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武宣县

武宣县

武宣县(Wuxuan County)又称“仙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辖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中部,来宾市东南部,东邻桂平,南靠贵港,西接来宾,北连柳州。截至2022年,武宣县总面积1739.45平方千米,下辖9个镇、1个乡,武宣县常住人口34.05万人,县政府驻武宣县武宣镇城东路9号。

武宣县境内地形大体是中部低平,地形开阔,东西两侧抬升隆起,北低南高。气候属南亚热带气候区,境内有东乡、濠江、石祥等7条河流。秦置中留县,属桂林郡。汉初属南越国,元改属郁林郡。东汉、三国境属中留县,晋朝,中留县废。东晋,属郁林郡。隋撤中胄县入桂林县。唐撤桂林县入武仙县。宋撤归化县入来宾县。元武仙县改属象州安抚司。明属象州。清改属宾州直隶州。1949年12月1日,武宣县解放,县治武宣镇,属柳州专区,1962年3月,复置武宣县,属柳州专区。1971年,改属柳州地区。2002年12月来宾市成立,武宣县隶属来宾市。

武宣县处于泛珠三角和泛北部湾两个经济圈的交集中心,水陆交通条件便利,是桂中地区的交通枢纽中心,苏尼特左旗—北海公路、323省道和柳北、桂北高速公路、柳梧铁路联结,形成“四高一铁一航道”的立体交通网络。武宣以旅游和农业为主导产业,创新“乡村旅游+农业”“+康养”“+文化体验”等融合模式。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材料、新能源、“体育+”等新兴产业为潜力发展型产业。2022年,武宣县GDP总值144.4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5.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2.6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25.3:31.3:43.4。2022年,武宣县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全市第一。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进步县”荣誉称号。

武宣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旅游商品独具特色,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古遗址、传统民俗、传统手工艺等。其中,著名有刘炳宇庄园、武宣文庙、敕赐永通峡石刻分别被列为国家、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盘王节、丰收节等优秀传统民俗节日,武宣刁氏姜疗法、竹编技艺等传统技艺。彰显武宣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截至2022年,武宣县国家AAAA级景区4处,国家AAA级1处。2022年,评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

地名由来

唐武德四年(621年)因县西十里有仙山,取年号“武德”之“武”与仙山之“仙”命名,故名武仙县,明宣德六年(1431年),以“仙”“宣”读音相近而改“武仙县”为“武宣县”。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秦以前,武宣属百越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中留县,属桂林郡,旧治今属县西南。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中留县改隶郁林郡,县治在今三里镇古立村勒马屯。东汉中留县改称中溜县,属郁林郡。三国,中溜县复改名中留县,隶桂林郡。凤凰三年(274年)分郁林郡地,增置桂林、始安、临贺三郡,今武宣属桂林郡,称桂林县,郡治武安(今象州县县境),县治今象州县境。晋朝,中留县废。东晋,复置中留县并更名中胄县,属郁林郡。南齐代,中胄县复名中留县。梁、陈复置中胄县,隶马平郡。宋、梁、陈郡治均在今武宣县境。

隋唐至宋元

杨坚开皇十一年(591年),中县复省入桂林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分桂林县地,增设武仙县,县治阴江,旧治今属三里镇旧县,隶象州。因帝号及境内有仙人聚集之仙人山传说名县。乾封元年(666年),武仙县省并桂林县入。次年,置归化县,旧治今属武宣县西。隶严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武仙县属岭南道咸通三年(862年)属岭南西道管象州。五代十国称武仙县,先属楚国,郭威顺元年(951年)改属南汉,行政区域沿唐制不变。宋开宝七年(974年),归化县废省入来宾县。武仙县依旧隶象州。宋朝称武仙县,至道三年(997年)属广西路象州、州治阳寿(今象州县境)。元朝称武仙县,先属湖广行中书省。元末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属广西行中书省柳州路象州,州治阳寿。

明清

明朝称武仙县,洪武九年(1376年)属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右江道柳州市府象州,府治今柳州市,州治今象州县境,县治今三里镇旧县村。明宣德六年(1431年)武仙县改称武宣县。县治移今武宣镇清代称武宣县,顺治康熙帝时属柳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属宾州直隶州,雍正七年(1729年)十二月,武宣县改属浔州府,府治今桂平市境。咸丰六年(1856年)大成国平靖王李文茂率军攻武宣城市,把武宣县改称文兴县。咸丰十一年失守,武宣县仍复清制。清宣统三年(1911年),武宣县属浔州府。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称武宣县,属浔州府。1913年7月,武宣县隶属郁江道。1914年6月,武宣县改隶苍梧道。1927年道废,武宣县直隶省政府。1930年武宣县改属苍梧民团区。1932年年属梧州民团区。1934年属梧州行政监督区。1936年7月,武宣县改属浔州行政监督区。1937年1月,武宣县析出瓮窑村,改归来宾县管辖。1940年4月,武宣县隶属属第五行政督察区。1942年3月,武宣县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1948年武宣县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区,治所柳州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1日,武宣县解放,县治武宣镇,属柳州专区,下辖12个乡。1949年12月,称城厢镇,属二塘区管辖。次年,武宣县下辖4个区、16个乡。1952年9月1日,武宣县撤销,其行政区域并入石龙县,属宜山专区,1958年改属柳州专区。1962年3月27日,撤销石龙县,复置武宣县,县治武宣镇,属柳州专区。1964年,武宣县下辖8个区、1个镇、85个公社。1971年武宣改属柳州地区。1980年4月,恢复公社级的武宣镇。1982年,武宣县下辖1个镇、8个公社。1984年,武宣县下辖1个镇、10个乡,下设142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1987年,马步乡从武宣镇分出。1994年,武宣县下辖1个镇、12个乡。2002年12月来宾市成立,武宣县隶属来宾市。2003年2月,撤销新龙乡,并入桐岭镇。2005年6月,撤销马步乡、河马乡,分别并入武宣镇和东乡镇。2022年末,辖9个镇,金鸡1个乡,下设10个社区居委会、142个村委会。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武宣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自治区中部,来宾市东南部,地处北纬23°19'-23°56',东经109°27'-109°46'。东北面与金秀瑶族自治县为界,西南面与桂平市贵港市毗邻,西面与来宾市兴宾区接壤,北面与象州县交界,县境面积1739.45平方千米。

气候

武宣县地处广西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横贯本县南部,具有终年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夏长冬短。春秋干旱较频繁,夏多洪涝,冬有霜冻。年平均气温为21.5℃。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6℃。1月份最冷月平均温为11.7℃,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9℃,极端最低气温为-1.6℃。雨水充沛,分布不均,年平均降雨量1327.2mm,其中4-9月降雨量1004.5mm.占全年降雨量75.7%。年平均相对湿度76%,无霜期339天。年平均日照1544.4小时,占可照时数35%。年平均风速为1.9m/s,盛行风为北西北风。

