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清康熙帝赐字“江天禅寺”。虽名称多变,但自唐以来,人们通称其为金山寺。金山寺是江苏省镇江市的晋代佛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区西北部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金山风景区,距市中心3公里。金山寺与普陀寺、在清朝并列为中国的四大名寺,于2011年被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金山寺水陆法会音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金山寺始建于晋明帝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金山寺在魏晋南梁时开创中国佛教举行水陆法会之始,萧衍亲自在寺内依仪修设水陆法会,寺由此驰名。李忱在位时期将江天禅寺赦名金山寺;南宋时期长江下游战争频繁,龙游寺屡遭战火,香火萧条;康熙帝御赐“江天禅寺”匾额;咸丰三年(1853年),江天寺毁于太平天国战火;1948年4月6日金山寺再次起火,共燃毁300余间房屋、600本珍籍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后,慈舟法师重返金山寺,在政府扶持下全面修缮寺庙。

金山寺创办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场水陆法会,因此在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水陆法会仪式音乐,融合南北朝以后各朝代的音乐成分,具有重要的大乘修行宗教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同时金山寺在历代名人诗作及小说创作中展现出独特的文化价值。

历史沿革

晋代至宋代

金山寺,始建于晋明帝时期,创建时名为梵刹泽心寺,其坐落的山随寺名叫做泽心山。

魏晋南梁萧衍天监年间,梁武帝任命十高僧于泽心寺集纳佛教经典,编成《水陆仪轨》一书,后按此书办水陆大斋,创设中国佛教大规模的法会——水陆道场。天监四年(505年)梁武帝亲自在泽心寺依仪修设水陆法会,用以超度水陆鬼魂,普济众生,首创中国佛教举行水陆法会。

李忱在位期间,法海修庙时挖到黄金数,将其上交当时的镇江市知府李琦。李琦上奏,唐宣宗赦令将黄金发给法海修复庙宇,并赦名金山寺。从此江天禅寺改名金山寺。法海由此被奉为金山寺的“开山裴祖”。

赵恒自称梦游泽天寺,于是“御”书“龙游山”立于石寺之前,“赐”名“龙游寺”悬额山门。

元丰七、八年间(1084年、1085年),一海商在金山设水陆法会,佛印亲自主持,极为壮观,金山寺遂以“金山水陆”驰名。

赵祯即位,寺僧请复旧名,获准,名仍为龙游寺。后寺遭遇火灾,佛殿僧舍皆为灰烬。主持怀贤重修寺庙,其建筑规模胜于往昔。

宋徽宗于政和年间(1114年),改佛刹龙游寺为道观神霄玉清昭应宫,去除荐慈塔顶改为郁罗霄台。

南宋建炎中(1128年),金兵不时南犯,长江下游战争频繁,龙游寺屡遭战火,其殿宇破落,香火萧条。

元代至清代

元代延佑三年(1316),朝廷设水陆法会于金山寺,命江南教、禅、律三宗诸师说法,参加僧众一千五百人。

康熙康熙帝)南巡,为迎“圣驾”,龙游寺大兴土木、佛殿佛塔。康熙登金山览其景并笔书“江天一览”四字,御赐“江天禅寺”匾额,此后江天寺改称江天禅寺,适时与四川宝光寺、文殊院、浙江省高明寺并中国东南“四大丛林”。

时至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江天寺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崇台杰阁、琳宫宇,荡焉无遗”。

民国时期

民国37年(1948年)4月6日,金山寺于下午2时半起火,共燃毁大雄宝殿、藏经楼等300余间房屋以及珍藏经籍、雕版600余部、块,至晚间火被扑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镇江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名胜古迹、执行信仰自由政策拨款修复金山寺。由于资金短缺以及文化大革命,金山寺一时钟鼓绝响、香火断灭。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慈舟法师重返金山寺,重修山门、佛殿。

地理环境

金山寺地处江苏镇江市区西北部,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位于长江镇江段水域的金山上,其山体植被茂盛和鸟兽繁多。古代金山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与瓜洲、西津渡成犄角之势,是南北来往的要道,以“卒然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而闻名,被称为“江心一朵芙蓉”。直至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此外,金山寺处于中国东南地区,属于江南丘陵地带,地势平缓,便于耕种、交通。并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全年温度适宜,降雨适中。

