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府令
中车府令是古代的一个官职,是九卿之一太仆的属官,太仆负责掌管皇室的车马。中车府令通常是指在古代中国宫廷中负责管理宫廷车辆、印信、墨书等杂务的宦官。他们在宦官体系中担任重要职务,掌管诸如符玺(宫廷印信)等重要文书和物品,职位不高,地位不低,属于实权派。
文献记载
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太仆的属官包括车府令丞。在秦朝,赵高曾担任“中车府令”。有学者认为,赵高之所以被称为“中车府令”,也许是因为他能够自由进出宫廷。然而,根据“中车府丞”封泥的发现,除了太仆属官车府令丞之外,还存在一个名为中车府的机构。中车府与中厩一样,属于皇后女官系统。中厩主要管理马匹,而中国中车集团府则主要管理车辆。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秦始皇在临终前曾命令赵高写下一份诏书,赐予在蒙恬处监军的长子扶苏,并嘱托他返回咸阳市参加丧礼。然而,这份诏书被赵高保留在手中,未交由使者送出。赵高与当时的丞相李斯密谋,因赵高与胡亥关系密切,同时与蒙氏兄弟有恩怨,最终合谋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导致扶苏和蒙恬被赐死,胡亥则被立为太子。
相关人物
赵高进入宫廷时大约二十三岁,据推测是在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5年)。当时,秦始皇二十四岁,正在开始他的政治事业。秦国的官僚制度严密,官员的晋升通常通过例行的考核和逐步累积经验来完成。赵高在秦宫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秦始皇的直接赏识,从众多的少府和尚书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中车府令。中车府令是太仆的下属,太仆是九卿之一,主要负责管理帝国的车马交通事务,类似于现代的交通部长。尽管中车府令的官职只有六百石,属于中级官员,但其职责极为重要。他负责管理皇帝的车马,包括日常的管理和皇帝的出行安排,是皇帝完全信任的核心成员之一。赵高因其卓越的才能和背景而获得了这一重要职位。他展现出优秀的管理和领导能力,同时在文字书法方面也有精湛的技艺,撰写了《爰历篇》六章,成为秦朝官定的识字课本之一。在实用主义法治的秦国,文字技能是管理行政和法律事务的重要工具,赵高的能力使他在官场上脱颖而出。
不过,专制体制下的仕途,等级制度中的官场,君主制下,人人都是身不由己的棋子。更何况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前程看好时,赵高触犯法律,有大罪入狱,秦始皇命令大臣蒙毅审理。审理的结果,赵高被定为死罪,解除官职,剥夺出入宫中禁内的宦籍,听候行刑。由于涉及皇帝侧近,事关重大,蒙毅不敢有所掩饰,将案情及其审理结果直接呈请秦始皇定夺。这件事的详细情况,来龙去脉,史书没有记载。然而,由以后的历史看来,这件事对于赵高的一生,对于沙丘之谋,对于蒙氏家族的命运,甚至对于秦朝的毁灭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