地质

地质构造

武宣县地质构造特征,县境内可分为东、东南,西、西北两个构造区。东、东南部,大致南起通挽区桐岭、三里、二塘一线以东地区为基底褶皱和盖层断裂为主要特征的线状褶皱断裂区。下古生代末期加里东运动影响使寒武系基底地层发生强烈褶皱为主,断裂次之,而下泥盆纪至下石炭盖层地层构造主要表现在褶皱与断裂,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三叠纪末期由于印支运动使这带地形隆起为大瑶山及其余脉龙山,高山峻岭连绵,标高一般在海拔400-110米。在高山大岭地带出露地层为下泥盆纪的莲花山岩系的砂岩、砂页岩。在缓坡以及村边高地段的田和地的地带出露地层为四排岩,多呈黄色、红色、灰色等混杂分布,质地软为常见的红壤土母质。在较低地段和大垌田出露地段为上、中泥盆纪的桂林大理石(东岗灰岩)。西、西北部,第四纪红土黄土广泛分布,其覆盖面积约占40%,次一级褶皱比较发育,地质构造在黔江区河东以岩层倾向西的单斜构造为主,而在黔江河西以不同规模褶皱发育,但以一级褶皱为主,并往往被后期的断裂所切割破坏。

平缓褶皱断裂发育,分布有北东、北西、南北向等三组断裂,断裂断层逆断层、正断层、平推断层。地势低平较为开阔,部分地方峰林石山交错,出露地层有二迭纪栖霞灰岩和石炭纪黄龙灰岩、黄金灰岩。

地层

武宣县境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寒武系岩性、泥盆系岩性、石炭系岩性、三叠系及第四纪地层。下古代末期加里东运动使寒武系基底地层变为紧密线状复式褶皱,而后期沉积的泥盆系、石炭系及二迭系地层则为盖层。三叠系的印支运动为一次强烈的隆起褶皱运动,广大地区露出海面,结束了海相沉积。新构造运动表现在黔江两岸发育二级阶地以及江河下切强烈,在岩溶地区有多层溶洞存在等。

地形地貌

武宣县境内地形大体是中部低平,地形开阔,东西两侧抬升隆起,东侧山峰标高在海拔400米以上,西侧山地标高在海拔200—400米之间,地形呈北低南高。地貌以山岳地貌、岩溶地貌、平原地貌为主,最低点是三里乡黔江河内孤岛泗孤洲,海拔41.5米,最高点是东乡乡东北面约20千米与桂平县交界的强盗冲顶无名山,海拔1300.3米。

山岳地貌:占地781997亩,占总面积的29.97%。县境北东、西南群山环抱,属山岳地貌。上泥盆纪榴江组和下石炭纪地层发育着低丘,海拔小于500米,如三里至武石公路之侧,均成片分布,少量属低、中山区。其海拔标高在500-1000米之间的,如东北面的狮子山565.8米,东南面的龙殿山884.9米,双髻山1004.1米,强盗冲顶(无名山)1300.3米。

岩溶地貌:占地252280亩,占总面积的9.7%。县境内之西南和中部地区的大禄、回龙、马步、官禄、统安、石岗、桐岭、新龙、通挽、思灵、长塘和大榕等一带为岩溶地貌。这些岩溶地貌多分布着中、上石炭纪地层,为碳酸盐岩相,岩溶地貌溶洞暗河则有发育。

平原地貌:占地1178074亩,占总面积的45.15%。县境内受剥蚀和溶蚀作用,在岩溶地区发育着山间盆地和准平原。这些地区主要是三里、武宣、二塘、黄茆和金鸡一带。桐岭、通挽、东乡、河马则有一些山间盆地和小平原地貌。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武宣县有大、中、小河流106条,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3千米。武宣县有东乡、江、武来、马来、新江、阴江、石祥等7条较大河流,总长395.2千米,集雨面积为1794千米,年平均径流量为1259亿立方米。

石祥河

石祥河由仁元村西流折北经廷乃、门子山会合妙皇江水下石祥、马鞍山入黔江之上游柳江。县内长度61千米,集雨面积26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3立方米每抄,枯水流量0.4立方米每秒,可筑坝引水或提水灌溉农田,不能通航。

马来河

马来河源自贵县北山(即平天寨),经上龙山圩,下中里圩至奇石圩(以上属贵县)至达开水库坝首下方过鲁班、文来、古尖、平阳、义良、那范、上中下马来等村至牛头坪入黔江。县内长度80千米,集雨面积471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64立方米每秒,枯水流量0.05 立方米每秒。该河岸高水低,各村田亩难资灌溉。

武来河

武来河一水出自分岭,北流经巴寺桥、梧山坝至伏柳村前受北堂、龙统诸水,名三江。到人和与乌龙潭、回道潭汇合,再下禄禅受白花山水至禄鸿桥与大蒙潭、白沙潭二水汇合,再往下流接古炼六庙水,到中湾村前受田、旧圩、雅岗诸小水,顺流下安村出滑石口入黔江。县内长度39.5千米,集雨面积21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6立方米每秒,枯水流量0.3立方米每秒,可筑坝引水或提水灌溉农田,不能通航。

地下水

武宣县属溶洞类型的土地面广,可溶岩分布亦广,岩溶区面积达到1230.9平方千米,地下水储量1.26亿立方米,占全县总面积的70.8%,岩溶地下水以暗河、泉水、有水溶井、有水溶洞的形态出露。地下水枯期动蓄量为7079.6公升每秒,其流量变化很大,枯期时,在黔江河以西地区泉水流量最大约30公升每秒,一般在10-30公升每秒,地下河出口流量最大的达到891公升每秒。在黔江河以东地区,在岩溶低丘平原内(半覆盖型岩溶区)泉水流量一般在70-190公升每秒。其余地区泉水流量1-10公升每秒。在占全县总面积29.2%的非岩溶地区的地下水,包括地下水、裂隙水、裂隙孔隙水,裂隙水分布在硅质岩组内,泉流量变化在1-8公升每秒,裂隙孔隙水分布在碎屑岩组内,泉流量变化在1-8公升每秒,孔裂隙水分布在松散堆积岩组内,泉流量变化在0.5-5公升每秒。地下水埋深值在黔江河两岸及柳江南岸的狭长地带内,埋深值大于10米,其余地区埋深值一般大于10米,并且在雨季时往往能溢出地面而自流。武宣县地下水是丰富的,已开发利用103处,引用流量为4081公升每秒,灌溉面积25766亩。

水利

武宣县河流水系发达,山塘水库众多,有2座中型水库,47座小型水库(县水管中心管理6座,乡镇管理41座)。其中小(1)10座,小(2)37座。

高达水库

高达水库位于武宣县东乡镇百崖大峡谷景区旁,风景秀丽,水库总库容1089.7万立方米,总投资4.6152亿余元。工程建设以人饮供水为主,建成后将满足东乡、三里及县城近20万人的日常用水需求,同时兼具灌溉、事故备用等效益,涉及到灌溉农田面积5700亩。

土壤

武宣县地形复杂,地貌殊异,母质种类繁多,全县共划分出6个土类,14个亚类,42个土属,100个土种。

第四纪红土红壤。面积143085亩,占自然土9.6%,主要分布于北纬23*30以北的二塘、武宣等乡镇及禄新、桐岭乡部分村的缓丘平原或石灰岩周围的地方。

页岩红壤。面积520866亩,占自然土35.1%,分布于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的东乡、河马、三里、桐岭、武宜、二塘、禄新、思灵等乡镇。