景区布局

金山寺位于镇江西郊金山风景区,其建筑格局设计打破了中国大部分寺庙寺分三路、坐北朝南的建筑传统,选择了依山就势,大门朝西(金山耸立于江心,大江自东向西流,此朝向能充分观赏到“大江东去,群山西来”的景色)。金山寺古建筑设计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殿宇厅堂幢幢相衔,亭台楼阁层层相接。慈寿塔立于金山之巅,从山麓到山顶,殿阁与楼台,将金山包裹起来,浑然一体,构成一组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古建筑群,形成了一种金碧辉煌“寺裹山”奇特风格。

金山寺殿宇据山而存,其特色是水中孤峰,山小寺大。其布局以一寺独距、风格统一,是典型的山水结合的寺观园林。金山寺整体在坡地上,采取局部规则布置,分层筑台。主体建筑西向布置,采取“依高差分梯台,按地势划景区”的方法将全山分为佛殿区、禅堂区、塔楼区、洞窟区等七个景区,结合地形营造分叉式通道,使得各个景区连成一片。

寺院建筑围山层错落有致,无形中将体量不大的山体拔高,使其轮廓线富于变化,在不对称中取得平衡。现金山寺系清光绪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整修。金山寺主轴线有牌坊、天王殿、大雄宝殿与藏经阁(未恢复)。轴线北侧紧贴山崖有观音阁、奎文阁、夕照阁与慈寿塔。山巅有江天一览亭,塔下西北侧有法海洞。山之东南山腰有楞伽台,山之北麓有朝阳洞、白龙洞、玉带桥、御码头、信矶和钓鱼台。

重要景点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为金山寺主体建筑,1948年毁于火灾,1985年重建,时隔五年落成,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专程参加奠基仪式。重建后的大雄宝殿保持原有的重檐歇山式古建筑风格特色,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大殿更加坚固庄严。总面积为800平方米,是金山寺历史上最高以及最大的大雄宝殿版本。大殿整体为正方形,高度为25米,深度为24.6米,在大殿的内部有36根柱子,大殿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匾额。殿内正噗释迦牟尼佛,两侧分别为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两旁六十八罗汉,背面为海岛观音像,两旁站立善财童子、龙女,中间是金山寺德云比丘和金山寺海岛图。大殿上方四周圈棚列56尊罗汉。大殿外墙镶六扇檀香木雕圆窗,每一扇画面都是与佛教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其中三扇讲的是与金山寺有关的三则故事。

古法海洞

法海洞又名法海洞、裴公洞、蟒洞,位于金山北侧,金山塔下。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1978年重塑。此地相传是金山寺开山祖师法海和尚在金山时住的地方,宋朝张商英诗云:“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寺僧将这首诗做成楹联,悬挂在洞门两边,横额“古法海洞”,同时在洞中塑一尊法海像,以示纪念。

芙蓉楼

芙蓉楼坐落在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为晋朝刺史王恭所建,1992年于遗址重修这座历史名楼。总体建筑由芙蓉楼、冰心、掬月亭及湖中三座石塔组成。芙蓉楼为一座重檐歇山式的仿古建筑,高19米,分上下两层,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

慈寿塔

据《金山寺志》记载,金山宝塔,位于镇江西郊金山风景区金山寺内。其宝塔创建于1400余年前的齐、梁时代。至唐、宋有南北对立双塔,名为“荐慈塔”、“荐寿塔”,后来双塔毁于火灾。于赵煦元符年间(1098至1100年)修复,重建后成为一座八角七层塔。明庆隆三年(1569年),明了禅师于旧址重修此塔,并起名为“慈寿塔”。清代咸丰年间,慈寿塔毁于战火。现存此塔为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历经五年修复,适时金山寺住持隐儒多方募化,并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募银29600两而重建。20世纪80年代,慈寿塔年久失修呈现倾斜状态,在慈舟法师主持下,遵照《国家文物法》规定,进行扶正修治。

慈寿塔为砖身木檐结构,8面7级,高约30米,矗立于数重楼台殿宇之上。塔身每层四面有门,且八个檐角俱挂有塔铃。上一层塔,需转一圈回廊,随木梯旋上,可登至塔顶。

妙高台

妙高台,又称晒经台,“妙高”是梵语“须弥”之意译。1948年,妙高台在火灾中被毁,现存妙高台为1991年慈舟法师主持重建。据记载:“妙高台在伽蓝殿后,宋元祐僧佛印禅师凿崖为之,高逾十丈,上有阁,一称晒经台。”妙高台东西南三面均是峭壁,可以俯视金山四面长江。宋蔡绦的《铁围山丛谈》记载: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中秋节,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加江流倾涌,俄月色如昼,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台,命(袁)歌其《水调歌头》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水调歌头》正是苏轼在妙高台边而著。

