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孝惠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1641年11月5日-1718年1月7日),名阿拉坦琪琪格,出身科尔沁孝庄文皇后,是清朝顺治帝的第二任皇后,孝庄文皇后的侄孙女。

孝惠章皇后是科尔沁区贝勒绰尔济之女,顺治帝废后的堂侄女。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顺治帝的第一任皇后被废,次年五月,在其姑祖母孝庄太后的安排下,孝惠章皇后被聘入宫中,并立为皇后。但她不为顺治帝所喜,顺治十五年(1658年)正月,顺治帝声称她没有尽心侍奉病中的孝庄太后,想要废掉她,在孝庄太后的阻止下没能成功。康熙帝继位后,孝惠章皇后被尊为仁宪皇太后,居住在宁寿宫。成为太后的她受到康熙帝敬重,常陪同其出宫巡行,或避暑。若是没有一同外出,仁宪皇太后在宫中也会收到康熙帝的贺礼,她亦会为康熙帝送去生辰礼。她的六十、七十大寿,康熙帝都为其隆重操办。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1718年1月7日)仁宪皇太后病逝,享年七十七岁,康熙帝不顾病体也赶来见她最后一面。经历代皇帝加谥,谥号最终为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

《中国后妃全传》评价孝惠章皇后温和善良,知书达理。虽不为顺治帝所喜,但康熙帝对她极尽孝顺,二人如同亲生母子。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孝惠章皇后,生于清崇德六年(1641年)十月初三。出身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海兰珠是其曾祖父博尔济吉特·寨桑之女。她的祖父名博尔济吉特·察罕,察罕兄长乌克善所生博尔济吉特·额尔德尼布木巴,是顺治帝的第一任皇后,也就是她的堂姑母。她的父亲是镇国公绰尔济,母亲则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女与饶余贝勒爱新觉罗·阿巴泰生下的第七女。

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二十五日,顺治帝因不喜额尔德尼布木巴,废除了她的皇后之位,降为孝静成皇后。顺治帝生母孝庄太后为了巩固蒙古族及其母族的地位,从她的母族中再次选出了皇后。次年五月初三日,清廷派遣奉恩镇国公巴布泰、内大臣巴图鲁公鳌拜礼部侍郎渥赫等前往科尔沁部落聘绰尔济之女为妃。孝惠章皇后和她的妹妹淑慧妃一起被送入宫中,不久后她便被诏立为皇后,并于六月十六日举行了正式的册封仪式。

险遭废后

由于顺治帝不满孝庄文皇后对他妻子人选的干涉,孝惠章皇后受到迁怒,同她的堂姑母静妃一样不受宠爱。顺治帝声称她本心淳朴,却没有什么特长和才华,以此缘由,鲜少踏入孝惠章皇后宫中。但孝惠章皇后吸取静妃的教训,始终小心谨慎,侍奉顺治及孝庄太后。顺治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宠爱孝献皇后,意图废黜孝惠章皇后的后位,遭到孝庄太后的阻止。

顺治十四年(1657年)冬,孝庄太后患病,诏令董鄂妃前去服侍。孝惠章皇后没去服侍,遭到顺治帝斥责。顺治帝称孝惠章皇后对孝庄太后的病情不闻不问,有礼节不周的过错。次年正月,孝惠章皇后被顺治帝处罚停止中宫进笺表。顺治帝还召令大臣商议此事,想要废黜孝惠章皇后。二月,孝惠章皇后忽患重病,生命垂危,董鄂妃亲自在身边服侍,并出言阻止顺治帝废后。之后,顺治帝恢复中宫进笺奏,没有再提废后。而董鄂妃因幼子夭折,身体愈加不济,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猝然逝。孝惠章皇后为此悲痛交加,顺治帝也随之于次年正月初七驾崩。