沙页岩黄壤,面积31415亩,占自然土2.1%,主要分布于东乡双髻山顶海拔1004米的地方。

棕色石灰土,面积23702亩,占自然土1.4%,主要分布于二塘、三里、东乡、河马等乡石灰岩山的下坡方。

酸性潮泥土,面积4000亩,占自然土0.3%,主要分布于三里下江河较高的阶地。十一、石灰岩土。面积176981亩,占自然土0.6%,主要分布于武宣、禄新、思灵、桐岭、金鸡、黄茆、二塘等乡镇。

故稻田土壤,则多属碳酸盐渍水稻土。地处河床两岸的东乡、三里等地区,土壤多为潮沙田、潮泥田,特别是近村庄的地方,常有肥力较高的泥肉田。

育性水稻土,总面积136999亩,占水田58.6%,多分布于平原广谷和缓丘的垌田,水利条件较好,耕作年代较长,土壤较熟化,理化性好之一类水稻土。按不同母质,全县共划分出6个土属:红土母质潴育水稻土,面积31986亩,占水田13.7%,主要分布于黄茆、二塘、武宜、禄新等乡镇。

淹育性水稻土,总面积29650亩,占水田12.7%,主要分布于丘陵坡地、台地、阶地和位置较高的梯田以及地下水位低于1米,多靠输水、扬水灌溉的望天田,按不同成土母质划分,全县有6个土属:红土母质淹育水稻土。面积15614亩,占水田6.7%,主要分布于武宜、二塘、禄新、思灵、三里、黄茆、金鸡等乡镇。

潜育性水稻土。总面积5618亩,占水田2.4%,分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稻田,分布于山间冲田或垌田或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后者分布于垌田甚至梯田。根据潜育化程度及潜育层出现的深浅不同,全县共划分出3个土属。主要分布于三里、禄新、思灵、桐岭、黄劳、二塘等乡。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武宣县野生植物分为药用植物,农业植物与林木植物等,其中,药用植物主要有鸡血藤、香附子金樱子、草决明、一点红田基黄等。农业植物主要有水稻、甘蔗、玉米、花生等。武宣县养殖动物有竹鼠、奶水牛、夏南牛、生猪、肉鸭等地方优良品种。

水资源

武宣县多年平均总水量为12.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44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1.26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量以保证率90%计算,可利用水量7.01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可利用水量5.75亿立方米/年,地下水可利用量1.26亿立方米/年。全县内河水能理论蕴藏量3.3万千瓦(不包括黔江河)。所有内河水源短,流量不稳定,一遇旱年,多数断流。据勘测计算,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6087千瓦,占理论蕴藏的18.5%;已开发利用2860千瓦,占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46.99%。

土地资源

2022年,武宣县土地总面积170406.14公顷,其中耕地41449.1公顷,园地5239.77公顷,林地101372.1公顷,草地1180.53公顷,湿地915.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911.3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437.98公顷,水工建筑用地165.96公顷,水域用地6992.78公顷,其它土地2740.93公顷。

矿产资源

武宣县地处大瑶山西侧成矿带,地质构造复杂,对成矿有利,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的矿种有:铁、锰、锌、铅、铜、银、镉、硫铁、重晶石大理石、煤、磷、滑石蓝沙石石棉、黄金、石灰石、白云石、白陶土、方解石、硅质灰岩、水泥用灰岩、水泥用粘土、砖瓦用页岩、熔剂用灰岩等25种,发现和勘查的矿床、矿点有81个,其中大型矿床5个,中型矿床13个,小型矿床26个、矿点37个。

铅锌金属储量就达400多万吨,主要分布在桐岭镇盘龙矿属全国特大型铅锌金属矿床。

白云石潜在储量100亿吨,是全国重要的白云石矿原料基地,主要分布在对河、大禄、马步等地。

石灰石潜在储量1000亿吨,主要分布在统安、回龙、桥巩等地。

锰矿石、重晶石分布在县内,锰矿储存量84.1772万吨,重晶石储量576.5453万吨。大理石主要分布在三里,储存量1166.43立方米。

其它矿产草花石,也称国画石,分布于黄茆镇八仙岭一带,系硅质灰岩,此矿种石质坚硬,经切割加工、打磨后具有优美的图纹,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二塘镇坡贯村有多家加工厂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武宣县林业面积83869.5公顷,占全县面积的49.20%,森林面积94897.2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55.46%,林木蓄积量达669万立方米。主要种植树种有杉木类、松类、速生桉、一般阔叶树和经济乔木等五大类,分布于全县各地。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武宣县境内植物450多种,其中较常见的有野蔷薇龙柏桧柏黄杨等。野生植物290余种,主要有龙须草石松野生稻马甲子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膝柄木,国家二级保护树种有桫椤狭叶坡垒紫荆木马尾树观光木蚬木等。

动物

武宣县野生动物种类繁多,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纲29目534种,其中有野生兽类、鸟类、爬行纲两栖动物等。其中野生兽类有狐狗、狐属、白狸、大灰狸、野猪、豹猫等,鸟类主要有猫头鹰鹧鸪、斑鸠、棕噪鹛、白鹤、水鸟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鳞甲目,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鲵属、花面狸、猫头鹰等。

自然灾害

武宣县全县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暴雨和洪涝、低温冷害、寒冻害、冰雹、大风、雷暴等。

2010年5月31日晚至6月2日上午,发生特大暴雨使武宣县受灾严重,降雨量达到285.4毫米。肆虐的暴雨横行于10个乡镇,造成农业、交通、供电、通信等严重受损。全县12.2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达21.3万亩,水毁农田2750亩、旱地1.07万亩;因灾倒塌房屋152户206间;9所学校受灾,受灾校舍1423平方米,影响学生1886人,围墙倒塌280米;公路中断5处,毁坏路基6条,损坏桥梁3座,损坏水利灌溉设施35处,电力设施受损15处,受灾需救助群众达2.81万人。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武宣县下辖9个镇、1个乡,县政府驻武宣县武宣镇城东路122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4年末,武宣县户籍总人口为45.44万人。全县常住人口33.1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5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84%,比上年末提高0.64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武宣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76778人,占51.95%;女性人口为163534人,占48.05%。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8.10,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83854人,占24.64%;15-59岁人口为195125人,占57.34%;60岁及以上人口为61333人,占18.0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4669人,占13.13%。

民族

截至2022年,武宣县共有少数民族13个,分别是壮族苗族瑶族回族满族黎族等少数民族。2020年,汉族人口为111114人,占32.6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29198人,占67.35%,其中壮族人口为226576人,占66.58%。全县各地均有分布。

语言

武宣县汉话以(即桂柳话)为主,地方语言分壮语、汉话两大类。壮话又分南河壮话、北河壮话,但大同小异,方言有客家话、粤语(粤语)、讶话、福建话。名词,表示人的称谓的名词:公佬(老大爷)goenglaux、奶佬(老太婆)buzlaux/naihlau等,本来应该说成“老爷爷”“老奶奶”“太爷爷”“太姥爷”“太奶奶”“太姥姥”,因为受到壮语定语后置的影响,武宣官话却说成了“公佬”“奶佬”“公太”“婆太”,而且读音跟壮语相似。

宗教信仰

截至2020年,武宣县现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三大宗教,宗教团共3个,合法宗教活动场所6处,各类信教群众约3700人,其中基督教约300人,天主教约400人,佛教约3000人。

