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独角兽企业

独角兽企业

独角兽企业(英文名:Unicorn company)是投资行业尤其是风险投资业中的术语,一般指那些创办时间相对较短、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新创业公司。这个词最初是由美国牛仔风投(Cowboy Ventures)的创始人兼风险投资家李艾琳(Aileen Lee)在2013年提出。

2013年以后,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快速增长,2015年,美国独角兽数量超过84家,相比2013年李艾琳统计的39家,增长了115%。2017年,全球共有超过220家独角兽企业,其中59家位于中国。2019年,据CB Insights统计,全球独角兽总数达到436家。2021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数量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超过了前五年的总和。截止2023年8月29日,全球独角兽数量达到1221家,但增速显著放缓。截至2025年3月30日,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占全球独角兽企业的近30%,仅次于美国。

独角兽企业主要出现在高科技领域,在互联网领域尤为活跃,作为具备强大创新能力和巨大成长潜力的企业群体,独角兽企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创新活力与创新生态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市场主体。

定义

所谓独角兽企业,简单定义就是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也有投资机构将“初创”定义为成立不到10年。神话动物“独角兽”之名,喻指此类企业的稀有和珍贵。独角兽企业是以其高估值和创新性闻名的新兴企业,从风险投资的角度来看,它们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市场竞争力。通常,这些企业在初期阶段就获得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并且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商业成功。独角兽企业在经济和创新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代表了投资潜力和创业精神。

衍生概念

在独角兽的基础上发展延伸出了一些相关概念,如长城战略咨询提出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分类标准: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法人资格、成立时间不超过十年、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并且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称为独角兽企业;如果同时满足以上条件且估值超过100亿美元,则称为超级独角兽企业。

2015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在美国商业界稀有性降低,《彭博商业》在独角兽(Unicorn)的基础上提出"Decacorns" 来形容那些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如Airbnb、Dropbox、Pinterest、Snapchat、优步、Flipkart等。 2017年,《时代》等美国媒体开始将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私营公司,如优步(Uber)称为“hectocorn”,2021年,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把估值突破1000亿美元的SpaceX称为“centicorn”。

参考资料:

起源与发展

2013年,李艾琳(Aileen Lee)在TechCrunch的一篇文章《欢迎加入独角兽俱乐部:从十亿级别公司身上学习创业》(Welcome To The Unicorn Club: Learning from Billion-Dollar Startups)中首次在商业界引入“独角兽”一词,文中特指2003-2013年间在美国成立的软件公司,并且投资者对其估值超过10亿美元,当时,有39家公司被认定为独角兽。不久,独角兽俱乐部的规模迅速扩大,2015年7月,李艾琳在重新审视其调查结果后发现,美国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从2013年的39家增加到2015年的84家,20个月内增长了115%。《哈佛商业评论》进行的另一项研究表明,2012年至2015年期间成立的初创公司的估值增长速度是2000年至2003年期间同类公司的两倍。

2017年12月,胡润研究院发布《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指出大中华区拥有120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超过3万亿,其中,北京是独角兽企业最多的城市,占上榜企业总数的45%,其次是上海市杭州市深圳市蚂蚁集团、滴滴出行和小米集团的估值占据前三。独角兽企业中,互联网服务和电子商务行业最多,各有22家企业上榜,互联网金融行业涌现了17家独角兽企业,总估值最高,超过7000亿人民币,本地生活类独角兽企业共有7家,总估值超过3000亿人民币,汽车交通行业中宁德时代成为独角兽。120家上榜独角兽企业平均成立6年,其中15家成立不足三年,寒武纪科技成立仅1年,是榜单中最年轻的独角兽企业。2018年,全球新出现260家独角兽企业,其中76家位于中国,而美国有121家。

2021年,美国独角兽企业大量涌现,据统计,共有340家新公司获得了总计710亿美元的投资。同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数量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超过了前五年的总和。截至2021年6月,美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至374家,排全球第一,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至151家,排全球第二,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超过700家。

