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明朝永乐时期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瓷器,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为其18件“镇院之宝”之一。
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于明永乐年间烧制完成,后送入皇宫中供皇家使用收藏。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香炉随众多故宫文物南迁躲避战火;1945年,香炉运抵南京,保存于当时国立中央博物院(现南京博物院)的库房中。1949年,南迁文物被挑选装箱,准备运往中国台湾,但因中国国民党军队的溃败,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与一些南迁文物没来得及运走,最终得以保存在南京博物院。
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高58cm,口径为37.6cm,最大腹径为46cm;香炉造型饱满,仿青铜鼎式样,盘口,方唇,束颈,圆腹,小平底;香炉通身以伊朗进口名贵苏麻离青料绘满青花寿山福海纹,青花为地,白釉为海浪,发色浓重,带有明显“铁锈斑”痕,手摸表面有凹凸感,具有晕散美;香炉奉于御座之前,象征着明朝江山安定的美好寓意。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纹饰夸张写实,将不同角度的场景融合同一画面上的表现手法,极具艺术魅力,在官窑瓷器中较为少见,集人文意蕴与高超的制瓷技术于一体,为明永乐官窑瓷器中杰出之作。
器物概况
尺寸造型
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高58cm,口径为37.6cm,最大腹径为46cm。香炉造型饱满,仿青铜鼎式样,胎体厚重,器型高大,盘口,方唇,束颈,圆腹,小平底。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功能为容器和烹器;夏朝开始,青铜制成的鼎作为礼器象征着国家权力,造型仿青铜鼎式样的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为明朝国家权力的象征;东汉许慎《说之解字》中写道:““鼎”音通“定”。定:与‘乱’或‘动’相对。定,安也。”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的仿青铜鼎造型有“定鼎天下、江山安定”的寓意。
纹饰功能
纹饰
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周身布满青花寿山福海纹,青花瓷的纹饰一般为白地蓝花,但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的纹饰为蓝地白花,青花为地,白釉为海浪,发色浓重,有明显的“铁锈斑”痕。
寿山福海纹又称“海水江崖”纹,为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之一,主体纹饰为山石立于汹涌的波涛之上,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意,代表着明朝的天下,将其作为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的纹样,深层的寓意为象征一统江山,安定永久。纹饰搭配象征“定鼎天下”的鼎式造型,表现出期盼“江山安定”的主题。
功能
多数鼎式大香炉都有着祭祀供器的功能,但根据明代正德朝进士邵经邦在《弘艺录》中的记载:“朱棣于奉天门御朝时,在宝座上坐定后,内使奉一个刻山河之形的香炉置于榻前,奏道:‘安定了!’”研究人员综合青花寿山福海纹香炉的制作时间、纹饰特点与《弘艺录》中记载进行对比,结果吻合,由此推测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应为奉于御座之前的香炉。
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上描绘着象征“万里江山”的寿山福海纹,代表着明朝的天下。在上朝时,将描绘“万里江山”的瓷炉安定在御座前的动作,象征着“江山安定”,对于一生跌宕起伏、心系江山社稷的朱棣来说是较为吉祥的寓意。
年代推定
20世纪90年代初,因江西景德镇御窑厂尚未发表发掘资料,加上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底部无款,故相关专家根据明朝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青花瓷青花发色浓艳的特点推定其所属年代为明朝宣德时期,后经过研究,根据景德镇御窑厂出土同样器型的器物与明正德朝进士邵经邦在《弘艺录》中的记载,以及青海省博物馆所藏相同造型的永乐鎏金铜香炉上铭文:颈部阴刻汉藏文“大明永乐年施”款的佐证,推断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所属年代为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
流传收藏
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皇帝命御窑厂烧制一件寓意江山安定的瓷香炉用于皇家祭祀,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由此诞生。当时,御窑厂先后烧制了三件,其中一件因烧成后炉身变形被打碎埋于地下(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藏),另外两件被送入皇宫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决定将故宫所藏文物南迁。1933年1月,故宫的重要文物一共包装了13491箱,第一批于2月5日连夜装上火车,并在军警的重重戒护之下,开始了漫长的南迁之路。故宫工作人员借鉴景德镇运送瓷器的经验,将两件瓷香炉用棉花和稻草裹紧,然后单独装进一个木箱内,随南迁文物在抗战期间辗转17个省市,躲过了战争炮火。
1945年,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和众多南迁文物,从四川省归来运抵南京,保存于当时国立中央博物院(现南京博物院)的库房中。1949年,南迁文物再一次被挑选装箱,准备运往中国台湾,但因中国国民党军队的溃败,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库房内一部分文物没有来得及被运走,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最终得以保存在南京博物院,成为了其“镇馆之宝”之一。