受到尊崇

顺治十八年(1661年),皇子康熙帝继位,是为康熙帝,孝惠章皇后被尊为母后皇太后,徽号曰仁宪皇太后,居住在慈仁宫。康熙帝生母早逝,对唯一的嫡母十分尊重、敬爱,经常前来问安,与其叙话家常。康熙帝带孝庄文皇后拜先祖陵墓、去五台山避暑时,都会带上仁宪太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帝出塞时猎得一头鹿,还特地命人砍去鹿尾,用盐腌渍后,亲自选出上等肉块,派人专程送到北京,献给仁宪太后。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太皇太后病重,仁宪太后朝夕侍奉身边,更在其逝世后,痛哭至不能起身。康熙帝让人请她回宫,被她拒绝,再请一次,她才同意回到自己的宫中休息。在孝庄太后的丧礼中,康熙也请人让仁宪太后不要前来参加繁重的仪典,但她坚持前往。两年后,康熙帝表示仁宪太后所居宁寿旧宫年岁历久,为其所建的新宁寿宫已经修建完成。诏令礼部选择良辰吉日,并举行盛典,奉仁宪太后入住新宫。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北巡时,遇上仁宪太后寿辰,还特地送书信为其祝寿。仁宪太后则遣人回送衣裘物件,康熙表示等到天气寒冷,必会穿上。康熙帝还让总管太监送水果干等特当地特产进入宫中,让仁宪太后尝鲜。次年,康熙帝在亲征噶尔丹时正遇上寿辰,仁宪太后赐金、银茶壶等器送往前线,为康熙庆贺。噶尔丹平定后,群臣请求为她加太后徽号寿康显宁,她坚决不肯接受。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康熙帝带仁宪皇太后前往沈阳市(今辽宁沈阳)拜谒祖辈陵寝,并在此瞻仰了先祖宫殿。途径喀喇沁时,在此地二百里远处正是仁宪太后父母的安葬的发库山,康熙帝为此特命人选择一处祭祀场所,让她遥遥祭奠逝去的父母。到达奇尔赛毕喇时,还碰上她过寿辰,康熙帝特地册封当时驻的山为寿山,并为她贺寿。之后南巡时,也带上仁宪太后一同游历。仁宪太后六十大寿时,康熙帝特地为她制成《万寿无疆赋》,并送上珊瑚、自鸣钟、洋镜等一大批名贵器物,还特地让膳房数一万粒米烹之,制成“万国玉粒饭”,并搭配珍惜菜肴、果品进献。她七十大寿时,康熙帝亦隆重举办。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仁宪太后劝慰了因废黜太子爱新觉罗·胤礽而痛苦的康熙帝,使康熙帝为复立找到了依据。之后,胤礽因不知悔改再遭废黜,康熙帝亦将此事说与仁宪太后知晓。康熙帝还曾下旨斥责大阿哥假称拥有仁宪太后或他的密旨肆意妄为,学者宋清玉认为这体现出了仁宪太后的懿旨与康熙帝的谕旨拥有相同的分量。

逝世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月,住在畅春园的仁宪太后患病,康熙帝奉其回紫禁城修养。次月,症状稍有缓解,之后再次发病。当时康熙帝也身患疾病在畅春园疗养,听闻母后患病,当即赶回宫中。十二月初三,仁宪太后病情愈加严重,康熙帝不顾双足肿胀,用帕子裹住双足,也坚持在她身侧侍奉,还捧着她的手呼唤母后,表示他就在身边。仁宪太后眼睛畏光无法睁开,只能紧紧回握康熙帝的手,随后在初六日酉时逝世,享年七十七岁,下葬于清东陵

康熙帝悲痛欲绝,坚持执行割辫之礼,以尽哀思。并奉入太庙享受供奉祭祀。当时太庙里牌位的排序讲究以卑避尊,康熙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顺治帝福临的位次之下,仁宪太后死后,则应排在孝康章皇后之上。有臣子认为原本的位序已经排了很久,不宜再动,便让仁宪太后排在孝康章皇后的下面。大学士王掞则表示,康熙帝最重孝道,当时孝庄太后都没能排在孝端文皇后之上,这次也不会让孝康章皇后排在仁宪太后的上面。康熙帝知晓后,果然加以改正,让仁宪太后排在孝康章皇后之上。经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为孝惠仁宪端懿慈淑恭安纯德顺天翼圣章皇后。其主谥号“惠”,满文作“fulehun”,意为“恩惠”。

主要影响

稳定皇室关系方面

对康熙个人成长

对宫廷制度和礼仪方面

对满蒙关系

人物评价

《中国后妃全传》评价:孝惠章皇后温和善良,知书达理。虽不为顺治帝所喜,但与康熙帝形同亲生母子。

册封诏书

顺治帝册立孛儿只斤氏为皇后册文、诏书:

朕惟两仪作配、后德肇于坤承。百世延禧、王化基于内则。义偕资始。位正安贞。咨尔博尔济锦氏、乃科尔沁国镇国公绰尔济之女。川岳钟祥市。睢麟媲美。柔嘉成性、允符天之祯。淑慎为仪、式兆月恒之庆。兹仰承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尚助隆孝养。克叶和。茂衍昌炽于本支。共荐馨香于聂氏宗祠。钦哉。