天主教

天主教于光绪初年,外国教徒入境传入武宣县,由法国人在三里街建筑天主教堂一所,有男教徒9人,女教徒7人。继而到乐梅傍村置田,价值银圆5000元。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教堂迁到经堂村。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经堂建筑一座土木结构面积约120多平方米的教堂。第一个神父是桂平县白沙天主教备修院院长黄鸽鸣,这期间有教徒50多人。1945年至1953年,神父是徐安岗,60多岁,象州县中平人,有教徒280多名。1953年以后没有神父,只有一名修女叫李耀珍在教堂内,教徒仍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教徒每天早晚到教堂念经。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堂被冲击,圣经及各种画像被烧毁,教堂被占用,宗教活动被迫停止。1981年,生产队退出教堂,补偿维修费修理教堂,教徒推选宗教负责人,恢复宗教活动,共有教徒 321人。

基督教

清同治五年(1866年),基督教(耶稣)传入武宣,在县城南门外设教堂一所,有教徒17人。民国八年(1919年),南宁分会派象州县传教士仇月清来传教,吸收教徒12人,其中男7人、女5人。民国12年,仇故后,教堂搬到北街。没有财产,经费由南宁分会供给。教徒入会后将收入的1/10交给教会,由教会上缴分会。解放后,原教徒多数去世,已无宗教活动。截至2020年,基督教约300人。

佛教

佛教于明朝(天顺年间)传入,在城北关外陈氏园,官民创建如耒堂,于前座观音堂,于后座名万寿寺,落成于成化年间,寺右有和尚园一所,住僧十余人,明末寺毁,清初知县翁年伦重修名宫,遇皇帝寿辰婚丧及每年元旦,官方籍此拜阙庆吊,维以僧人念经祝祷,武宜住僧以此为多。咸丰以后,万寿宫毁尽。宣统二年(1910年),将所遗砖石移作学堂,和尚园及庙地划归城厢期尚两等小学操场,僧遂绝迹。截至2020年,佛教约3000人。

经济

综述

武宣县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国家糖料蔗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进步县”荣誉称号。以旅游和农业为主导产业,创新“乡村旅游+农业”“+康养”“+文化体验”等融合模式。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材料、新能源、“体育+”等新兴产业为潜力发展型产业。2022年,武宣县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全市第一。

2022年,武宣县GDP总值144.4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5.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2.6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25.3:31.3:43.4。

第一产业

武宣县第一产业主要有农业、林业和渔业等。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玉蜀黍属、花生等。特色农产品主要为柑橘黄皮、西瓜、板栗南瓜黑木耳、居龙食用菌、小青柑茶叶等。是国家糖料基地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大力发展沃柑柑橘属水果种植,全县柑橘类水果产量23.12万吨,其中柑产量17.39万吨,柚产量5.27万吨。全县园林水果产量38.36万吨,实现水果产值11.07亿元,全县甘蔗面积33.80万亩,产量达到218.20万吨,甘蔗生产实现产值11.42亿。截至2022年,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613家。登记在册家庭农场共有145家。产业化联合体1个。

截至2022年,武宣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67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7.20亿元,林业产值5.34亿元,牧业产值15.41亿元,增长9.0%;渔业产值1.6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05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77亿元。

第二产业

武宣县第二产业以工业、建筑业为主,其中,以钙基新材料、高端绿色家具家居、农产品及食品加工、金属新材料等为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多个新兴产业。绿色高端家居家具轻工业园、武宣东融产业园等县域产业园区旗舰品牌。精心培育打造木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林产品产业产值向40亿元迈进。其中,黔西组团是碳酸钙产业集聚区。现有碳酸钙规上企业34家,2022年创造工业产值30.9亿元,2023年可突破45亿元。碳酸钙重点项目投资体量大,北江水泥、柳钢溶剂、新东运矿业、华润水泥等重点项目累计投资额超过百亿元。武宣县打造超百亿元产值的钙基新材料产业、完整的碳酸钙产业链和钙基新材料产业。

截至2022年,武宣县第二产业增加值45.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家。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增加值增长4.7%,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0.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9%,其中,制糖业下降9.2%;非金属矿采选业下降0.7%,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55.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7.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9.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4.5%。

第三产业

武宣县第三产业主要是批发和零售业,旅游业,餐饮业等为主。武宣文旅产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发展优势、生态资源优势、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武宣县共开工建设文旅项目18个,其中自治区级重大项目2个,总投资近40亿元,完成投资3.8亿元。快速推进完成大藤峡博物馆主体建设和武仙古城一期建设,完成修缮北门城楼、郭松年庄园、黄肇熙庄园,完成大藤阁、红石滩伏击战纪念公园、艺术展览馆等11个项目前期工作。改造武宣镇老街一条特色旅游街区、汽车东站、武仙古城和马鞍山市等三个游客集散服务中心。2022年,武宣县累计接待游客365.0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1.90亿元。

截至2022年,武宣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14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93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96亿元,金融业增加值7.09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11.96亿元,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8.25亿元。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1亿元。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75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6亿元。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1.59亿元,餐饮收入额1.82亿元。全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0.59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28.23万平方米。

经济功能区

2009年,武宣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面积为16.53平方千米,按一区四园进行规划布局。2016年7月被来宾市列为产城互动试点园区。2019年开展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规划总面积约43.65平方千米,布局调整为一区三园,即河西工业园3.24平方千米、黔江工业园24.73平方千米、朗村工业园15.68平方千米。调整后,河西工业园主要以林产品加工和白云石加工产业为主,黔江工业园主要以碳酸钙、制糖业循环产业、电子智能制造及配套产业为主,朗村工业园主要以新型建材产业为主。全县一区三园总规划面积约43.65平方千米,已落户园区企业80家,建成投产项目55个,规上企业25家,在建企业25家。工业企业基数全面调整后,园区工业总产值完成40.8亿元,工业增加值为11.01亿元;基础设施投资1.6亿元。工业项目实际完成投资3.55亿元。2016年,武宣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2.36亿元,取得工业总产值超百亿元的重大突破,园区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

重要企业

广西糖业集团黔江制糖有限公司位于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三里镇草鱼塘,地处黔江河畔,水路可直达广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交通十分便利,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公司始建于1982年,隶属于广西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222.1万元,固定资产1.5亿元,土地使用面积936322㎡,属于国有大型二档企业。公司秉持“诚信敬业、真情奉献”的企业理念,狠抓企业内部管理,并于2002年2月通过国家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11月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5年12月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生产的赤砂糖在2005年国家监督抽查评比中荣获第8名,实现甘蔗生产总值2.25亿元左右,实现利税2000万元以上,主打产品“黔江”牌一级白砂糖严格执行GB317-2018标准,具有感官好、口味清甜、色泽洁白晶莹透亮、存放时间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和好评。 “黔江”牌系列产品2017年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名牌产品”称号,同年经国家糖业质量监督检验评分,荣获产品质量“优秀奖”。广西糖业集团黔江制糖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原料蔗的种植及白砂糖的加工、仓储和销售,生产的“黔江”牌白砂糖,采用压榨提汁法,亚硫酸澄清工艺,现生产能力已达4500吨/日榨,公司年产机制糖6万吨。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武宣县共有幼儿园16所、小学14所、初中1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高中4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武宣县各类学校专任教师4926人,中等职业2464人,普通高中7873人,普通初中16010人,普通小学35581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6679人,特殊教育79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3.8%。