工艺特点
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为明朝永乐年间江西景德镇明代御窑厂制作,香炉外壁的纹样以从伊朗进口的名贵苏麻离青料绘制,纹样为蓝地白花寿山福海纹,以青花为地,白釉表现海浪,下腹部加绘山峦叠嶂,寓寿山福海之意。香炉青花发色浓重,青料略有晕散的缺陷美,带有明显的“铁锈斑”痕;因用料浓厚,瓷胎相对较软,绘画时带起瓷胎粉,手摸表面有凹凸感。
相关研究
青花瓷
青花瓷是以钴为颜料,直接在胎上绘画,再施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的蓝白两色相间的釉下彩瓷。青花瓷最早产于唐朝巩义窑,元代,江西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瓷,深受蒙元上层社会喜爱,并成为中东市场的畅销品。明代永乐、宣德两朝的官窑青花瓷最著名,有“青花首推永宣”一说。
相关文物
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全世界仅存三件,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瓷香炉是唯一一件完整存世的,另一件青花海水纹香炉耳部已残,经修复完整后藏于故宫博物院,第三件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双耳三足炉为出土修复器,藏于江西景德镇市御窑博物院。
青花海水纹香炉
青花海水纹香炉,明朝永乐年间烧造,高55.5cm,口径37.3cm,足距38cm;炉阔口,短颈,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两朝天耳,内施白釉,外壁通体绘海水江崖纹。该器与青海省博物馆藏“大明永乐年制”款铜炉器形相似,其形体硕大,青花色泽浓艳,晕散明显,凝结的黑斑密布于纹饰中,纹饰寓意江山永固。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双耳三足炉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双耳三足炉,为出士修复器,口径38.8cm, 高59.5cm;炉为鼎式,束颈,鼓腹,兽蹄足,“S”形双耳;颈部饰鼓钉,耳与腹部连接处贴如意形雕件,通体绘青花海浪仙山纹。该器是明代御器厂生产的资器中最富匠心的瓷器之一,为规避因坯胎过于厚重,而容易导致炸坯、变形、塌陷等烧成问题,成型时,工匠特意将双耳、口沿、三足做成空心,并且留了透气孔;底部不施釉,以便入窑时,在下面用垫柱支撑,尽量减轻三足的承重力,防止足部变形。
馆藏与展览
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现藏于南京博物院中,为其18件“镇院之宝”之一,2023年10月起,参观者可以在南京博物院数字馆入口的三维体验设备上观察体验其三维文物形态。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曾于2017年4月28日—2017年12月31日,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2楼9号厅“镇院之宝”展厅“江山安定——明永乐青花寿山福海纹香炉”展览展出;于2023年6月10日——2023年10月8日,在南京城墙博物馆“文谟武烈——永乐的世界遗产”特展展出;于2023年11月7日起,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2楼8号展厅“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南京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纪念展展出。2018年2月4日,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在《国家宝藏》第1季第9期中作为南京博物院的第4件文物,出现在《国家宝藏》logo中的“藏”字中。
价值与意义
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将平面海水和立面礁石绘满其外壁,纹饰夸张写实,将不同角度的场景融合同一画面上的表现手法,极具艺术魅力,在官窑瓷器中较为少见,集人文意蕴与高超的制瓷技术于一体,为明永乐官窑瓷器中杰出之作。
参考资料
景德镇官窑青花寿山福海纹瓷香炉典藏概况.南京博物院.2023-11-11
馆藏精品 | 南京博物院数字文物之美.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5
展览 | 南博“镇院之宝”要换展啦!.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5
文物 | 你知道吗,《国家宝藏》里还藏了一件南博的镇院之宝.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5
南京博物院推出18件“镇院之宝”.中国新闻网.2023-11-17
每日一鉴-明宣德青花寿山福海纹炉.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5
「新华·博物苑」素瓷雪色缥沫香,寿山福海意蕴长.新华网.2023-11-16
永乐鎏金铜香炉 .青海省博物馆.2023-11-16
明永乐青花寿山福海纹香炉.南京博物院微信官方公众号.2023-12-04
青花海水纹香炉.故宫博物院.2023-11-16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双耳三足炉.景德镇御窑博物院.2023-11-16
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南京博物院.2023-11-17
报道 | 人民日报:走近永乐时期的辉煌遗产.南京城墙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7
《国家宝藏》第9期:袁弘变身“竹林七贤”.腾讯视频.2023-11-17
重磅 | 南博国宝上线,压轴亮相《国家宝藏》~.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7
展览 | 五月,一场艺术的盛宴即将在南博上演.微信公众平台.2023-11-17
南京博物院的十八件镇馆之宝.人民日报.2023-11-17
聚焦 | 《文谟武烈——永乐的世界遗产》特展盛大开幕,重磅文物联袂亮相!.南京城墙微信公众平台.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