2022年6月,据CB Insights统计,全球独角兽总数达到1170家。同期,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揭示,截至2022年6月,美国独角兽数量仍然领先,增加了138家,达到625家,占全球独角兽总数的一半。中国以312家位居第二,印度以68家保持第三,英国以46家排名第四,德国以36家排名第五。2023年,全球独角兽数量突破1200家,分布在人工智能电子商务金融科技、交通、供应链物流、通讯、数据管理分析、网络安全、教育科技、硬件、互联网软件和服务、健康医疗、酒店旅行、可再生能源、航空技术等15个领域,但全球独角兽企业总体数量增速显著放缓。2023年12月26日,据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消息,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达114家,近五年来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数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一。这些企业总估值5215亿美元,超级独角兽企业(估值过百亿美元)5家,硬科技独角兽企业占比60%以上。2025年3月30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会上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年)》显示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总估值约为15068亿美元。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球独角兽企业的近30%,仅次于美国,企业平均估值36.84亿美元。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以4.4%的数量贡献超四成的估值。北京市共有独角兽企业115家,总估值5949亿美元,数量和估值持续保持中国第一。

成因

快速增长策略

初创企业采用快速壮大 (GBF) 的策略,被称为“闪电式扩张”(Blitzscaling),即通过大量融资和降价策略来高速扩张,以获得市场份额优势并尽快击败竞争对手,通过这一战略获得快速回报,对独角兽企业尤其具有吸引力。另外,部分独角兽企业擅长快速创新,也可称为“闪电创新”,相比于传统模式,独角兽企业的“闪电创新”能够在更短时间内见到成效,市场定位更加清晰,还能集中于当前的业务模式,保证前后战略的一致性,推出更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大公司收购

许多独角兽企业通过大型上市公司收购崛起,相比于自行创立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一些大公司更愿意通过收购现有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来支撑自己的业务。在低利率和低增长的经济环境下,苹果公司、Meta、谷歌等许多大公司都倾向于将重点放在收购行动上,而不是将资金投入到自身的资本支出和内部投资项目的开发中。

私募融资活跃

资本在独角兽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独角兽企业能够得到资本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获得快速成长所需的各种资源,无论是技术研发、人力资源的配备还是厂房的建设,都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资本的加持和助力为独角兽企业提供了发展所需的资金和资源,确保了其快速成长的可持续性。2012年,美国通过了《创业公司快速启动 (JOBS) 法案》,该法案将公司在必须公开披露其财务状况之前可以拥有的股东人数增加了四倍。 2013年至2015年,民间资本投资软件企业的金额增长了三倍,私募融资催生了越来越多独角兽企业。大部分独角兽企业的股东群体都有风投公司的参与,这使得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大挑战,必须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因此相比其他类型的企业,独角兽企业更倾向于在短时间内进行创新并完成产品的市场化运作。

推迟或阻止上市

由于监管力度加大,投资者和初创企业可能会选择避免首次公开募股,在美国市场发生多起破产案件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等法规实施了更严格的法规,许多公司希望避免类似案例。此外,通过进行多轮融资,企业可以避免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来获取资本或更高的估值,转而向投资者寻求更多的资金。如果公开市场认为一家公司的价值低于其投资者认为的价值,那么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还面临着公司贬值的风险。因此,通过其他融资渠道,企业能够更灵活地筹集资金,避免可能的贬值风险。

技术进步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一项复杂的活动,即使是大企业也追赶不上所有前沿领域技术变革的步伐。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创新要素的空间联系和相互作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大幅度的延展,创新要素获取途径也愈发丰富。新的技术浪潮要求企业在技术研发当中进行更细致的分工和配合,并在分工中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和技术专业能力,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敏感度和市场反应速度,而初创企业在快速响应技术潮流方面独具优势。初创企业可以利用新技术的快速应用获得独角兽地位,智能手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与社交媒体应用的结合,促进了独角兽企业的规模增长。

创新生态

创新生态是科创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金融等中介服务机构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包括知识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科学的评价机制、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合理的企业试错成本。颠覆性技术创新是独角兽企业成长的前提条件之一,需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和顺畅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一个适合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生态,有利于独角兽企业的培育和发展。