是日、颁诏天下。诏曰。帝王天显命、洪敷化理。必肇自宫、乃达家国、以讫于万方。即躬备令德。恒资内助、弼成雍穆。故慎简厥始。用介有终。所以承宗庙、敦孝养、崇化源、茂本支也。朕只鸿绪。笃敬彝伦。圣母昭圣慈寿恭简钮祜禄·甄嬛、深惟内治、期遴懿淑、以襄朕躬。必得贤媛、乃正中宫、俾仪天下。兹钦遵慈命。虔告天地宗庙。于顺治十一年六月十六日、册立科尔沁区国镇国公绰尔济之女博尔济锦氏为皇后。惟朕躬暨后、克迪厥德。邦其永孚于休。用绍徽我圣善、睦宫庭。乃锡祉于尔多方、丕协熙治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康熙帝尊母后皇后为仁宪皇太后诏书:

母后皇后、昭淑配。克嗣徽音。表正六宫。母仪四海。”“恭惟圣母皇帝、顺德弘昭。徽音茂著。臣绍闻先绪。承诲慈闱。世泽方长。天休滋至。用举尊亲之典、以彰燕翼之谋。······钦惟母后皇后、柔顺承天。安贞配地。赞襄皇考、敷内治而化洽宫庭。抚育眇躬、绍丕基而恩深训迪。仰慈仁之备至、宜尊养之兼隆。载考彝章、晋崇鸿号。

人物关系

人物轶事

热河避暑

孝庄太后在世时,热河避暑山庄尚未修建完成,康熙帝没能带从小养育她的孝庄太后前往,为了弥补心中憾事。在山庄修建好后,便常带嫡母仁宪太后前去。除了仁宪太后逝世前的八年,每年入夏,康熙帝都会带仁皇太后前去热河避暑。二人每次都一同出发,但到了半路,康熙帝便会率领部分皇子、大臣先行到达山庄,为仁宪太后的到来做好准备。当嫡母来临时,康熙帝便率众人出门跪迎。

跳蟒蛇舞

仁宪太后七十大寿时,康熙帝为她在宁寿宫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宴会不仅有前来朝贡的外藩,还有皇子、贝勒、大臣以及福晋、命妇等齐聚一堂。宴会高潮时,康熙帝还伴随着音乐的节拍,为仁宪太后跳起了满族的蟒式舞,向她祝寿。

牙脱有福

一次,康熙帝前往宁寿宫向仁宪太后请安,仁宪太后表示她的牙齿疼痛,只有掉了才不会再痛,而没有掉的都让她难以忍受。康熙帝对她表示,祖宗先辈曾说过,老人牙齿脱落,是对子孙有好处的事情,可见太后福泽绵长,是吉兆。仁宪太后非常高兴,表示听了皇帝这样说,任何一个老人家都会很高兴。

陵墓

孝惠章皇后死后,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下葬在康熙为其单独兴建的陵寝中。初称“孝惠章皇后陵”。次年,礼部专门上折,将其定名为“孝东陵”,得到康熙帝同意。此陵的规制也成为后世建皇后陵效法的蓝本,其地址位于清东陵孝陵东侧,即今河北省遵化市

研究书目

相关作品

文学形象

在作家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中,孝惠章皇后在其中被江湖中人毛东珠假扮,被囚禁于柜中,后在书中主角韦小宝的帮助下,得以逃脱。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清实录(全60册).豆瓣读书.2024-06-25

清史稿(全四十八册).豆瓣读书.2024-06-25

鹿鼎记.豆瓣电影.2023-11-02

鹿鼎记.豆瓣电影.2023-11-02

鹿鼎记.豆瓣电影.2023-11-02

天官赐福.豆瓣电影.2023-11-02

鹿鼎记.豆瓣电影.2023-11-02

施公奇案(台版) (1997).豆瓣电影.2023-11-02

鹿鼎记 鹿鼎記 (1998).豆瓣电影.2023-11-02

怀玉公主.豆瓣电影.2023-11-02

孝庄秘史 (2002).豆瓣电影.2023-11-02

少年天子.豆瓣电影.2023-11-02

青天衙门.豆瓣电影.2023-11-02

青天衙门2 (2007).豆瓣电影.2023-11-02

鹿鼎记.豆瓣电影.2023-11-02

深宫谍影.豆瓣电影.2023-11-02

新施公案.豆瓣电影.2023-11-02

鹿鼎记 (2014).豆瓣电影.2023-11-02

多情江山.豆瓣电影.2023-11-02

寂寞空庭春欲晚.豆瓣电影.2023-11-02

鹿鼎记.豆瓣电影.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