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
蒙毅(?-前210),秦朝著名的大臣,秦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蒙恬之弟。
蒙毅早年颇受皇帝重视,不仅官至上卿,而且还经常随侍在皇帝左右,为其出谋划策,因此被称为“忠信大臣”。因蒙毅被派去惩处中车府令赵高时依法办事,没有袒护赵高,因而被赵高记恨,后秦始皇病重时派蒙毅向山川神灵祈祷,还没等回来就病逝了。秦始皇死后,赵高便在胡亥面前故意捏造罪名诋毁蒙氏兄弟,蒙毅因此被囚禁,公元前210年,蒙毅被胡亥赐死。
司马迁评价蒙毅:“秦国刚刚统一,天下人心尚未安定,政权不稳,而蒙恬身为秦朝的名将,不在这时致力从事于百姓安定生活的工作,反而迎合秦始皇的心意,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他们兄弟遭到杀身之祸,不也是顺理成章的吗?”
人物生平
颇受重视
蒙毅祖籍齐国,其祖父蒙骜官至上卿,担任秦国将领期间,屡获战功。蒙毅的父亲是蒙武,蒙武担任秦国的列将,曾和王一同攻打楚国,最后大败楚军,并且杀死了项燕。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蒙武又攻打楚国,立下战功,俘虏了楚王。蒙毅的哥哥蒙恬也是秦国著名的将领,其声威震慑匈奴,秦始皇因此尤其重视蒙氏,因而对于蒙毅也非常的信任亲近,蒙毅得以官至上卿,与其哥哥蒙恬内外互补。外出时始皇就让蒙毅同其坐一辆车子,在朝廷内也让蒙毅服侍在跟前,并且经常让蒙毅为其出谋划策,蒙毅因此被誉为忠信大臣,诸将不敢与之争。
得罪赵高
中车府令赵高犯下重罪,秦王派遣蒙毅对其进行惩处,蒙毅依法将其判处死刑,并剥夺了赵高的官藉,但不久秦始皇就因为赵高办事勤勉而赦免了他并且还恢复了赵高原来的官职。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稽郡,半途得重病,派蒙毅返回祷告山川神灵,但没等蒙毅返回,秦始皇就病逝了。而当时中车府令赵高、公子胡亥服侍于皇帝左右,赵高因受到胡亥的宠信,因此想扶持胡亥称帝,又怨恨之前蒙毅依法惩处没有袒护他,而对蒙毅起了杀害之心。因此赵高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拥立胡亥为太子。太子拥立之后,赵高等人派遣使者,故意捏造罪名,拟定扶苏和蒙恬死罪。扶苏自杀后,蒙恬产生对此产生了怀疑,又请求申诉。使者就把蒙恬交给了主管的官吏处理,另外再派人接替他的职务。使者回来报告时,胡亥听到扶苏的死讯后,当下就打算释放蒙恬。
谋害被杀
赵高唯恐蒙氏再次当权,怨恨他们,因此想要铲除蒙氏兄弟,因此蒙毅从山川神灵返回后,赵高趁机向胡亥献策说始皇在世时,蒙毅曾极力阻止始皇立胡亥为太子,因此建议胡亥将其杀死,而胡亥听从了赵高的话,将蒙毅囚禁在了代郡。始皇在咸阳安葬后,胡亥即登基为帝,赵高在新皇面前极为得宠,其日日诋毁蒙氏,搜罗蒙氏的罪状,检举弹劾蒙氏。对此,子婴劝服胡亥,认为蒙氏是有利于国君有利于国家的人,诛杀蒙氏这样的忠良会丧失朝中大臣的信任,而胡亥并不听从子婴的劝告,派遣御史命令蒙毅自杀,蒙毅为自己辩解说其并未对始皇立太子一事有所置喙,并且举例从前国君诛杀忠臣遭到了天下人的非议,说明严刑杀戮,是道义所不容的。但是使者清楚胡亥的意图,因此并未听蒙毅的辩解,将其杀害了。
人物关系
人物评价
据《史记·卷八十八》记载,司马迁评价蒙毅:“秦国刚刚统一,天下人心尚未安定,政权不稳,而蒙恬身为秦朝的名将,不在这时致力从事于百姓安定生活的工作,反而迎合秦始皇的心意,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他们兄弟遭到杀身之祸,不也是顺理成章的吗?”
据《苏轼集》卷一百五记载,苏轼评价蒙毅:“蒙恬将三十万人,威振北方,扶苏监其军,而蒙毅侍帷幄为谋臣,虽有大奸贼,敢睨其间哉?不幸道病,祷祠山川尚有人也,而遣蒙毅,故高、斯得成其谋。”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史记八十八·列传第二十八·蒙恬列传.识典古籍.2024-01-26
始皇论.识典古籍.2024-01-26
神话.豆瓣电影.2024-01-23
神话.豆瓣电影.2024-01-23
大秦直道.猫眼电影.2025-01-17
大秦赋.猫眼电影.2024-02-04
秦始皇1986版蒙毅,蒙毅扮演者李家辉,蒙毅是谁演的.lookdianying.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