估值

将初创公司认定为独角兽的估值,基于其增长机会和对潜在市场的长期预期,独角兽的估值通常来自大型风险投资公司对初创公司的几轮融资,另一个重要的估值方式是当一家大公司收购初创公司时给予其估值。例如,联合利华公司收购Dollar Shave Club和Facebook收购Instagram时,分别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将Dollar Shave Club和Instagram变成了独角兽。

2015年,独角兽企业数量显著增长,并且出现了几起股价贬值的情况,管理富达投资公司(Fidelity Contrafund)的威廉·丹诺夫(William Danoff)表示,独角兽企业可能会“失去一点光彩”。斯坦福大学教授伊利亚·A·斯特雷布拉耶夫(Ilya A. Strebulaev)于2018年的研究发现,独角兽企业的估值平均被高估了48%,这些研究结果提示资本市场需要审慎对待独角兽企业的估值和投资。

预期回归

在评估高估值增长型公司时,首要考虑的是公司和行业在未来从当前的高增长、不确定状态演变为可持续、适度增长状态时的情况,然后再回溯到当前的表现。未来状态应该由运营绩效指标来界定和限制,例如客户渗透率、每位客户平均收入、可持续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等。接下来,需要确定超高增长将持续多长时间,直到增长稳定到正常水平。由于大多数高增长公司都是初创公司,稳定的经济状况可能至少要在未来10到15年内才能实现。

分析市场

为了判断一家公司未来的潜在增长能力,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市场规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步骤:确定市场的细分领域,自上而下的市场规模估算,自下而上的分析以及竞争对手分析。在合理估计市场规模之后,可以根据市场规模和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预期进行财务预测。

财务估算

为了对一家公司的估值进行准确的判断,需要在完成收入预测后进行运营利润率的预测、对所需的资本投资进行分析以及对投资回报率进行评估,以判断公司的增长和对投资者的潜在回报。在确定一家公司能够实现的增长预期时,风险投资者需要基于现实状况进行评估,并确保财务预测的可行性。长预期投资回报通常需要在5到10年后才能实现,因此在企图获得所需估值时,尤其需要注重财务预测的可行性,以确保投资的有效性。

估值方法

准确的企业估值能够揭示一家公司在当前市场中的价值。在估值过程中,有三种常用的方法:1.折现现金流分析:通过对未来现金流进行折现计算,来确定公司的价值。2.市场可比方法:通过对类似企业在市场上的估值情况进行对比,来判断公司的价值。3.可比交易:通过参考类似公司的过去交易情况,来评估公司的价值。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方法得出最终的估值结果,而他们提供的资本也会成为初创公司估值的一部分。此外,竞争对手的财务状况和过去的交易也对确定初创公司的估值起到重要作用。

概览与排行

概览

据CB Insights统计,截至2023年4月3日,全球共有以下1206家独角兽企业。截至2023年8月29日,这一数字增长至1221家。

以下数据最后更新于:2023年8月29日

排行

参考资料:

最新趋势

2013年以后,独角兽数量不断增长,尤其是2021年和2022年初,初创公司在各个投资阶段的估值大幅上涨。但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消费支出减缓和投资减少对许多初创企业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增强,初创企业更难以筹集资金,这也导致它们的估值下降。同时,监管机构开始更加关注独角兽企业,导致监管审查和监督增加,一些独角兽企业面临法律和财务挑战,主动降低了它们的估值。另外,激烈的竞争、快速扩张的能力或管理不善是导致独角兽企业未能满足投资者预期,从而导致估值下降的常见因素。随着宏观经济趋势的变化,如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独角兽企业数量和估值的增长趋势逐渐停止。2023年第一季度,仅有13家初创公司的估值达到10亿美元,这是自2017年以来最低的季度数字,总体来看,新生独角兽的数量已经连续下降了5个季度。截止2023年4月3日,全球1206家独角兽总价值约为3.83万亿美元,据CB Insights预测,未来几个季度可能有一些独角兽企业退出市场,同时独角兽数量增长的趋势趋于停滞,这可能导致全球独角兽总数减少。2025年3月30日,《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年)》显示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总估值约为15068亿美元。