武宣县中学位于武宣县城马鞍山北面,前身为创建于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的仙城书院。1913年,在仙城书院原址创办武宣县公立中学校,此为武宣县中学之发端,至今已有110年历史。学校占地面积84261.1平方米,建筑面积52109.4平方米。截至2023年,校内共设有5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938人,教职工总数264人,2000年以来,武宣县先后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等称号。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50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1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90个,村卫生室14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年末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55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74人,注册护师、护士111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539张,其中医院1123张,乡镇卫生院1248张。

武宣县中医院成立于1979年8月1日,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院,位于城东新区七星大道12号。现有职工39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7人,高级职称35人,中级职称79人,初级职称168人。拥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广西名中医工作站1个,来宾市名中医5人。是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医院技术协作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医联体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单位、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武宣分院、国家区域(华中)中医内分泌糖尿病诊疗中心专科联盟单位、广西中西医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医学技术支持单位、广西中医急诊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性胸痛患者联合救治单元。

科技事业

截至2023年,武宣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u0026D)经费投入强度明显高于全市达到全区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突破10%,重点企业累计申请专利200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总额累计突破1亿元,转化科技成果累计20项以上。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科技活动人员数7人。科研经费83万元,其中申请专利资助经费71万元、科技局三项经费10万元、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工作经费2万元。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武宣县共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98.74千册,博物馆1个,乡镇文化站10个。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4.7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41%,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

武宣县博物馆位于位于武宣镇东街,现址始建于2009年,2013年进行修缮,目前该馆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博物馆馆藏文物1000多件,珍贵文物180多件,其中有10件是二级文物,100多件是三级文物。”馆内所藏文物不但有化石、石器、陶器、瓷器、钱币、铜鼓以及刁经明、陈步高等武宣历史名人的战盔、朝服等文物,还有近代民国时期的女士潮流手镯等。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年末武宣县累计篮球场742个,体育场馆数2个。2022年全县运动员在全区体育比赛获奖牌11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4枚,铜牌5枚。

武宣县文化体育中心是来宾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位于县城城东路与朝阳路的交汇处,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框架结构共三层半,屋面为大型网架结构,总建筑面积15719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3930平方米,为停车场,面上三层面积为11790平方米,第一层设排练室、影视厅、文化展示厅、乒乓球室、架空停车场,第二层为篮球场,第三层为观众看台,室内场馆可容纳4000多名观众。该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于2012年4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投入使用。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武宣县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7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8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1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33万人。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63人。年末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41.52万人。全县共有1539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9530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735元每人每月、500元每人每月。全年全县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数6个,床位数总和为1386张。社会福利院数1个,床位数737张。各类社区服务设施150个,社区服务中心(站)10个。每千老年人口养老床位数30张。

人居环境

截至2022年,武宣县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为343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4.0%。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27.0微克/立方米。全年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县56家县直部门完成配备垃圾分类设施300余组,示范点社区、村屯建有垃圾分类亭和垃圾分类厢房共计189个,电动、汽油三轮翻桶垃圾分类车14辆,全县配备保洁员953人,生活垃圾收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 100%。武宣建成绿地面积达430.5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86.01公顷,绿化覆盖率36.99%、绿地率达到31.6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 10.33平方米。

交通

综述

武宣处于泛珠三角和泛北部湾两个经济圈的交集中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打造“亿吨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大西南出海的重要水陆通道,区位优势明显。与苏尼特左旗—北海公路、323省道和柳北、桂北两条高速公路以及平南县至武宣、武宣至忻城县两条高速公路、柳梧铁路联结,形成“四高一铁一航道”的立体交通网络。

公路

截至2022年,武宣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071.38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79.73千米,二级公路167.34千米,三级公路70.84千米,四级公路690.07千米,等外公路63.40千米。两条公路主干线——国道209线与省道304线。武宣县境内国道209线与省道304线为武宣公路养护中心管辖路段,管辖里程为:国道209线63.355千米,省道304线46.79千米。武宣县以县城为中心,两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为“大动脉”贯穿全县9个乡镇,联动农村公路753千米“毛细血管”,形成向四周辐射的经济带,“公路+”聚力助推武宣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密度8.30千米/百平方千米

铁路

柳梧铁路是武宣县唯一一条铁路,柳州市至广州铁路全线正线长度约237.77千米,其中武宣境内线路全长52千米。

航运

截至2022年,武宣港区通航里程119千米,港口岸线总长10.622千米,10个作业区建设港口码头,3000吨级泊位35个;水路运输企业50家,运输船舶198艘,总运力62万载重吨。

来宾港武宣港区作业区,2020年建设,位于武宣县黔西工业园区,武宣港区港口是自治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重要综合性枢纽港,为珠江—西江“黄金水道”上第一个水路联运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主要提供集装箱、件杂货、散物的装卸、仓储、国内国际物流等综合性服务,设计吞吐量280万吨/年,集装箱5万箱/年。来宾港武宣港区龙从作业区6个泊位全部投入试运营,截至2023年10月底,运营收入合计超1000万元。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武宣县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142个。公共交通33辆,全年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43.4万人次。武宣县现有公交车辆15辆,主要运营武宣至通挽、武宣至河马、武宣至思灵、武宣至石龙、武宣至大坪、武宣至大祥等6条班线。

人文

综述

武宣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旅游商品独具特色,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古遗址、传统民俗、传统手工艺等。有刘炳宇庄园、武宣文庙等古建筑。三里勒马村古墓群、东乡尊头村古墓群等古遗迹,壮族三月三”、端午节等优秀传统民俗节日。武宣刁氏姜疗法、竹编技艺等传统技艺。彰显武宣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

饮食

武宣县饮食受到各民族饮食文化的影响,主要以大米为主粮,辅以豆、麦、玉蜀黍属、薯类等;肉类、蔬菜、水果品种多,吃食无禁忌,讲究烹调技艺。常将大米加工制作为粉、酒等食品与饮料,逢年过节或喜庆,多制作白切鸡、南乳扣肉五柳鱼(或糖醋鱼)等菜肴。冬季喜吃火锅,其中以狗肉火锅最受人喜爱。早餐和午餐吃粥,晚餐吃饭,佐以瓜菜。特色饮食有红糟酸、三里鱼丸果蒸粽、武宣米饼等。

红糟酸

红糟酸是武宣的特色饮食,需在稍高于室温的环境下制作而成,青萝卜、笋尖、厥菜、木耳、菜豆、武宣芋等都可作为它的制作原料。香喷喷的红糟酸既可生吃,也可用于家常炒菜。

三里鱼圆

在武宣说到鱼圆,人人都会想到三里鱼圆。三里是武宣盛产鱼圆有名的地方,吃过的人都知道。与三里米饼一样,已成为三里镇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鱼圆,过年过节吃,意味着一年都团团圆圆。2018年12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 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桂政发〔2018〕58号)》,武宣三里鱼圆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武宣米饼

2017年11月1日,武宣米饼被列入武宣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在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欢迎,产品更是热销到国外。近年来,米饼生产已发展成为武宣的地方特色产业,米饼也不再是春节独有的应节食品。武宣百姓钟爱米饼,其制作米饼的技术可谓源远流长,代代相传。武宣米饼坚持采用传统纯手工工艺制作,用料讲究,以本地优质冬米为佳,精选花生、黑芝麻为主要馅料,白糖为辅作佐料精制,制作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武宣米饼在传承中也开始注重创新,目前改良的高粱米饼、紫薯米饼、黑米米饼等深受广大顾客喜爱。特别是武宣三里制作的米饼色泽靓丽,软糯可口,久负盛名。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武宣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40处。