七峰亭

七峰亭位于金山西侧金岭上。古代因有七座小山突起,名七峰岭。后削山建阁,故以七峰阁而名。

文宗阁

金山文宗阁始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毁于咸丰三年(1853年)。金山文宗阁与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原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承德行宫的文津阁、 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圣因寺的文澜阁,被世称为七阁。新编《金山志》载:“在山南行宫左乾隆四十七年钦定四库全书成。高宗纯皇帝特颁三部于江浙两省。以一部藏金山,先于四十四年敕建文宗阁以备存储。四十九年圣驾南巡。复谕令士子愿读其中秘书者,就阁抄写。毁于太平天国时”。据考证,文宗阁遗址在江天禅寺东南,原妙高台南麓,慈舟纪念馆一带。文宗阁内贮藏《四库全书》,先后共收藏书籍3461种,是镇江市历史上第一座图书馆。文宗阁后于兵中,阁书俱焚。重建的文宗阁建筑占地面积约为934平方米,为江南庭院式仿古建筑,大门主入口朝南,整个建筑群落由南向北依次递进增高。主要包括门厅、御座房、休闲亭、长廊和主体建筑文宗阁。

天下第一泉

天下第一泉位于金山西约1里,四周有白石栏杆,泉池呈正方形,边长约10米。江水受云根岛阻挡,分为三(水曲为泠),此泉在中泠之下,故名中冷泉。南唐朝陆羽评金山寺西500米处的中泠泉其水味和煮茶味佳为第一等,由此中泠泉又誉为天下第一泉。光绪年间,状元、镇江市知府王仁堪写的“天下第一泉”五字。1980年前该泉被宾馆占用已无泉源,后园林处收付并修缮复活泉眼。

江天一览亭

江天一览亭又名留云亭、吞海亭,位于金山山峰。因亭高留云故名留云亭,始建于宋朝,后清康熙帝游金山时书“江天一览”四字,勒石亭内。成丰三年(1853年)亭毁于战火。同治十年(1871年)复建,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将康熙帝题字复刻石置于亭内,改名为“江天一览”亭。解放后曾多次整修,在“文化大革命”中碑被毁,1977年碑重新勒石亭内。

重要文物

金山寺自古闻名中外,历史上金山寺的文物收藏是相当丰富的,但在屡次毁建过程中流失尽。在现存的寺藏文物中,也有许多珍贵的宝物,其中又以周鼎、《金山图》、铜鼓、东坡玉带这四件为最珍贵,合称“金山四宝”。

东坡玉带

玉带被称为是“镇山之宝”,是苏轼所赠,玉带宽约二寸、长约二尺,带上缀着二十四块米色白玉,有长方形、圆形、心形。清代,玉带上的四块玉被火焚毁,爱新觉罗·弘历游金山时见此玉带,十分喜欢,命玉工补齐,并制匣贮之,以镇山门。乾隆还前后四次在玉带上题诗,可见乾隆对此玉带的偏爱。

《金山图》

《金山图》为明朝著名画家文徵明所绘,画中江水茫茫,微波荡漾,金山如浮玉漂浮在波涛之上,山色青碧,上面有一栋栋画檐朱宇,展现了当时金山和金山寺屹立于长江中的秀美雄姿,画后有他写的《金山寺追赋》诗一首。

周鼎

周鼎是西周宣王时期的铜器,迄今已有两千七百多年历史,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出土于陕西省,几经转手,于清末由叶志生赠送金山寺收藏。当时姬静北伐成功后,铸造铜鼎酬劳北伐统帅遂启祺,所以此鼎又称“遂启祺鼎”。

铜鼓

铜鼓是一种鼓状铜器,高八寸,径一尺五寸,重二十三斤八两。传说这种鼓是诸葛亮发明的。古时战争击鼓为号,一般的鼓是牛皮鼓。四川省蜀地多雨潮湿,鼓声不响,于是诸葛亮就发明了这种铜鼓来代替原来的牛皮鼓,人们都称这种鼓叫“诸葛鼓”。传说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决意“联孙抗曹”,为表示诚意,将蜀地特有的战鼓当作礼物送给了孙权

