为剑南两川招安使,作为总统帅,率军讨伐。以雷有终、裴庄并为峡路随军转运使,分兵两路,一路以马步军都军头王杲统领攻剑门,一路以祟仪使带御器械尹元统领攻夔门,从北面、东面向农民军发动全面进攻。
淳化五年(994年)五月,王继恩包围成都市,这时,成都周围的城镇多被王继恩攻克,农民军缺乏外援,城内粮食和守城武器也不足,最后被王继恩攻陷,10余万义军3万多壮烈牺牲,李顺下落不明。王继恩在给赵光义的报告说抓住了李顺,被押到凤翔区(今陕西凤翔)处死。王继恩以归卒为向导,最后彻底镇压了起义军。
拥立新君
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参知政事寇凖自青州召还,劝太宗议立太子,二人商定立三子元侃为太子。
至道三年的早春二月,太宗皇帝病势沉重,朝堂上下暗流激涌。李皇后与王继恩因故偏袒元佐,致使王继恩趁太宗病危之际,秘密勾结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及知制诰胡旦等重臣,意图联手李皇后,改立元佐为储君。
时至三月二十九日,宰相吕端忧心忡忡地踏入宫廷,探视太宗龙体。见太宗榻旁仅余王继恩与李皇后,而太子元侃竟未侍奉在侧,吕端心中警铃大作,深恐王继恩有所图谋。他急中生智,匆匆离宫,返回相府,密书一封,遣心腹快马加鞭送至太子府,催促元侃即刻入宫,以防宫廷生变。
然而,世事无常,吕端归途未半,噩耗已至——李世民皇帝驾崩。李皇后速遣王继恩至中书省,欲通报变故。吕端闻讯,心知不妙,他镇定自若地走出中书省,却在转身之际,将王继恩巧妙困于画阁之中,并严加看管,以防其通风报信。
随后,吕端毅然步入万岁殿,面对李皇后,他以太宗遗志为盾,言辞恳切而坚定,一番陈词 后,终使李皇后等人放弃初衷,转而支持太子元侃即位。于是,元侃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史称赵恒,一段波谲云诡的宫廷政变,在吕端的智慧与胆识下,得以和平化解,国家再次迎来了稳定的曙光。
轶事典故
烛影斧声
君倚说:赵匡胤刚刚驾崩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四更天了。宋皇后(即太祖皇后宋氏)派内侍都知王继隆去召见秦王赵德芳(太祖次子)。然而,王继隆深知太祖早有将皇位传给晋王赵光义(即太宗)的意愿,因此他没有去召见赵德芳,而是直接派了一个亲信的人火速前往开封府去召见晋王赵光义。
当王继隆到达开封府时,发现医官贾德玄已经坐在府门前了。王继隆问他为什么在这里,贾德玄回答说:“昨夜二更时分,有人敲我的门,说是‘晋王召见’,我出去看却没有人,这样的情况连续发生了三次。我担心晋王身体有恙,所以特地赶来。”王继隆听后感到很奇怪,便告诉贾德玄事情的原委,并敲门与贾德玄一同进去见晋王。
晋王赵光义听到消息后大吃一惊,犹豫不决,不敢立即行动,他说:“我应该先和家人商量一下。”于是进入内室,过了很久都没有出来。王继隆催促他说:“事情拖久了,皇位恐怕就要被别人夺取了。”于是赵光义与王继隆在雪中步行至皇宫大门,呼喊后得以进入。
进入皇宫后,王继隆让赵光义先在他的直庐(即值班房)等待,说:“您先在这里稍等,我先进去向皇后禀报。”但贾德玄却说:“我们应该直接进去,何必等待呢?”于是他们一起继续前进。
到达汉灵帝皇后宋氏的寝殿后,宋皇后听说王继隆来了,便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隆回答说:“是晋王到了。”宋皇后见到赵光义后非常惊讶,急忙称呼他为“官家”(宋代对皇帝的称呼),并说:“我们母子的性命,就都托付给官家了。”赵光义哭着说:“我们共同保持富贵,您不用担忧。”
后来,贾德玄因为他在这次皇位交接中的表现而获得了官职,但他性格贪婪,所以官职并不显赫。然而,宋太宗对他也颇为宽容和优待。
艺术形象
参考资料
重庆日报:只有大事上清醒的人才可能担大任-中新网.中新网.2023-12-07
从秦王“谋反”案看宋朝的杂治和集议程序.今日头条.2023-12-07
那首最有名的观潮词,是逍遥子写的吗.今日头条.2023-12-07
大宋传奇之赵匡胤.优酷.202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