相关争议

将初创公司归类为独角兽企业的行为存在争议,例如,欧盟计划实现的一项经济政策重点是促进更多的独角兽,这可能会导致忽视其他社会上更有价值的企业形式。此外,独角兽的定义也只是表面上的精确,过度关注独角兽可能会增加企业家的不道德行为(例如希拉洛斯案)。

参考资料

Why Is a Startup Worth $1 Billion Called a Unicorn? The VC Who Invented the Term Explains.Inc.2023-08-21

创业投资护航“独角兽”.人民网.2023-08-19

2017全球独角兽数据大盘点:中国入榜59家,亚洲占比近八成.猎云网.2023-08-23

The meteoric rise of US unicorns in 2021.PitchBook.2023-08-22

The Complete List Of Unicorn Companies.CB Insights.2023-08-23

$1B+ Market Map: The world’s 1,206 unicorn companies in one infographic.CB Insights.2023-08-23

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和估值持续保持全国第一.百家号.2025-03-31

“双循环”格局下,未来独角兽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北京大学.2023-08-29

“独角兽”“瞪羚”领跑数字经济.中国政府网.2023-08-19

全球独角兽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人民网.2023-08-29

独角兽IPO新政萌动 红杉资本潜伏27家.新华网.2023-08-19

2021年独角兽企业发展研究报告.21世纪经济报道.2023-08-19

The $10 Billion Club: Meet the 7 Most Valuable Startups in the U.S.《企业家》(Entrepreneur).2023-08-21

Bloomberg: How Silicon Valley Back-Room Deals Make Unicorns And Decacorns.《硅谷观察者》(Silicon Valley Watcher).2023-08-21

Elon Musk’s SpaceX hits $100 billion valuation after secondary share sale.CNBC.2023-08-21

What Are Unicorn Companies?.SoFi.2023-08-22

..2023-08-19

How Unicorns Grow.《哈佛商业评论》(HBR).2023-08-21

胡润研究院发布《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胡润.2023-08-23

全球独角兽企业超700家,一年增5成.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2023-08-22

The Rise of the Unicorn.Levantine & Co.2023-08-22

Global Unicorn Index 2022 Half-Year Report.Hurun Research Institute.2023-08-29

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达114家,近五年始终保持全国第一.百家号.2025-03-11

BLITZSCALING: HOW SILICON VALLEY LEARNED TO GROW.Computer History Museum(CHM).2023-08-22

What is a unicorn company and what it takes to be in the club.Fortune.2023-08-23

The Race For AI: Here Are The Tech Giants Rushing To Snap Up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artups.CB Insights.2023-08-23

独角兽企业成长的关键要素.人民网.2023-08-29

Grow fast or die slow: Why unicorns are staying private.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2023-08-22

..2023-08-22

..2023-08-22

..2023-08-22

..2023-08-23

Unilever Buys Dollar Shave Club for $1 Billion.财富(Fortune).2023-08-22

Fidelity star Danoff grows cautious about unicorn phenomenon.CNBC.2023-08-22

How Valuable Is a Unicorn? Maybe Not as Much as It Claims to Be.CNBC.2023-08-22

..2023-08-22

Valuing high-tech companies.McKinsey & Company.2023-08-23

5 Strategies to Effectively Determine Your Market Size.企业家(Entrepreneur).2023-08-23

Market Sizing: 3 Ways to Arrive at a Market Size Formula.B2B International.2023-08-23

..2023-08-23

..2023-08-23

..2023-08-23

How Silicon Valley fervor explains Elizabeth Holmes' 11-year prison sentence.NPR.2023-08-23

Former Theranos executive Ramesh Balwani is convicted of fraud.NPR.2023-08-23

Former Theranos COO Ramesh ‘Sunny’ Balwani reports to prison, attorney says.CNN.2023-08-23

..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