相关活动

敬香活动

镇江市有着每年的除夕和大年初一前往金山寺敬香的年俗活动——烧福香,寓意着烧福香,福慧双增。在除夕夜大家默闭双眼,或手持清香,或双手合十,自觉有序地跟随人流虔诚祈祷新的一年里阖家欢乐、幸福安康,迎新纳福,收获福泽从金山寺带走福运。

水陆法会

江天禅寺水陆法会的发源地,是中国佛教法事中一种规模最大、最隆重的经忏活动,其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又称水陆道场、水陆斋、水陆斋仪、悲济会等,其主旨是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普济众生等。水陆法会的兴起和来源问题极具争论,但依照世俗文献的记载,最早萧衍于镇江金山寺设立水陆法会之说在北宋时期已经被普遍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镇江市佛教、文化部门积极收集整理金山水陆法会相关资料。于2006年,镇江金山水陆法会被列入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立了镇江市金山寺院水陆法会研究中心,正式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撞钟祈福

每年的除夕,都能看到金山寺的灯光在景区的主干道上投射出“福”“禄”“寿”以及莲花图案等众多喜庆吉祥的元素。新年祈福撞钟活动自1994年开始举办,如今去金山寺听一记钟声,是不少人心中最有仪式感的跨年方式之一。金山寺撞钟迎新活动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已成为镇江市乃至全国各类迎接新年活动中,极具地域特色并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并且影响力日益扩大,每年除夕,都有大批游客参加这一活动,在浑厚悠远的钟声中辞旧迎新。

寺院交流

2014年11月17日,镇江金山江天禅寺与加拿大湛山精舍缔结友好寺院签约仪式。心澄法师代表金山江天禅寺和湛山精舍达义法师共同签订了缔结友好协议书,镇江市委副书记李茂川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他指出“金山寺、寒山寺与湛山精舍缔结为友好寺院,不仅有利于交流、弘扬中国佛教文化,更开辟了镇江与加拿大文化交流的全新领域,今后要以佛教界的交流促进双方全方位的交流和合作”。

价值与影响

宗教价值

金山寺水陆法会仪式音乐,融合了南北朝以后各朝代的音乐成分,具有净化心灵、行善积德、向往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具有重要的大乘修行宗教价值,以及音乐、绘画、语言、仪式等艺术价值,教化面广,影响广泛。金山寺主要传禅宗临济宗,与高旻寺、天宁寺、天童寺并称为禅宗四大丛林。明代周忱在《赠文海禅寺还金山序》中说道:“历代以来,僧伽聚者,常以于计;禅林老宿之欲倡其道者,常在于此,诚四方掸刹之冠。”金山寺历代高僧辈出,唐朝有灵坦、法海;宋代有佛印禅师、宝印;元代有应深、行端;明代有德全、正性、释澈;清代有起乐、明诠、观心、隐儒。近代有宗仰、太虚等。

唐代时,因金山寺的影响,许多留学僧人特地来此地参禅修业,真言宗派的始立人、日本“入唐八家”之一的空海和尚是其中之一。在宋代,也有日本僧人来学习佛学,如日本荣西、觉心、成寻;元代,日本僧人古源邵元等。明代时,被后世誉为“画圣”的日本僧人雪舟曾来金山寺寻师访友以及学习绘画。雪舟在1468年先后在金山寺修业两次,在雪舟回到日本后,完成了《大唐扬子江心金山龙游禅寺之图》,此画不仅是金山寺的珍贵材料,也向日本人介绍了来自中国的金山寺。

另外,的某些商品与金山寺也有很大的渊源,《入宋觉心》一书记载:公元1249年,日本名僧觉心来到中国,除了学习佛教外,还掌握了制作甜面酱的技术。在他回到日本后,中国金山寺的制作酱油的方法逐渐流传,现在的“金山牌”酱油,依然是日本两大名牌酱油之一。

文化价值

金山寺曾是文学泰斗、达官显贵的必到之处,宋代之后,金山留玉带、金山访道月、击鼓战金山等有名的故事,经过话本小说家们的加工创作,成为丰富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经典故事、代代相传、不断完善。

水漫金山是白蛇传中的一幕,它展现了金山寺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学者将水漫金山定义为“白蛇传”传说最具冲突的审美性母题。水漫金山在人改本、地方戏曲、民间口传以及工艺中得到了传播,颐和园彩色画廊的梁枋上也绘有“水漫金山”的画面,另外给慈禧表演的戏曲名册也有《金山寺》的曲目。