刘炳宇庄园

刘炳宇庄园,位于武宣县东乡镇下莲塘村,始建于1908年,在传统岭南庄园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引进意大利哥特式建筑风格,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庭院式庄园。庄园座北向南,占地面积6267平方米,建筑面积3014平方米,主房四层(第四层放杂物),辅助用房两层,均为青砖瓦、木混合结构;庄园大小房屋48间,布局为中国传统的四合式院落。中间主房,布局紧凑,房间之间,内廊相连,左右严格对称。前设前院,前院两侧均有厢房,院落四角设有岗楼,楼前有1000平方米的花园,还有900平方米的莲池。整座建筑结构奇特,是研究清末民初建筑文化的珍贵实物。刘炳宇庄园在解放战争时期做解放军指挥所;解放后被征用做过中学、小学;2004年被来宾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宣北门城楼

北门城楼,2009年被列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武宣镇上北街,俗称北楼。北楼门亦称尚武门,北楼建于明代初期、明洪武年间;先筑土城墙,至成化年间,改为砖墙。原武宣县城在今县城东南二十里的旧县村,明宣德六年正式迁县城即今址,县城建有东南西北城门楼,前清在各城门楼设兵马司驻守。 至“文化大革命”期间,东南西城门楼拆除它用,仅存北门城楼。武宣北楼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城高6米、楼高9米、通高15米,城门为卷顶内外两层式,外北层高2.8米,宽3.1米,内层高4.1米,宽4.1米,城上建二层楼,属砖木重檐歇山架梁式结构,面宽三间、单间进深,青灰白色瓦,翠绿琉璃滴水,四面翼角,各吊风铃。

敕赐永通峡石刻

敕赐永通峡石刻位于武宣镇马步村民委璞玉村西面黔江古迹滩右岸璞玉山西面的悬崖峭壁上。1985年文物调查时发现,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刻,刻面高4.5米,宽1.5米,上款“正德丙子岁秋日之吉分守柳庆右参将张佑奉”;下款“总督府太子太保左都御史陈金会议钩勒石”;正款“敕赐永通峡”五个大字,每个大字为0.8米见方。1985年12月1日,武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来宾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武宣县现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

壮族翡翠鸟舞

壮族翡翠鸟舞流传于来宾武宣壮族居住区,2008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舞蹈是由表演者套上模仿翡翠鸟外形制成的精美道具,并模仿翡翠鸟的动作表演创造而成的一种舞蹈。翡翠鸟舞是武宣桐岭盘古村壮族民间舞蹈。该舞逢年过节之日举行,表演者套上用竹片和绿色绒线结成的翡翠鸟模型,在锣鼓及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蹈动作的主要内容有觅食(追鱼、啄鱼、喝水)、洗澡、盘睡、交情、惺松、起飞等。

武宣壮欢调

武宣山歌即武宣壮欢调(壮族山歌),2010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欢调山歌优美动听,唱词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不时夹带着一些辛辣的比喻,精彩绝伦,妙趣横生,让围观群众捧腹大笑,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自古以来,壮族人民喜爱以歌代言,对唱山歌,壮人称唱山歌为“欢”。武宣历史上最大的歌圩是位于县城南的相思山歌圩。每当上巳节中秋节歌节一到,两岸壮族男女,穿着“布朗”(蓝靛印染的土布),高高兴兴汇聚于相思山下对唱山歌。当地有这么一句俗言“石螺石一响,对歌无阻挡”。

武宣刁氏姜疗法

武宣刁氏姜疗法源于清代后期,2020年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刁寿甲开始至今已经传承了七代,是武宣传统医药的瑰宝。主要是采用热力姜疗与姜灸:将生姜的热能力源源不断输入体内,以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药、调节荷尔蒙分泌、改善月经失调宫寒经痛腰膝酸软、有效的防止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炎中风肌肉痉挛等问题,排除身体毒素,速效解决肩颈酸痛、头痛头晕、体虚怕冷、四肢麻木等症状。

民间艺术

武宣山歌

武宣山歌,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最具有特色的民间传统音乐艺术之一,村民在田间劳动、向异性表达爱意、叙事抒情、聚会交友等进行山歌对擂和山歌传唱,有对唱、独唱、联唱、合唱四种方式,以壮语、官话、“崖”等方言进行演唱,一般是在节庆日或者定期举行山歌活动,在当地随处都可以唱山歌,有的在歌圩唱,有的在大树下、山坡、河畔上唱。唱山歌的队伍,少则几人,多则几百上千人,歌圩对唱的唱词都是山歌手们即兴创作、临场发挥,山歌手们会邀请好友结伴,组成歌队,以便出谋划策,俗称“对山歌”,对不上为输,对唱有时候会通宵达旦。歌手们摆开对战架势,相对而站或者坐着对歌,吸引四面八方群众闻声赶来,多则聚集上千人。

竹编技艺

武宣的竹编技艺则以东乡镇的竹箩筐、竹篮子而盛名。其中龙甫村竹编自祖上张冲至今,已有了九代的历史了。东乡镇竹编技艺世代流传已有过百年历史,一般都是传男不传女。村民都会编织很多生活用品的竹器,如竹手提、菜篮、茶篓、背篓、竹箕、箩筐、饭盒、菜盒、鱼笼、鱼篓、烤火笼、竹帽等几十种竹编的生活用品,家家户户都是自家编织生活用品,自给自足,男童年龄过10岁跟着父亲或爷爷学习竹编技艺,代代相传至今。

习俗

武宣盘王节

武宣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海内外的瑶胞都十分重视这一民族祀典。是全国瑶族同胞最盛大的节日。瑶族人民要杀牲设宴,款待亲友, 盛装打扮,访亲探友,互致祝贺。一般三天三夜,也有长达七天七夜,可以独家独户,也可联户或同宗共同进行。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度盘王节。他们唱的歌是以《盘王歌》为主的乐神歌;跳的舞则是每人手拿长约80厘米的长鼓群舞,一般为双人或四人对舞。盘王节有固定的程序,首先就是敬奉盘王。过节时要设置祭坛,悬挂诸神像,正中最大的一张就是盘王像,左右是真武大帝、功曹、田公、后土娘娘等的神像。祭祀开始,鸣火枪三响,接着鞭炮齐鸣。在鞭炮声中,族老寨老在神像前供奉猪头、糯米粑、鸡肉、酒等祭品,人们面对神像,低头默祷,表示敬仰、怀念。

丰收节

武宣县壮族居民每到丰收的季节,把自己劳作所得拿出一部分无偿与四面八方不相识的朋友来分享,以示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祈祷下一季的更大收获。也是农民相互交流生产上种植技术、养殖经验、以节会友的一种方式。节日这天,主人会提前通知亲朋好友前来参加,顺便还要加上一句“把你的朋友都带来”。所以,汽车、摩托车、单车会从门口排到村口。客人来的越多主家越有面子,客人可以随便去哪家都行。一拨又一拨的“食客”,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受到主人最高礼遇的招待。客人来得多,流水席的招待是一桌又一桌。菜肴是自家养的猪、鸡、鸭、鱼加工而成,还有壮乡的特色风味如“糯米粑粑”、“鱼馍”等,酒是自家酝的米酒(又称“土茅台”),都是原生态的绿色食品。