开发与保护

开发

金山寺新年祈福撞钟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已成为镇江市一个富有特色和感召力的旅游活动,并且成为国家旅游局向海外重点推荐的旅游产品之一。

2015年,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对《镇江市金山南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进行分组审议,对镇江市金山、焦山、北固山等国务院批准的“三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保护、建设、利用和管理作出了明确的相关规定,进一步落实景区的保护。

2022年镇江文旅集团紧扣文旅消费,在金山景区推行“文化可视化”,持续开发以金山为主要IP,以“禅文化”“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主题,筹划并开发了“金山护佑”“清风自来”“白蛇缘起”等多个系列的文创产品,实现文化宣传、经济效益兼容性发展。

保护

1949年人民政府成立后,镇江市拨出专款,组织民力,对1948年失火的金山寺进行恢复修缮,适时其主体建筑尽毁。限于当时条件,主要是清理金山寺附近环境和附属用房建设,以满足僧人和游人的基本需求。

1984年慈舟法师正式回到金山寺,被公推为方丈。为复兴金山寺慈舟法师召回四散的僧人,向金山公园借了几间房,聘请镇江市饮食服务公司的两名退休师傅做技术骨干,并经镇江市计划委员会批准,办起了佛印居蔬菜馆。同时慈舟法师筹划复建大雄宝殿。复建大雄宝殿,得到镇江市领导高度重视,任命当时分管城建工作的黄选能副市长出任复建领导小组组长。

1986年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园林归还庙产,玉鉴堂、楞伽台、玉佛殿整修一新。1987年成立金山服务部,方便朝山信徒。

1988年应海内外信众要求,恢复水陆法会,金山水陆法会祖庭地位重现。1985年10月奠基至1989年10月,金山寺大雄宝殿由慈舟法师及相关僧人筹资、镇江市建筑勘察设计院设计、镇江市建筑工程公司施工落成。新建成大雄宝殿比1948年被大火烧毁的原址后移8米,呈正方形,总面积800平方米。

2011年,金山寺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金山寺水陆法会音乐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2015年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对《镇江市金山焦山北固山南山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进行审议,条例对镇江市市金山、焦山、北固山等国务院批准的“三山风景名胜区”以及江苏省级南山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保护、建设、利用和管理作出明确规定。

相关文化

故事传说

梁红玉击鼓战金山

赵构建炎四年(1130),韩世忠和梁红玉奉命镇守京口,与前来侵犯的金兵在黄天荡形成对峙局面。当时,完颜宗弼拥兵十万,战舰无数,而韩世忠只有八千疲兵,如果硬战,无疑是以卵击石。认真分析了黄天荡的地形后,梁红玉心生一计,她让丈夫韩世忠率领小部分宋兵以舰引诱金兵深入苇荡,再命大队宋兵埋伏起来,并采取以鼓为命,以灯为引,用火箭焚烧敌船的作战计划,由梁红玉坐阵统一指挥。

不可一世的金兵果然中计,双方在江面上激战,金兵被韩世忠引入了黄天荡,梁红玉冒着箭雨亲自擂响三通战鼓,埋伏的宋军万箭齐发,顿时火光冲天,金兵纷纷落水,弃船逃命,死伤无数。梁红玉又以灯为引,指挥宋军乘胜追击,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从此,梁红玉声名大噪。“梁红玉擂鼓战金山”也成为一代佳话。

苏轼与佛印

元四年(1089年),苏轼来到镇江市,有一天,他走进佛印禅师的屋子。佛印突然开玩笑说:“内翰何来,此间无坐处。”苏轼知道这是佛印打机锋。于是他就以禅宗思想之语戏答道:“暂借和尚四大,用作禅床。”佛印接着用起佛经典故来,也就趁势考问苏轼道:“山僧有一转语,内翰言下即答,当从所请,如稍涉拟议,所系玉带,愿留以镇山门。”

苏轼欣然接受,佛印道:“山僧四大本无,五蕴非有,内翰欲于何处?”佛印的问题把苏轼难住了,见苏轼未能立即回答,便急呼侍者说:“将此玉带永镇山门。”苏轼便只能将玉带摘下赠给他。佛印一手接过玉带,一手取出衲裙为报。苏轼由此写了《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诗三首,其一曰:“病骨难堪玉带围,钝根仍落剑锋机,欲教乞食歌姬院,故与云山旧衲衣。”后金山寺特建造留玉堂,留存苏轼赠予的玉带以及苏轼和佛印的铜像。

水漫金山

白蛇传》中水漫金山出自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白娘子是一条修炼千年的蛇妖,曾经差点被捕蛇人捉住,最后她被一个小牧童所救。小牧童便是许仙,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白素贞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小青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

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吴仙草将许仙救活。

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娘子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召唤各类水族,引发滔滔的江水好像天河倒灌,长江的水不一会上涨到即将漫过金山寺,最终大水被法海的袈裟消退,但这期间伤害了其他生灵。因此白素贞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来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诗词作品

金山寺作为有名的寺庙,自古就不乏文人前来游览,更有许多诗人作词咏吟,如苏轼王安石等均即兴挥毫。

重要事件

1948 年4月6日下午2时,金山寺大雄宝殿东首蕲王殿楼上库房内首先起火,库房屋门与大雄宝殿正檐相连,火势快速延烧至大殿。由于寺宇依山而建,殿宇楼台层层相连,长廊高阁曲折相通,建筑的木料年久干透,以及适时消防设备不完善(全城区只有一辆新式消防车),火势短时间内无法全部扑灭。

大火烧了3 个小时,共毁建筑300多间,包括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大禅堂、达摩岩、问梅轩、琼花堂、来鹤楼、宝月楼、祖师楼、蕲王殿、七峰阁、留玉阁、东坡楼及悟心堂等。千余年来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劳动结晶,毁于一旦,殊为可惜。还有毁于大火之文物,计有全部藏经、大殿佛像、十八罗汉、海岛观音像以及其他各处大小佛像数百尊、历代名人字画等不计其数。特别是闻名于世的“三宝二像” 是金山寺的镇山之宝,在当时掌管全寺杂务的总务负责人慈舟法师的努力下,“三宝”被抢救出来了。而“二像”则化为灰烬。

参考资料

金山寺.金山网.2023-07-25

Scenery of Jinshan Temple in China‘s Jiangsu.China.org.cn.2023-09-23

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镇江市文广旅局.2023-09-22

金山寺.吴江通.2023-07-31

镇江金山风景区.镇江市人民政府.2023-09-22

佛教音乐(金山寺水陆法会仪式音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3-11-24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镇江趣事” .央广网.2024-01-18

金山寺承办了中国首场“水陆法会”.京江晚报.2023-07-31

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法海禅师.佛心网 .2024-01-17

镇江金山寺 .大菩文化.2023-11-24

江苏省金山寺水陆法会仪式音乐入选第4批国家级非遗.道风-连云港花果山海宁禅寺 .2023-11-24

风景名胜.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01-18

江苏著名的寺庙古建筑镇江金山寺介绍-寺庙设计规划.汉匠古建筑设计院 .2023-11-20

金山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中国民族宗教网.2023-07-31

除夕夜敬香祈福 金山景区人潮如海.金山网.2023-07-31

新年祈福来金山寺,这样做为您多添一份吉祥如意!.搜狐.2023-09-23

祈愿我们一年比一年更好,镇江金山寺撞钟迎新.扬子晚报.2023-07-31

金山寺、寒山寺与加拿大湛山精舍缔结友好寺院.中国镇江金山网 .2023-11-24

为什么镇江金山寺,对日本有那么大的影响力?.金山网.2023-07-26

..2023-07-26

金山寺祈福钟声仍将敲响.中国镇江金山网 .2024-01-28

镇江名胜区保护将开启新篇章.凤凰网.2023-07-31

镇江:文旅消费扩容提质“三提升” .人民融媒体.2024-01-28

金山听禅之慈舟中兴金山寺.中国镇江金山网 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2024-01-18

慈舟法师与金山寺大雄宝殿的复建.中国镇江金山网.2023-11-24

梁红玉击鼓战金山.金山网.2023-07-26

苏轼佛印 镇江“忘形交”.人民融媒体.2023-07-26

白素贞为爱水漫金山 现实中的金山寺是在哪个城市?镇江市还是杭州市.人民咨询.2023-07-26

《水漫金山寺》.中国京剧戏考.2023-09-23

江苏镇江金山江天禅寺(组图).新浪佛学.2023-09-22

金山寺 江南最大尼众佛学院 .抚州市人民政府.2024-01-18

古诗词里的镇江,竟然可以这么美!.今日镇江 .2024-01-18

历史揭秘:“火漫”金山寺.微信公众平台.2023-07-31