传统村落

武宣县有五个传统村落分别是:三里镇三里村三里街、东乡镇洛桥村、东乡镇河马村委下莲塘村、桐岭镇石岗村委雅岗村、二塘镇樟村。

武宣县东乡镇东北部洛桥村位于前往百崖大峡谷风景区的必经之地。村中梁氏武魁堂的建筑风格极富岭南特色,村边有14株300年以上的古榕树,整村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保存良好,极具旅游开发价值。随着全村“一园五区”的全面建设,洛桥村将成为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示范村。进去可以看到不少具有年代感的石屋,从基石到屋顶,均由鹅卵石垒砌。石头屋多为石木构架,承受屋面及楼层的荷载,纵使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仍是当年的模样,一层层铺叠着,整齐而结实。多民族文化和广袤的大自然孕育了独特的石头民居风貌,2015年4月10日,洛桥村被列入第一批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村落名录。

特产

武宣牛心柿

武宣是闻名广西的牛心柿之乡。武宣大规模种植牛心柿,始于上世纪90年代,至2012年底,武宣县10个乡镇每个乡镇都种植有牛心柿,种植面积达2867公顷,产量54737吨,占全县水果面积、产量的47%以上。牛心柿是武宣的特产,栽培历史两百多年,牛心柿早在解放前以其生食脆、甜的品质已远销广东省、港澳等地。牛心柿含碘高,可治甲状腺疾病,还有清热止咳、生津润肺、化痰、健脾、涩肠、止血、镇咳的作用。。

武宣胭脂李

武宣县光热丰富、雨热同季、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宜胭脂李生长。胭脂李因鲜果成熟时果表呈胭脂色而得名,其果实个大、匀称,肉质呈胭脂红,汁多、果甜、脆而爽口营养丰富。胭脂李是一种特殊的名品种,也是十分酸爽无比的地方美味佳品,胭脂李因表皮有一层薄薄的盐霜,恰似女孩子抹的脂粉,故而得名。表皮上的盐霜用手轻轻一擦即可除去,轻咬一口露出鲜红的果肉,味道酸甜可口,是消食开胃、止渴生津的绝佳果品。2022年,武宣县三里镇胭脂李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

双髻龙茶

金龙茶(即双髻龙茶),是指产于广西武宣县东乡境内海拔1000米左右的大瑶山崖上的茶叶,特别是金龙山上产的金龙茶更为出名。由于该山高且雾多,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土壤肥力适中,故其茶品质优良。

风景名胜

综述

武宣县因地理位置独特,自然风光迷人。有东乡红色旅游区、下莲塘景区、八仙天池等自然景观,自古便有“中留山水甲南天”之美誉。截至2022年,武宣县国家AAAA级景区4处,国家AAA级1处。

重要景点

八仙天池景区

八仙天池景区,位于武宣镇马步官禄村,距离县城6千米,1988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018年10月17日完成第一期项目建设后开放,目前游客免费进入景区。2021年10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天池高出地面120多米的山腰中,有八座山环卫,池水终年不枯,雨不溢,水清无尘,味甘可饮。又名八仙潭、龙潭、仙湖、神秘湖。池长150米、宽100米,水深约10米,碧水清澈,倒山映日月,景色变幻万千。

百崖大峡谷景区

百崖大峡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有“广西九寨沟”之称,位于来宾市武宣县东乡镇境内,距武宣县城38千米。202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最高海拔1200米,总面积13.66平方千米。峡谷峰峦险峻、峡岩逼空;清溪百折、飞瀑壮观;林木苍翠花香袭人;朝出晴岚、幕纳霞辉;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峡谷风光”。主峡谷全长10千米,计有三十七道弯,十多处瀑布,七处深潭,还有数以百计的侧谷。主要景点有:“天女散花瀑”“鸳鸯瀑”“西王瀑”,还有太平天国西王肖朝贵故居遗址,被《香港大公报》誉为世界罕见的峡谷风光。

下莲塘景区

下莲塘景区位于东乡镇河马村民委下莲塘村,距武宣县城29千米、镇政府所在地5千米,距离AAA级景区百崖大峡谷9千米,2021年获得国家AAAA级景区。下莲塘自然风光秀美。该村东南可见连绵山脉,北依全县最高峰尾地福山,东靠双髻山(附近有千亩茶园、明代古庙一座);百崖大峡谷溪水自北向西南分两侧绕村而过,村内散布大小池塘10多处,最大的莲塘湖约30亩;周边林木茂盛,有老龙眼林近百亩,百年以上古树20余株。下莲塘人文底蕴厚重。现存两处古建筑。村北有将军第,为清代民居,始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以莲塘湖为中心辐射周边,占地面积180亩,建筑面积31.5亩,房屋175间,目前仍常住约百人。2004年列为来宾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景区

武宣文庙,又称学宫,位于老街。2020年12月被列为国家AAA级景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西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庙。文庙即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等先贤的祠庙,又是武宣县最早兴学立教之地,所以人们常称孔庙。孔庙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从旧县城(今旧县村)搬迁来,初建于南门左隅(即今址),孔庙坐北朝南,俯视黔江区,面对文笔峰,地形高敞,规模雄伟,甚为壮观。孔庙占地面积为5863平方米,东西宽47.4米,南北长123.7米,孔子像为玻璃钢塑铸,像高3.6米,底座0.9米,通高4.5米。孔庙的祭祀,历代每逢春秋丁日地方文武各官朝冠前来祭拜,祭期黎明,齐集行礼、按序而立、典仪唱礼仪式,从礼门入,祭毕即从义路出,极为隆重。从2016年开始,武宣文庙恢复祭孔大典至今。武宣文庙,距今已有592年历史,文庙又名“孔庙”,占地面积6600多平方米,是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悠久、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庙,为自治区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景区。武宣深厚的文化底蕴,大抵可以从此说来。文庙的大城殿是存储经典的地方。1944年日军入侵广西,为保住这些经典藏书,政府请了几辆牛车把书运到农户家中收藏,可惜,最终仍未能保下。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1月,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公示名单。

2021年12月4日,拟入选2020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名单。

2021年12月,入选拟推荐命名第五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公示名单。

2023年2月,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

参考资料

武宣概况.武宣政府网.2023-09-18

地理位置.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09-12

>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12-13

人口统计.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5-04-30

走进武宣.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09-12

绘制壮美“同心圆” ——武宣县创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综述.广西来宾市人民政府.2023-12-19

武宣县2022年GDP初步核算结果.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0-25

2022年武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广西来宾市人民政府.2023-12-13

秋风千里心意动,跟着赛事去旅行,这样打卡武宣→.澎湃新闻.2023-10-26

百崖大峡谷景点.百崖大峡谷.2023-09-13

2021年武宣县A级景区、星级乡村旅游区情况一览表.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0

武宣下莲塘景区.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09-13

武宣邮编:545900.邮编库.2023-09-18

武宣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5-04-26

区域农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12-18

综合查询.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12-13

武宣发布三年行动计划 着重打造2个超百亿级产业集群.金台资讯.2023-12-19

一江绿水润新城 ——武宣县打造“产业新城”夯实高质量发展底盘见闻.广西来宾市人民政府.2023-12-19

2022年武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09-15

广西武宣县崛起一座现代化产业新城.中国县域经济报.2023-12-19

广西武宣探索“电商+旅游”新路径,激活乡村振兴“双引擎”.中国日报中文网.2023-12-19

2021年武宣县升级为国区市县文物保护单位清单.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0

武宣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09-13

武宣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09-13

武宣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09-13

祝贺!武宣百崖大峡谷国家4A级景区,还有这些.澎湃新闻.2023-12-20

404 Not Found.广西来宾市人民政府.2023-12-21

广西武宣县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夜幕下的武宣县城,让人流连忘返.今日头条.2023-10-24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地理环境.中国小康网.2023-10-24

自然资源.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09-16

武宣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纵深发展.广西水利厅网.2023-12-18

山泉水近了!武宣高达水库这项工作初验通过.武宣县武宣镇人民政府.2023-12-18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高达水库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武宣水利事业写下非凡华章.澎湃新闻.2023-12-18

种植中草药也在武宣县初步发展起来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2023-12-28

武宣镇简介.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19

野味“竹鼠”,武宣县特色农产品,你值得拥有.中国农业信息网.2023-12-28

武宣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武宣县2020年肉牛(奶水牛)肉羊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储备项目承担单位公示.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8

黄茆镇:肉牛养殖顶呱呱,扶贫产业“牛”起来.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8

广西武宣县:小鸭子“链”起全产业.中国新闻网.2023-12-28

武宣县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19

【东乡镇】保护野生动植物,东乡在行动.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1

武宣遭受特大暴雨袭击 抗灾救灾有序进行.广西新闻网.2023-10-25

联系我们.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0-19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12-19

水城相依成画卷 ——武宣县推进“生态水城”建设见闻.广西来宾市人民政府.2023-09-16

武宣县委常委班子召开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09-16

陈前平.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09-16

武宣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主要数据公报[1].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19

来宾市武宣县东乡镇武兰村——首批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宗委.2023-12-19

武宣镇各村(社区)简介.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19

武宣话起源历史,武宣方言学习.文字网.2023-12-13

武宣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为抓手促进宗教和谐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宗委.2023-10-23

2022年武宣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来宾市统计局网站.2023-10-25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农村经济发展平稳.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19

武宣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计划.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19

广西武宣加速“东融” 打造现代产业新城.中国新闻网.2023-12-19

【县投资促进局】焦聚重点产业,探索共赢发展.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19

武宣文旅产业要如何强势突围?县委书记调研把脉问诊.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19

争创全域旅游品牌 谱写文旅融合新篇.来宾网.2023-12-19

中国农垦品牌目录(第二批)——广西农垦.中国农垦.2023-12-28

武宣县普通高中教育学校名录.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1

武宣县义务教育学校名录.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1

武宣县公办幼儿园基本信息目录.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1

武宣县中学简介.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8

武宣县中医院简介.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0

武宣县妇幼保健院简介.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0

武宣县主要医疗机构查询.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0-22

武宣县经济贸易局关于科技成果项目落地转化奖补的政策解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12-20

关于武宣县2022年财政预算调整(草案)的报告.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8

武宣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来宾市人民政府.2023-12-28

关于武宣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8

武宣博物馆.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0

武宣县博物馆.武宣政府网.2023-12-28

武宣县文化体育中心2019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工作方案.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0

武宣:城乡环卫一体化 让天更蓝水更清.澎湃新闻.2023-12-28

【城市建管提质年·共创大美武宣】武宣:四季春常在,遍地是风景.武宣县融媒体中心 .2023-12-28

“公路+”带来大活力 助推武宣经济高质量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中公路发展中心.2023-12-28

广西建设年鉴2022.广西建设年鉴2022.2023-12-28

柳梧铁路武宣站动工,县长现场调研解难题.武宣县二塘之窗.2023-12-20

武宣概况.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0

总投资超6亿,打造广西内河第一大港,就在武宣!.澎湃新闻.2023-12-20

武宣龙从码头投运以来收入超1000万元!.澎湃新闻.2023-12-20

广西来宾武宣港港口介绍.海力.2023-12-20

【县交通运输局】奋力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畅通城乡交通网络.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0

武宣县升级为区市县文物保护单位清单.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0

共绘团结画卷 同筑大美武宣.来宾网.2023-12-28

汉族.广西来宾市人民政府.2023-07-22

武宣三里鱼圆制作技艺传承人.澎湃新闻.2023-10-28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 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桂政发〔2018〕5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13

【网络中国节·春节 】【新春走基层】情系米饼恋故乡~.今日头条.2023-10-28

“文化仙城·书香武宣”之庄园文化③.澎湃.2023-12-20

郭氏庄园.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0

武宣文庙.武宣政府网.2023-09-13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桂政发〔2009〕3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12-20

“文化仙城·书香武宣”之文物古迹⑩.武宣旅游.2023-12-20

武宣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关于对武宣县政协九届六次会议第41号提案的答复(武文广旅函〔2020〕2号).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0

【寻迹东乡镇古建筑系列(一)】 刘炳宇庄园.澎湃新闻.2023-12-20

北门城楼.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12-20

一起看武宣| 非遗触手可及-武宣翡翠鸟舞.武宣旅游.2023-12-20

【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喜讯——武宣县新增两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09-13

武宣山歌传承人田秋丹.澎湃新闻.2023-12-20

一起看武宣 | 非遗触手可及-武宣竹编技艺.武宣旅游.2023-12-20

民族节日 | 盘王节(瑶族).微信公众平台.2023-10-25

瑶族传统 人文盛典——盘王节.广西来宾市人民政府.2023-09-13

感恩天地 淳朴壮乡——丰收节.武宣县人民政府.2023-09-13

武宣五村庄入选广西首批传统村落.云岭先锋网.2023-12-28

传统村落话洛桥.武宣县东乡镇人民政府.2023-12-28

武宣牛心柿.中国农业专业技术协会.2023-10-28

广西来宾市武宣县市场监管局助力“武宣牛心柿”团体标准发布实施.中国质量新闻网.2023-10-24

广西武宣:胭脂李迎丰收果农乐.中国新闻网.2023-10-23

被忽视的武宣“东乡茶”历史.澎湃新闻.2023-10-28

最新公示!来宾4家景区拟升级4A.来宾网.2023-12-20

最新公示!来宾4家景区拟升级4A.广西来宾市人民政府.2023-12-20

武宣八仙天池景区.武宣政府网.2023-12-20

武宣文庙.武宣政府网.2023-12-20

百崖大峡谷简介.百崖大峡谷.2023-09-13

来了!来了!“两天一夜”畅游武宣,迎春接福.澎湃新闻.2023-10-26

广西党史故事|韦天强: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广西纪检监察网.2023-10-25

曾水源历史词典解释.词典网.2023-10-26

刘铁民.楚汉网.2023-10-26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名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9-12

交通运输部 财政部关于组织开展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交通运输部政府信息公开.2023-09-12

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农业农村部.2023-09-12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信息公开.2023-09-12

全市唯一!武宣县入选一项国家级示范名单.澎湃新闻.2023-09-12

2020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城区)、进步县(城区)”初步名单公示.金台资讯百家号.2023-09-12

关于第五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拟推荐命名名单的公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宗委.2023-09-12

武宣获评2021-2025年度 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广西来宾市人民政府.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